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4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蒋秀英 发表于: 2005-10-19 15:00:3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康巴文化发祥地

 [复制链接]
康巴文化发祥地 ⊙ 蒋秀英/文  康巴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的独特文化,其主体与核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文化区内,藏文化以其特殊的绚丽色彩而闪亮,浸润着康巴大地。但康巴文化又与卫藏、安多的藏文化不相雷同,处处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在康巴金碧辉煌的喇嘛寺中,康巴人总是在精美绝伦的壁画、“唐卡”造像、雕塑等上,生动地展现出自己特有的聪明才智和奇思妙想,形成了康巴的“噶玛噶则”画派等独具特色的流派;在建筑、装饰、手工艺品和服饰、歌舞、藏戏、说唱艺术等方面,康巴人更强烈地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形成了康巴藏文化特有的风格和魅力。康巴在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信仰习惯等许多方面,虽然与西藏等其他藏区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又有不少明显的差异,具有自己独有的特性。这一特性显在康巴文化中的格萨尔人文精神上。另一方面,康巴文化又不是单一的藏文化,除藏文化之外,它还包含着其他—些民族文化,具有文化兼容和复合的特色。藏文化与汉文化、纳西文化、蒙古文化、羌文化、彝文化等众多民族文化汇合于此,组合成千姿百态的民风民俗;藏传佛教、苯教、儒教、道教、东巴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形形色色的民间宗教、原始宗教齐集于此,交织成纷繁多彩的信仰习惯。在一个文化区内包含着如此之多的文化内涵,已是极为罕见,再加上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共处中,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产生复合文化现象,更使康巴文化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丰采。就旅游文化来看,康巴文化中既有像西藏一样的雪域人文神韵,又有西藏所没有的多元、复合文化的绚丽风采。人们在这里既可观赏到西藏一样的藏文化与雪域高原景观,又可以领略到在内地与西藏都没有的特殊的人文风情;这种文化内涵的独特性,使康巴旅游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厚重性  康巴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内涵广博,凸显出其文化的历史厚重性特点。炉霍卡娘、丹巴中路等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使康巴文化溯源到距今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康巴文化中,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文化的“活化石”:白玉三岩的“帕错”制度,是现今国内极为罕见的古老父系氏族公社制度残存,为古代社会的活化石;道孚、雅江间的扎坝母系氏族残余和奇异婚俗,反映了康巴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占老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大渡河、雅砻江河谷内保存的固羌、嘉绒、里汝、尔苏、木雅、扎巴、尔龚、曲域等多种特殊方言和习俗,更是绝无仅有的古代民族文化遗存的活化石,饱含着历史积淀的厚重与深沉。 神秘性  在康巴地区,几乎每一座山头都飘扬着经幡,每条道旁都矗立着“嘛呢”,每个城镇都有着金碧辉煌的寺院,每个村庄牧场都可见到喃喃念诵“六字真言”的人们;在康巴文化中,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个湖、每一条大河、每一处自然景观都具有生命与灵气,都充满着神奇的传说和奥秘的意境;亚拉神山、乃龙神山、巴姆神山、翁佳神山、卡哇罗日等数十座巍峨庄严的神山流传着数不清的神秘故事,贡嘎山、墨尔多山、格聂山、“三怙主山”(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等布满“圣迹”、异徵和神奇色彩,白若杂纳修行洞、止托邓登佛塔、岩上天生真言字母、八思巴足印石、格萨尔马蹄印记等形形色色的神秘景物,赋于康巴大地一种特殊的神秘氛围,使康巴文化具有特别的神奇风韵。 兼容性  对不同文化的兼容是康巴文化的一大特点。康巴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杂居区内多元共存,是康巴文化兼容性的另一个侧面。在康定、巴塘、丹巴、道孚、炉霍、九龙等民族杂居地,这种民族文化的兼容性尤为突出。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大都保持着各自民族的一些固有生活方式与习惯,互不干涉,彼此尊重。在社会上,藏、汉、回、彝各族和睦相处。互不侵扰,并不因民族、信仰、习俗的不同而发生排斥、互仇的情况,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景象。这在民族地区中也是颇为独特的。 区域性  康巴地区因历史与地理原因,形成多个亚文化圈,从而使其文化呈现绚丽多彩的区域性特点,康巴文化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亚文化区域。  1.德格文化圈  该文化圈以德格为中心,包括原德格土司属地的德格、白玉、石渠和西藏的江达等地,外延则涵盖康北的大部分地区。这里是岭·格萨尔王的诞生地,是格萨尔文化的中心;德格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是康藏文化的宝库;德格八邦寺的”噶玛噶则”画派,是康区绘画的代表;德格红教四大寺,是康区宁玛派的中心;德格话是藏语康方言的“普通话”。康巴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兼容性,在此体现最为充分。  2.嘉绒文化圈  甘孜州的嘉绒文化圈,以丹巴为中心,包括康定、道孚的部分地区。嘉绒话与其他藏语有较大差异,保留着古代羌族的一些语言成分。高碉、崇拜白石、崇信苯教和服饰、风俗的差异,构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3.木雅文化圈  以木雅贡嘎山为中心的木雅文化圈,包括贡嘎山周围的康定、道孚、九龙、雅江等部分地区。该地人被称为“木雅”,被认为是融入藏族的古代党项羌人的后裔,亦善建高碉。风俗、习惯、服饰、居房与其他藏区有显著的差别。信仰藏传佛教与苯教。“木雅语”介于汉藏语族的藏语支与羌语支之间。  4.汉藏商贸文化圈  康定、泸定等城镇,因接近内地,历来为汉藏贸易重要口岸,四方商贾与外来移民较多,其文化的多元与整合特性突出。  5.游牧文化圈  甘孜州的游牧文化圈,是以高原草场地带为中心,包括石渠、色达及理塘、甘孜、炉霍、道孚等县的部分地区。其居民为纯牧民,社会结构为部落制,崇信宁玛派、苯教,追求自然为其文化特征。  6.帕错文化圈  以三岩为中心的帕错文化圈,包括西藏贡觉县雄松区和四川白玉县盖玉区一带,该地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偏僻,故能长期保留原始文化,实行氏族公社式的“帕错”制度。其文化受藏传佛教影响甚少,崇巫、生殖崇拜、树葬等文化极具特色。  7.彝文化圈  位于大渡河中下游地带的泸定、九龙、石棉等县的彝族聚居区内,保持着与凉山彝区基本一致的彝文化传统。“家支”制,崇信毕摩,为其文化一般特点。 整合性  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逐步吸收,加以整合。使外来文化有机地融入于本土文化之中。在艺术方面,康区的“噶玛噶则”画派在技法、色彩等方面大量吸收了汉地工笔花鸟画的成就,将其巧妙的融入藏画之中,康区的藏戏在吸收汉地戏曲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加入内地乐器和表演程式,使其成为独具风韵的藏戏;在舞蹈、建筑、文学中也有不少将内地的器乐、方法、格式融入于固有的传统中。在科技医药方面,康区的藏医藏药大量地吸取了内地中医药的成果,使其与藏族传统医药学相结合,创造出卓越的康巴藏医药学。  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方面,康巴文化亦表现了较强的文化整合性特征:康定大年初一早上的“抢头水”风俗,既过汉历春节又过藏历年的习惯,是年节观念的一种整合;“锅庄”融藏式交换习惯与汉式客栈为一体,成为贸易方式整合的一种典型产物;汉式的人字屋顶和藏式的石砌屋墙结合的民居,反映了建筑艺术的整合;藏式的上衣,汉式的裤子体现了实用意义上的文化整合;既讲藏语,又说汉话,反映了语言上的整合;既吃糌巴酥油茶,又吃豆浆油条,体现了饮食习惯上的整合。  此外,在教育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整合。例如木坪土司、明正土司等上层人士中,很早就开始设立家塾,聘请汉族师爷和藏族喇嘛共同教授自己的子弟,汉文的《四书》、《五经》、《孝经》、《女儿经》等和藏语文、佛教理论一起成为教材。 作者简介  亮炯·朗萨,又名蒋秀英,藏族,供职于甘孜州文联。曾出版、发表长篇小说和散文作品等,长篇小说《情祭桑德尔》和多篇散文曾获省级以上优秀作品奖。2003年半年余与“川藏茶马古道课题组”考察行万,完成该作品。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蒋秀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蒋秀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蒋秀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蒋秀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蒋秀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蒋秀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藏族|主题: 266, 订阅: 0
[公告]成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塔子山公园──塔
2# 四姑娘山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10-19 18:42:4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欢迎你的到来,我们没见过面,但差点通过电话,因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民间优秀传承人”的事。希望你多多传点佳作上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5:07, Processed in 2.293204 second(s), 1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