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走进秘地|查看: 142114|回复: 122
[文物·古迹

张献忠“江口沉银”地四川眉山成立考古工作站

 [复制链接]
63#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3-21 15:08:00|只看该作者

明朝晚期社会历史画卷展开 力证张献忠沉银不假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江口沉银 传说不假 银子万万五!

江口沉银钩沉

1646年
  据地方县志记载,1646年,明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在此遭明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当地几百年来传说不断,称有整整1000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有一句歌谣说:“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然而由于并无正史记录,对于江口沉银是否存在、具体地点在哪儿,之前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

2010年
  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吴天文说,早在2005年,当地修建城市供水工程时在岷江河道挖出7枚银锭,经鉴定为明代银锭,属国家珍贵文物。2010年这里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口沉银遗址”。

2015年4月25日
  2015年4月25日,眉山市212名民警组成的抓捕行动队,在云南、四川等多地对6个盗掘团伙骨干展开同步抓捕。与此同时,专案组民警辗转10多个省市追回千余件涉案文物,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0件,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国宝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2017年1月5日
  1月5日,彭山江口沉银发掘项目正式启动,截至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

2017年3月20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3月20日表示,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从衰草连天到油菜花开,彭山江口镇的岷江两岸,又经历一个春夏。然而,与往年不同,今年江上建起了一道围堰,河床裸露,流传数百年的张献忠沉银传说,终于尘埃落定。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眉山市彭山区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确定江口遗址就是张献忠沉银处。
  战刀斑驳,银锭犹光,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才经过了两个多月,就已有上万件文物“水落石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经过两个多月水下考古,现场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让人惊喜的是,这批出水文物中,除西王赏功币、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还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这些出土文物也将揭开明清时期学术研究的新篇章,是明史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内水围堰考古的一个创新之举。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蒋麟 ◎摄影:王勤

数量之多
上万件文物力证
传说了370年的“张献忠江口沉银”不假

  岷江滚滚而去,始终没能带走流传江口的谜题。今年1月,一道屏障在江中建起,在江中“劈开”一块空地,抽水机昼夜轰鸣,让考古的“触角”一直延伸到了江底。
  记者20日在现场看到,文物考古单位在岷江河道内围堰抽水,将发掘环境从水下变成了陆地。考古人员从“陆地”向下发掘约5米,露出了长达数百米的坚硬河床,起伏的褐红色河床状似静止的“怒涛”,文物就散布在“波涛”凹槽中的鹅卵石和河沙之间,文物堆积层约有2米厚。
  考古发掘中,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 雷达等手段也区别于以往的考古发掘。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携手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立联合研究团队,为考古工作提供科技支持,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信息技术“透视”江水和砂石层下的河床基岩,逐渐揭开沉睡江底370余年的“秘密”。
  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超过1万件文物从江底被发掘出来,临近发掘现场的彭山汉代崖墓博物馆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得以展示。一段残刀,锈迹斑斑,刀体还夹杂着鹅卵石;一柄矛头,还能辨认出明末兵器形制;6块银锭,足足有拳头大小,鸡蛋大小的金锭还有光泽,在出土的银册上面,能够清晰地看到“册封”、“郡王”的字样。
  考古专家介绍,发掘出土的文物主要有五大类:抢劫明朝藩王的财务、州县官府的库银、民间百姓的金银财宝、张献忠自己铸造的货币、打仗用的兵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领队周春水介绍,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众多出土文物中,民间掠夺的财宝居多。在展示的文物中,记者也注意到,金耳环、发簪、金戒指、手镯占了多数。周春水也认为,这也是张献忠掠夺四川百姓的最直接证据。
  文献记载,张献忠一直在长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区转战,他没有特别稳定的经济来源。通过沿途劫掠富豪,才能维持军队物资的运转。从目前发现的文物来看,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真实的。这些文物是否证明“张献忠屠川”?一直以来,有专家认为,张献忠对川民的屠杀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也有学者认为,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剧减的原因主要是战乱和灾荒。随着更多文物的出土,这段历史或将逐渐清晰起来。

等级之高
金册来自蜀王府
木鞘里白花花的银锭 反射出贵金属的光芒

  在众多文物中,木鞘最为震撼,这些流传于各路文献资料记载中的银锭“保险柜”最终以实物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蜀龟鉴》卷三载“居民时于江口获木鞘金银”。而《蜀难叙略》载:“清顺治十一年,又有渔人获银鞘于江口,而剖其鞘以为饲豕之具。”
  3月16日下午,考古队终于在发掘区域的最北端发现一块相对完整的木鞘,木鞘腐烂的一端,露出了白花花的银锭,仍旧反射出贵金属的光芒。在考古发掘现场附近的工作站,记者见到部分出水文物,各类金银器物、钱币上的文字大都清晰可辨,各种金银首饰上的花纹依然精致。这让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考古人员也感慨地说,“那叫一个震撼!”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领队刘志岩介绍,根据史料记载,张献忠将一段木头剖开成两半,将中间凿空,放入银锭后,两块木头一合上,再用铁丝固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这成了转移财产的一种运输方式。
  这些木鞘装了多少银锭?有史料记载,“领万余两,分作五鞘”,因此也有学者推断:每一鞘装银2000两,以一锭50两计,一鞘则装银40锭。亦可推测,张献忠宝船上每一筒装银的木鞘原长起码有一米多长。
  当然,众多文物中,4块金银册最打眼,直接印证了张献忠当年抢夺蜀王府的事实,一些龙纹首饰也证明了这些物品的规格,都是皇家才能使用的一些尊贵器物。刘志岩表示,这其中,金银册属于明朝王室宗亲,如果是册封儿孙嫔妃,藩王用的就是金册;如果册封郡王,藩王用的是银册。这些存在王府之中的金属,也解释了明王朝的一套分封体系。

意义之大
确定江口遗址是张献忠沉银处
证实岷江河上“遭遇战”

  张献忠沉银一直是谜一样存在。根据史料记载,张献忠(1606~1647年)为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义,是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
  江口沉银遗址中,偶尔发现了一些唐宋时期的钱币遗物,不过,明末清初的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特别是里面的西王赏功币、大顺通宝铜币成了江底“主流”。
  这些密集出现的文物,让考古专家确定这里就是张献忠沉银地点无疑。当年张献忠一路顺江而下,遭到埋伏,多年征战搜刮金银都连同被焚毁的战船,沉入江底。此次考古也为当初考古专家将这里定性为古战场遗址找到了有力支撑。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等30多位考古学家现场考察后认为,这是中国传说中的、记载的几处皇家藏宝中唯一被找到,且是由考古机构科学发掘出的批量宝藏;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可谓展开了一幅中国明朝晚期的社会历史画卷。
源自:成都商报
62#
 一眼 发表于: 2017-3-21 11:08:01|只看该作者

近2万件出水文物实证确认张献忠沉银传说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2万件出水文物 实证确认张献忠沉银传说

  四川彭山张献忠水下考古今天下午2点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发掘最新进展。出水文物近2万件,实证确认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是一次重大考古发掘项目。万余件出水文物对研究明代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具有重要意义。
  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印侧、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等兵器。
  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确认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央视记者 田云华)
61#
 奥燕 发表于: 2017-3-21 08:38:00|只看该作者

张献忠江口沉银地为何留下大量财宝

源自:新浪河南
看看张献忠的宝贝
就知道“千船沉银”宝物多

  虎钮金印
  曾地下交易卖了800万元
  众多文物中,“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算是最大的宝贝。这枚金印被盗掘后,曾流入地下交易。价格让人咋舌:800万元!在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看来,这枚金印是张献忠沉船文物中的核心文物。吴天文说,这枚金印用九叠篆刻有“永昌大元帅”字样,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象征着极高的身份。

五十两金锭
明代最大的“金坨坨”

五十两金锭
  “长沙府天启元年伍拾两金锭”也是国宝级的一级文物。吴天文解释,“长沙府天启元年伍拾两金锭”是1621年长沙府上供藩王王府的岁供黄金,是已知的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存世稀少,价值极高。“这应该是张献忠在长沙府抢的,和历史上记载的张献忠行军路线、抢劫官府财物的史料也是相吻合的。”

金封册
规格、颜值完爆圣旨

金封册
  “这页金册,规格比圣旨还要高!”吴天文手里的金封册是国家一级文物,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上书“大西大顺二年”等29字。吴天文说,这页金封册应是封面,内容大致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颁布政令法规,“其规格比圣旨还要高!”而在质地上,金封册更是全部用黄金所制,这一页重量达700多克。

西王赏功金币 曾拍出230万元天价
  众多宝物中,“西王赏功”币虽然个头不大,却是代表性文物之一。这是张献忠用来奖励有功将士的钱币,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大名誉品。“西王赏功”存世罕见,早年所知金、银皆为孤品,后又有新的发现,珍罕程度已不如从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质、银质“西王赏功”各一,金质成交价格230万元,银质以55.2万元成交。

五十两银锭
张献忠自铸银锭例证

  “‘大顺元年崇州五十两银锭’是张献忠在四川铸造的银锭,过去钱币界曾经普遍认为张献忠使用的银锭都是掳掠所得的,而该锭就是张献忠自铸银锭的例证。”吴天文说,“‘大顺元年眉州大粮银五十两银锭’,也是张献忠大西政权的自铸银锭,该枚银锭政权名称、年号、地点、税种、重量、银匠等信息俱全,实在很难得!”
  据华西都市报

国宝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被盗走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警方收网后,追缴被倒卖的文物成为重要任务。专案组民警辗转10多个省市,经过1年多的努力,将千余件涉案文物全部追回,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0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3亿余元。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国宝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2016年7月,国家文物局致函四川省政府,感谢全体参战人员在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同月,公安部刑侦局也发电称:“此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多,缴获的涉案文物数量大、等级高、史料价值珍贵,为近年来少有,为古文化遗址保护发挥了关键作用。”
  专家表示,江口沉银遗址地处几公里长、开放式的岷江河道,分布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如果仅靠严防死守,要实现全面保护难度很大。此案也从一个侧面促使文物保护部门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了解,下一步,当地将本着集约节约、共享资源的原则,在张献忠沉银遗址附近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博物馆。

■ 考古专家释疑
张献忠“木鞘藏银”运送银两 龙纹金器为皇家持有

  记者看到本次出水的超万件文物中,还有龙纹金器以及金册银册,据现场专家介绍,龙纹金器或为皇家所有,而金册则是明王朝册封藩王及妃嫔、郡王及妃嫔所用。
  “史料记载,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遇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后将大量财物沉于江底。多年来,史学界一直对战斗和沉银地点存在争论,但通过本次考古发掘出水的大量西王赏功金银币、金银册、银锭等金银首饰,以及箭镞等大量兵器来看,我们基本确认了战斗和沉银的地点,万余件文物正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昨天下午,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领队刘志岩展示了大量出水文物图片。
  刘志岩还特别介绍了当年张献忠用于储藏转运银锭的容器“木鞘”。“将整段原木劈开后掏空,装入银锭后再用榫卯和铁箍铜箍固定的简易容器,不仅容易制作,也十分便于运输,对张献忠这样的农民起义军来讲是很实用的。”刘志岩称,本次发掘出水了大量木鞘实物,内藏的银锭至今保存完好,铭文清晰可见,这与史料记载张献忠用“木槽夹银”运送银两的说法高度吻合。
  “明末藩王,待遇都很好,不仅皇帝给得多,还有其他收入,都很有钱。当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周王马上就筹集了50万银两,赏赐下属。”刘志岩说,张献忠沿着陕西,过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进四川,一路抢杀达官显贵,所收获的财宝不可计量。
  谈及本次考古发掘的价值,刘志岩表示,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具有重要意义。

■ 考古背后的历史
张献忠是何人? 为何他会有大量财宝留下?

  清代以来诸多文献史料记载,明军将领杨展曾在彭山江口伏击了大西军领袖张献忠的船队。张献忠大败后,留下“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
  《明史·流贼传》对张献忠有了详细记载。张献忠跟李自成同岁,是延安卫柳树涧人。崇祯三年,陕西农民起义,张献忠以米脂十八寨响应王嘉胤,自称八大王。在王嘉胤战死后,张献忠与另一头领罗汝才接受时任总督洪承畴的招抚,不过不久后便重新反叛,肆扰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崇祯八年,由于屡遭明军攻击,起义军共13家聚于荥阳,商讨出路。由于与高迎祥、李自成意见不同,张献忠决定与高、李分道扬镳,向东进发。张献忠与李自成时而分兵,时而合兵,与明军展开游击战。
  《明史》称张献忠“性狡谲”,就是性格狡诈、诡计多端,确实恰如其分。张献忠与明军交战,时有胜负,而一旦战败,就接受明朝招抚,或是逃入山中,伺机再起。崇祯十三年,张献忠首次入川,不过并未占领成都,仅攻陷泸州与绵州。在明军一路追击下,张献忠部逃离四川,一路经过重庆、湖北、安徽、湖南等地。由于屡次败于名将左良玉之手,张献忠决定避开锋芒,再度入川。崇祯十七年春,张献忠攻占重庆奉节,随后攻取涪州、重庆、成都,并逐渐占据整个蜀地。占据全蜀后,张献忠建大西国,自称大西国王,改元大顺。“西王”即指张献忠。
  张献忠长了黄脸长身虎颔,当时他有个绰号叫“黄虎”。不光长了一副吓人面孔,张献忠的为人相当凶残,史称“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因其残暴无道,川中百姓多有反抗,明朝参将杨展与张献忠战于彭山,火烧敌船,并大败大西军。这也就是张献忠率军逃离,留下“千船沉银”宝藏的原因。
  钟贺
源自:郑州晚报
60#
 花花大姐 发表于: 2017-3-21 08:38:00|只看该作者

解密江口沉银文物出水过程


  寻宝看点
⊙记者:杨琳 吴晓铃 何浩然

  3月20日正午,暖阳当空,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旁,是高高的围栏。围栏里就是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现场,不少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机器作业发出的轰鸣声清晰可闻。
  两个多月时间,1万余件文物,它们究竟是怎样被发掘出来的呢?

金属探测打前站
  相比陆地考古只需一把洛阳铲进行前期勘探,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采用了更“高精尖”的金属探测,如曾经运用到兵马俑发掘中的电法勘探仪。在考古现场,电极分布在各个监测点,利用微机工程电测仪对数据进行测量并标记。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说,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 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发掘过程中,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进行。

机器人工“双保险”
  在发掘现场的河道对面,记者看到一块写有“筛选区”的标识牌,其后是一台筛选机,这是出水文物必经的一道“工序”。“发掘过程中有很多比较细小的文物,像戒指、耳环,尤其是银制的,颜色跟泥土很相似,所以发掘出来的沙石全部要通过这个筛选机筛选一道。”刘志岩说,首先要通过水来冲洗,把泥、沙和石头分离开,再经过有四层筛子的振动筛,把大大小小的沙石分开。机器筛选完,工作人员还要再一次排查,把可能遗漏的文物捡回来,实现双重保障。
  对出水文物的保护更是小心谨慎。例如此次发掘的一个重大发现、张献忠转运盛放银两的工具木鞘,“当工作人员使用内窥镜去探测木鞘里到底有多少银锭,要用毛巾对它进行保湿,因为木鞘本身是木头,脱水后很容易开裂。”
源自:四川日报
59#
 大卫 发表于: 2017-3-21 08:38:00|只看该作者

明朝晚期历史画卷:江口沉银传说不假 银子万万五

源自:新华网

  江口沉银钩沉
  1646年
  据地方县志记载,1646年,明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在此遭明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当地几百年来传说不断,称有整整1000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有一句歌谣说:“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然而由于并无正史记录,对于江口沉银是否存在、具体地点在哪儿,之前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
  2010年
  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吴天文说,早在2005年,当地修建城市供水工程时在岷江河道挖出7枚银锭,经鉴定为明代银锭,属国家珍贵文物。2010年这里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口沉银遗址”。
  2015年4月25日
  2015年4月25日,眉山市212名民警组成的抓捕行动队,在云南、四川等多地对6个盗掘团伙骨干展开同步抓捕。与此同时,专案组民警辗转10多个省市追回千余件涉案文物,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0件,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国宝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2017年1月5日
  1月5日,彭山江口沉银发掘项目正式启动,截至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
  2017年3月20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3月20日表示,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从衰草连天到油菜花开,彭山江口镇的岷江两岸,又经历一个春夏。然而,与往年不同,今年江上建起了一道围堰,河床裸露,流传数百年的张献忠沉银传说,终于尘埃落定。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眉山市彭山区举行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确定江口遗址就是张献忠沉银处。
  战刀斑驳,银锭犹光,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才经过了两个多月,就已有上万件文物“水落石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经过两个多月水下考古,现场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让人惊喜的是,这批出水文物中,除西王赏功币、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还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这些出土文物也将揭开明清时期学术研究的新篇章,是明史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内水围堰考古的一个创新之举。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蒋麟 ◎摄影:王勤

数量之多
上万件文物力证
传说了370年的“张献忠江口沉银”不假

  岷江滚滚而去,始终没能带走流传江口的谜题。今年1月,一道屏障在江中建起,在江中“劈开”一块空地,抽水机昼夜轰鸣,让考古的“触角”一直延伸到了江底。
  记者20日在现场看到,文物考古单位在岷江河道内围堰抽水,将发掘环境从水下变成了陆地。考古人员从“陆地”向下发掘约5米,露出了长达数百米的坚硬河床,起伏的褐红色河床状似静止的“怒涛”,文物就散布在“波涛”凹槽中的鹅卵石和河沙之间,文物堆积层约有2米厚。
  考古发掘中,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 雷达等手段也区别于以往的考古发掘。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携手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立联合研究团队,为考古工作提供科技支持,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信息技术“透视”江水和砂石层下的河床基岩,逐渐揭开沉睡江底370余年的“秘密”。
  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超过1万件文物从江底被发掘出来,临近发掘现场的彭山汉代崖墓博物馆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得以展示。一段残刀,锈迹斑斑,刀体还夹杂着鹅卵石;一柄矛头,还能辨认出明末兵器形制;6块银锭,足足有拳头大小,鸡蛋大小的金锭还有光泽,在出土的银册上面,能够清晰地看到“册封”、“郡王”的字样。
  考古专家介绍,发掘出土的文物主要有五大类:抢劫明朝藩王的财务、州县官府的库银、民间百姓的金银财宝、张献忠自己铸造的货币、打仗用的兵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领队周春水介绍,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众多出土文物中,民间掠夺的财宝居多。在展示的文物中,记者也注意到,金耳环、发簪、金戒指、手镯占了多数。周春水也认为,这也是张献忠掠夺四川百姓的最直接证据。
  文献记载,张献忠一直在长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区转战,他没有特别稳定的经济来源。通过沿途劫掠富豪,才能维持军队物资的运转。从目前发现的文物来看,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真实的。这些文物是否证明“张献忠屠川”?一直以来,有专家认为,张献忠对川民的屠杀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也有学者认为,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剧减的原因主要是战乱和灾荒。随着更多文物的出土,这段历史或将逐渐清晰起来。

等级之高
金册来自蜀王府
木鞘里白花花的银锭 反射出贵金属的光芒

  在众多文物中,木鞘最为震撼,这些流传于各路文献资料记载中的银锭“保险柜”最终以实物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蜀龟鉴》卷三载“居民时于江口获木鞘金银”。而《蜀难叙略》载:“清顺治十一年,又有渔人获银鞘于江口,而剖其鞘以为饲豕之具。”
  3月16日下午,考古队终于在发掘区域的最北端发现一块相对完整的木鞘,木鞘腐烂的一端,露出了白花花的银锭,仍旧反射出贵金属的光芒。在考古发掘现场附近的工作站,记者见到部分出水文物,各类金银器物、钱币上的文字大都清晰可辨,各种金银首饰上的花纹依然精致。这让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考古人员也感慨地说,“那叫一个震撼!”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领队刘志岩介绍,根据史料记载,张献忠将一段木头剖开成两半,将中间凿空,放入银锭后,两块木头一合上,再用铁丝固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这成了转移财产的一种运输方式。
  这些木鞘装了多少银锭?有史料记载,“领万余两,分作五鞘”,因此也有学者推断:每一鞘装银2000两,以一锭50两计,一鞘则装银40锭。亦可推测,张献忠宝船上每一筒装银的木鞘原长起码有一米多长。
  当然,众多文物中,4块金银册最打眼,直接印证了张献忠当年抢夺蜀王府的事实,一些龙纹首饰也证明了这些物品的规格,都是皇家才能使用的一些尊贵器物。刘志岩表示,这其中,金银册属于明朝王室宗亲,如果是册封儿孙嫔妃,藩王用的就是金册;如果册封郡王,藩王用的是银册。这些存在王府之中的金属,也解释了明王朝的一套分封体系。

意义之大
确定江口遗址是张献忠沉银处
证实岷江河上“遭遇战”

  张献忠沉银一直是谜一样存在。根据史料记载,张献忠(1606~1647年)为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义,是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
  江口沉银遗址中,偶尔发现了一些唐宋时期的钱币遗物,不过,明末清初的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特别是里面的西王赏功币、大顺通宝铜币成了江底“主流”。
  这些密集出现的文物,让考古专家确定这里就是张献忠沉银地点无疑。当年张献忠一路顺江而下,遭到埋伏,多年征战搜刮金银都连同被焚毁的战船,沉入江底。此次考古也为当初考古专家将这里定性为古战场遗址找到了有力支撑。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等30多位考古学家现场考察后认为,这是中国传说中的、记载的几处皇家藏宝中唯一被找到,且是由考古机构科学发掘出的批量宝藏;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可谓展开了一幅中国明朝晚期的社会历史画卷。
源自:成都商报
58#
 锦泉 发表于: 2017-3-21 08:24:00|只看该作者
专家声音
我省首次水下考古发掘科技含量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本次考古发掘,系四川首次开展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创新了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
  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 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发掘过程中,采用PTK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
  此外,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
  据专家介绍,目前仅是阶段性的考古工作,距离此次发掘结束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专家预判未来的发掘更值得期待。

江口沉银水下考古时间表
  2016年1月
  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申请。
  2016年4月
  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2017年1月5日
  考古工作正式启动。截至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余件。
57#
 锦泉 发表于: 2017-3-21 08:24:00|只看该作者
  “这些银锭,就装在木鞘里面,发现的时候,不仅银锭完整,木鞘也比较完整。”刘志岩介绍,本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根较完整的木鞘,周边散布着银锭,木鞘内部也装着多个银锭,证实了张献忠“木鞘藏银”的传说。在清代文献中,就有张献忠用木鞘藏银,转移财宝的说法,这次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文献。
  刘志岩介绍,木鞘的做法,就是把一根完整的木头剖成两半,把中间掏空,把银子装进去,再用铁或者铜片箍紧。“用木鞘装银后,两个人一抬就走了,运输起来很方便。对张献忠这样的农民起义军来讲,是很实用的。”
  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介绍,早在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内进行施工过程中,由挖掘机在距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一圆木并从中散落7件银锭。出土的银锭便由木筒包裹,这和史料记载张献忠“木槽夹银”的说法十分吻合。“但木鞘相对破损,不太完整,这一次完整木鞘的发现,更具价值。”

文物价值
出水文物种类和级别

  全国罕见
  包括金册、银册、金币、戒指、耳环、发簪等
  在3月20日下午新闻通气会上,专家介绍本次出水的文物超过万件,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据我所知,江口遗址出水文物,丰富程度,级别之高以及种类之全面,属全国罕见。“以我有限的知识,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古遗址,出水出土那么多高级别的文物,尤其是贵金属的文物。”
  另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至少25件金器,器型比较大的有金锭,其他还有金手镯、金戒指、金钗等。其中比较精美的,当属双龙头金手镯,其纹饰是龙的样式。考古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皇家蕃王所持有。“平常百姓家,不大可能有这么贵重的首饰。”刘志岩说。
  在本次出水的文物中,还包含有金册和银册,据现场专家介绍,金册为明王朝册封藩王及妃嫔所用,银册则为明王朝册封郡王及妃嫔所用。此前在彭山江口,也曾发现一页金册,样式大小类似。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介绍,那页金封册出水时间为2011年,出水地点位于彭山岷江大桥以上江中。“之前那页金封册应是封面,内容大致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颁布政令法规。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吴天文说。
56#
 锦泉 发表于: 2017-3-21 08:24:00|只看该作者
现场一 岷江围堰
进入遗址有四道门,出入有金属探测仪

  3月20日上午10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政府对面的考古现场。“只看证,不看人,哪个打电话都没得用。”安保人员说。
  站在高处,位于岷江的考古现场尽收眼底。不过,想要进入遗址内,得过四道门。
  据了解,这四道门依次是大门、更衣室、工具室和安检室。在最后一道门内,有三名特警守着一个安检通道,旁边摆着一个指纹打卡机。工作证在这里也不管用了,只有录入指纹的人员,才能进出这最后一道门。“这是最后一道门,主要做金属探测,防止有人把东西带出来。”安保人员说,整个围堰周围,不仅有众多监控,更有多名特警24小时执勤。
  中午12点30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获准进入考古发掘现场,这也是启动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工作以来,媒体记者首次大规模进入核心考古区域。
  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区域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沙石遍地,部分区域河床裸露。沙石堆边,挖有深沟,旁边不仅有抽水机不停抽水,还有选石机,对初层沙石进行筛选,防止文物流失。
  在媒体获准进入区域的左侧前方5米左右,20多名考古人员正在深沟里进行作业。据参与考古的相关人员介绍,本次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集中在沙石底部的基岩上。

现场二 文物库房
金银摆了一桌,只是小部分代表性文物

  在考古现场对面,江口汉崖墓博物馆已被临时设定为江口沉银文物临时库房。3月20日下午1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馆内看到,一张约5平方米的长桌上铺着红布,周围设置了警戒线。桌子最两侧,摆放着两个木箱,一个木箱装着4页金册银册,另一个木箱,装着多枚西王赏功币。桌子的中间,放着几个五十两银锭。银锭两边,各种金器、银器依次排开,大约有40多器物,其中金器居多,有金锭、金镯子、金戒指等。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这只是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出水文物。记者注意到,长桌两旁,就是文物库房。
55#
 锦泉 发表于: 2017-3-21 08:24:00|只看该作者

彭山超万件宝物出水 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被考古证实

源自:华西都市报
  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提取刚刚发现的出水文物。新华社发
  工作人员在岷江河道中的考古现场进行发掘清理。新华社发
  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展示刚刚出水的金饰文物。新华社发

  千金散尽还复来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特别报道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围堰发掘已两个多月
  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彭山举行“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经过两个多月水下考古,现场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除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还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称,据他所知,江口遗址出水文物丰富程度、级别之高以及种类之全面,属全国罕见。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古遗址出水出土那么多高级别的文物,尤其是贵金属的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介绍:“这批文物,实物确认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的同时,还犹如打开了一部了解明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必将推动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财政、生活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的研究。”
54#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3-21 06:48:00|只看该作者

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已有金册银册兵器出水

源自:重庆晨报
  张献忠沉银水下考古两月余 出水文物超万件
  首现铁制兵器力证“江口之战”还有金册、珠宝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梁波 李庆 杨涛 彭山江口摄影报道
  在四川彭山江口古镇的岷江江底,张献忠到底“藏”了多少宝藏?这些宝藏中,是否“藏”有张献忠“屠川”铁证?
  四川考古史上首次江底考古自今年1月5日启动以来,截止3月19日,现场考古已进行两个多月。现场又有哪些重大发现?
  3月20日中午12点30分,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考古现场之一:出水文物临时库房──江口汉崖墓博物馆看到,出水文物被整齐堆放在库房里,有金册、银册;有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

现场一·岷江围堰
宝贝藏于河床与砂石之间

  3月20日上午10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彭山区江口镇政府对面的考古现场。“只看证,不看人,哪个打电话都没得用。”安保人员说。
  站在高处,整个考古现场尽收眼底。不过,想要进入遗址内,得过4道门。
  据了解,这四道门分别是大门、更衣室、工具室和安检室。在最后一道门内,有三名特警守着一个安检通道,旁边摆着一个指纹打卡机。
  工作证在这里不管用了,只有录入指纹的人员,才能进出这最后一道门。“这是最后一道门,主要做金属探测,防止有人把东西带出来。”安保人员说,整个围堰周围,不仅有众多监控,更有数量不菲的特警,24小时执勤。
  中午12点30分,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获准记进入考古发掘现场,这也是启动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工作以来,媒体记者首次大规模进入核心考古区域。
  在现场,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考古区域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沙石遍地,部分区域河床裸露。砂石堆边,挖有深沟,旁边不仅有抽水机不停抽水,还有选石机,对初层沙石进行筛选,防止文物流失。
  在媒体获准进入区域的左侧前方5米左右,20多名考古人员,正在挖出的深沟里面进行作业。据参与考古的相关人员介绍,本次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

现场二·临时库房
出水文物有金有银有兵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江口汉崖墓内看到,一张约5平方米的长桌上,铺上了红布。周围设置了警戒线桌子最两侧,摆放着两个木箱,一个木箱装着金册银册,另一个木箱,装着西王赏功币。桌子的中间,排成五行,最中心,放着几个五十两银锭。银锭两边,放着各种金器、银器,其中金器居多,有金锭,金镯子,金戒指等。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这只是部分出土文物。记者注意到,长桌两旁,就是文物库房。
  “这里禁止拍照,进来,请把手机、摄像机放在篮子里。”在考古现场对面,江口汉崖墓博物馆已被临时设定为江口沉银文物临时库房。进入其间,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出水文物被存放在库房里。这些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
  早在2015年有专家认为,彭山江口江底,可能藏有兵器。
  2015年12月25日,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在接受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的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
源自:华西都市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15:55,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