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antibody 发表于: 2020-2-21 23:16: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与疫情抗争 与春光同行──广西农村春耕备耕一线观察

 [复制链接]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与疫情抗争 与春光同行──广西农村春耕备耕一线观察

  新华社南宁2月21日消息,题:与疫情抗争 与春光同行──广西农村春耕备耕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念、何伟
  南国春早,土膏正润。在时雨时晴的八桂大地,干部群众一边全力抗击疫情,一边不误农时组织春耕备耕。

疫情挡不住“无限春光”
  随着春风拂过大地,春耕的时令到了。在广西各地农村,村民们戴上口罩手握农具,走出家门与春光同行。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岗位,组织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
  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石安村村民罗仕庆说,家里5亩多甘蔗和玉米已种完,他到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除草10多天了,每天100元工资。“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学到技术,以后也发展中药材种植。”
  石安村糖料蔗、西瓜、辣椒等种植已经全面铺开。村里的中药材基地种植了80亩五指毛桃,聘用15名村民参与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五指毛桃亩产可达8000斤,市场收购单价4到6元,全部投产后能给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200万元以上的收入。
  甘蔗生产大县宾阳县种蔗25.5万亩,村民正忙着在田间犁地、砍蔗。宾州镇三韦村村民韦华杰是广西慧拓农业发展公司员工,公司基地今年要翻种2400亩甘蔗。一大早他开着拖拉机忙着机耕。
  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种粮大户李龙见流转1300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目前正准备育苗,保证插秧不误时令。“疫情很快会过去,政府工作力度大,相信今年的生产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我是很乐观的。”李龙见说。
  多地采用气象喇叭、微博、微信等远程指导春耕生产,发布预警信息和田间管理要点。上林县原有131个气象喇叭不够用,紧急采购320套安装到偏远村屯。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刘俊说,截至2月20日,广西农用物资储备超7成,春种旱地作物1119.96万亩,同比增加147.98万亩。各地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支持春耕生产。

抢农时不能“坐等观望”
  虽然水稻插秧季节还没到来,但广西各地农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种植大户提前谋划,确保不误农时。
  位于桂林的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月11日复工后,一直开足马力,每天约生产10吨杂交稻种。公司总经理刘永宏说:“目前已储备300多吨稻种,按生产进度,能确保签约用户的稻种供应。”包装工人阳永光说:“种子是庄稼人的希望,我们从早到晚加紧生产,中午也不休息。”
  “我们合作社心里有底。”柳州市柳江区双优大米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艳艳早早谋划好今年的生产计划。合作社流转500多亩土地种植富硒稻,疫情发生前已和农资公司签订了合同。“需要时打一个电话,农资会随时送来。”韦艳艳说。
  永福县是广西砂糖橘主产区。记者在果园里看到,春梢已经萌发,种植户正在积极抢收。雨点越来越密,种植户曾永斌和聘请的20多名工人还在田里忙着。他流转土地种了400多亩砂糖橘。“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摘果,风雨无阻。”
  在永福县橘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00多名员工在车间里忙着分拣打包,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装车发货。公司总经理刘玉波说,疫情对销售有影响,但公司想方设法对接市场,近期情况明显好转,每天有50万斤左右的鲜果发往全国各地。
  永福县副县长廖先梅说,3月中旬前果子必须全部采摘下树,不然就会影响今年挂果。为了让砂糖橘产业渡过难关,现在永福举全县之力抓采摘和销售,近50万亩果子已经销售一半以上。“疫情防控不能松懈,但是产业发展也不能坐等观望,我们要敢于与疫情抗争。”

既要辛勤耕耘更要做好“发展文章”
  “绵地万里皆春耕”,北部湾海滨春天的生产则是另外一番景象。20日上午10时左右,北海市侨港镇渔民郭亚八和妻子刚刚出海归来,一夜捕捞收获了40多斤渔获,收入500多元。郭亚八告诉记者,春节过后他们已出海15天,多的时候一趟捕捞到100多斤,收入上千元。
  侨港镇1.8万渔民长期靠海吃海,在严格做好防疫的同时,许多渔船已恢复生产,目前每天有300多艘船夜间出海,次日上午八九点钟回港,新鲜鱼虾在港口就有人收购。
  侨港镇党委书记赖伟清说,侨港风情小镇每年春节人潮涌动,今年受疫情影响暂时关闭。镇里积极谋划风情小镇提质升级,在“三产融合”上做好发展文章,并进一步完善海洋牧场深海养殖规划。“侨港渔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没有一个贫困户,今后的重点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赖伟清说。
  与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石安村相邻的荷木村,也正在产业发展上拓展新路,200亩油茶种植基地一周前开工,平整土地即将完成。这是村里在发展黄金百香果、辣椒等特色种植业取得成功后,今年新开发的一项村集体经济项目。
  驻村第一书记宋国生每天穿梭在春耕备耕一线。宋国生正月初二就回到了村里,他告诉记者,村集体经济项目带动农户的示范作用非常明显,去年17户村民参与百香果种植,每户增收5000多元。乡村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在产业发展上想更多的办法。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ntibody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ntibody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ntibody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antibody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ntibody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ntibody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已经删除 内蒙古:海拉尔警方破获特大防疫物资网络诈骗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12:23,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