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大嗓门,是那个时代的注脚。
“Never let your country down!我最能干!我最能吃苦!我一定能成功!”导演张元1998年摄制的纪录片《疯狂英语》中,李阳带着学生们边晨跑边大声自励。一转眼,他出现在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的塑像前,拍着身边他请来的外教的肩膀,开起玩笑:“要利用廉价的外国劳动力,对不对?外国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希望他听不懂!”
英语热潮在中国“肆虐”30年后,如今,Yes、OK、Byebye这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即便是年纪很大的人也能脱口而出。
24岁后的尴尬
出现在中国的英语热潮,恐怕在世界范围内也堪称“奇观”,但中国人对于花费大量精力学习的这门语言,却感情复杂。
“学英语有什么用?”在一项网络调查中,83%的人认为可以“找个好工作”,65.8%的人觉得要靠它“考试升学”,62%的人指着借此“提拔晋升”。
蔡基刚毫不客气地指出,在评价英语水平方面,中国陷入了误区,中国的英语学习热是华而不实的,搞花架子。
“我们总认为中国学生在托福雅思考试方面名列前茅,中国人的英语发音漂亮,在许多世界级的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过关斩将,屡获名次。但我们忘了一点: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如果以用英语作为工具满足国家的国际化战略需求(即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为目的,我国的英语水平远远落后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连越南和泰国都不如。”
蔡基刚进一步分析道,英孚的成人熟练度指标表明,上海等地的成人英语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但还有几个没有正式公布的数据却让人难堪:首先,中国成人英语水平最高的时段是从18岁到大学毕业这个年龄段,到了24岁后就走下坡路,英语水平逐渐退化,“而亚洲成人这种英语水平下跌情况直到接近4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学的英语并没有用到工作中,莘莘学子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主要是为了考试,这才是最大的费时低效工程。”
而在行业方面,中国公司员工的英语水平也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例如信息技术和软件领域,中国员工英语水平指数只有46,远低于越南的62和台湾地区的58。这验证了教育部高教司前司长张尧学的调查,印度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远少于中国,但他们的出口却是中国的6倍多。
中国内地城市成人英语水平究竟怎样?英孚最近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工具。Enio介绍,这个名为EF Standard English Test(EFSET)的测试工具,是全球首个免费标准型英语测试系统,允许英语学习者在网上任何时间进行高水平的标准型英语测试,精确评估自己的英语水平。之后的EPI报告中,英孚将引入EFSET的数据,这样,关于中国成人普遍的英语水平状况,会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