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大小姐|查看: 21907|回复: 63
[航空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投汲水试验顺利完成

 [复制链接]
3# 峨眉山
 龙泉山 发表于: 2011-7-27 20:59:47|只看该作者

结构特性

一:两栖飞机之王
  作为世界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600的初露真容给人们带来不小的震撼。它能像水上飞机那样停泊、栖息于起伏不定的水面,在水面上高速滑行并可一跃飞起,能平稳降落在水面;也能将隐藏在机身内的起落机彻底放下,像陆上飞机那样在坚硬的跑道上腾空而起或挟带巨大的动能从天而降。这种水陆兼备的起降功能使它比水上飞机和陆上飞机应用的范围更为广泛。
  鲲龙-600的外形看上去颇为诡异,37米长的机身中间顶部镶嵌一块38.8米狭长的平直机翼,机高12.1米。它的整机尺寸与波音737及C919相差无几,超越独占鳌头已久的日本的US-2和俄罗斯的Be-200,荣登世界第一两栖飞机的宝座。
  鲲龙-600的飞行性能出众,如飞行时速500千米、起飞最大重量53.5吨、航程12小时等飞行指标,都优于US-2。鲲龙-600起步虽晚,但起点高,后发优势明显。它将在后续的首飞、试飞及正式飞行中,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历练,不断完善、改进和提升,最终成长为新一代的两栖飞机之王。

二:高速与远航
  鲲龙-600的速度超过任何船只,比航速最高的船快10多倍。鲲龙-600从海南三亚出发,飞驰过两沙、南沙,绕过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再返同原地只需7~8小时,而同样距离,现代快速船艇往往需要3~4天才能实现往返。除此之外,它的另一显着优势是飞行距离远。如今,小型灵活的两柄飞机和水上飞机比比皆是,但飞行距离远不及鲲龙-600,后者可持续航行12个多小时。
  这两个显着的优势归功于鲲龙-600独特的气动外形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
  鲲龙-600采用现代飞机中少见的平直机翼,平直机翼承载好、结构合理,是飞机获得大升力、小阻力的最佳选择。飞机从水中起飞的一刹那升力最大,平直机翼有利于飞机的顺利跃起。机体最后的垂尾和高高耸立的水平尾翼,则有效保证飞行中至关重要的纵向和航向的安全、稳定与平衡。
  如今,一架飞机上装备4台发动机很罕见,波音777及空客A350都只有2台。鲲龙-600每侧各安装2台发动机即全机装备4台发动机,这样的配置有助于飞机在水中滑行时灵活拐弯,只需改变一侧发动机的推力,原本困难的水中航向改变立刻变得轻而易举。另外,多台发动机可提高风急浪高恶劣环境下飞机的安全系数,哪怕一两台发动机意外失效,飞机都不会受到影响,能够继续执行飞行任务。
  鲲龙-600配备的WJ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我国自主研制,单台最大功率高达3120千瓦。这种带6个叶片的螺旋桨发动机其实与战机、客机上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同属“兄弟”。它们核心机都有一样的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尾喷管等,只是前者在涡轮轴上多了一个减速器以及与之相连的多叶片状的螺旋桨。螺旋桨转动时会产生向前的拉力,高温高压燃气流从尾喷管冲出时则会产生向后的推力,一拉一推,两股合力共同驱动飞机快速向前。WJ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单台功率虽不如涡轮风扇发动机大,但耗油率低。它的发动机起飞推力十分强大,与平直机翼配合相得益彰,能够完全满足两栖飞机的大起动力、远航程飞行的要求。此外,WJ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安全可靠,技术成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在我国运-8、运-9飞机上。
2# 四姑娘山
 不做胖妹妹 发表于: 2011-7-27 08:19:3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飞机特点

  鲲龙-600(AG600)是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
  从外观来看,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机翼两侧下放吊有两个浮筒,AG600是既能水上起飞又能陆地起飞,这种水陆两用飞机(水陆两栖飞机)优于单纯的水上飞机。
  “鲲龙-600”为在水轰-5的基础上研制并改进的综合救援飞机,大小与A320相差不多,最大起飞重量可达53.5吨,最大航程4500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款水陆两用飞机,可以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降,采用三人机组,双人驾驶,一名机械师。
  鲲龙600飞机,采用大长宽比船身式、悬臂梯形上单翼;“T”型尾翼、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布局,采用综合航电系统,配备红外探测和光学照相等搜索、探测设备;配装投汲水系统、水上救援的紧急救护设施,主要包括危重伤病员铺位、救护艇、救护衣、担架、简易紧急手术设施和药品等。
  “鲲龙-600”,可实现快速高效地扑灭森林火灾和及时有效地进行海难救护。“鲲龙-600”一次汲水12吨时间不大于20秒,可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行动,一次最多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
  “鲲龙-600”飞机按“一机多型、水陆两栖、系列发展”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和设施,以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等任务的需要。
  “鲲龙-600”利用其载荷相对较多、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等特点,在扑灭高层建筑、森林火灾的时候能够‘扬长避短’。再加上能在水面起降、汲水迅速、投水准确的特点,可以及时扑灭高层建筑和森林发生的火灾。飞机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堪称最专业的“救火机”。
  装配、试飞都将在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进行,而零部件生产则依托中国国内其他飞机制造企业。

一:初估数据
  2012年前后的初期预估数据与2014年开始生产、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一期产品)数据有差别:最大航程,初期预估5300公里,总装下线报道是45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原预估555公里/小时,总装下线报道是500公里/小时;起降抗浪高度,原预估2.8米,一期产品介绍为2米。这些差别说明,一期产品非常谨慎,个别方面降低了标准,初期预估的标准,需要二期产品才能达到。

二:一期产品
  一期产品即2014年开始生产、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的飞机。
  机身长:37米,翼展:38.8米(与波音737相当)。

参考数据
动力系统机翼前缘安装4台单船身四发WJ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最低稳定飞行高度50米
起降抗浪高度2.8米
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500公里
最大起飞重量53.5吨
最大航程4500公里
汲水20秒内12吨
投水高度(相对树梢)30~50米
最大航时12小时,三亚去曾母暗沙4小时,一般可以在此盘旋2~3小时
陆上跑道机场长度不小于1800米、宽度不小于35米
水域起降长1500米、宽200米、深2.5米

三:安全性
  可抗2米海浪,适应3~4级海况,适应75~80%的南海自然海况,机身下方设置的7个水密舱,如果相邻俩个水密舱出现破损,飞机依然能够安全的稳定漂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白河 发表于: 2011-7-27 02:08:13|只看该作者

研发历史

一:针对水轰5
  历史看,鲲龙-600是中国低档的水栖飞机水轰5时隔30多年的继任者。
  水轰-5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水上反潜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之一,其先辈苏联别-6型。水轰-5于1968年批准研制,原型机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制造,1976年首飞成功,1986年正式服役。由于机载设备存在明显缺陷,无法达到军方要求,水轰-5最终未能投入大批量生产。水轰-5包括原型机在内只生产了7架,最终服役4架,配备于北海舰队航空兵。水轰5以仅服役4架的数量使用了近30年。
  水轰5只能在水上起降,然后像鳄鱼一样爬回岸上基地。中国需要大型两栖飞机。长达30年的时间内水轰-5孤独等待。
  由于中国水上飞机数量稀少且机体陈旧,海上远程搜救一直是中国海军的一大短板。大型水上飞机对中国来说,在很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应用,都是急需品种。由于其具有可执行多项特种任务的强大功能,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当时比较1:俄罗斯大型两栖飞机别-200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飞机,设计用于消防、搜救、海上巡逻、货运和乘客运送,可装载12吨水,7.5吨货物,或72名乘客。
  当时比较2:日本最新的水上飞机或大型两栖飞机US-2的空重为25.6t、航程4600km、巡航速度480km/h、实用升限7195m。中国AG600有27.8t空重、4500km航程、500km/h巡航速度。

二:开始研制
  现代水陆两用飞机在很多应用领域里已被直升机所取代,但是它在森林或城市灭火方面仍有独特的作用。
  高层建筑和森林一旦发生火情,由于地面消防力量不足,直升机因载荷相对较小也是“杯水车薪”。
  2009年:2月新闻报道《中国将造世界最大水陆两用飞机“鲲龙600”》。6月,经中国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航工业特飞所作为总设计师单位,中航通飞公司作为责任主体,开展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以下简称“鲲龙”600飞机),“鲲龙”600飞机的研制工作全面展开。
  9月5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启动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项目。该飞机定名为“鲲龙-600”,预计在2014年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后,在珠海实现批量生产。
  2012年:10月22日,中航工业通飞与西飞深入洽谈合作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600,在合作方式、研制经费、研制进度等方面达成共识,签署了中机身、中央翼、外翼部件段研制框架协议。西飞将承担“鲲龙”600机身、机翼等部件的详细设计和生产制造等任务。
  中航工业通飞、陕飞共同签署了“鲲龙”600飞机项目中后机身、后机身和尾翼部件段研制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携手合作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合作不仅加深了“鲲龙”600向大型灭火、水上救援及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合作,也有助于陕飞加快向通用飞机市场的迈进步伐。
  陕飞在运-8系列飞机研制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瞩目的成果,这对顺利完成“鲲龙”600飞机中后机身、后机身及尾翼部件段全部研制工作大有裨益。陕飞将全力支持“鲲龙”600的项目研制,在充分发挥好自身固有的经验、研制优势基础上,为该项目提供最为优良、稳定的技术支持,力争双方合作向纵深化发展。
  2013年:7月新闻报道《中国鲲龙600大型水上飞机合格审定工作启动》。

三:分段制造
  2014年:5月,鲲龙600飞机研制已进入工程制造阶段,机体零件制造已经开始,年底完成结构大部件制造,及机载设备的交付。
  5月20日,鲲龙600飞机水密试验件在中航工业西飞国航厂顺利下架,标志着鲲龙600项目在国航厂的研制进入新阶段。水密试验件是鲲龙600飞机中机身下船体水箱的模拟结构件,该项目4月5日在国航厂正式开工,后续该试验件还将进行气密和水密试验。
  7月27日,中国国产大型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现已完成设计工作,全面投入试制。2014年底,其结构大部件有望交付该公司装配。
  10月新闻报道《世界最大两栖飞机鲲龙600完成设计 准备总装》:“鲲龙600”已完成全部设计,各零部件正陆续运到位于珠海的中航通飞公司进行最后总装。
  12月29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600)首个大部件中机身在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下架,标志着AG600的试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5年:3月17日在中航工业成飞民机实现机头交付。7月17日,在中航工业通飞珠海基地机身正式对接完成,全面进入总装阶段。这是AG600研制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6年:1月23日,作为我国自出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起落架在长沙交付。

四:总装下线
  2016年7月23日,AG600在中航工业通飞珠海基地总装下线。

五:试车成功
  2017年2月14日,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全部4台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标志着其相关系统综合验证状态良好,为该型飞机预计于2017年上半年在珠海首飞奠定了基础。
  2017年6月6日,国产水陆两栖大飞机AG600完成了最后一次低速滑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飞机滑行功能正常,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接下来,AG600还将进行中速滑行和高速滑行试验。滑行试验结束后,AG600预计在7月底首飞。
  2017年12月24日,AG600在珠海亮相首飞。
  2018年1月24日,AG600在珠海进行第二次试飞。
  2018年8月26日9时43分,AG600型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001架机跨越广东、湖南、湖北空域,顺利从珠海金湾机场转至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完成转场任务。标志着它全面进入水上试验阶段,水上试飞进入倒计时。
  2018年9月,“鲲龙”AG600已完成水上低、中速滑行,即将转入水上高速滑行试验工作。9月2日至13日,“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水上机场完成了水上低、中速滑行任务,期间进行了8架次共552分钟的水上滑行,主要验证了飞机气/水动操纵性、稳定性及水密性能,飞机各系统工作正常、稳定。此次AG600水上高速滑行任务主要进行高速水面直线滑行,重点检查不同襟翼构型下的飞机水上高速滑行姿态保持稳定性、姿态变化控制特性、喷溅特性等性能。

六:水上首飞
  2018年10月20日9时05分,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表示热烈祝贺。
  2018年10月25日上午,成功完成水上首飞任务的中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从湖北荆门漳河机场顺利返回珠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0:17,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