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8|回复: 0

[2020年先被堂兄冒名后“被毒贩”十年,纠错这么难?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网
原文标题:先被堂兄冒名后“被毒贩”十年,纠错这么难?

“一用身份证,就会有预警信号,几分钟后就被警察带走搜身、尿检”又一起“被冒名事件”日前引起舆论关注。
  据红星新闻报道,2009年云南镇雄县男子王道义的异姓堂兄林贤东因贩 毒被抓,但在审讯中,林贤东却自称叫“王道义”,结果案件从侦察到判决全都错误录用了王道义的名字。王道义也因此戴上了“贩 毒”的帽子,十几年来,顶着“毒贩”的犯罪记录,王道义生活受到巨大影响,他因此都无法外出打工。
  之所以说又一起“被冒名事件”,是因为近些年来类似的因身份被冒用的案例屡见报端。例如,“被吸毒”、“被贷款”、“被老赖”、“被追逃”无一例外,身份被冒用都给无辜的当事人带去不少麻烦,让人不堪其扰。例如,在此事中,王道义就因为有“犯罪记录”,出门不能坐火车和飞机,只能坐汽车;无法出去打工,一度只能去昆明捡垃圾卖。
  如今,林贤东已经出狱,但王道义却“犯罪记录”难销,这其中,当年办案的相关部门也难辞其咎。从常理看,当年林贤东贩 毒被抓,在调查、审理、裁决等环节,只要比对一下信息就很容易发现。但镇雄县人民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坦言,“我们当时没有派人去核查身份”。
  言下之意,对此相关工作人员承认当年工作存在瑕疵。连罪犯名字都能弄错,这已经不是大意那么简单了。
  从纠错层面讲,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失误,显然不能让被冒名者买单。况且,错误录用罪犯姓名已是出错在先,及时纠正避免给无辜的人造成更大的麻烦,本也是当地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事实上,自从2010年,得知自己有犯罪记录后,王道义就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一直未解决。如此繁缛冗长的纠错过程,当地相关部门可以说是错上加错,而对被冒名者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二次伤害”。
  而跳出此案来看,“被冒名”事件并不少见,近几年来,被冒名者为自己“正名”难,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维权痛点。而要消除这类“冒名事件”的维权堵点,降低被冒名者的维权成本,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正视公民权益,畅通纠错程序。
  在此之外,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增强协同治理能力,避免各个部门之间在纠错程序中“踢皮球”,无端地耗费当事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在现实中,被冒名者维权,也的确多是被程序繁复所累。而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本不是难事。
  说到底,事后纠错终归是工作失误的“弥补措施”,相形之下,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能够减少类似的“工作失误”,更好地杜绝“冒名事件”的发生。
⊙伯扬(媒体人)

  编辑:胡博阳 实习生:张晓雨 校对:危卓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丁是丁卯是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丁是丁卯是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丁是丁卯是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丁是丁卯是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丁是丁卯是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丁是丁卯是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冠热门研究论文撤稿,《柳叶刀》陷入信任危机 京东可能在三年内考虑分拆子公司在港上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2:51,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