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78|回复: 7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官员为纪念叶剑英 100多位共和国元勋后代齐聚一堂

 [复制链接]
  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之一,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位杰出领袖,他在九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在无数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开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开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开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开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开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开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孙家栋院士坐轮椅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 我的诗《酥油灯燃起来》,请批评!
8#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4-24 11: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为纪念叶剑英 100多位共和国元勋后代齐聚一堂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为了他,今天100多位共和国元勋后代齐聚一堂

  (法制晚报记者王海荣编辑岳三猛)今天在北京万寿宾馆,一百多位共和国元勋后代齐聚一堂,纪念叶剑英诞辰120周年。
  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参加活动的除了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女婿罗丹,还有“五大书记”中朱德之孙朱和平、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刘少奇之子刘源、任弼时之女任远芳。
  此外,与会的还有陈云之女陈伟华、杨尚昆之子杨绍明、罗青长之子罗挺、耿飚之子耿志远、宋任穷之女宋勤、徐海东之女徐文惠、黄克诚之子黄煦、谭政儿媳宋梅、胡乔木之女胡木英等元勋后代及主办方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苏希胜、朱佳木,副秘书长龚海燕、马晓文等。
(座谈会现场)

破汪精卫阴谋 揭张国焘问题
  今年是建军90周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苏希胜介绍,叶剑英为南昌起义得以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
  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广东省梅县人,十大元帅之一。
  1927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军官教导团。
  起义前,叶剑英得知汪精卫阴谋加害叶挺、贺龙后,立即找他们商议对策,决定两人指挥部队迅速向南昌前进,使敌人阴谋没有得逞,南昌起义得以实现。起义军撤出南昌后,叶剑英极力劝阻了张发奎对起义军的追击,保存了起义力量。
  1927年12月11日,叶剑英又与张大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这次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连接,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与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的开端。
(座谈会现场)
  在现场的研究专家及后人的发言中也着重讲述了叶剑英在长征途中的重要作用。长征中,张国焘拒绝执行北上方针,并企图危害党中央。时任右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及时发现了张国焘背着党中央密电右路军政委陈昌浩率军南下的电报,立刻报告了毛泽东,使党中央果断采取行动,脱离了危险。
  “文革”后,叶剑英力主请邓小平、陈云等出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此后,他还在推动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修改宪法、制定相关法律,加快干部年轻化,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很多重要的工作。

女儿曾目睹叶剑英眼泪打转
  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提及父亲担任新北平市长时曾经这样对市民承诺:“我们的态度是:“‘人民之所好者,好之,人民之所恶者,恶之’,凡是对大多数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我们共产党就要办。”而在叶剑英的一生中,也始终践行这样的诺言。
  叶向真介绍,1978年前后,当时广东有不少老百姓从深圳边境往香港跑,俗话叫“逃港”。公安边防武装抓了些人,有的还判了刑。有一天,公安部门的负责人带着材料到叶剑英住地汇报,说近期又抓了多少逃港的人,要对他们采取什么措施。因为叶剑英当时是中央副主席,需要他点头同意。
(叶向真与叶帅画作者)
  但是,叶剑英听了以后,表情很沉重地说,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生活困难才往外跑,如果他们生活过得好,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往外跑呢?当时,叶向真正好在父亲旁边,看到他说这些话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后来,叶剑英就同广东省的领导讲,要想办法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于是逐渐产生了引进外资,搞加工贸易区等办法。
  叶向真笑着说,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现在,香港人开始往内地跑谋发展了。

要求子女:不要有特殊化的思想
  叶剑英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视,要求也很严格。他对叶向真兄妹最大的希望是每个子女都能学会一点本领,做一个人民所需要的人。
  叶剑英晚年时,给子女提出了新的要求:洁身自爱,奋发图强。叶向真说,洁身,就是要廉洁自律,抵制各种诱惑,属于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一分钱都不能贪。
  1949年北平解放的时候,叶剑英担任军管会主任,领导接收了国民党党政军系统的大批物资器材。有关部门在给领导同志们分配生活用品的时候,提出给叶剑英也分配一些,被坚决拒绝。他说,我是管物资接受和分配的,其他领导同志可以根据需要分配一些,但是我不能要这些物资。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军管会的同志们个个廉洁自律,秉公办事,没有发生一起多吃多占的事情。
  叶剑英还要求子女不要躺在老一辈的功劳薄上,不要有特殊化的思想,要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此外,他还要求子女读古籍、诗词,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比如医学、植物学等。
  在叶剑英的带领和督促下,叶家子女一直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氛围。
(任弼时之女任远芳)
  座谈会主持人马文瑞之子马晓文介绍,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这样的活动,是希望通过后代们的缅怀去传递前辈们的精神、品格。每一次都会有三代甚至四代加入进来,比如本次参会的徐海东外孙女徐梅梅、陆定一的孙女陆星子等就是三代,当然也有一些社会群体加入进来。
源自:观海解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一眼 发表于: 2017-4-6 10:48:01|只看该作者

胡春华邹家华马兴瑞出席叶剑英诞辰120周年活动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胡春华、邹家华、马兴瑞等纪念离世31年的老帅

  4日,广东省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叶剑英墓前举行纪念叶剑英诞辰120周年活动。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邹家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广东省长马兴瑞,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广州市长温国辉,以及叶剑英的亲属好友等出席了纪念活动。广东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锋主持纪念活动。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此前在纪念叶剑英的相关活动报道中,也都会有邹家华的名字出现。这是因为邹家华的夫人叶楚梅是叶剑英之女。去年7月,叶剑英之子叶选宁去世后,邹家华的名字也出现在了报道名单中。
  纪念活动上,胡春华、马兴瑞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向叶剑英墓像敬献了花篮,任学锋、温国辉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向叶剑英墓像敬献了花篮。
胡春华(右)与马兴瑞
  另外,叶剑英的亲属也向叶剑英墓像敬献花篮。“政事儿”通过广东新闻联播画面发现,亲属代表中有一位是叶剑英的曾孙叶仲豪,他是叶选平的孙子。
叶仲豪(左)
  据广东云浮新区官网显示,叶仲豪现任新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此前他任职共青团云浮市委书记。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省梅县,1986年10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去世当年的10月31日,叶剑英骨灰从北京移往广州,1987年10月22日叶剑英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叶剑英灵骨安放仪式,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安放仪式。
  叶剑英雕像座下端是邓小平题写的“叶剑英”三个大字。
  “魂归故里”后,每逢重要纪念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梅州当地也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2007年4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烈士陵园举行纪念叶剑英同志诞辰110周年活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时任广东省长黄华华,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等参加活动。
  同年5月13日,作为向叶剑英诞辰110周年的献礼,叶剑英纪念园在梅州落成开放。张德江、邹家华、叶选平、黄华华出席了剪彩仪式。
  另据中新社报道,为纪念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后代齐聚梅州。座谈会上,时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发言:“大家都曾身受叶帅的关怀爱护,所以这次能到得这么齐,规模堪称空前”;“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刘源说,父辈在革命年代相识相知,结下深厚友谊。而他的母亲王光美还当过叶帅的翻译,可以说叶帅是她的革命引路人。特别是在刘家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叶帅的很多帮助。
  2012年4月4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烈士陵园举行纪念叶剑英诞辰115周年活动。邹家华,叶选平,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时任广东副省长陈云贤等出席了活动。
邹家华(右)与叶选平
  同年5月18日,“叶帅故园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梅州举行。叶剑英之子叶选平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说,叶剑英元帅的后代多数在外地成长、生活,他们时刻怀念先辈们开拓的土地,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希望叶帅故园项目的建设对家乡梅州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在中央层面,1997年4月28日,举行纪念叶剑英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发表讲话,他说:“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他(叶剑英)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叶剑英同志胸怀宽广,谦逊质朴。他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富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他不计浮名不畏难,能上能下,任劳任怨。”“他博览群书,熟谙历史。耄耋之年,仍坚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真正做到了‘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他还是一位受毛泽东同志称赞的诗人。”江泽民说。
6# 青城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6-4-17 17:08:01|只看该作者

媒体:叶剑英曾为周恩来胡耀邦习仲勋等挺身而出

源自:新京报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自称总扮演“收拾残局”角色的叶剑英,多次为周恩来、胡耀邦、习仲勋等人挺身而出,在诸多历史节点上,作出了重大决断。他的50多位后人中,有从政位至副国级,也有从商、从艺者。
  近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叶剑英史迹展”开幕式在广州起义纪念馆举行,叶剑英之女叶向真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其中,叶剑英元帅蜡像等展品为国内首次展出。
  叶向真致辞时表示,展览的举办不仅是纪念叶剑英,而是为了唤醒年轻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她说,“缅怀革命先辈,他们放弃高官厚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怕个人安危,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牺牲和奉献。正因为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展览就是用先辈走过的路来告诉年轻人,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此次展览从4月12日至6月1日对外免费开放。
  中国伟人蜡像馆馆长介绍说,此次展出的叶帅蜡像选取了建国后的叶帅穿着军装的形象,并花了六个月时间精心雕琢,细腻再现了叶帅亲切、帅气的独特气质。
  作为开国元帅,叶剑英曾被毛泽东称为“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1986年叶剑英逝世时,中央的悼词称他“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这位自称总扮演“收拾残局”角色的叶帅,多次为周恩来、胡耀邦、习仲勋等人挺身而出,在诸多历史节点上,作出了重大决断。他的50多位后人中,有从政位至副国级,也有从商、从艺者。

曾为周恩来、胡耀邦、习仲勋挺身而出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叶剑英比周恩来大一岁,两人相识52载,从黄埔军校相识,一直到最后周恩来去世。周恩来病重后,叶剑英挺身而出,把被封锁的周恩来患病消息告诉毛泽东。
叶剑英与周恩来
  据媒体报道,早在1972年,周恩来被确诊是膀胱癌以后,江青、张春桥一伙以保密为名,封锁周恩来的病情,不积极组织治疗。周恩来保健医生曾找到叶剑英想办法。
  叶剑英在一次陪同毛泽东接见外宾以后,当场拿出周恩来的一瓶血尿标本给毛泽东看。毛泽东这才了解到周恩来病情的严重,当即指示要抓紧治疗。
  每当周恩来做重要手术时,叶剑英总是守候在手术室门外,直到手术结束,问清情况后才离开。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除了周恩来,叶剑英对胡耀邦、习仲勋等人也是多次挺身而出,对他们的工作有过很大的支持。
  据媒体报道,在粉碎“四人帮”后的第六天,叶剑英在百忙之中派儿子叶选宁去看望胡耀邦。胡耀邦出了“隆中三策”,即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狱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叶剑英听了叶选宁回来的报告,赞赏胡耀邦的三条,他竭力向华国锋等人推荐胡耀邦出来工作。
叶剑英与胡耀邦
  1977年3月3日,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央党校副校长,主持工作。3月12日,叶剑英即找胡耀邦谈话,对他说,到党校工作,“我看也好,党校远在西郊,是非少点。凭你的智慧和才干,在那里是可以搞出点名堂来的。”
  除此之外,“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早在1965年,叶剑英就曾协同两位上将去西安解救胡耀邦。
  1964年11月,胡耀邦被派往陕西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胡耀邦在工作中发现陕西的运动产生了偏差,作了很多纠“左”的举措。
  此举被西北局、陕西省委一些领导严厉批评,胡耀邦被扣上了“大搞纠偏运动,大刮翻案风”、“以停止革命的手段去抓生产”、“否定党的打击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方针”等多项罪名。当时胡耀邦被批得突发大脑蛛网膜炎,有生命危险,这才停止了批斗。但一等胡耀邦病情有所好转,紧接着继续批斗。
  1965年6月初,叶剑英偕同张宗逊、张爱萍两位上将前往西安。以来“检查军事工作”为名,实际上却是为了解救胡耀邦赶来的。
  来到西安后,进行了接待宴会,宴会结束时,叶剑英单独留下胡耀邦,询问情况。听到胡耀邦的情况后,叶剑英说,“你斗不过他们。在西安说不清楚,回北京去谈嘛”,胡耀邦表示没办法通过检查。叶剑英当即说:“这里通不过,到北京去通过,你要跟我走,我带你走。”
  谈完话后,叶剑英离去。走到门口时,他对秘书说:“咱们走时,你注意,耀邦同志要和我们一块儿回北京。”
  6月18日省委工作会议一结束,胡耀邦即向西北局请假回北京治病,6月20日,胡耀邦搭乘叶剑英的军用飞机回北京。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叶剑英也曾为习仲勋挺身而出,坚决为他平反,并力荐习仲勋主政广东,并在习仲勋在广东工作受阻的时候,给予支持。
叶剑英与习仲勋
  1978年4月5日,习仲勋受命南下,习仲勋抵达广州6天后,叶剑英就到广东进行了将近一月的视察工作。在叶帅下榻的南湖宾馆,习仲勋多次和他促膝长谈,并向他汇报了到广东工作的初步设想。叶剑英以6句话相赠:深入调查研究,稳妥制定计划,及时报告中央,按步执行实施,分清轻重缓急,注意保密安全。
  到达广州后,习仲勋决定从整风入手拨乱反正。
  但由于当时,“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彻底清除,这次整风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中个别人言词有些过火,有人甚至把“状”告到了中央。
  了解到这些争论后,8月,叶剑英代表中央写信给习仲勋并省委各同志:“仲勋同志去广东后,大刀阔斧,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局面,工作是有成绩的。我们完全支持仲勋同志的工作。如果有同志感到有什么问题,希望直接找仲勋同志谈。”

多次紧要关头力揽狂澜
  叶剑英1897年出生,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过民主革命,后在黄埔军校任过职,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加入共产党,后在长征期间、抗战期间、解放战争期间,以及建国后都做出了许多成绩。
  1955年,叶剑英被授予元帅军衔。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辞)。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是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叶剑英被称为在历史重大关头三次力揽狂澜。近日,人民网发文《没有叶剑英的毛泽东、邓小平会是什么样子?》,讲述了叶剑英对毛泽东、邓小平的重要影响。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上述三次力揽狂澜,第一次为1922年,孙中山广州蒙难50天,叶剑英始终率部捍卫,保全孙中山;第二次是长征期间,张国焘妄图分裂红军时,叶剑英把张国焘危害党中央的“密电”送给毛泽东,才使得毛泽东、周恩来、等带领红一、三军团迅速转移,脱离险境并先行北上。
  第三次就是粉碎“四人帮”,第一个提出请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
  上述《没有叶剑英的毛泽东、邓小平会是什么样子?》一文中,讲到了抓捕“四人帮”的过程。
  1976年10月6日晚,在中南海怀仁堂,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名义,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研究毛泽东纪念堂的方案等事宜。让王洪文、张春桥参加。并以参加修订文献、列席会议的理由让姚文元参加。江青另行处置。
  在这之前,为避开王洪文的监视,叶剑英随时变换住处,让“四人帮”摸不着他的行踪。同时,他还对军队作了相应的部署。
  叶剑英和华国锋二人提前一小时到达怀仁堂,做具体部署工作的汪东兴已带着警卫人员在大厅守候。此后,仅仅在一个小时之内,将“四人帮”抓捕。
  事后,叶剑英评价此次粉碎“四人帮”行动,称“无限风光在险峰”。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叶剑英也被称为“收拾残局”的英雄。
  1971年林彪事件之后,叶剑英重新主持军委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弥留之际,叶剑英也是他们依赖的人。

叶剑英后人今何在
  据叶剑英四女叶向真接受采访时表示,叶家后人现在有50多口,每年在广州都会有一次家族大聚会,其乐融融。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这50多人中,有从政者,也有从商、从艺者。
  叶剑英长子叶选平位至副国级,他15岁就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后曾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曾任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沈阳市机械局副总工程师。
  文革结束后,1978年至1980年任国家科委三局局长,其后在广东工作了11年,历任广东省副省长兼省科委主任、广州市长、广东省省长。1991年4月在七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至2003年3月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现在担任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会长。
  1985年61岁当选广东省省长时,叶选平对记者说:“我本来是一名技术干部,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当省长。”
  叶选平还曾公开提倡生活应该丰富多彩,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应该并存。
  此外,“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梳理发现,叶家后人中从政的还有叶剑英长女叶楚梅、次子叶选宁,曾孙叶仲豪,以及叶楚梅的丈夫邹家华。
  叶楚梅1928年出生在香港,曾任机械工业部机床局副局长。丈夫邹家华系作家邹韬奋之子,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叶剑英次子叶选宁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江西工作。1974年,在一次往粉碎机里送料时,叶选宁不幸被机器轧断右臂。伤右臂之后,叶选宁改任驻厂军代表(副营职),广州警备区作训处副处长、副参谋长,空军联络部副部长,总政联络部副部长、部长,2009年退休。
  伤右臂之后,叶选宁苦练书法。2015年10月11日,“叶选宁习字展”在岳麓书院开幕。年近八旬的叶选宁,坐在轮椅上,用左手拿起话筒,操一口地道的长沙话讲述他在湖南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我妈妈一家,无论男女老幼,都写得一手好字。所以,我也喜欢写字”。叶选宁的母亲曾宪植是叶剑英的第三任夫人,为曾国藩的后裔。
  叶剑英的曾孙叶仲豪(祖父是叶剑英长子叶选平)为“80后”,2006年2月参加工作后,履历一直在广东,2012年8月升任共青团云浮市委书记。
  叶家后人中从商的有叶剑英三子叶选廉、幺女叶文珊、侄子叶选基、孙子叶新福(叶选平之子)、孙女叶明子(叶选廉之女)。
  此外,“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梳理发现,叶家后人中还有几位从艺的,为叶剑英次女叶向真,孙女叶静子(叶剑英次子叶选宁之女)和叶晴晴(叶剑英三子叶选廉之女)。
  叶向真生于194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在解放军301医院工作,做了7年医生,1980年弃医从艺,起了一个别名凌孜,调入中国新闻社电影部拍摄纪录片,后又转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室工作。
  1988年,凌孜的作品《原野》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此前这部电影一度禁映。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凌孜现在担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职,2015年6月被受聘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校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
  叶静子(叶剑英次子叶选宁之女)生于1975年,曾担任世界跳水冠军伏明霞的经纪人,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的理事,组织过“奥迪之夜──2010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晚会”等大型活动。她曾对记者说,“其实我得比别人更卖力,才能证明,我能够组织这样的活动,并不完全是依靠我的背景和人脉。”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叶剑英三子叶选廉之女、叶明子之胞妹叶晴晴曾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现为环球唱片旗下艺人。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实习生王俊据公开资料整理报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1-20 06:27:00|只看该作者

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举行第3次代表大会

源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记者:谭秋明 通讯员:陈弘君、朱瑞钦)昨日,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总结过往6年工作,修改章程并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叶剑英女儿叶向真出席了昨日的会议。
  据悉,广东叶剑英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5月,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创办了季刊《叶剑英研究》杂志,编写出版了20多种有关叶帅生平历史图书,整理了相当数量的叶帅史料,举办了多次理论研讨会和文物图片展览,拍摄了影视作品《共和国元帅叶剑英》。
  值得关注的是该会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诸多奖项。如《叶剑英对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历史性贡献》,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创拍摄的影视作品《共和国元帅叶剑英》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原文标题:叶剑英研究会举行代表大会)
4# 金佛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10-8 11:42:01|只看该作者
  这么个“墨盒子”怎么拾掇呢?经过分区统计垃圾数量、细致划分垃圾类别后,当所有的资料归纳到清洁运动委员会的桌面上,离北平解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党内正式决定着手筹备建立新政权,将首都定在北平。20天之后,作为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叶剑英陪同“进京赶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北平西苑机场进行了大阅兵。检阅期间,叶剑英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样一个消息,经过细致的准备工作,北平大清扫的战役,在前一天已经正式打响了!
  清运50万吨垃圾绝不是抄起笤帚就上街的事儿,仅凭政府部门是没有这个实力来完成任务。从当时《北平市人民政府清秽会议纪要》中来看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手不够。当时管专业的清洁工叫清洁夫,每名清洁夫能够担任100户人家的日常垃圾清运,北平城295410户,就需要3000人。但实际上满打满算只有1800人。
  人员欠缺还不是最棘手的问题。驻守北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军代表在会上就表示了,在必要的情况下,军队可以全力配合。可干活的家伙儿也缺啊,档案上写得清楚,清运垃圾专用的小推车,计有1400辆。但能用的只有600辆。
  大件儿不齐,小件儿就更甭提了。就现有这1800名清洁夫,公用笤帚、铁锹什么的,都没法达到人手一把──这就是从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接管过来的清运总队,人力物力都捉襟见肘,怎么办呢?

全民动员,循序渐进完成四个目标
  动员各界。全市党政军、工学商,走上街头,动员起来!已经被垃圾折磨了好几代的北平市民,一呼百应。清运工作,即为人民服务。干净,就先从自己做起,从每家每户、街头巷尾做起。
  1949年3月24日,声势浩大的全民大清扫运动揭开帷幕。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下辖的二十多个机关单位,所有职员,都利用工作间歇时间参与义务劳动。
  1949年4月23日,当毛泽东在双清别墅,阅读着人民解放军打下南京总统府,旧政权首都已被攻克消息的时候,在香山脚下,北平城第一阶段的清扫工作已经胜利结束。
  所谓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的3月24日到4月18日。所谓清运,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关键字是清、那第二阶段的重点,自然就是运了。
  扫出来的垃圾,都去哪儿了呢?咱们来看看保存在北京市档案馆的这份文件:《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清除积存垃圾工作实施大纲》。其中,写到了工作的四大目标:
  1.清除各宅巷寄存垃圾以维护公共卫生。2.扫除街道零星垃圾以保持整齐清洁。3.运除积存场所垃圾以整顿市容观瞻。4.消纳垃圾垫洼充肥以提倡废物利用。
  四个目标,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流程。首先,老百姓“各家自扫门前土”,以及市政府组织力量清街清巷,这是前两个目标。清出来的垃圾,会让大家帮忙,先都集中到指定的场所,然后统一运走。这就是第三个目标:运除积存场所垃圾以整顿市容观瞻。
  这些指定的场所,被称为垃圾暂置场,全市共计28处,除了一处是在第九区的和平门外后河沿,其余27处,都集中在交通便利,居民比较集中的内城七区,比如第一区的东安门河沿、东城根;第三区的安定门内东城根、皇城根河沿;第四区连接阜成门和西直门的北顺城街;第五区的后海南河沿等等。
  怎么大多都在城根或者河沿呢?交通便利是一方面,另外最主要的理由,自然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垃圾积存的区域,下一步运除起来就好办了。考虑得很周全,没想到出岔就出在这上面了。
  汽车、人力手车、兽力车,无论公私捎运垃圾
  哎?我的垃圾呢?谁动了我的垃圾?1949年4月中,北平多处街道都出现了“垃圾搬家”的怪事儿。明明已经归置好,堆成堆的垃圾不见了。
  去的地儿倒也不远,走出几条胡同,但凡有个空场,没准儿就有一大堆。开始大家都觉得这叫集中处理,但接下来,好几天没人管。这下老百姓可就急了,轰轰烈烈地扫了半天,政府到底是有心清还是没心清啊!
  干部深感委屈,百姓怨声载道。这段波折,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工作总结》里。
  由于准备不够,工作上出现了混乱的现象。当时汽车汽油款项尚未到手,便匆匆开始。各区分会把户存垃圾运到街巷,到处成堆。群众看见垃圾堆了满街,怀疑政府有无决心搞出去,情绪上起了极大波动。为了急于把垃圾搞走,各区分会各自为政,互不联系,形成了上下脱节,工作混乱。
  垃圾清运,北平市政府是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去完成的。现在出了乱子,老百姓不买政府的账,总会着急,各区分会也是一肚子苦水,合着忙也忙了,结果好心却办出了错事。
  兵家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强调的是什么?后勤!清运垃圾,又何尝不是一场战役!那出现混乱的症结在哪儿呢?在档案中提过了,就是它:汽车。运垃圾是要用车的,北平50多万吨垃圾,得用多少车?运多少趟呢?北京市目前使用的最大载重量的垃圾车是五吨的,就算用这种车,也需要1000辆,跑100个来回。那北平市政府当年能调用的卡车有多少呢?700辆,而且远远装不了那么多。
  车少,载重量又小,这就够麻烦的了。还有更让人撮火的一件事儿:光有车也没用,得有汽油啊!当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汽油,是多金贵的物件,全都消耗在运垃圾上,说句公道话,真的不值。那又怎么办呢?就任凭垃圾这么堆着不成?
  当然不成!当时,北平市军管会、市政府联合下发《北平市载重空车出城协运垃圾暂行办法》,做了硬性规定:举凡汽车、人力手车、兽力车、排子车等等,无论公私,要出城,必须协助捎运垃圾。
  人力手车现在工地上还能见到许多;排子车,其实就是一种大车,人拉的时候就叫排子车,稍微改装就成了马车、牛车这样的兽力车,按照后来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工作总结的说法,利用这种车运垃圾,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丝毫不逊于汽车。
  所有参与清运的载重车辆,都可以获得免捐通行的优惠。不过,在当时的规定中,并不包括黄包车。这人力车和人力手车,一字之差,所指的东西,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是坐人用的,拿它运垃圾,还做不做生意了?
  但这,就是动员群众的力量。正应了叶剑英市长的那句话: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清洁自己的家园,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10-8 11:42:01|只看该作者

趣闻:叶剑英清理北平30吨垃圾

  也许您不相信,60多年前的北京是个垃圾满地的城市,想登天安门,您得踩着垃圾上去,各个城门楼子更是沦落为垃圾场。北平解放后,第一任市长叶剑英一声令下,全城市民挥起工具开始了始无前例的大扫除。
  1949年1月31日,北平国民党守军出城,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未遭一枪一炮,六朝古都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入城式,全球瞩目,万众沸腾。
  大军入城,北平老百姓夹道欢迎。
  那时,天安门前还没有广场,附近杂草丛生,一片凄楚荒凉。路上的地砖缺七少八,坑坑洼洼,走起来硌脚。至于天安门城楼呢?本应透出皇家尊严的朱红色城墙,斑驳一片,丑陋不堪。
  历经清王朝覆灭、军阀混战、日寇蹂躏、国民政府统治,一直到解放前,天安门就这样日渐衰败,而真正触目惊心的,还不是这个。
  您想上天安门城楼吗?北平解放前,即便是平头老百姓,这事儿也不难。但有一点,您得甘愿踩着垃圾爬上去。1949年年初,所有的城门楼子,除了还能剩个城门之外,楼子,几乎都被垃圾埋了。
  北京人生活一向讲求个有里有面、皇城气派,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清末之后战事频起,政局动荡是一方面,但主要的根儿,先要追到日本人的糟践上。对于侵略者而言,城市的卫生、市貌,根本就不予考虑。沿着城根倒垃圾,正是日伪政府侵占统治北平时定下的混蛋规矩。
  而更为混蛋的是,等到抗战胜利,国民党北平市政府居然就沿用了这个规矩。但凡接到清扫建议,卫生局就俩手一摊,我们没钱。结果,垃圾越积越多,从外城门堆到了内城门,从皇城根码到了胡同口,最终,北平人民生活的世界,就成了一个垃圾场。
叶剑英在天安门城楼上  U7769P112DT20131008110300.jpg  保存到相册

叶剑英一声呐喊,古城向垃圾宣战
  高汉是当时拍摄北平入城式摄影队的制片主任。当年,为了能在影片中不至于垃圾遍地,高汉天天在城里转,确定拍摄地点,选择拍摄角度,可是费了劲了。镜头里面避得开,但现实却绝不能视而不见。同样是在北平入城式中,前门箭楼之上,一位检阅的首长面色凝重,若有所思。北平之脏乱差,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这是一座他熟悉的城,他再也不允许这座美丽的城市如此蒙羞!
  这位首长,就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解放后北平市的第一任市长:叶剑英。
  在城市解放初期,以军管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实行军事管制。这其实正是陈云在接管沈阳的时候,探索出来的成功模式。而与石家庄、沈阳等之前解放的大中城市相比,北平的接管开端,显得似乎比任何地方都顺利──不仅是国民党守军接受了和平改编,傅作义还派出代表,与中共北平市政府组成“联合办事处”,从治安、交通、金融,乃至粮食供应,全面配合接管工作。
  自1月31日进驻北京西郊,北平市军管会在叶剑英的带领下,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对旧政权、物资、人员的接收工作。清肃反动军警宪特、维持社会民生平稳的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但在叶剑英的心中,尚有一桩隐痛,时时萦怀,挥之不去。为了管好北平,叶剑英把之前石家庄、沈阳、济南等等解放城市的接管经验,研究了好几遍,但垃圾围城怎么解决,却没有解决方案可以借鉴。未来的新中国,很可能要定都北平,因此,他必须“还北平以清白”。
  1949年2月12日,北平各界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欢庆解放。就在城楼之上,叶剑英慷慨激昂,誓言将“消灭一切混乱现象,建立人民民主的正常的秩序”。
  集会这一天,恰逢农历正月十五。套句俗话,应该是“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但实话告诉您,此时的天安门城楼,味道的确很浓,但绝不是什么好闻的气息。北平市领导班子的脚下,是积存了几十年无人打扫的鸽子粪。但很快,这“一切混乱现象”,都将不复存在。随着叶剑英一声呐喊,北平古城,向垃圾宣战。

捂在北平城里的垃圾将近30万吨
  打响城市清洁的战役,光有呐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行动。其实,在各界人民大会召开之前,北平市军管会、市委市政府各机关单位,就已经在制订规划,联合建立一个专门的城市清洁机构。几经讨论,最终“北平市清除垃圾运动委员会”诞生,正如北平市副市长徐冰所说:“清洁运动的任务很简单,只是把积存垃圾彻底清除。但清洁运动是突击工作,应该争取时间,迅速完成。”
  抢时间、拼速度,但老话讲得好,欲速则不达。突击行动之前,必须先要做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行。“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由北平市市政府统一直接领导。听着是一个机构,但实际上联合了市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市商会、市学联,以及警备司令部、纠察总队等等二十多个单位。您可能会有疑问了,不就是清垃圾、大扫除吗?至于出动这么隆重的阵仗吗?太至于了!这里边的事儿多了。
  就举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北平当时积存垃圾多少?每天又要新生垃圾多少?只有了解了这些,才好制订清洁计划。但一开头,就遇上了难题。之前的国民政府北平市卫生局实在不作为,这样最基本的数据完全没有,一切都只能重新统计。
  接管初期,以旧时的行政区划为基础,北平市政府将城区分为12个,内七外五,另有八个近郊区。以天安门一带的第七区为中心,四向分布。在每一个区划,清洁运动委员会都设置了区分会,各自统计,归纳上报。
  大堆的垃圾,采取实地测量。单位重量乘以垃圾堆的体积,就能估算出整体的重量。而至于居民生活垃圾统计的方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抽样调查。以中等胡同、中等人家为标准,入户核算,以每条胡同产生的垃圾数目,再乘以全区的胡同,先得出每个区的垃圾量。之后总数相加,就是全市的垃圾量。
  当最终的数字拿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捂在北平城里的垃圾将近30万吨!这还没算“皇城”,也就是故宫的垃圾,那里边儿还有20万吨。
  30万吨是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能堆四座景山。如果还觉得抽象,可以这么算,当时北平的面积是700平方公里出头,人口将近200万。30万吨垃圾要是分摊的话,就是每平方米地上一斤,每人身上200斤。

接管过来的清运总队,人力物力都捉襟见肘
  这样的数字,想想都瘆得慌。那赶紧清吧,还不能急。平津战役期间,中共中央特别下达过指示,要尽力避免北平毁于战火,要尽力保全城内的文物古建。按咱老北京的话说:泼脏水,可不能连孩子一块儿泼了。从垃圾堆里淘出宝贝来虽说不是普遍现象,但每挽救一件,就能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避免多少损失啊。经过鉴定和清理,从垃圾堆里挖出来的古董、珍品,都被上交到文物保管委员会。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抡开膀子干了?
  垃圾清扫,理论上应该是一声令下,突飞猛进。但50万吨垃圾扫完了,往哪儿扔呢?这事儿就牵扯出一个直到今天世界范围内还在研讨的大课题──垃圾处理。
  城市居民能为垃圾处理做点儿什么贡献呢?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垃圾分类。刚解放的北平,这样的新概念还谈不到,但已经有雏形了。在北平市城市清洁运动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中,就有这样的资料:垃圾成分可分为七种:炉灰、细灰、菜根、树叶废纸、破瓦废铁、兽尸、房渣土。
  样板戏《红灯记》里边唱到铁梅提着篮子拾煤渣,这煤渣就是北平城里最主要的垃圾:炉灰。当年的北平城,有一句俗话,“晴天土没脚丫子,大雨就成墨盒子”。北京的气候一向是天干风硬,而城里边土又特别大,一刮风漫天的灰尘。再加上满街都是炉灰煤渣,一下雨又黑又脏,就像个天然的大墨盒子。
2# 四姑娘山
 虫虫心 发表于: 2005-6-24 12:30:01|只看该作者
★ 人物介绍
  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
  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
  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
  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
  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4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辞)。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还曾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
  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
  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1:21,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