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1721|回复: 9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屏山何平 发表于: 2015-4-28 23:26:1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方言用字我看汉字之繁简(附:雷康道歉)

 [复制链接]
⊙作者:何平

  在今年的两会上,冯小刚说了个有关汉字繁简的事,因此引来一些议论,我无意在其中说点什么,只想说点我个人遇到的事。
  对简化字,本人不很反感,那确实简单,好写。但,我也不很喜欢,因我是个书法爱好者,写书法作品时还真避不开繁体字,如篆,隶等古文字以及草书。草书是千百年演变过来的,如按简化字去草,有些就草不对,因草书有它自己的规律我符号。虽然,简化字中有好多是用的草体楷化为规范字,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另外议论。
  我还是赞成恢复一些繁体字。举个例吧:如我们四川人喊“嬢孃”,是称呼父亲的姐妹,或称呼父辈的女子。可是,现在简化后的规范字中,废除了“嬢”字,代之以“娘”,殊不知,这“娘”字,在四川话中为二声,意为母亲或母辈的女子尊称。这两种称呼各有含义,称“嬢孃”为“娘娘”,也会闹笑话的。
  再说“揹”字,现在这个字也被“背”代替。但有时写在一起或用在一起,就有点混淆。如我写过一文,其中有把重物“揹在背上”,可只能打出一句“背在背上”,这就没了区别,而此文用“揹”和“背”的地方较多,但,只能打出个“背”字,这就产生了混淆,,就是后来,我用全拼打字,打出了“揹”字,费了好大劲修改文章,可一发出去,那论坛却自动全给“纠正”成了“背”,这样,那文义还真不太好区别辨析。
  这样的例子还不只这两个字。
  当时简化汉字时,只关注了普通话,对一些方言是没有照顾到的。可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社会语言中,都来“一刀切”,还是有些顾此失彼。
  能恢复一些必需的繁体字,我想,还是有必要的。
  个人看法,说说而已。

下面是因为编辑使用了排版软件,自动把繁体转换成了简体,而导致错误。在此,雷康 向何老师和诸位先生道歉!
  在今年的两会上,冯小刚说了个有关汉字繁简的事,因此引来一些议论,我无意在其中说点什么,只想说点我个人遇到的事。
  对简化字,本人不很反感,那确实简单,好写。但,我也不很喜欢,因我是个书法爱好者,写书法作品时还真避不开繁体字,如篆,隶等古文字以及草书。草书是千百年演变过来的,如按简化字去草,有些就草不对,因草书有它自己的规律和符号。虽然,简化字中有好多是用的草体楷化为规范字,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另外议论。
  我还是赞成恢复一些繁体字。举个例吧:如我们四川人喊“娘娘”,是称呼父亲的姐妹,或称呼父辈的女子。可是,现在简化后的规范字中,废除了“娘”字,代之以“娘”,殊不知,这“娘”字,在四川话中为二声,意为母亲或母辈的女子尊称。这两种称呼各有含义,称“娘娘”为“娘娘”,也会闹笑话的。
  再说“背”字,现在这个字也被“背”代替。但有时写在一起或用在一起,就有点混淆。如我写过一文,其中有把重物“背在背上”,可只能打出一句“背在背上”,这就没了区别,而此文用“背”和“背”的地方较多,但,只能打个“背”字,这就产生了混淆。就是后来,我用全拼打字,打出了“背”字,费了好大劲修改文章,可一发出去,那论坛却自动全给“纠正”成了“背”,这样,那文义还真不太好区别辨析。
  这样的例子还不只这两个字。
  当时简化汉字时,只关注了普通话,对一些方言是没有照顾到的。可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社会语言中,都来“一刀切”,还是有些顾此失彼。
  能恢复一些必需的繁体字,我想,还是有必要的。
  个人看法,说说而已。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屏山何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屏山何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屏山何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屏山何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屏山何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屏山何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收起理由
1120878991 + 3谢谢楼主补充,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山西灵石大厦大火已致2死1伤 成都娇子苑小区内的老城墙
2# 四姑娘山
 小工 发表于: 2015-4-29 19:56:1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是孃孃。““称“娘娘”为“娘娘”,”还是那个字,年轻人啷个搞得懂嘛!

本文源自『巴蜀网』之:
http://www.phoer.net/thread-207839-1-1.html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高屯子 发表于: 2015-4-30 19:32:45|只看该作者
  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于表音文字。能在操持千百种方音的族群世界里布达教化、传达政令,形成一个大一统国家;让千年文化一脉传承不绝,没有汉字是办不到的(语音一两百年就一个大变,所以其他使用表音文字的文明古国早己一个个国家分裂、人种更替、文化断层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也是汉字的几大功能。粗略了解一下「六书」,就会发现,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先贤的智慧,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观,审美观,以及世间万象情态、轨则,都通过汉字生动、抽象地得到呈现、表达。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交流的畅快,纪录的方便,审美的享受,生命的启示,灵感的激发。可惜现在多数讨论者都把汉字仅仅当成一个书写工具在对待。娘娘,娘娘是有不同书写的,名词的背和动词的背,同字不同音、意,放在特殊的语境中自然就清楚了,那里需要那般纠结呢?一个“书法爱好者”对汉字尚且都这般见识,那只能练练写字技巧,而不可抵达书法之境(东西方许多绘画大师晚年都共同感叹:书法真是东方艺术的最高形式啊)。顺便说一句:现在部分简化字是汉字早期的结体;流沙河老先生的着作《让正体字回家》近将出版。
4# 金佛山
 楼主|屏山何平 发表于: 2015-4-30 21:11:06|只看该作者
高屯子 发表于 2015-4-30 19:32
  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于表音文字。能在操持千百种方音的族群世界里布达教化、传达政令,形成一个大一统 ...

娘娘与娘娘,怎样区别?况且,民间对父辈女子虽通称孃孃,或写作娘娘,似乎无妨,但对其中未婚女子只能称“孃孃”,如称娘娘,不只没区别,民间还有不敬之嫌。故“孃孃”与娘娘,应能区别才对,。二,本文似乎不关书法的事。你没看懂?书法中的篆,隶等古文,好多字就不能用现在的简体写。当然,汉字从产生一起,就存在繁化,简化的演变。我说的是有的草书体,不能用简化字来草,不然会出错。但对现在简化字中如书,乐,为等字,其本身就是从草书中选出,楷化后作简化规范字用的,这类字还不少,我也在文中说明,且说明这不是本文议论的问题。你倒拉来瞎扯一通。且这与也与书法练字和成为书法家好象没有关系的。难道你不承认简化字有的字简化太过,特别是一些特殊字,如“孃孃”,之类,还有一些姓氏,也不问青红皂白一并简掉或废除了。何况,同时,我也认为简化字好写,简单,并没有一概否定简化字,你是不是没看懂文章的意思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屏山何平 发表于: 2015-4-30 21:17:04|只看该作者
小工 发表于 2015-4-29 19:56
是孃孃。““称“娘娘”为“娘娘”,”还是那个字,年轻人啷个搞得懂嘛!

本文源自『巴蜀网』之:

说明,本文中的“孃孃”,娘娘,是区别写的。有提手之背,与背,是区别写的,可这论坛上,自动把这类异写改成规范字了,使得看文章的人一头雾水。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谢谢楼主补充,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6# 青城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5-5-2 18:58:20|只看该作者
屏山何平 发表于 2015-4-30 21:17
说明,本文中的“孃孃”,娘娘,是区别写的。有提手之背,与背,是区别写的,可这论坛上,自动把这类异写 ...

刚看到 楼主何老师 的解释,方知是站方编辑时,由于使用了 排版软件 ,导致按常规自动将繁体字转换成了简体,而导致本文词不达意,特此回复,向各位解释,并致歉!今后一定吸取教训,避免再出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屏山何平 发表于: 2015-5-2 20:59:07|只看该作者
雷康 发表于 2015-5-2 18:58
刚看到 楼主何老师 的解释,方知是站方编辑时,由于使用了 排版软件 ,导致按常规自动将繁体字转换成了简 ...

谢谢雷康老师。其实,你道歉反而使我们过意不去,这本不是你的错啊,同时,你这样的认真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的榜样。
8#
 孟良 发表于: 2015-5-2 23:01:07|只看该作者
简化字的确方便,但对于特殊环境的特殊用法,简化字就没考虑周到,特别在电脑上,繁体字还得用拼音去查找,有时还找不到,而简化字却没有这些字,我在西安也遇到这种情况,当地有个特殊的面叫什么“biangbiang面”,这“biang”字根本没法打出来,连拼音都找不着,一查字典,简体的没有,繁体的还真有这字,电脑是打不出来了,我打的是五笔,拼音也明常用,“孃”“揹”也打不出来,虽说“背”是多音字,但理解起来要看一句话的全文才能明白,楼主说的是有道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孟良 发表于: 2015-5-2 23:02:35|只看该作者
这“孃”“揹”两字还是我用复制的方法“弄”下来的,五笔和拼音没法打
10#
 小工 发表于: 2015-5-3 16:58:12|只看该作者
屏山何平 发表于 2015-4-30 21:17
说明,本文中的“孃孃”,娘娘,是区别写的。有提手之背,与背,是区别写的,可这论坛上,自动把这类异写 ...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9 05:39, Processed in 0.358801 second(s), 1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