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653|回复: 73
 5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2015-02-05日(下):“茶寿”茶席设计邀请赛在蒙顶山腰举办

 [复制链接]
←先前纪实,请见:2015-2-5日(上):巴蜀茶人蒋公八十寿庆在蒙顶山脚举办

  蒋昭义,笔名春江,祖籍内江市,因1936年春天生于内江,故有春江笔名。德高望重的中华茶人,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雅安的茶农、茶业和茶文化;开发蒙顶山,发展茶文化旅游,他是最早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为了保留川茶的优势,培育筛选优良品种,建立川茶基因库,年过古稀的他跟随茶叶局的工作人员,爬山涉水跑遍了整个四川,采集500多个川茶品种;为雅安当地茶企业创建品牌、打造文化积极奔走、出谋划策,却没有任何头衔,没有任何报酬,茶企老板们都尊敬地叫他“蒋公”。
⊙作者:杨瑞

  蒋公八十寿宴过后,来宾们共同前往蒙山智矩寺,在当年皇茶造作的禅院,开展别具一格的“茶寿”主题茶席设计活动。
  参赛选手们围绕茶寿这一主题,通过茶宠摆件,意境布景,或传达一种生活态度,或表达几多美好祝愿。竞技倒在其次,大家由此相互交流切磋,分享好茶,继续用茶人的方式,为蒋公送上祝福。

2015-02-05 17:07:44,来自绵阳的茶艺技师、古筝师郑珺之献艺  7D153260.jpg  保存到相册

  茶寿,是108岁的一种说法。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具体地说:60岁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80、90岁称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寿得3位数100岁的称为期颐之年。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茶席,从唐代传承至今,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它是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席是茶内蕴与精神之美的外在表现。不同品牌的茶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内核,它是无形的,却可以通过茶席得到外化,让人们有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
  茶艺师、茶技师等在茶席上的比赛,更是对茶的内涵和外延的一种展现。
  茶寿,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108岁的一种说法,但茶寿与茶文化还有解不开的渊源。茶寿,重点在于“寿”字上。在雅安,有很多为茶着迷、为茶而生的茶叶专家和茶叶从业者,被称之为茶人。他们现在大多已进入古稀之年、耄耋之年,他们最应该被称为“茶寿”老人。此次以“茶寿”为主题,正是表达着对他们的敬意。

评判标准
  现场根据主题创意选配茶具,茶叶,服饰及茶案布置:(满分100分)
  要求1):有创意茶席主题文案,标准A4纸;(共60分)
  文案包括:
  茶席创意(10分)
  茶席主题(20分)
  背景及桌布(10分)
  插花与服饰(10分)
  茶具与音乐(10分)
  2):参与者介绍的准确性,创意性;(20分)
  3):茶叶,茶具,服饰符合主题标准(20分)

经过一番评比,最终来自芙蓉门选手;毛梦雨;以及来自四川省茶艺术培训中心、乌蒙印象茶文化艺术团、成都聚缘商务茶楼的选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习茶爱茶的杨瑞也即兴布景,以土陶壶碗冲泡红茶,辅以书一卷,笔一支,红炉汤暖,借用苏子“此心安处是吾乡”为题,表达了对蒋公其和乐从容生活态度的向往,蒋公赞曰:实获我心!
  释:
  漫卷诗书,一盏清茗,宠辱惯看,了然于心
  传承演绎,考证探寻,芒鞋竹杖,乐此不疲
  是生活的希冀,是理想的皈依,
  凝结着感慨与眷恋
  浸透着责任与深情
  苦难也好,成就也罢,皆不过人生中寻常的风景。
  纵时年向老,不改风华笑貌
  多少次春山自登临
  多少回秋雨等闲听
  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呵,可以无需任何人在场
  水穷处,云起时,应尽便须尽
  禹贡蒙顶,半世行吟,何以?
  曰,此心可安,此茶正暖……

  一辈子的蒙山情怀,一辈子的茶心诗心,蒋公的期许,也正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这其中有无关风雨,我自前行的坚定,更有对蒙山,对茶一往无前的责任与深情。如今,守护传承蒙山茶的担子,也要落在我们所有爱茶人的肩上,唯有大家共同珍惜彼此间因茶而起的缘分,真正用所作所为,共同续写蒙山茶新的篇章,方不负眼前这片祖祖辈辈守护的茶山,不负蒋公的希望。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杨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15-02-05日(上):巴蜀茶人蒋公八十寿庆在蒙顶山脚举办 卫计委:未来医生须通过三年住院医师培训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6:01:0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015-02-05 17:18:09,名山县人民政府立“皇茶制作遗址”  5D048165.jpg  保存到相册

  蒙顶山智矩寺贡茶是由僧人栽种、采摘、烘焙、包装、供养而成的独特茶种,历代由名山县官府入贡朝廷,专供皇帝享用,由皇宫支配的蒙山精品茶。后有部分贡茶因为帝王的喜好赏赐给高僧大德,不断融汇,成为禅茶。
  智炬寺位于蒙山腰半,旧县志称,“汉甘露道人所建。宋淳熙(1174~1188)时重修。每年于此制造贡茶。”并且描述它是“云木参覃,岩泉飞洒,极为幽古,中有双矗云表。甘露禅师井中石像供奉于西龛,焙茶之所也。寺中题刻多漫灭,不可复读。”
  《名山县志》引有道光六年(1827年)在任的知县汪百禄《重修智炬院引》,大意是说此地“相传绀殿琳宫,佛菩萨相颇壮”。后来因火灾受损严重,汪百禄在任时募金重修。
  《名山县志》另载知县张宝华《重建宝塔序》,描述其中“有石塔二座,俗云石笋,建自大宋庆历八年(1048),乃中书舍人郭监修者。”后因地震损坏一塔,清代几朝知县又募金重修。
  一茬一茬的县官之所以不断重修,主要因为这里是焙制贡茶的场所。“每采摘仙茶必亲履其地”,当然不会怠慢。
  所谓的“双矗云表”,即石塔二座,有如华表,双龙抱柱,甚为壮观。并且两柱云表,一阴一阳。根据干湿特征,便知天晴下雨,山上的人们都把它作为“天气预报”。两座石塔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实为可惜。
  智炬寺在作了蒙山茶场几十年的制茶作坊之后,被避为消闲品茗场所。尚有如开山采贡茶之类的仪式、活动在此举行,也不失为一寻幽探访的好去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6:29:53|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4:50:27,徐公和蒋公  7D153104.jpg  保存到相册
4# 金佛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6:32:30|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4:55:55,智矩寺的大殿前,茶艺比赛的选手开始赛前准备  7D153113.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6:43:10|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4:57:37,“茶寿”茶席设计邀请赛开始后,评委的画家罗石,词赋家李镜正在品茶  7D153116.jpg  保存到相册
6# 青城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6:47:51|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4:59:26,楼主杨瑞  5D047563.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6:51:38|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5:01:23,烹茶待客  5D047573.jpg  保存到相册
8#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6:53:36|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5:01:46,献茶  5D047575.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7:04:40|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5:02:35  5D047584.jpg  保存到相册
10#
 leikang 发表于: 2015-2-27 17:13:25|只看该作者
2015-02-05 15:02:58  5D047592.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22:44,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