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404|回复: 18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辉山乳业疑云:各地检测结果不同 消费者该相信谁

 [复制链接]
辽宁食药监局:正在检测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辉山高钙奶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9月26日电(记者:汪伟、罗捷、李铮)在辽宁辉山乳业高钙奶被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出硫氰酸钠超标后,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已立即对涉事产品进行进一步检测,检测人员已于26日赶赴产品生产地锦州市抽样检验。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5日发布《食品销售安全警示》称,近期,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销售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达15.20mg/kg(最高限定值≤10.0mg/kg)。这份《食品销售安全警示》称,原料乳或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可有效抑菌,硫氰酸钠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国家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硫氰酸钠。
  获悉管辖内产品出现问题后,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已立即对涉事产品进行进一步检测,检测人员已于26日赶赴产品生产地锦州市抽样检验。
  在产品问题被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后,辉山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被河北省食药监局检测出硫氰酸钠超标的是2015年7月10日出产的辉山高钙牛奶(240ml)利乐枕装产品。
  据悉,在9月18日获悉企业产品被河北方面检测出问题后,辉山已将保质期内生产的奶制品送往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食品检验所。
  记者在沈阳食品检验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上看到,送检的9月16日生产的高钙牛奶样品,硫氰酸钠检测结果为6.5mg/kg。北京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报告显示,送检的9月10日生产的高钙牛奶样品,硫氰酸钠检测结果为1.88mg/L。
  目前,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对市场销售的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奶采取了停止销售措施。同时对河北省销售的该企业7种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检并展开调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忘伤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忘伤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忘伤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忘伤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忘伤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忘伤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美国政坛形势"剧变" 美联储升息或"进退两难"? 幼儿园勤杂工用小玩偶利诱猥亵9岁女童
19#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5-10-1 06:2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辉山乳业疑云:各地检测结果不同 消费者该相信谁

源自:新华网
  辉山乳业疑云:异地、同地检测结果皆不同,该相信谁?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近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指出在河北省局近期组织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NN47~2)检出非食用物质硫氰酸钠(参考值≤10mg/kg,实测值15.20mg/kg),被停止销售。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及河北省监管部门对辉山相关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为什么异地、同地检测结果都不一样,为什么不对同一批次牛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同,消费者该相信谁,记者进行了调查。

为什检测结果不一样
  24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销售安全警示》称,近期,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销售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达15.20mg/kg,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10mg/kg)。这份《食品销售安全警示》称,原料乳或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可有效抑菌,硫氰酸钠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国家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硫氰酸钠。
  27日,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的最新调查显示,在对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各生产环节调查期间,未发现企业有硫氰酸钠,辽宁省食药监局对省内产品进行检测,结果也均显示硫氰酸钠的含量在10mg/kg以下,全部合格。调查组对该企业的配料间、成品库、生产现场核查结果未发现有硫氰酸钠,在其配料中也未发现含有硫氰酸钠的物质。
  辽宁省监管部门作出种种检测均合格,河北也证明其他批次检测合格,但是由于首次检测发现“硫氰酸钠”超标,消费者仍对辉山乳业的相关产品存有疑虑。值得注意的是,辽宁河北两地抽检的产品并不是同一批次的。
  29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了回应称,鉴于牛乳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硫氰酸钠本底值,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生乳中允许添加硫氰酸钠的限量值为14mg/kg,结合应急抽样检验结果,经再次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此前发布的15.2mg/kg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虑上述因素,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布的该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为什么不对同一批次牛奶进行检测
  辉山乳业进行内部核查称,该批次产品系锦州工厂生产,所用原料奶来自于锦州地区。而被河北省食药监局检测出硫氰酸钠超标的是2015年7月10日出产的辉山高钙牛奶(240ml)利乐枕装产品。辉山将企业内保存的在保质期内的奶制品送往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食品检验所,检测结果均在10.0mg/kg以下。“为何不去抽检河北省查出问题的同批次产品”成为舆论质疑焦点。
  辉山集团称一直没有直接收到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辉山高钙奶的任何通知,只是通过媒体等途径辗转得到下架停售的通知。此时,该批次产品已过期23天。一方面过期产品不具有检测效力,另一方面同批次产品已经全部销售,很难获得样品。
  “我也不认为过期产品硫氰酸钠含量会上升,但确实很难获得样品。”辉山集团高级副总裁徐广义说。
  此外,辉山质疑河北省食药监局未按程序通知涉事企业,被剥夺了进行申诉和申请复检的权利。记者在河北省食药监局网站查询发现,《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的通知明确要求,在抽检发现问题后,要在法定时限内将检验报告和结果通知书送达被抽检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样品标示食品生产企业。对此,记者向河北省食药监局了解情况,对方未予以回应。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顾瑞霞表示,硫氰酸钠在牛乳中天然存在一定的本底值,并随着季节和饲喂饲料的变化有所波动。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乳业专家陈瑜表示,“尽管事件原因还不能最后确定,但是个人理解,这种高钙奶的包装是一种无菌包,不需要添加这种添加剂,应该是原奶中自身含有的,至于这个量会不会威胁人体健康,还要等待进一步论证。”

消费者该相信谁
  辉山自检、辽宁省监管部门及河北省监管部门对辉山其他相关产品进行检测,产品均合格。前后两次结果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消费者该相信谁?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30日发布通报,称“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有一批次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样品硫氰酸钠检测值为15.2mg/kg,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10mg/kg)较多,9月24日向社会发布了销售安全警示,并将情况通报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随后,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又对市场销售的标称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其他7批次液态乳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样检验,硫氰酸钠检验值在2.7~4.2mg/kg之间。该局综合评估多次检验情况,于9月29日撤销了该产品的销售安全警示。2015年以来,食药监总局共监测4048个批次乳制品样品,硫氰酸钠检测值均未超过参考值,其中包括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样品85个。”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虽然两个省级监管部门目前认为产品合格,但对消费信心是一次打击,消费者的心理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他认为,从检测程序到信息发布各个环节,如果出现漏洞,不按程序操作,或者之前发布了不准确信息,是否应该追责。在市场监管领域,尤其是对于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来说,如何时刻保持警惕,做到规范科学、滴水不漏、实事求是,值得思考。
  也有舆论认为,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可否实行A、B瓶样品检测方式,以便及时复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5-10-1 06:26:00|只看该作者

河北食药监撤销辉山产品安全警示 乳协指其涉嫌违规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河北食药局撤销辉山产品安全警示 乳协指其涉嫌违规
  本报记者张旭北京报道
  9月29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挂出《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乳制品中硫氰酸钠风险监测情况的说明》。该《说明》声称:“结合应急抽样检验结果,经再次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此前发布的15.2mg/kg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考虑上述因素,我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布的该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在引发轩然大波后,这是河北省食药局对辉山乳业高钙奶硫氰酸钠风波做出的官方正式回应。
  此前,在7月30日河北省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乳制品质量安全抽检中,发现辽宁辉山乳业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高达15.20mg/kg(最高限定值≤10.0 mg/kg)。随后9月18日对辉山乳业该产品要求下架。
  在官方声明中,河北省食药局称:我局在近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有一批次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中硫氰酸钠检测值为15.2mg/kg,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10mg/kg)较多。鉴于原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明确规定,硫氰酸钠严禁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经组织专家初步研判,认为存在一定的风险。考虑到公众对乳品安全非常关心,从防范风险和维护公众健康的角度出发,我局9月24日发布了一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随后,河北省食药局又对市场销售的标称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其他7批次液态乳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样检验,7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在2.7-4.2mg/kg之间。检验结果合格。
  河北省食药局称:鉴于牛乳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硫氰酸钠本底值,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生乳中允许添加硫氰酸钠的限量值为14mg/kg,结合应急抽样检验结果,经再次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此前发布的15.2mg/kg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考虑上述因素,我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布的该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对于河北食药局引发的硫氰酸钠超标事件,9月30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官方声明指出,该事件“再次引起广大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恐慌,不仅给辉山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行业,使尚未走出三聚氰胺阴影的中国乳业再次受到打击,整个行业感到震惊。我们认为河北省食药局违规执法,结果判定错误,误导消费者。”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表示,牛奶本底含有一定数量的硫氰酸钠,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饲料的差异,含量还会发生变化。国际乳联(IDF)公报234号指出,牛乳中的硫氰酸钠含量是不稳定的,可以达到10-15mg/kg,但通常的浓度范围是2-7mg/kg。国内科学界也做了一些研究。认为硫氰酸钠在原料乳的正常浓度:牛乳为6-12mg/L,平均值8.5mg/L;山羊乳为6.6-8mg/L,平均值7mg/L。
  该协会指出:“河北省食药局发布的食品销售安全警示(三),认为是人为添加,是武断的,是不专业的,没有事实依据的,是错误的。”
  同时该协会指出,河北食药局“检验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执法依据”。同时存在“检验机构不具备检验硫酸氰钠的资质、出据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程序、执法过程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问题”。
  9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河北省食药局发去采访提纲,至今未给予回复。(编辑:陈时俊)
17#
 九爷 发表于: 2015-9-30 15:26:00|只看该作者

行业协会力挺辉山乳业 要求河北食药监局道歉

  9月30日消息,辉山乳业硫氰酸钠超标事件可谓愈演愈烈。此前,河北食药监局检测出辉山乳业的产品硫氰酸钠超标,遭到企业抗议和反对,随即于昨日撤消了安全警示。今天,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公开发表声明,力挺辉山乳业,要求河北省食药监局道歉。
  据△财经栏目了解,两天前的9月28日,辉山乳业多名员工曾聚集在厂区,拉出“彻查真相”、“严惩帮凶”、“还我清白”的条幅,直接向河北食药监局叫板,抗议河北食药监局此前的行为。

河北食药监态度反转,撤销安全警示
  近期,辉山乳业7月10日生产的高钙牛奶(240毫升灭菌奶)被河北省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硫氰酸钠含量达15.2mg/kg(最高限定值≤10mg/kg)。硫氰酸钠是毒害品,被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随后,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市场销售的辉山乳业高钙奶采取了停止销售、消费者退货等措施。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更是有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作是“第二次三聚氰胺事件”。
  辉山乳业的反应是“感到非常震惊”,随即公司在北京召开说明会称,河北食药监局存在检测程序违规、检测结果不实、判断结论不当、信息发布违法等问题,并拿出检测报告,称产品经辽宁省药监局、国家权威部门检测,都是合格的。
  不过,蹊跷的是,辉山乳业出具的检测报告,并非河北食药监局检测出硫氰酸钠超标的批次,甚至不是紧邻的前后批次。辉山乳业副总裁徐广义的解释是,河北食药监检测的批次已过期,无法追溯。公司这个回应也被质疑是避重就轻。
  而根据△财经栏目了解,当天,辉山乳业的多名员工曾聚集在厂区,拉条幅,喊口号,抗议河北食药监局的行为。
  让人疑惑的是,昨日晚间,河北省药监局态度竟出现了反转,称再次对辉山乳业其他7批次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样检验,认为此前发布的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因此决定撤销24日发布的食品销售安全警示,这让消费者不得不怀疑这是否是一场“闹剧”。
  虽然河北药监局并没有直接否认此前的检测结果,但是河北食药监局的这次反转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给双方台阶下”。

行业协会言辞激烈,要求河北食药监道歉
  尽管河北省食药监取消了安全警示,并且,国家食药监局也为其“背书”,发布了撤销警示的声明,但辉山乳业的消费者信任度明显受到了动摇。根据△财经栏目的调查,56.9%的受访人表示不会再买辉山乳业的产品。
  在本月28日,辉山乳业在北京的说明会原本邀请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专家,但直至说明会结束,协会也未派人到场。不过,随着事件逐渐明朗,协会今日也终于站出来,公开表态要求河北食药监局道歉。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表示,河北食药监局的行为不仅给辉山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行业,使尚未走出三聚氰胺阴影的中国乳业再次受到打击,协会认为,河北省食药局违规执法,结果判定错误,误导消费者。
  首先,牛奶本底含有一定数量的硫氰酸钠,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饲料的差异,含量还会发生变化。河北省食药局发布的食品销售安全警示,认为是人为添加,是武断、不专业的。
  其次,检验机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不具备检验硫酸氰钠的资质;协会还表示,在程序上,河北省食药局未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价,也未通知所在地省级食药局进行核实处置,草率发布检验结果,进行执法查处,违反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规定。
  “这件事影响的是整个乳品行业。受三聚氰胺影响的中国乳业,至今没走出灾难的阴影,不能再遭受这样的无端打击和伤害。”协会要求河北省食药局收回发布的结果,公开道歉,并请专家从科学的层面澄清由此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辉山乳业今日复牌高开1.05%,早盘一度大跌17%,截止午间收盘,辉山乳业报价2.81港币,跌1.404%。(△财经栏目 徐雯 发自北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九爷 发表于: 2015-9-30 11:26:00|只看该作者

河北食药局撤销食品安全警示 辉山乳业安全了么

源自:界面
  自28日下午遭遇硫酸氢钠事件的辉山乳业公开喊冤,手拿国家食药监的合格结果声讨河北药监局执法流程、信息发布等四个方面存在违规之后,后者在28日深夜和29日深夜分别给出了回应。
  事情的背景是,9月24日,河北省食药局发布安全警示称,近期,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乳制品质量安全抽检中,发现辽宁辉山乳业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高达15.20mg/kg(最高限定值≤10.0mg/kg)。此前的9月18日,该局要求辉山乳业该产品下架,并对辉山乳业在河北省的其他7种产品进行应急检验。
  9月28日,河北省食药局发布了一条“关于对河北市场销售的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锦州)有限公司乳制品应急检验结果的通报”,通报内容指出,针对乳制品中硫氰酸钠风险问题,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河北市场销售的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锦州)有限公司生产的其它批次产品进行了应急检验,共抽样7批次。检验结果显示,本次抽取的7批次产品硫氰酸钠含量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并给出了检验结果详细信息。
  但这条通报并未对此前检出硫氰酸钠数值较高的7月10日批次高钙奶的结果进行任何说明。
  这样的说明引起了辉山乳业员工不满。9月28日下午下班前,辉山乳业上千名员工自发聚集在生产厂区内,手持条幅对河北食药监局下架该厂生产的高钙牛奶表示抗议,并请求相关部门彻查真相,还辉山乳业清白。
  9月29日深夜,河北省食药局终于再次发布说明,说明显示,河北药监局撤销此前发布的有关“辉山高钙奶涉毒门”相关安全警示。但河北药监局仍然没有否认此前的检测结果,只是称该检测结果对消费者健康风险低。
  随后,辉山乳业发布公告称,经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和河北食药监局以及第三方机构检测,此前被称“硫氰酸钠超出最高限定值”的产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公司股份申请周三(30日)恢复买卖。
  不过出于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敏感,即便辉山乳业这次表面上赢了,但这种事件对企业品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却不是发一个说明就能抹去的。辉山乳业恐怕需要花费些时日去告知消费者。

附河北省食药局最新声明,说明全文如下: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近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有一批次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中硫氰酸钠检测值为15.2mg/kg,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10mg/kg)较多。鉴于原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明确规定,硫氰酸钠严禁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经组织专家初步研判,认为存在一定的风险。考虑到公众对乳品安全非常关心,从防范风险和维护公众健康的角度出发,河北省局9月24日发布了一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警示发布后,根据消费者的反映,河北省局又对市场销售的标称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其他7批次液态乳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样检验,7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在2.7~4.2mg/kg之间。鉴于牛乳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硫氰酸钠本底值,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生乳中允许添加硫氰酸钠的限量值为14mg/kg,结合应急抽样检验结果,经再次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此前发布的15.2mg/kg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考虑上述因素,河北省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布的该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赵晓娟界面记者

  
15#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9-30 08:28:01|只看该作者

辉山乳业再次抽检合格 乳制品安全警示被撤销

源自: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即时快评】法晚记者(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今晨从国家食药监总局获悉,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乳制品中硫氰酸钠风险监测情况的说明,撤销9月24日发布的该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9月24日,河北省食药监局发布了一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近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有一批次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中硫氰酸钠检测值为15.2mg/kg,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10mg/kg)较多。鉴于原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明确规定,硫氰酸钠严禁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经组织专家初步研判,认为存在一定的风险。
  警示发布后,根据消费者的反映,河北省局又对市场销售的标称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其他7批次液态乳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样检验,7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在2.7~4.2mg/kg之间。鉴于牛乳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硫氰酸钠本底值,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生乳中允许添加硫氰酸钠的限量值为14mg/kg,结合应急抽样检验结果,经再次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此前发布的15.2mg/kg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
  考虑上述因素,河北省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布的该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作者:张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九爷 发表于: 2015-9-30 08:26:00|只看该作者

辉山乳业“毒奶”争议事件:你该相信谁

源自:和讯网
【推荐阅读】
  河北食药监局:撤销对辉山乳业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辉山乳业“毒奶”争议事件:你该相信谁
⊙作者:作者:宦艳红

  这看起来像是又一场乌龙事件。
  在外界的不断质疑下,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河北食药局)于9月28日夜间在其官网公布了对辽宁辉山乳业其余产品的抽检结果,结果显示7批次产品硫氰酸纳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
  不过,对于当日下午辉山乳业在其发布会上提出的四点质疑,河北食药局并无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辉山乳业发布会之前,其称会议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但当天这两大组织均未有人到场。
  河北食药局虽然终于发声音,但很多质疑并未化解。
  河北食药局9月24日在其官网发布消息说辉山乳业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超出限定值,并表示硫氰酸钠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还提醒消费者去退货。
  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9月29日一早给澎湃新闻记者打来电话说,应该关注一下检测规范的问题。从目前曝光的消息看,曹明是认为应该是河北食药监出现了误判。检测上的误判并非没有先例。2009年,农夫山泉旗下的农夫果园在海南也出现过检测上的争议,农夫果园因此损失上亿。
  曹明是表示,中国乳业因为此前的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已经非常脆弱,而这类负面消息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恶劣影响,也直接影响行业声誉。“弄到最后,消费者也搞不清楚谁是谁非,‘那我不吃,行吗?’”他认为,作为政府,“不作为”是不可取的,但必须规范、依法作为。河北食药监局未及时通知企业、向企业进行质询,并给企业预留申诉和复检的时间,这是有问题的。此外,河北食药监局没有公布具体超限产品批次,也不符合规定。
  不过,除了类似曹明是这样对于河北食药局的质疑,对于辉山乳业的质疑也没有结束。
  在河北食药局的超限消息公布后,辉山乳业提供了两份产期为9月的产品检测报告,而非河北食药局检测的7月10日出产的产品。严格来讲,不同批次的产品检测报告并不能证明什么。
  辉山乳业高级副总裁徐广义在发布会上称,从2013年开始,辉山集团就对硫氰酸钠指标进行批批检测,全部合格。但徐广义并没有出示7月产同批次产品,据前往现场的媒体记者透露,是因为“数据太多,一时找不到”。“找不到数据”说明企业管理水平存在问题。
  当然,也有人说,企业自检报告谁相信,拿出来又有什么用?在经过了那么多次“被忽悠”之后,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度真的很低。
  “可追溯系统”是目前各大乳企都在建设并广而告之的一个项目,辉山乳业也一直宣传实现了全程可追溯。
  先不说国内企业的可追溯系统能否经得起追溯,要提醒消费者的是,那些宣称“可以从奶粉追溯至具体哪头牛产的奶”的话就不要相信了。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工厂的同一个储奶罐里都可能装了好几家牧场的原奶。
  在澎湃新闻记者前往考察过的国外牧场,收奶车在牧场收奶的同时,牧场的原奶样品会被送往检测机构,在原奶被进一步加工之前出具检测结果,在这一环节中若出现问题可以追溯至具体牧场。但原奶一旦被混合加工后,怎么分得清是谁家的奶、甚至是哪头牛的奶呢?可追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控每个环节,并保留每个环节的数据资料,一旦出了问题,可以回溯查询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来源:澎湃)
13#
 楼主|忘伤 发表于: 2015-9-30 08:26:00|只看该作者

南方都市报:辉山乳业检出硫氰酸钠一事必须说清楚

源自:南方都市报
  奶粉检出硫氰酸钠一事必须说清楚
  奶粉安全是件闹心事,三鹿事件过去已经7年,公众仍然心有余悸,如今辽宁辉山乳业又成为舆论焦点。不过,这次问题似乎不是出在企业身上,闹剧的主角是监管部门。事情是这样的,河北省食药监局本月23日通报指出,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非食用物质硫氰酸钠,辽宁省食药监局接到通报后展开调查,27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品全部合格。就在两家监管机构要对掐的节点,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河北省食药监局近日转变态度,表示辉山产品没有问题。
  一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在不到十天的时间中给出了相反的检测结论,态度转变如此之大让人猝不及防。考虑到辉山乳业是辽宁的企业,很多人想到地方保护,并据此认为辽宁方面的检测结论未必值得信任。但问题是,对掐局面已经不存在,河北方面否定了此前的检测结论,现在“原告”偃旗息鼓,尴尬的是河北省食药监局,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河北方面并没有给出解释。
  这场闹剧显然不会就此收场,眼下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质疑监管机构态度不严肃,多少还会对这家企业的产品不放心。辽宁方面的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合格,而辉山乳业也拿出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按理说,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权威度更高,但在食品安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一旦出现事故,权威机构对消费者的影响恐怕也很有限,毕竟任何检测都存在时效性,“权威认定”检测周期可能较长,未必就一定靠谱。事关食品安全检测,看重的不是谁的级别高,关键是要发现问题,如今,一家地方监管机构通报问题后又改口,消费者难免有些失措。
  到底该听谁的结论,这是目前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按理说,两地的食药监局都是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监管而非检测,企业在自证清白的过程中,拿出的是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而非辽宁省食药监局的报告,此细节颇能说明这一问题。监管机构是否具备检测职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的抽样检验工作适用该办法,那么这一职能具体又是如何履行?按照该办法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承担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签订委托协议,这意味着食药监局监管与检测两项职能是分离的,如果河北食药监局此前的检测是错误的,那问题可能就出在负责检测的技术机构身上。
  河北方面否定此前的结论后,有必要进一步说明问题出在哪个环节。食药监部门的检测和监管应该采取何种流程,这两项职能如何分工,食药监部门的职能是否有必要重新梳理,这都是此次对掐事件值得思考的问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九爷 发表于: 2015-9-30 00:26:00|只看该作者

河北食药监局:撤销对辉山乳业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9月29日消息,备受关注的辉山乳业高钙奶硫氰酸钠超标事件又有新进展:29日晚间,河北省药监局在其官网刊发最新通告,称再次对辉山乳业其他7批次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样检验,并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此前发布的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因此决定撤销24日发布的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以下是通告全文: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乳制品中硫氰酸钠风险监测情况的说明
  我局在近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有一批次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中硫氰酸钠检测值为15.2mg/kg,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10mg/kg)较多。鉴于原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明确规定,硫氰酸钠严禁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经组织专家初步研判,认为存在一定的风险。考虑到公众对乳品安全非常关心,从防范风险和维护公众健康的角度出发,我局9月24日发布了一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警示发布后,根据消费者的反映,我局又对市场销售的标称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其他7批次液态乳产品进行了应急抽样检验,7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在2.7~4.2mg/kg之间。鉴于牛乳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硫氰酸钠本底值,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生乳中允许添加硫氰酸钠的限量值为14mg/kg,结合应急抽样检验结果,经再次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此前发布的15.2mg/kg检出值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低。考虑上述因素,我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布的该期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通告来源: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11#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9-29 20:08:00|只看该作者

辉山乳业沈阳公司现场未发现硫氰酸钠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沈阳9月29日电(宫旭)针对近日河北有关部门称检出辽宁辉山乳业乳制品硫氰酸钠超标问题,沈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9日通报称,经查,辉山乳业集团(沈阳)有限公司现场未发现硫氰酸钠,该公司6批次乳制品检测结果均显示硫氰酸钠含量低于国家参考值。
  沈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许明说,9月25日晚,该局监测到“辉山乳业集团(锦州)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钙牛奶在河北检出硫氰酸钠”的舆情信息后,立即赶赴辉山乳业集团(沈阳)有限公司了解情况。
  通报称,经查,辉山乳业集团(沈阳)有限公司现场未发现硫氰酸钠,没有与硫氰酸钠采购、储存和使用的相关记录和痕迹。该公司9月22日委托沈阳食品检验所检验的6批次乳制品检验报告,硫氰酸钠检测值在4.4-6.5mg/kg之间,均低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项目参考值”中关于液体乳的参考值10mg/kg。
  此前,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9月24日发布食品安全销售警示称,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销售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高达15.20mg/kg,因此对河北市场销售的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奶采取停止销售措施。
  27日,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在对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各生产环节调查期间,未发现硫氰酸钠,其原料奶和成品8批次样品的检验结果也均低于参考值。
  随后,河北食药监28日又发布《关于对河北市场销售的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锦州)有限公司乳制品应急检验结果的通报》称:“针对乳制品中硫氰酸钠的风险问题,近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河北市场销售的标称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锦州)有限公司生产的其他批次产品进行了应急检验,共抽样7批次。检验结果显示,本次抽取的7批次产品硫氰酸钠含量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4:14,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