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陈道洋|查看: 13492|回复: 54
[遗址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遗址全部跻身“国保”

 [复制链接]
25#
 奥燕 发表于: 2017-4-7 19:38:00|只看该作者

金声玉振良渚玉:让混沌时代发声的物件

  在经典史家看来,人的历史,其实就是人与物的关系史。
  在这条主线的演化脉络中,大多数物仅仅作为工具,并悲情了天择物竞的命运;
  有些物被当作了手段,并慢慢承袭到了艺术品的名分;
  只有极少数自然之物,从一开始就被神化并赋予人性,具有了仪式的典范效应,并表达和象征着一个民族的高贵品格,这种物就是玉。
良渚黄玉管佩饰
  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言:对玉的偏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的灵魂。
  “美石”的定义仅仅指向了“玉”的自然属性和来源,而饰于王者中腰,则是伟大的象形文字给予“玉”的社会属性表达,也是在这个定义中,玉的文化含义诞生了。
  [国无玉不盛,家无玉不富,人无玉不贵]
良渚玉管饰
  国无玉不盛
  从氏族社会到帝制时代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玉都作为最高王权的象征而存在。在《山海经》等古典文本记载中,玉器作为武器和祭祀之物出现,并掌握在神权手中,平常之人是无法接触到。直到氏族社会时期,玉才从神之手过度到人之手。
  家无玉不富
  在传统观念中,玉是富贵与祥和的象征,所谓家无玉不富,富贵殷实的家庭都会收藏玉,以此来显示富裕的程度,并且玉可作为镇宅之宝,保证子孙昌盛,香火不断。
  人无玉不贵
  玉是中国人道德与君子的化身,是温润与美德的承载。中国人常常以玉来表达自己的品行高德,风雅清性,古人佩玉并非仅仅作为装饰,也以此时时警醒自己,要在生活中保持谦逊,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性与言行,做一个谦谦如玉之人。
商周玉管佩饰
  [从玉看统一的中国文化]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的版图细碎而分裂,每一地域表达着一种独特的文化观念,使得关于总体中国文化的表述变得困难。而如果我们借助玉这样一个中介去重新审视,则中华文化在一个侧面呈现着一种共通性。
  在中国,玉的历史要远远长于我们所说的5000年中华文明史。距今约8000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已经发现了玉器的踪迹。
  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龙山文化中,玉器多以非透明且质地细腻的长石为原料,这些玉器在纹饰上分享了同一时期陶器的诸多特色,并且种类繁多;
  而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中,玉石多以浅绿色的透闪石为主,外观形态上有着十分丰富的色彩表现;
  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则以岫岩石为玉器材料,玉器多动物造型,表面多平素无纹;
  而名贵的西域和田玉也以透闪石为主要石料,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虽然中国玉器种类多样,但玉的意义却始终如一的坚守在品格的层面。
  从人而玉,由玉而人,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玉和人的交互实现了双向影响,使得两者不断朝着一个共同的品质接近,在这个过程中,地域和文化观念的界限通过玉在品格上拟合了,一个观念,一种人格,一种共同的道德准则在这里诞生了。
  这就是统一的中国文化。
红山玉管
  [混沌时代,物的价值更在于其精神与品格]
  浮躁喧嚣的时代里,人们对于价值的过度关注,往往意味着文化上的缺失。
  在艺术品的不断被被炒作与制造当中,人也期望通过物来寻求一种价值,一种超越人之所是,面向人之所当是的精神,却没有将人的品格跟物的品格进行结合。
  这造成了一种混沌,在这种混沌的氛围当中,文化是静默的,在表达上是失语的。
  这既跟所养之物的选择有关,也跟关于物的知识有关。
  作为君子与美德化身,玉具有其他物品所不具有的人格属性和神格维度。
  山有玉而草木润,人藏玉则万事兴,这赋予它一种力,一种能够在这种混沌状态中进行文化发声的力。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君子美玉,玉养君子,在人与玉的相互交融中,升华出的是一种尊贵的品味与高尚的自我。
战汉谷钉纹小玉琮
  以上古玉将在4月8日21:00库拍APP拍卖
24#
 大卫 发表于: 2016-11-10 14:31:03|只看该作者

探秘良渚文化:消逝的千年古国 实证中华五千年

源自:中国新闻网
  (记者:柴燕菲 奚金燕)钱塘江北岸,浙江余杭之心,有一个曾经盛极一时而又影响久远的古文明中心──良渚。将历史向前推进5000年,古良渚人在此繁衍生息,耕耘治玉,创造出了影响大半个中国的“良渚文化”。良渚也由此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城市化的“攻城掠地”,这一方古老文明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守住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对此,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区政府历任领导班子信念笃定。
  自上世纪30年代良渚文化被发现至今,“保护至上”的理念始终一以贯之。八十年初心不改,余杭一手拂去良渚沉睡千年的浮尘,倾力守护良渚遗址;一手擦亮良渚文明演进的历史印记,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双手合力为良渚这块千年璞玉更添神韵,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更添底蕴。

玉琮王 良管委提供

“良渚文化”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深秋时节,走进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部的良渚文化遗址,眼前所见的尽是岁月更替后留下的断壁残垣,看着远处突起的土台,仿佛能看到属于那个远古王朝的巍峨琼楼,隐约能听到古良渚人劳动时的声声呐喊。
  良渚文明距今约5300~4300年,大体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同处一个时代。然而在辉煌了1300年后,“良渚文明”却神秘消失,就连历朝历代的历史文献都难觅痕迹,大量的历史遗存和珍贵文物就此被掩埋于时光和尘土之中。
  良渚街道后杨村村民康来(化名)一家世代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康来印象中,过去在村里,一锄头掘下去就挖出玉器的事情并不少见,“良渚玉看起来就像石头,很多人挖出来以为不值钱,就拿去压咸菜缸了。”而他自己也曾经历过,“掘番薯掘到一堆黑乎乎的瓶瓶罐罐,当时也不知道是文物啊,我还说麻烦得很!”
  而这一现象却引起了施昕更的注意。施昕更是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任职于西湖博物馆。长期与文物打交道的他,已然意识到那些“压咸菜缸”的石头并非普通的石头。1936年,施昕更回到故乡试掘,就此揭开了良渚遗存考古的序幕。
  1986年,良渚遗址挖掘工作迎来重大转折。考古人员在良渚文化遗址区西北部清理出了王陵级别的墓葬11座,出土了包括“琮王”、“钺王”等在内的各类器物1200余件(组),其中玉器占了90%以上,实属罕见。在出土的玉器上,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良渚文化统一的社会信仰──“神人兽面纹”。
  2007年,“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考古学家们在莫角山发现了一座远古时期的王城遗址,包含了宫殿区、内城、外郭城,是目前已知同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址之一。紧接着,水坝、水利设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有着惊人的发现。
  在考古学上,人们习惯用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世俗礼仪的形成、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等文明标志来界定国家起源。
  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看来,良渚古城的规划设计、具有文字特征的刻画符号、巨大的工程量以及墓葬所显示的社会分层、统一的宗教信仰、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及复杂的社会分工等都反映了良渚社会已具备成熟的国家形态,“过去常说,中国和埃及一样,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此前根据记载,最早的是夏王朝,距今是四千多年,而良渚遗址的发掘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良渚文化睡千年,一朝惊醒震人寰”。由于现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冲击和国外学者的质疑,“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一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似乎变得底气不足。然而经过八十年的考古工作,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更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玉牌饰 良管委提供

“文物特区”开大遗址保护之先河
  埃及金字塔、希腊古城、西安兵马俑……寻古探今,世界上诸多国家和城市,均以历史古迹而闻名。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重要史迹,尽管只是剩下断壁残垣,仍然具有永恒的魅力,对余杭来说,尤为如此。
  然而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考古遗址,良渚遗址保护的最大难题并非防盗挖,而是遗址区内6.15万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围绕着“良渚遗址”,当地一任接一任政府,一代又一代人倾注了心血,在“发展权利”与“保护义务”中寻找平衡点。
  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2001年由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为正区级行政单位。这种“文物特区”的模式,开国内大遗址保护之先河,使良渚遗址得以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和更高层级上开展保护管理工作。
  “良渚遗址的真实性依靠考古挖掘,完整性则依靠整体保护。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吴立炜告诉记者,良渚大遗址保护,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
  为缓解城市化进程对良渚遗址保护形成的压力,良渚、瓶窑两镇制定了“跳出遗址区求发展”的规划战略。目前,两镇主要工业区块已从遗址区内转移至遗址区外,良渚遗址区周边石矿全部关停整治,104国道已经南移,重点遗址区控违拆违和环境整治工作也已初步完成。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当别的地区都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时候,良渚却为了守护这一方遗址,放缓了脚步。
  吴立炜坦言,由于保护工作,遗址区的发展水平较其他地区相对落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也相对受到了限制,要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
  为实现遗址保护与遗址地民生改善的共赢互利,2005年,余杭区实行遗址文物保护补偿机制,截至目前已投入约2500万专项资金,用于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补偿,同时引进符合遗址保护的生态农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就业创造条件。
  在政府的引导下,去年,康来的孙子在家附近开起了农家乐。“这些年政府管得严,那里(遗址保护区)划了个大圈,房子不让乱造,一些厂也都搬光了。所以我们这里的水和空气都比别的地方要好,来走走看看的人越来越多了!”看着眼下高涨的人气,康来觉得之前的“慢一点”都是值得的。
  和康来一样,随着遗址保护工作的日渐深入,当地百姓的意识也慢慢从抵触转变至主动保护。如今在良渚遗址内,挖出宝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村民们都知道:“这些宝贝属于国家,即使偷挖了不卖,也是要进班房的。”
  眼下,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一期(美丽洲公园)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抓紧推进二期建设。在这方土地上,古老的良渚文明正在苏醒,如耄耋老者,拨开历史的烟云,为今人讲述一段穿越五千年的文明史话。

神徽像 良管委提供

“初心不改”守护中华文脉生生不息
  5000多年岁月如流水汨汨而去,良渚遗址早已难觅当年的辉煌,但它所创造的物质成就和精神内涵已通过各种方式融入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如春风化雨,如甘霖润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要让良渚再活五千年。”在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徐文光看来,在保护好五千年良渚遗址的同时,也要当好良渚文化的薪火传人,要利用好先民给予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积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余杭区政府的引导下,目前,在良渚文化发源地,围绕良渚文化,已经形成了文化生态旅游、时尚生活、文化创意会展、玉文化研究交易等产业集聚区,一朵“文创旅游”之花正徐徐绽放。
  来到良渚,许多人的第一站就是去良渚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距离良渚遗址十分钟车程,总面积1万平方米,收藏有良渚文化文物3756件(组),2008年9月正式建成开放。从高空往下看,就像是“一把良渚玉锥撒落在大地上”。
  “参观良渚遗址人们会产生一种感性认识,而在博物馆人们能得到一个直观感受。”据良渚博物院院长马东峰介绍,该院展陈主要分为“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每年接待约40万人次参观者,为今人触摸良渚文明架起了桥梁。
  而在离良渚博物院不远处,一座“梦栖小镇”也乘势崛起,悠长的良渚文化文脉在这里悄然搏动着。这里,遍布着十个玉石雕刻大师工作室和多家文创设计企业。在良渚扎根5年多,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忠山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朝圣地”,“良渚玉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手艺人,我希望能够用一件件经典的作品,在同一片土地上,续写玉文化的篇章。”
  文艺气息浓厚的“梦栖小镇”,与周边良渚文化博物院、美丽洲公园等景区相得益彰,成为了余杭旅游的新亮点。
  “余杭是一座既传统又时尚的城市,既可以欣赏到悠久的历史建筑、发达的现代产业,又可以体验迷人的中华文明!”在良渚畅游一番后,来自海外的游客威尔逊心满意足地说道。
  从千年文明中苏醒,又自如游走于山水城池之间,良渚如一个虚怀若谷的长者,步履轻盈、活力无限。经由数代人的接力守护,“让良渚再活五千年”这一声古老的喟叹,正演绎出时代的清音,响彻浙北上空。
23#
 奥燕 发表于: 2016-8-2 11:31:00|只看该作者

80年考古实证五千年文明 良渚文化展示远古中国

源自:新华社
源自:新华社杭州
⊙ 作者:方益波 冯源 商意盈 陈晓波

  六处发现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古城被我国考古学泰斗称为意义不亚于殷墟──在位于杭州西北方向的余杭区,一片丘陵地带芳草萋萋,5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初现国家形态的起点,它就是良渚文化。
  经过80年特别是近30年来的不懈努力,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成果,世界将由此重新认识一个远古的中国。

中国学界发现:良渚古城发现意义不亚于殷墟
  1936年良渚文化首度面世,1959年被正式命名;1986年对反山遗址的考古,出土了高等级墓地,其中有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1987年,对瑶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了贵族墓地,并首次发现古代祭坛;1992年至1993年,对莫角山遗址的考古发现,它的本来面目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型宫殿基址。从此之后,良渚文化的地位跃升,1994年,良渚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
  而到2007年底,浙江省文物局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宣布了良渚古城的发现。它东西长1500米至1700米,南北长1800米至1900米,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北京紫禁城,一度是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最大的城址。
  对此,中国考古学界两位泰斗级学者均给出高度评价,张忠培教授指出,这一古城的意义不亚于殷墟,严文明教授则认为,它可看作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对良渚文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1996年到2016年,考古工作者经过20年的工作,又在良渚古城遗址的西北部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时代还早了约1000年。这组水利工程由1座长堤和一组10座高低坝组成,可以在古城的西面拦蓄出三片累计面积11.4平方公里的水面,比杭州西湖要大将近一半。
  “在上世纪70年代末,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就曾说过,良渚应该是‘最古老的杭州’,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良渚遗址考古不但发现了5000年前的古老城市,而且发现了中国进入国家形态的起点,因为兴建水利工程,需要有巨大的动员能力。

国际学界发现:远远低估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程度
  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的消息今年一经披露,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这套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不但有历史价值,更有科技价值,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西汉海昏侯墓,体现了先民高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能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认为,水利工程是文明的重要标志,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堪比古埃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水利系统,它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进程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进一步证明,良渚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早在2015年,“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的学者均表示,从出土玉器看,良渚文化中的神权至高无上,并与王权紧密结合,从中也可以看出良渚文明是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
  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撰写的全球大学教材《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已经刊印到第6版。在2015年底了解到良渚文化后他表示,修订中的第7版《考古学》将加上良渚文化的内容。

待解之谜:良渚文明从何而来因何衰亡?
  良渚先民从何而来,以何为生,玉器的原料来自何方,文明最终为何消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近年来也逐渐浮出水面。
  良渚古城水利工程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良渚先民应该从源自天目山脉西苕溪的河谷地带逐步向平原地区迁徙而来,在河谷地带他们已经发现了多处遗址点,并在当地出土了专业的稻作农具。
  水稻需要热量充足、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排灌便利、劳动力丰富的种植环境,而太湖平原的低平的地势与密布的水源易于形成合适的稻田,但也极易形成水患,不适于人类直接居住。王宁远说,良渚先民的作法就是在水网地带堆墩,遗址周边的许多“山”,就是堆墩的成果。
  专家认为,发达的稻作农业为手工业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先民营建古城提供了物质条件。而在《山海经》中,良渚遗址附近的天目山被称作“浮玉之山”,更远一点的会稽山也在古籍中有“多金玉”的描述,因此,良渚玉器的大部分材料也可以就地取材。
  而良渚文明的衰亡,有专家认为可能与当时海平面抬升导致河流下泄不畅有关,也有专家认为,良渚文明可能把过多精力投入到非生产性劳动之中,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削弱了抵御灾难的能力。
  “良渚遗址考古迄今为止已经有六处发现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项目,它已经拿出了向世界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系列成果。”刘斌告诉记者,经历了80年的工作,良渚文化考古成果可谓丰硕,但是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答,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更多保护。
22#
 奥燕 发表于: 2016-7-16 21:31:01|只看该作者

微博人气文物榜评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收藏栏目、微博携手国家文物局在2016年暑期推出 #约会博物馆# 微博活动,活动期间特别推出“微博人气文物榜”评选,各大机构选取自家经典馆藏供网友欣赏品鉴,欢迎大家的参与,选出你心目中最喜欢的文物。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尺寸:通高8.9、上射径17.1~17.6、下射径16.5~17.5、孔外径5、孔内径3.8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体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兽面神人图像。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鸟纹。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琮体四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共八个,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在分为两节作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两节琢刻一组简化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纹图案,四角相同,左右对称。这一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另外,在兽面纹的两侧各雕刻一鸟纹,鸟的头、翼、身均变形夸张。整体纹饰中大量填充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及其繁缛细致。
  此玉琮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21#
 奥燕 发表于: 2016-7-11 12:31:01|只看该作者

浙江瓦窑里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墓葬

源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
  发掘表明,瓦窑里遗址主体堆积属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本次考古工作的另一重要收获,是确认手指山北坡外的平缓坡地是一处面积较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
  瓦窑里良渚文化墓葬的发现、出土和手指山良渚文化遗址的确认,是富阳史前考古的又一重要收获,也为研究良渚文化在钱塘江以南地区的分布和影响状况提供了新颖的材料。(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富阳文物馆)
20#
 奥燕 发表于: 2016-6-30 11:31:01|只看该作者

5000年前良渚文化早期遗址现身浙江富阳

源自:现代金报

抢救性发掘场景
典型良渚文化贵族墓地石钺
  6年前,为了配合杭黄高铁项目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铁沿线的萧山、富阳、桐庐等县市进行了考古调查,当时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一带的地表下发现了唐宋之前的一些文物碎片。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工程沿线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前不久刚结束,考古人员在富阳大源的亭山村瓦窑里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陶器、石锛和石钺等重要文物,由此判定该遗址里埋藏着一处良渚文化墓地,而且出土文物的特征表明应属良渚文化早期,也就是说,在距今5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富春江南岸山脚下的富阳大源和春江街道一带生活。这一考古发现对文物资源原本不太多的富阳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怎么发现的?
配合高铁建设,考古队发现古代遗物碎片

  就在6年前,也就是2010年,那时候正是杭黄高铁建设工程项目刚确定的时期,根据国家文物法,承担全省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那次考古勘探调查中初步发现,在富阳区大源镇境内的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的南面的地层剖面里采集到一些陶片、带绳纹的砖瓦碎块,它们的年代初步判断不下数千年,由此确认了瓦窑里遗址。
  后来由于杭黄高铁工程的整体搁置,后续抢救性发掘被延误。今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富阳文物馆在瓦窑里遗址范围内的铁路施工工地北侧,启动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发掘领队孙国平研究员告诉金报记者,经发掘探明,这一代地表下有三个阶段的地层,第一层是当代农耕土层,第二层是灰黄色土层,夹杂了一些小石块、碎砖块、碎瓦片和一些青瓷碎片等杂物,也有极少量的印纹硬陶片,推断年代应该在唐宋时代。而“最下面一层是适合古人利用的黄褐土层,土层较厚和纯净,偶尔还可以看到有小块烧土粒和碎小夹砂陶片,应属于史前文化层,在发掘范围的西段地势较高,文化层厚度较大,多在60~80厘米左右。”孙国平说。

都发现了啥?
出土了石镞和石钺,还有一些完整的陶器

  在探沟北边地表的乱石堆里,考古人员意外获得了一件大体量的石钺,“石钺高达26厘米,虽然其边缘已有不少锯齿状的破损,但整体形状来看,可以判断出,大致属于良渚文化时期的遗物。”孙国平很有把握地推测。
  之后,在考古现场的西段又出土一件完整的柳叶形石镞,“这促使我们更有信心作出瓦窑里遗址附近,有可能存在良渚文化墓地的推断。”孙国平表示。
  考古队继续进行探掘,不久在距地表80厘米左右的黄褐土层里,令人惊喜地出土了一件石纺轮和一些似属于完整陶器的陶片,“初步判断,它们可能为史前文化遗物。”孙国平告诉金报记者,为了进一步判断它们的属性,往南进行小范围扩方,又发现了更多的接近完整的但保存很差的几件陶器。
  经过仔细清理,发现陶器由鼎、豆、罐形器(良渚文化早期特有的一种陶器)组成,其中鼎下部有较典型的鱼鳍形鼎足,腹部外表装饰两圈弱脊,具有河姆渡文化遗风。稍后,考古队又发现一件石钺和石锛。孙国平说,由此大体确认,这组器物属于良渚文化墓葬。

哪个时代的?
文物应属良渚文化早期,距今5000多年前

  由于施工范围和时间的局限,此次发掘揭开的范围虽然不大,但还是出土了石钺、石锛、石镞、石斧、陶器等重要文物20多件,其中的陶鼎、陶过滤器、石钺具有鲜明的早期良渚文化特征,确切年代达距今5300年。考古专家表示,经余杭良渚一带的大量考古工作,特别是良渚古城遗址的研究表明,良渚文化的核心区明确在杭州北边的良渚镇周围,良渚文化的主要分布区也在杭嘉湖地区和苏南、上海一带,钱塘江(含富春江)以南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发现还是比较稀少的,所以此次良渚文化墓葬能在富阳一带发现,着实令人欣喜,可为研究良渚文化在钱塘江以南地区的分布和影响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孙国平告诉记者,此次考古发掘尽管还只出土两座墓葬,但也无疑表明附近应有成片的良渚文化墓地和较大范围的那一阶段的村落生活遗址。而且,孙国平还推断,这两座墓葬的主人应该是当时当地的贵族。
19#
 奥燕 发表于: 2016-6-12 13:31:01|只看该作者

良渚博物院升级重开馆 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李忠 来源:杭州日报

良渚博物院
  近日,经过3个月闭馆提升改造后的良渚博物院重新开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参观。
  良渚博物院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内,本次内部维修也是该院自2008年国庆节前建成开放后首次较大规模的提升改造。据悉,良渚遗址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原文标题:良渚博物院升级重开馆
18#
 奥燕 发表于: 2016-5-22 11:31:00|只看该作者

良渚石犁开沟破土 解决古人粮食需求

源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石犁
  许永杰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在史前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考古发现的6500多年前原始栽培稻至距今5000年前后的粳、籼稻栽培稻,表明稻作农业已有长足发展;湖南澧县城头山、浙江余姚田螺山、江苏吴县草鞋山等五六千年前古稻田遗址的确认,证实了史前稻作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作为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农用生产工具,逐步从骨质、木质工具向石质进化。当历史发展至良渚文化时期,石制犁铧的大量出现标志着史前农业已进入犁耕农业阶段。
  良渚文化的石质农具中,斜把刀、耘田器、双刃三角形犁形器等,很可能都与破土开沟有关。将其中与现代犁铧形态最为接近的双刃三角形犁形器定为“石犁”(实为“石犁铧”),已被广泛认可。这种石犁基本呈体形扁薄的等腰三角形,背面平直,正面微隆,两侧磨出刃部,中心有对称的穿孔,具体形态有单体式与分体组合式两种。
  单体式石犁,如浙江桐乡新地里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M109:21。体形硕大,头部尖锐,两刃间夹角呈60°,尾端平直,尾端中央有一长2.5,宽1.9厘米的长方形凹缺,其前方有水平穿孔一对,近头部有竖向穿孔两个,该石犁通长53.5,尾宽37.6厘米。分体组合式石犁,如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灰坑H70中出土者。其出土时呈东南──西北向摆放,犁尖朝向东南,尖端呈等腰三角形,上有“品”字形穿孔三个,两翼微弧,靠近内侧处各有两个穿孔,通长51厘米,尾宽44厘米。该分体石犁出土时尚残留有木质犁底,总长达106厘米,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带木质犁底的石犁,为史前石犁的安装方法提供了直接证据。毕竟,与东周以后带“V”字形銎的金属质犁铧不同,良渚石犁的穿孔,应是用以捆缚,与木犁底相固定。
  在早于良渚文化的崧泽文化阶段,石犁就已经出现了,如在吴兴邱城,上海汤庙村、广富林等遗址中,可见体形较小、中心穿孔的三角形单体石犁。湖州毘山崧泽文化墓地的部分墓葬中,有石犁随葬的现象,该墓地大约相当于崧泽文化的最晚阶段,石犁体积有所增大。由于崧泽文化阶段的长江下游地区,存在着发达的石器制造系统,石犁由此发端基本可信。
  而关于石犁的起源,则可再向前追溯至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上,距今7000年左右的马家浜文化与河姆渡文化。这一阶段的农业生产处于耜耕阶段,河姆渡遗址出土大量的骨耜,便是极有力的证据。制作骨耜的原料,为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因此,成形的骨耜保留了肩胛骨的自然形态。其肩臼部修整成半月形,有的在侧面穿一銎孔,以便于捆绑木柄。刃部以上还有一对近椭圆形的穿孔,亦为固定木柄之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木柄与骨耜的捆绑使正面中部形成了一道纵向的浅凹槽。单从形态来看,骨耜与石犁尚有较大的差距,装柄原理及使用方法也不相同,但从功能上看,作为开垦翻地工具,是一脉相承的。
  《说文解字》曰:“犁,耕也”。从庄桥坟1米多长的大石犁推测,其牵引必有多人或用牛等大型的牲畜,后面应有掌辕的人。且这件石犁使用时所占用的前后间距有3~4米,显然,当时耕种的田地面积比以往更大。而大田的背后,则意味着人们开始兴修水利、开垦新地、整修土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17#
 奥燕 发表于: 2016-3-22 13:31:01|只看该作者

蒋庄遗址突破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观点

源自:中国新闻网

  良渚文化墓地上层墓葬(西-东)

  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的玉器 资料图片
  近日,南京博物院召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全国文博科研单位的20余位考古学家齐聚江苏。在实地考察后,专家认定蒋庄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它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

蒋庄遗址初露真容
  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交界处的蒋庄遗址,起初由当地文物爱好者发现。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及后续以学术导向为目的的主动性发掘。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目前蒋庄遗址的发掘面积达3500平方米,共清理出良渚时期的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其他遗迹,出土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文物近1200件,并出土了234具“良渚人”骨架。
  良渚文化墓地是此次蒋庄遗址发掘中最为重要的发现。考古队员甘恢元告诉记者,考古队起初在蒋庄遗址中仅发掘出了唐宋瓷片,但随着挖掘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庞大的墓葬群突现眼前。“尤其让大家高兴的是,由于兴化地区土壤呈碱性,这里的墓葬保存得异常完好,这些保存完好的人骨架为研究良渚时期的体质人类学提供了重要依据。”甘恢元说。
  此次出土的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多样,一次葬与二次葬并行。一次葬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二次葬则分为烧骨葬和拾骨葬两种,随葬的玉琮、玉璧多分布在二次葬中。林留根分析认为,由于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长江以北首次发现随葬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位于良渚文化的边缘地带,发掘出的234具骨架中也可见个体特殊的骨骼损伤,所以这可能与战争或戍边有关。

长江以北的良渚文明
  1936年,业余考古学家施昕更在浙江良渚发现并试掘了6处以黑陶和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5000年历史的良渚文化考古工作就此展开。如今,良渚文化已知的统治范围已扩大到了长江以北。
  同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相比,玉器是良渚文化中最突出的物质成就,它不仅体现了聚落的规模和等级,也是社会信仰的反映。在蒋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一块直径为24厘米的玉璧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注意。
  这块玉璧出土于良渚墓地中的一处单人拾骨二次葬墓中,据考古队专家推测,墓主是一位年龄在40~45岁之间的成年女性。其随葬的这块玉璧上刻画着“凸”字形祭坛符号。“根据其他传世玉璧祭坛形刻符上站立着一只鸟的形象推断,祭坛形刻符有可能就是当时良渚文化中一种授时符号,鸟代表着太阳,中间的立柱代表日晷。墓主人可能属于掌握授时特权的贵族阶层。”林留根说,良渚墓葬中共出土的石钺、石锛等生产工具与陶纺轮分别随葬在男性与女性的墓葬中。“这说明良渚文明中已经有了性别与社会分工的对应关系。”
  在长江以北的蒋庄遗址发掘出的器物不仅有典型的良渚文化特征,还有不少与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器物存在差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说明了蒋庄遗址的文化自有渊源,只是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受到了良渚文化中心区的强烈影响,是当地土著文化与良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林留根告诉记者,出土器物中有些鼎足部的截面呈“十”字形,有些则在足跟部有方形穿孔装饰,这些文化特征在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遗址中并没有出现过。

五年考古 意义重大
  自五年前蒋庄遗址发现至今,南京博物院的发掘工作从未间断。对于林留根和他的队员们来说,五年的辛苦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蒋庄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还对构建江淮东部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良渚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以及北方大汶口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林留根说,蒋庄墓地的发现为良渚文明边缘区域的社会形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从而对研究良渚文明都邑聚三重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告诉记者,蒋庄遗址的发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最好例证。“代表了神权的玉礼器与代表了军权的石钺等武器出现在墓地中,再次印证了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国家形态。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如此规模的聚落遗址,标志着长江下游不同谱系文化分布格局的变动,也再次证明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最强大的谱系文化。”
源自:光明日报 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朱蕾)
16#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6-3-16 10:28:01|只看该作者

杭州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 较大禹治水早1千年

源自:现代金报
水坝遗址

  80年前,杭州城郊的良渚遗址被发现,从那时开始,良渚就不断地带给世人惊喜,大量玉礼器被发掘、巨型建筑基址被发现,再到后来的良渚古城,水坝遗址出土。就在昨天,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良渚遗址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奇迹。
  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发现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专家建议,尽快把水利系统列入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并纳入良渚古城申遗价值研究范围。
  那么作为史前人类,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良渚人为何要营造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它有什么用途?

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
  碳14检测结果显示,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在介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之前,必须要说一下该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此次确证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 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条堤坝组成,这些堤坝根据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可分为长堤和连接两山的短坝,其中短坝又可分为建于山谷的高坝和连接平原孤丘的低 坝。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曾发现其中最长的一条水坝遗址──塘山遗址。2009年开始,10条水坝遗址陆续出土,它们与古城北面 的塘山遗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对遗址范围内的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正 式发掘。同时,省考古所还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联合对坝体和库区进行了勘探调查。
  “我们把7条坝体的样本送去北京大学实验室里进行碳14检测,结果显示,时间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王宁远介绍。
  这一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将改写都江堰“世界迄今仅存的叹为观止的生态工程”之说,同时也开启了史前水利考古研究的新领域。

良渚社会进入王国阶段
  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其价值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王宁远介绍,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多以渠道、水窖进行引水,而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良渚水利工程与埃及、两河流域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东西方古文明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稻作文明”和“麦作文明”的不同特征。
  “这 也让华夏文明有了同时期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等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的发现,是良渚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中华文明的进程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进一步证实,良渚社会已经出现早期的国家形态,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该水利系统的确认证 实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其价值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王宁远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庞大的规模和先进的技术更进一步证实了良渚社会已进入王国阶段。良渚水利工程的规划视野之阔、技术水平之高,动员能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也为认识良渚古国 的管理机构和社会复杂化程度开辟了重要的观察视角。

工艺技术让众多专家惊讶
  遗址中的高坝可阻挡短期连续降水,甚至可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5000年前的古人,为何就会致力于治水工程?这还得从良渚古城的自身地势说起。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夏季极易形成山洪,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通过高、低两级水坝,将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内,解除了洪水威胁。
  分析显示,遗址中的高坝大致可以阻挡短期内870毫米的连续降水,通俗地说,就是可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低坝内则是一个倒三角形的低洼地,根据现存的10米坝高推测,可形成面积达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库区。
  在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部分坝体关键位置,通过“草裹泥包”堆垒加固,即用茅草包裹泥土形成长圆形的泥包,再将泥包横竖堆砌而成,“草裹泥包”的作用与现代堤坝使用的草袋装土类似,可大幅增加坝体强度,是后世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工艺。
  考古和水利专家都惊讶,在年代如此久远的古遗址中发现这样现代的工艺技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于冰说,良渚水利工程年代早、分布广、规模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技术先进,体现了良渚社会高超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能力。

中国水利史开卷
不再是“大禹治水”

  翻 开现今的中国水利史志,几乎无不以“大禹治水”作为中国人水利建设活动的先驱,但当时的水利设施却早已无法寻觅踪迹。其实,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故事。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研究调查,发现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为世人了解古代水利发展乃 至文明演进提供了崭新的视野。
  3月11日那天,杭州来了一群神秘的、又是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是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19家科研单位的考古学、水利史及水利工程研究的专家,整整三天,专家们都在实地走访与研究讨论,而中国水利史的开卷,也从“大禹治水”提前到了“良渚文明”。

这比海昏侯还有更大的科技意义
  李伯谦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良 渚发掘80年以来,不断进展,这次水利工程的发现让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认识又大大向前了一步。300万平方米的王城,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城面积,庞大复杂 的水利系统,这是全世界已知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功能系统保存最完整的都城之一。在世界范围也是不多见的发现,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比海昏侯还有更大的科 技意义。

开启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于冰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所长
  以往被发掘的古文明水利系统,比如埃及和两河流域,都是修筑在干旱地区的,在中国江南地带这样的潮湿地区发现这样的水利工程可能还是第一次。这个系统,从测绘到规划以及建造都是极有技术含量的。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又开启了全新的领域。

对这个“最早”要加强保护
  高蒙河 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从表述上来说,这个水利工程代表了大型堆筑结构水利工程的最高峰,也堪称巧妙利用天然条件修建水利工程的典范。比大禹治水还早了1000年,让我们对那个时候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这个系统,一定要增加保护,为未来发掘做准备。

有很多细节还要再发掘研究
  栾丰实 山东大学教授
  这 个水利系统修筑时间是没有异议的,但在功能性问题上,专家们大致觉得灌溉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防洪和蓄水运输,但在细节上我们还是要进一步考虑。比如发掘中发现的战国墓的建造,比如建造、使用、废弃这三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现在还是问号。在未来要就这些细节进一步彻底发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08:2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