如梦似幻的婺源晓起
阳光客/文
经人推荐,我与朋友一行三人,从安徽屯溪乘车赶了大约110公里的路程,抵达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婺源(婺源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曾养育过朱熹这样的大儒和成为徽商发源地的婺源,是我国目前最具整体性、风格最清晰的古村落。且已形成“一区四县,20个景区(点)的文化与生态旅游格局。李坑、汪口……无不青山滴翠,林木蓊郁,溪流潺潺,有着别样的宁静,别样的清幽.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婺源的晓起。晓起分上下两个自然村。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典型徽派建筑被数不胜数的参天古樟树簇拥着。尽情濡染着樟树恣意泼洒的青葱,容颜苍老的古民居于典雅的气质中氤氲着几分婉约与灵秀,自有一番吟唱于山水之间的诗情,起伏于绿树丛中的画意。也许我们的心真是在城里“枯涩”久了,猛然得到大自然的“润泽”,便欣喜若狂,禁不住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着奇异的风景。早上九点炊烟还如梦似幻地飘浮在清澈的溪水上,有妇人在边捣衣边聊天;七八只白鸭、两三只黑狗围在一剖鱼的妇人面前争吃着肠肠肚肚;金黄的菜花香招引着蝴蝶自去自来的翻飞;男人抽着烟牵着耕牛吆吆喝喝上了古老的石拱桥。好一幅与世无争、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据说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就是被婺源的风景风情所感染而才情喷薄,一挥而就的.
从尘世的喧嚣里挣扎出来,到这里,你可坐在明代简古的靠椅上好好歇歇,舒展一下疲惫的灵魂,用散淡、超旷的眼光打量打量百年老屋,触摸触摸雕梁画栋,遥想当年徽商是如何毅然走出僻静的小山村,风风火火闯荡世界发家致富,最后荣归故里颐养天年的情景。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感悟生存的艰辛、平淡的可贵晓起村头欣欣然立着“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的牌子,无言地表明着它是如何受到永远追逐美、表现美的艺术家的青睐。短短的几个小时的叩访,不时有背着画架,扛着“长 枪短炮”的身影从我们面前晃过。村里的老百姓见了外人不惊不诧,脸上始终流露出悠然与谦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8 11:45: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