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 甘孜州不能脱离社会、脱离世界,更不能脱离本州的历史和现实。时代呼唤着新的发展切入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国内外发生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人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外的联系和了解。然而,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不可能不追溯其历史根源。因为历史、现实、未来之间总是紧密地联在一起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很难想象,一个对本地重大文化问题或热点问题的历史渊源一无所知的人,却能对现实有正确的理解,并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鉴于此,甘孜州文化局和 色达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最近与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在色达县召开了“全国格萨尔文化与藏区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 青海、 云南、 甘肃、浙江、四川和我州的六十多名格萨尔文化专家、学者就格萨尔文化如何为新时期服务,为 西部大开发服务,为甘孜州的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甘孜州的“旅游兴州”和“文化扬州”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地研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格萨尔文化是藏族文化的精髓。英雄格萨尔就诞生甘于孜州德格县阿须乡。专家、学者们用大量的风物遗迹、山川地貌、人文景观、民间传说予以论证,并明确提出格萨尔是甘孜州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文化现象,它表现了整个藏区九世纪以后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形态。目前,甘孜州民间还保存有大量的《格萨尔王传》的手抄本、木刻本,还有大量的格萨尔民间说唱艺人、格萨尔的风物遗迹、格萨尔藏戏等,这是一笔无价的旅游文化资产,是甘孜州“旅游兴州”、“文化扬州”开发的重点内容。它将在甘孜州的改革开放、对内对外交流和“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格萨尔既是人,也是神,是人和神的精神结合
被当今世界誉为东方的《 伊利亚特》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传》,以其卷帙浩繁,场景壮阔、结构宏伟、诗文绚丽、流传甚广而著称于世。她不仅在我国藏族、蒙族、土族、裕固族地区广为流传,而且还在俄国、尼泊尔、不丹、锡金、 印度、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流传。并引起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学者的高度重视,纷纷到中国参加格萨尔文化的考察研究工作。近年来,已相继出版了部分英、法、日、德、俄、印、蒙和拉丁等文字的格萨尔译本,进一步掀起了格萨尔文化热的高潮。据有关资料介绍,通过国内外广大格学专家、学者多年艰苦努力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散失在民间的手抄本、木刻版本和说唱艺人记述的《格萨尔传》已收集整理了近60部,而已见于书面的有30多部。从这些已收集出版的《格萨尔传》中和民间艺人流传的说唱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格萨尔的的确确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位顶天立地敢为百姓除害,忠贞英勇保护人民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位洞察真伪、刚烈正直、智勇双全、战无不胜的民族典范。所以,人民爱他、颂扬他,就把人和神的优秀品德都赋予了他,使之逐步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完美无缺、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神。在甘孜州民间说唱艺术中,更是生动形象、激悦活泼的把格萨尔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成为了广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佛。可以说,《格萨尔王传》既是藏族历史文化的写照,人民大众期盼,也是民族艺术的创作、现实生活的追求。就如金克木先生在论印度史诗时曾说:“我国的《聊斋志异》、《西游记》的成功,在于把‘非人’‘人化’,而印度史诗是把‘人’‘非人’化。这个论点用在《格萨尔》史诗上是完全适用的。史诗与神话有一条十分明显的界限,那就是主人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假如历史上没有格萨尔这个人物,那就意味着洋洋千万言的《格萨尔王传》不是史诗,而是神话了。
二、格萨尔文化是藏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藏民族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
格萨尔为什么会成为了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成为藏区乃至其它一些地区几百年来万人传颂的英雄人物的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公元9世纪至11世纪 青藏高原的社会状态,就不难找到答案。公元9世纪末至11世纪间,吐蕃王朝已由衰退走向崩溃,王族内部为了争夺王权,斗争日趋激烈,甚至发展到了兵戎相见的程度。并出现了许多地方割据势力集团,完全没有力量顾及卫藏以外地区,其统一政权已名存实亡,整个藏区成为群雄割据的场面。由于吐蕃王朝的覆灭,这一动乱时期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在这三百多年中,藏区没有一天是在和平安宁中度过。连年你争我夺、民不聊生。饱受战乱之苦的藏族群众,盼望能有一位不畏强暴、英明勇武的英雄出现,扫平群霸,改变现状,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拯救出来。人们渴望和平,憧憬幸福生活,向往美好未来,从而促成了这部英雄史诗的诞生,并通过民间艺人说唱创作,不断加工完善,把格萨尔在康巴和安多部分藏区的战绩和成就,同吐蕃王朝鼎盛时期的战绩和成就,包括神的一些美德、法力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并通过广大群众的生活体验,精神追求和艰难困苦的洗礼深化,溶入了藏族群众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再加上宗教色彩的渲染,于是这位在康巴和安多地区活跃的部落首领,便被神化成了整个藏区一个神通广大、救苦救难、能战胜一切妖魔鬼怪的“神人”。藏族人民那种平定群雄、实现统一、除害乐业的愿望也就得到了满足。所以格萨尔文化的神韵就在于“非人”的“人化”。英雄史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历史人物,只是在流传过程中,说唱者根据人民群众的愿望不断充实完善,并逐步成为了广大藏族人民群众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追求幸福、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格萨尔》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藏族古代的社会历史、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生活方式、阶级状况、民族关系、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藏族古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有着多方面的科学研究价值。甘孜州的藏族文学极为丰富,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都有很多优秀的、著名的作品。其中尤以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最为脍炙人口,名闻世界。就如佟锦华先生所讲到的:如果把藏族文学的发展比做弯曲伸展在世界的屋脊──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把藏族文学史上的众多著名作品比做喜马拉雅山脉的层峦叠嶂,那么,《格萨尔王传》便有如矗立在群峰中的珠穆朗玛峰,以其巍峨高耸、晶莹剔透、圣洁超群的伟姿,辉映古今,令人仰止,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无价之宝。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珍视。所以,格萨尔文化是藏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历史上藏族人民的精神。
三、格萨尔文化给甘孜州注入了特色文化州的新内涵
瞬息万变的世界,大千纷繁的社会,几乎在每一分钟的空格,都有新挑战的横亘,新课题的障目,新事物的诞生和新机遇的面临。同时,多元化的理性定势和多层面的生活走向,以及多条路的选择发展,要求我们冷静思考、认真分析,选准加快发展的方略,从而实现“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思路。我们正背倚大开发的氛围。置身大竞争的空间,植根大改革的沃土,文化不仅要为经济建设竖起路标,为建设者们点燃火炬,为开拓者们摇旗呐喊,还要直接参与西部大开发,从福利性、服务性逐步走向产业化经济。甘孜州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开发西部的重要支撑之一。然而西部开发要有一个全新的创造,就要借鉴开发东部的一些经验和教训。高举创新的火炬,点燃西部开发的 新希望。
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的开发。文化开发是西部开发的内容、更是甘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都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有3—5万年间的炉霍泥巴沟山洞古猿人类化石,有 大渡河流域丹 巴中路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今年新发现的27处大渡河流域唐、汉前的文化遗址,十三个县有汉代前的石棺葬文化,有明确纪元时间的泸定甘露寺唐朝将军古墓,还有白玉萨玛巴王朝遗址,丹巴嘉绒古碉文化。这里不仅藏传佛教五大教派门类齐全、寺院众多,560多座寺院遍布全州,还有父系社会的活化石白玉三岩戈巴文化的遗风。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名扬中外的格萨尔文化,德格印经院、泸定铁索桥和康定情歌等文化。这些国家级和世界级品牌的文化正在或即将放射出她的灿烂光芒。甘孜州的民间舞蹈和藏戏历史悠远,特色浓郁,个性鲜明,风格多样。名扬省内外的就有巴塘弦子、甘孜踢踏、石渠曾达 锅庄、新龙锅庄、丹巴嘉绒锅庄、得荣九步锅庄等。藏戏有色达藏戏、德格藏戏、巴塘藏戏、丹巴嘉绒藏戏、康定木雅藏戏等。甘孜州不仅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独特,是甘孜州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格萨尔文化是藏族文化的核心,是甘孜州文化开发的龙头。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机,认真抓好格萨尔文化的保护、建设和开发规划。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格萨尔文化在甘孜州的分布状况,建立格萨尔文化纪念馆,征集格萨尔的文物,格萨尔说唱艺人的各种版本,格萨尔的各类风物遗迹使之存展于纪念馆内。创作格萨尔的电视剧、藏戏、歌舞剧、格萨尔系列藏画作为格萨尔文化的拳头产品打出高原。生产格萨尔文化系列旅游文化工艺品,把格萨尔的诞生地阿须格萨尔纪念堂申报为省和国家级的重点文物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德格格萨尔纪念馆的申报和建设步伐,使之逐步成为甘孜州重点旅游景点之一,成为高品位旅游景区。还要进一步加强色达格萨尔藏戏的研讨创作,使之成为色达对外交流的重点项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不仅要搭台也要唱戏。文化是甘孜州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格萨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甘孜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一定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把格萨尔文化培育成为特色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让格萨尔文化这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放射出新的光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甘孜州今后发展的前景,统筹兼顾、超前规划、合理开发,就一定能把甘孜州建设为具有新世纪气息的民族特色文化州。
作者: 桑珠贡波 王友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