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190|回复: 0

[纪实·新闻归国老兵抗战小学寻历史 70年前抗战誓言仍存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归侨陈拯民在抗战小学内寻找历史记忆 周亚强 摄

  隐藏在山间的抗战小学 周亚强 摄
  中新网纳溪8月29日电(周亚强)29日下午,抗战老兵代表和抗战归国华侨陈拯民来到抗战小学寻找历史记忆。这里是全国唯一以抗战命名的学校。因地势隐蔽,藏于山间,抗战小学并不被外界所熟知。
  抗战中后期,位于川滇交界的纳溪不仅成为了援华物资的重要中转地,更是抗战大后方。前方战事吃紧,抗战已成持久之势。1938年,时任乐道乡乡长的曾子平出于对国家的热爱,激励人们参加抗战而领头集资修建的一所小学。受恩师恽代英影响,曾子平思想进步,主张将军事训练纳入教学之中。
  至1942年,慕名而来求学生众多,偏远的抗战小学已有500人规模。除了国文、数理外,军训分量也很重,学生早晚要出操,一周跑一次越野。一人一根军棍,长约一米。军训科目有拳术、刀术、射击,教员是驻泸州部队军官。学生在早课时,还需背总理(孙中山)遗训。
  对于抗战小学,80岁的归侨陈拯民早有耳闻。“父母早年远赴缅甸经商,我出生在仰光。”陈拯民说,抗战爆发后,父亲一心想回国做点贡献,但在撤离中遇难,自己跟随舅舅沿滇缅公路来到了纳溪。眼见亲人离去,他也想学好本领上阵杀敌,但因诸多原因,陈拯民并没能进入抗战小学就读。
  回国后,陈拯民再也没离开过祖国。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因为自己对于抗战的切身经历,陈老决定到抗战小学走走,弥补当年的遗憾。沿着大门外的石条拾级而上,由蒋介石题写的“抗战小学”牌匾望山而悬。踏进门,一个宽敞的四合大院展现在了面前。碰巧的是,他还在此遇到了两名在缅甸征战过的老兵,三人的寒暄让人分外感概。
  虽然岁月已逝70余载,但校内处处可见曾经的遗迹。旗台上的石墩苔藓遍布,“抗战到底,打倒日本”的字样仍然镌刻其中,这些都是当年的学生用錾子刻录的。行走在学校内,陈老说,他依稀能听见70年前,学生们在这里操练时那响彻山谷的喊杀声,感受到中国人那股不屈的民族精神 ●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泡泡老忍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泡泡老忍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大妈花8000多元为宠物狗办葬礼 有僧人超度 台湾百年抗日志士后人:我们为历史真相作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1:5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