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适合我的枕头流完我的泪,找一个最完美的地方忘了你的美,Goodbye yesterday,请别用你我最熟悉的语言说再会, Goodbye yesterday,明天一定学会。”(张信哲)
我低着头,眼下是湿漉漉的泥地路,是那铭刻了我三年足迹的路,这一次,我踩在上面,水溅起来, “哗,哗”作响,那是雨珠滴落的痕迹,头上遮着伞,我却清晰地感到 雨水敲在脸上的冰凉。走在我身旁的是两个朋友,默不作声,蓦地,我一个朋友转过身,轻轻地说了声“再见”,脑后飘来轻柔的回音“再见”,好熟悉的声音啊,我回过身,是她,打着伞,在一个路口拐个弯,走了,潇洒地走了,只留下远去的背影,我站在雨里,沉默不语。她走了,轻轻的“再见”;她走了,永远。 我转过头,沿着这条泥泞路,继续慢慢向前走…… 他拐个弯,潇洒地走了;明天,大学就要开学;新的生活,又将开始;雨中的她,离我而去;我的印象,渐渐模糊。 …… 那天,拿到高考分数后,我顿感暗无天日,彻底绝望了,我忘不了父亲严肃的神情,忘不了母亲的唉声叹气,想到高中三年的荒废,我只是无奈,母亲叹着气“如果不上那所学校,他成绩至少可以好一些的……”我望着窗外,眼里只是茫然,我记得有一次,母亲好不容易在一个菜场附近找到我们学校,那时,那儿的老师走的走,调的调,下岗的下岗,连校长也不知去向。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高中学校在位于一处菜场旁的凋敝地点,其实根本不算学校,千疮百孔的教学楼,出入着形形色色的人,打杂之人,卧房便在教学楼地三层,楼里,当然并非地窖,可光线明暗,却胜似地窖,令人窒息的空气,在一笼房里,皆是用同学课桌临时拼凑的办公桌,便是教师的办公场所,用我的话说,那是和平年代的“临时学校”,城里的“希望工程”之所在。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和她,和其他同学,渡过了高三的生活,母亲曾让我反思过去的失败教训,我不愿去回忆我和我的同学在这“与世隔绝”的“桃园”的那种被遗弃的感觉,可我的耳旁总会传来过去我们那校园里的欢声笑语,乒乓球在我和她之间,来回的弹跳声,朋友们说“今天是周末,放学后一块儿玩玩电子游戏”的邀请声,尔后,便是匆匆的脚步声,在我们特别的高三,特殊的天地里,它们是我心里,最耐以铭刻的声音。 反思,在高中荒废的三年,我并不后悔,因为在这里,有我推心至腹的朋友,有我和她之间美好的,耐人寻味的往事,尽管在雨里,她离我而去,永远。 没有回忆的反思,是肤浅的,我不知道,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昨天,会有多少刻骨铭心的往昔,如今,那所学校,已不复存在,这是回忆无法弥补的;而今,那位女孩儿,对于我来说,已是永远的离别,反思,却唤不回她的身影,只好任她,从我的记忆中远去,嵇康诗云“莫思身前无穷事,且进侧旁有限杯”,在雨中,她潇洒地走了,我要潇洒地说: “再见,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