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陈道洋|查看: 13483|回复: 54
[遗址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遗址全部跻身“国保”

 [复制链接]
15#
 奥燕 发表于: 2016-3-16 08:31:00|只看该作者

良渚古城外围发现5000年前的古老大型水利工程

源自:新华网
  (记者:冯源、余靖静)良渚文化再现人间已有80个春秋,但是其中的宝藏源源不尽。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多年的调查,他们在良渚古城外围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5000年。
  2007年,良渚古城横空出世,它由内而外分为宫城、王城和外郭城,面积分别为30万平方米、300万平方米和800万平方米。此后,考古队员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外围的文明遗迹。一批地图上的土墩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经过调查,考古队员们发现这其实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由11条堤坝组成,分为沿前山分布的长堤和连接两山的短坝,其中短坝又可分为建于山谷谷口的高坝和连接平原孤丘的低坝。
  事实上,名为“塘山”的长堤较早进入了考古队员的视野,从1996年至201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其进行发掘,发现了良渚时期的玉器加工作坊和贵族墓葬,证明它是一条人工堆筑的长堤。
  从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11条堤坝中的3条进行了发掘。考古队长王宁远研究员说,三处坝体中均有良渚时期的陶片。而7条坝体中的草竹等材料,经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运用碳14测年法测定后,“年龄”已有4700至5100“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测算后发现,高坝和低坝可以形成三处库区,其中低坝可以拦蓄出一片面积9.39平方公里的水库。它的面积是杭州西湖的约1.5倍,容量则是后者的4倍。
  刘建国说,高坝可以抵御800多毫米的连续降水,低坝可以抵御1900多毫米的连续降水,都能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可能是先民为了防范台风登陆所带来的暴雨所设计的。良渚先民生活在紧邻天目山脉的平原,而天目山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暴雨中心,夏天时常发生洪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现都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他们发现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诸方面的综合功能。当时还没有形成轮式交通以及配套道路系统,通过蓄水形成的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运输网,将天目山中的丰富资源运到良渚古城。这说明在五千年前,良渚古国就有了宽广的规划视野,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动员能力。
14#
 奥燕 发表于: 2016-3-14 13:16:33|只看该作者

史前遗珍鉴藏:良渚玉器上面目狰狞的神徽

源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许永杰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在造型奇特、意象生动的良渚文化刻纹系统中,有一类专用于玉器的半人半兽形象的特殊刻符,被称为“神徽”。
  目前可见最具有代表性的完整“神徽”,可以反山墓地中最高等级的第十二号大墓出土玉琮M12:98上刻画者为例。该玉琮出土时位于头骨一侧,体量特大,分四节,重约6500克,被誉为“琮王”。“神徽”图案雕刻于其四个面的直槽内,上下各一,周身总共八个。此类“神徽”形象是各类良渚玉器上类似构图中,刻画最繁缛、元素最齐备者。
  该“神徽”结合浅浮雕与细线刻两种雕刻技法,表现了一位半人半兽、亦人亦神的“神人”形象。此神人脸庞为倒梯形浅浮雕,怒目圆睁、鼻翼宽厚、咧嘴龇牙,俨然一副狰狞的表情。其头顶为“宝盖形”浅浮雕冠帽,帽上镶“羽翎”为饰。上肢由细线刻绘,抬臂弯肘、五指平伸,恰指向胸腹前的兽面。兽面以浅浮雕所表现的眼、鼻和嘴凸出器表,其神态与神人面部如出一辙,其口中伸出的上下獠牙令人心生敬畏。兽面以下又由细线刻绘出屈肘的前肢与利爪,与神人的上肢呼应。神人的上肢、兽面的前肢与浅浮雕的冠帽内缘、兽面眼鼻等部位,均布满细密的卷云和细线,给整个图案增添了神秘诡谲的色彩。而就在同一玉琮四个角的角尺形凸面上,又有上下两组略经简化的“神徽”图案,其神人面与兽面分刻于两节上,兽面两侧还有两个带尖喙的鸟首状图案。同墓内共出的玉钺、玉“权杖”帽、镦上亦可见完整的“神徽”,另有半圆形饰、玉锥、柱形器和琮形管上,也可见简化的“神徽”。
  此外,这些反山大墓的墓主本身,可能也有以“神徽”自比的意图。因为,在墓主头骨上方或附近多见“冠形饰”,就是与“神徽”上神人头顶所带之物形状相似的一种玉饰件,且就其出土位置而言,显然亦为头饰或冠饰。
  由此可见,“神徽”形象应是严谨构思下的产物,这些繁简程度不一的“神徽”,遵循着相同的构图,已达到高度程式化,其所表现的意象大约也是一致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商周青铜器上流行的饕餮纹。曾有学者撰文指出两者的共同点,认为不能用“偶合”来解释,而应是艺术传统、信仰体系的传承。的确,饕餮纹与良渚“神徽”颇为相似:第一,是形象的相似,不仅体现在兽面的刻画上,更体现在不同层次浮雕效果的处理和云雷形地纹的运用;第二,是逻辑的相似,在两者简化的过程中,均选择以双目作为标志性特征以指代其整体;第三,是意义的相似,青铜器是夏商周三代最为重要的礼器,而玉器正是良渚文化最为重要的礼器,无论其背后蕴含的是对神灵、对王权、抑或对祖宗的敬畏,想必也都是通过创造虚拟的形象而对人产生约束的目的。然而,良渚与“三代”之间毕竟有着时代的鸿沟,这种艺术形象、信仰体系的传承是否能够实现,甚至比解读“神徽”本身更有意味。
13#
 奥燕 发表于: 2016-3-1 12:31:01|只看该作者

长江以北首现良渚文化聚落 或揭开古文明消失之谜

源自:现代快报
  江苏兴化、东台交界的蒋庄遗址上,280座古墓像“列阵”一样,密密麻麻。历时5年多的考古,不仅出土了200多具遗骨,还有大量陶器和玉器。2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考古学者实地考察后,对蒋庄遗址进行论证。专家们认为,这是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生活在这里的“良渚人”前后 长达1000多年,他们中有身高超过1.7米的帅哥,也有长腿美女,他们过着征战、打猎、耕种的生活。

长江以北首现良渚文化聚落 或揭开古文明消失之谜

历经4000多年
他们的遗骨完好

  2011年,兴化境内的泰东河拓宽、疏浚,让沉睡地下的蒋庄遗址面世。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入驻蒋庄遗址,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5年多过去,280座古墓葬,有的原地保留,有的已经被套箱整取,集中放在工地大棚内保护。
  墓葬有的紧紧挨着,有的地方一层叠压一层,最多的叠压了四层。古墓大小不一,遗骨有的从头到脚都保留完整,有的头骨缺失,有的只剩下细碎的一团。被保护 在大棚内的古墓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第158号墓,墓主是个40多岁的男子,虽然头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骨骼都在,但很凌乱。墓主旁边,是一个已经成年的遗 骨,不见头。在墓主周边,还有6个殉葬的头骨,其中一个有被切割过的痕迹。
  为什么遗骨不腐?考古领队、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这里在远古时期紧靠东海,属盐碱地区,且墓葬群和地下水位相平,处于隔氧又恒温恒湿的状态,所以历经4000多年骨骼依然完好。

黑陶壶上
刻着野猪和鹿

  在蒋庄考古工作室内,出土文物分门别类摆放,有陶器、石器、玉器、标本……
  在陶器库里,正中间摆放的是一口巨大的红色陶尊。考古队员甘恢元介绍,这只尊出土时,碎成几百块。可能是棺木比较小放不下,所以只能打碎了放。专家们用 了一周多时间,拼凑出了它本来的面貌:直径80多厘米,高50多厘米。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一只尊,可称为“中华第一尊”。它是墓主尊贵身份的象 征,是部落首领或者巫师的殉葬品。
  在标本库房,尽管都是破碎的陶片,但有些上面画着神秘的符号。其中一块黑陶片上,刻画着一个圆圈,下 面一个十字形,尽管有些歪斜,但有专家开玩笑说,“你看,那不就是最早的女性标志吗?”不仅陶片上有符号,出土的陶器上也有。其中一个小黑陶壶上,先民们 用利器画出了两幅狩猎图:一根树枝上捆吊着一头长着獠牙的野猪,四条腿耷拉着,头和尾巴却翘起,似乎还在挣扎,野猪的背面是一只正在飞奔的鹿。
  林留根说,这些造型和符号再现了良渚人的文化审美,对于研究良渚人的精神信仰有帮助。

清理第一层墓葬,地上一个个坑都是古墓

有些什么发现
5000多年前已有“良渚国”

  1936年,杭州余杭良渚镇发现了良渚遗址。尽管蒋庄遗址和良渚遗址相距300公里,但两个地方的出土文物,保持了相当的一致性。
  林留根说,280座古墓,墓主都是头朝东,脚朝西;男墓主身边陪葬的品种是石锛、石斧等,及代表权力地位的玉璧、玉琮、玉瑗、玉璜,女墓主身边则放着玉镯、陶纺轮。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张忠培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良渚时期,已经有了国家。当时的“良渚国”,有城墙、水利工程、农业区和贵族墓地等。那时候的文明或许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们甚至已经流水线生产陶器。“当时玉璧、玉琮等制作也有统一规范。”蒋庄遗址是首次在长江以北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

最高的良渚人超过1米7
  和其他地方的良渚文化遗址相比,蒋庄遗址被专家最为关注的是:四五千年不腐的良渚人遗骨。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们对这些遗骨进行了分析,发现男女比例为1:1.18,他们中不乏长腿美女和长腿欧巴。“从遗骨看,当时最高的良渚人身高可达1.7米以上,由于食物粗糙,牙齿磨损要比现代人严重7到10年。”林留根说。
  考古队员找到了炭化的稻米、菱角、桃核、葫芦籽、甜瓜籽和芡实,动物骨头中有麋鹿、猪、牛、羊、狼和狗,这说明当时的良渚人过着狩猎、打渔以及耕种的田园生活。“从出土文物看,当时不但有农田菜园,还有林地,因为现场发现了杏、桃、枣等果核。”专家说。

缺头断手,暴力伤害触目惊心
  在论证会上,墓葬中遗骨残缺的现象,引起了关注。
  考古现场负责人甘恢元介绍,280座墓葬,很多人尸骨不全。243号墓里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骨骼保存完好却缺了右手;56号墓的墓主是一名四五十岁的男性,缺头骨;106号墓埋葬的是20来岁的男性,头颈分离;150号墓的墓主是名四五十岁的女性,顶骨被切断……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暴力伤害?由于蒋庄遗址地处良渚文化圈的北方边界,有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聚落,常有征战。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研究员宋建表示,从古墓现场以及出土文物可以看出,这个良渚聚落有非常多的暴力行为。

出土的陶器

还有很多疑惑
这里的良渚人
为何会神秘消失

  关于蒋庄遗址,考古学家们也有很多疑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提出疑问,大约5000年前,良渚先民们从何而来?大约4000年前这里的文明突然消失,直到汉代这里才又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先民又是为何放弃了这里?原因是气候变化还是部落战争?这些都有待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现有的科学仪器,能成功提取四五千年前良渚人的DNA,通过比对分析,可以知道他们这个群体的DNA特点。还可以知道,他们是外地迁徙来的,还是本地的土著居民。
  而158号墓的“殉葬”情况,王巍介绍说,也可以通过做人骨研究,对“殉葬”进行解读。“殉葬的人,是自己家养的奴隶,还是通过战争,把战败的人抓来做奴隶,后来作为殉葬。”
  至于这个良渚聚落,又为何神秘消失?王巍说,通过对人骨进行研究,还可以知道,这里的良渚人和后来的吴国、越国是否有一定关系?他们是不是吴越国的祖先。
  专家们呼吁,对蒋庄遗址进行更好的保护,未来可以做成考古遗址文化公园对公众展示。
12#
 奥燕 发表于: 2015-10-23 12:32:31|只看该作者

良渚玉器研究有新进展

  (记者:李佳霖)近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良渚玉工》学术成果发布会暨良渚文化玉器与中国古代玉器工艺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距今5300年至4500年左右。该遗址最令人注目的是出土的玉器皆雕刻文饰,这些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堪称微雕杰作。良渚玉器的雕刻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直接式,即把玉坯直接经“软玉法”处理,然后刻画纹饰;第二种为全遮盖式,即先把玉器表面用保护层遮盖起来,雕刻图案后再经“软玉法”处理,在一定时间内清除线槽内白色软化玉,即成有软化图案的线条;第三种是半遮盖式,即“软玉法”雕刻后,再用保护层遮盖,使得各槽沟深度深浅基本一样。
  作为《良渚玉工》主编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邓聪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本书所反映的良渚玉器的几点创新之处:将微刻技术与王权紧密相连,提出微刻技术应当代表了良渚文化中的王权,为当时的王者或贵族阶层所垄断;提出良渚玉器在生产上可能存在不同阶层的玉工;提出良渚玉器价值等级递变的概念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郭大顺等在座谈会上各抒己见,对本书的成果、意义和价值及其对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影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源自:中国文化报
11#
 大卫 发表于: 2015-6-15 15:31:04|只看该作者

象牙权杖背后的良渚文明

源自:和讯网

  象牙权杖
⊙作者:陈杰

  2014年6月6日,“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在第一展厅中,一件象牙权杖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象牙权杖长约1米,由镦和主体两部分组成,主体呈片状,它是利用整根象牙剖磨制成,上大下小,顶端平直,下端为突出的榫状结构,可以插入椭圆形的镦部。象牙权杖表面装饰有精美繁缛的细刻纹饰,以主体转折处为中轴线,利用浅浮雕手法细致地表现出10组神人兽面纹的主题,主题纹饰外以细密的云雷纹做地纹。镦部同样雕满了纹饰,主题是两组鸟纹和兽面纹,地纹依然是细密的云雷纹。
  这件象牙权杖出土于上海市青浦区福泉山遗址。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曾经对福泉山进行过多次发掘,确认福泉山是一处人工堆筑而成的新石器时代墓地,特别是在福泉山墓地发现了一批良渚文化晚期权贵墓葬,当时的发现推动了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的研究。2010年12月,福泉山遗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经过细致的调查,考古学者又在福泉山北部250米处发现了另一处权贵墓地吴家场墓地。经过近10天的清理,终于到了墓坑的底部,随葬品开始逐渐显露,其中既有大量的陶器,也有重要玉器,如玉琮、玉璧等,还有众多白色玉珠散落在棺木的底部。更重要的是,在墓葬的东西两侧,考古学者发现了两件雕刻有细密纹饰的有机质器物。
  良渚文化距今已经有4500多年,因为年代久远,埋藏环境较差,良渚文化墓葬中很少会发现保存较好的有机质文物。所以,这两件带有纹饰的有机质文物特别引人关注。为了完整地提取和修复它们,在全国文保专家的指导下,考古学家首次在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实践中采用了“实验室考古清理”的方法,将墓葬整体从野外迁移到室内,然后根据文物的保存现状,单独进行了套取,一边清理,一边加固,两件象牙权杖得以全面清晰地呈现。其中一件长约77厘米,整体结构基本保存,纹饰保存状况差,仅在局部可见纹饰的残留。另一件就是展览中的文物,整体保存相对较好。这两件象牙权杖是该类器物首次被完整清理出来,它的发现也说明良渚文化礼器系统中,除了以往认为的玉质礼器外,还存在以稀有资源为材料的其他质地的礼器。
  权杖上面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文化重要玉器上的典型纹饰,只有在少量玉琮、玉钺上才有完整的图案,神人纹头戴宽大的羽冠,梯形脸,小眼睛,兽面纹为大眼睛,宽鼻翼,大嘴巴,口内画有獠牙。一般认为这类神人兽面纹与当时的先民崇拜的图腾信仰有关。而鸟纹则是长江流域常见的艺术形象。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邻的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中就曾出土过多件鸟纹的刻画图案,其中最著名的是“双鸟朝阳”图案。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上也常见各种鸟纹的图案。鸟在天空中的自由飞翔,很容易让人把飘忽不定、来去无踪的天帝神灵与鸟联系起来,于是鸟便被想象为神灵驭使的工具。因此,良渚文化一些高等级的玉器上,鸟纹常常装饰于神人兽面纹的两侧,作为辅助纹饰。同时,良渚先民可能还把鸟作为祭祀时巫觋的助手,希望它能够成为人类与神灵之间交流的媒介,以实现巫觋与神灵的沟通。象牙权杖上雕刻神人兽面纹与鸟纹,正体现了当时先民对于这类器物的崇拜。原始先民认为通过这样的图腾崇拜,可以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接受它的佑护。这种重视神秘主义的宗教观念,是良渚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它也开启了后世长江下游地区吴越先民“信巫鬼,重淫祀”的精神文化传统。
  实际上,在长江流域一直有使用象牙制作礼仪用具或装饰品的传统。象牙材质的使用,与长江地区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亚洲象的分布区域主要在东南亚和南亚这些热带地区,我国仅在云南地区有少量野生亚洲象。但是,把时间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长江流域一直是亚洲象的重要分布区域。在近年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多件亚洲象的头骨和小腿骨等。与长江三角洲相邻的河姆渡遗址,也曾发现过亚洲象的臼齿、髋骨等,同时出土了多件象牙雕刻品。一直到历史时期,文献还记载了公元前312年“越王使公师隅来献……犀角、象齿”给魏襄王的史实。这些都是亚洲象在长江流域长期生存的实证,而象牙器的制作正是当时先民利用自然资源的艺术创作。而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不断地挤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从而造成亚洲象在长江流域的灭绝,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沉重代价。

@ 联系方式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
源自:光明日报
10#
 风来来过 发表于: 2013-7-25 10:36:00|只看该作者

杭州发现良渚中晚期文化遗存 初步勘探约3万平米

桥西的良渚文化遗存,就是在这一带发现的。
  拱墅区河道建设指挥中心昨晚报料:“我们在做桥西的十字港河道整治,没想到挖出了杭州市城北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存!跟考古挖掘相关的河道停工了。”
  拱墅河道建设指挥中心工程部副部长李国良说,他们从去年12月份开始做十字港(西塘河到钱家浜)河道整治工程,涉及河道2600米,项目内容包括河道拓宽、绿化等,原计划一年内完成。今年3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瓦片,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确定是良渚文化遗存。所以,3月26日发现遗存的这一段停止施工,开始考古挖掘。目前,考古勘探保护的区域,大概涉及800米左右的河道。

初步勘探有3万平方米
  杭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郎旭峰证实了十字港河道整治时发现良渚文化遗存的消息。
  “从初步勘探的情况来看,有陶片分布、文化层的大概有3万平方米左右,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一个人工堆出来的土台,像犁之类的农业生产工具,都是石器。”
  郎所长说,除了在河道上发现有遗存,周边的绿化、农田也有发现,估计是良渚中晚期(4500~5000年前)的聚落,可能是几户人家,也可能是一个村落,目前还没办法判断规模多大,有可能是杭州主城区发现的面积较大、保存完整的良渚文化遗存。
  考古部门将继续在十字港河道以及周边的农田、绿化片区进行考古勘探,再根据勘探情况上报相关部门。

桥西怎么会发现良渚文化遗存?
  有人可能会问,良渚文化应是在良渚镇周边的历史遗迹,怎么会在桥西板块出现良渚文化遗存?
  郎所长说,良渚文化是一个考古学概念。考古学中的文化一般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良渚文化的特征包括使用黑皮陶为主的陶器、居民在低洼地带会搭建土台居住、使用一些磨制精致的石器等。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像杭州主城区的半山、老和山一带也曾发现过良渚文化遗存。

城北还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遗址
  除了桥西,最近,省文物局还公布了一起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在杭州拱墅区祥符街道。
  截至6月27日,市考古所共清理吉如遗址良渚文化时期灰坑1个、柱洞1个、人工营建土台1处。另出土玉器1件、石器7件,以及大量良渚文化陶片,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1.70米。
  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判断,吉如遗址也是一处良渚文化中晚期遗址。人工土台堆积分五层,高约150厘米,推测营建该土台可能是为了在其上搭建房屋或埋葬死者。
  专家说,土台是良渚文化时期的重要遗迹现象,而此次发现的土台主体还在发掘区之外的西南方,要揭示它的功能,尚待日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灰坑中出土的石犁,长达47厘米,在良渚文化中比较少见,对研究良渚时期农业生产状况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发掘将进一步解读杭州城区北部良渚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状况及文化内涵,以加深对良渚文明进程的研究。
9#
 向勤 发表于: 2005-12-12 19:51:26|只看该作者

文化价值

一:历史意义
  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课题,它关系到国家的起源。良渚城墙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
  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现为神木石峁,425万平方米),水平最高。考古人员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同时代中国最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发现的,可称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二:遗址申遗
  2012良渚论坛
  2012年10月27日,良渚遗址遗产阐释展示专家咨询会在杭州余杭良渚举行。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和省市文物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展示设计等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为良渚遗址遗产保护、展示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把脉出招、建言献策。
  良渚遗址作为中国史前良渚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和2006年,良渚遗址两次进入中国政府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预备清单,2012年被第三次列入预备名单。
  良渚遗址申遗
  2013年,完成核心整治区和安置点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工作;
  2014年3月,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交良渚遗址申遗提名文件;
  2014年9月底前,提名文件提交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预审;
  2014年基本完成遗产监测体系、展示设施建设;
  2015年1月底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递交申遗文件;
  2015年6月,接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现场评估;
  2018年6月,力争在联合国世遗大会上表决通过。
  2019年7月6日10时42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专家评说
  有位作家曾经赞美到:“良与渚的组合,即是美好的水中之小洲!如一首优美的诗,似一幅清丽的画……也许是因了她的美好,才逗引史前时代的先民们在这里落脚;也许是因了先民们的耕耘开拓,才使这儿有这么美好!”
  是虞朝文化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华夏文明早期文化类型。
  四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今这片美丽的绿洲上面,仍是青山绿水、红花金谷。但是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远远不及在地层下埋藏着的、良渚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无数宝藏更具有价值。良渚就像一位身穿绿衣就插红花的美貌少女,怀抱着许多无价之宝,沉睡了四五千年。直到六十多年前,后人才将这位熟睡的病人唤醒。从此,良渚文化被认为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载入史册。
8#
 张建红 发表于: 2005-12-10 17:46:09|只看该作者

遗留谜团

一:历史考证
  1. 从古史传说中考证“良渚人”
  古史传说中大致与良渚文化时期在时间与空间上吻合的部族有蚩尤、防风氏、羽民国等部族,因此,学术界主张良渚人属于上述任何一个部族的都有。但是良渚人究竟是古史传说中的哪一支部族或方国,到底可不可以与某一方国、部落或部落联盟对上号、挂上钩呢?我们也来考证一下吧。在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图案不断地反复出现,这个图案的形态特别像一尊英武的战神,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好战的蚩尤。古史传说中的蚩尤是中国东南方的蛮夷,非常英勇好战,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地与其它的部族发生地盘争夺战,屡战屡胜,被尊为战神。但是当他与中原南下的黄帝部族开战时,终于失手。这一则传说与良渚文化的族属、地望和传说极其吻合:良渚文化中石钺非常发达,表明良渚人也好勇强悍;蚩尤战争节节胜利之时,也正是良渚文化非常发达之时;而蚩尤最终被黄帝打败的时候,又正是良渚文化衰败的时候;传说中的蚩尤其它的几个部落联盟同属东夷集团,居于山东和长江三角洲一带,而蚩尤部族中有一支首领叫九黎的大部落联盟,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了良渚文化的所有地域,因此,强悍的良渚人应该就是九黎族中的一支。九黎部中有一支叫羽人或羽民的,他们信奉鸟、兽,把它们当作祖先,因而信仰、崇拜鸟、兽图腾,而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的神秘图案下部分似乎也象鸟、兽,也是良渚人崇拜的一种图腾。所以良渚人可能就是羽人或羽民。

  2. 从历史记载中寻找“良渚人”
  良渚文化距今为5300~4000年,处于没有历史记载阶段。到了良渚文化的下限起,不到1000年,这个地区的历史记载就开始了。记载有越人和吴人,这两支部族在良渚文化以后不久,就在良渚文化地域范围之上登上了历史舞台。良渚人与吴人、越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后来吴地古老文化的母体,是吴文化的基石,而吴和越是属于同一个部族的两个中心。其大致的分析是这样的:浙江省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础地,在距今2万~10万年间,自然界的变迁频繁而剧烈,越人的祖先就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宁绍平原繁衍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距今1.5万年左右,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人几次大规模迁徙。在距今1万年以后的一次迁徙中,有一支越过了钱塘江进入了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地带,从此在这个地区生息繁衍,逐渐地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族人。正式进入历史时代的吴越应该就是良渚人与吴越人有着某种关联的一种印证。
  良渚先民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心灵创造了辉煌,把良渚文化引向了文明时代。然而,就这一支在当时可称为相当发达的古文化,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后,像一颗绚丽多彩的流星,在令人目眩神迷了一阵后突然神秘地“失踪”了,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为此,人们多方收集资料和证据,希望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二:消失之谜
  1. 是海侵摧毁了良渚社会吗?
  在公元前3000年(距今6000年)前后,全球性气候变迁,良渚文化晚期,气候变暧,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这次海侵对于良渚文化来说是毁灭性的,经历了千余年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毁于一旦。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没,设施被摧毁,良渚先民赖于生存的农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没在水中,良渚人就这样没有了家园。没有了生存之地,或迁移或死亡,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也就这样给海侵摧毁了。所以今天我们在良渚文化遗址之上还普遍发现有水灾痕迹──淤泥、泥炭和沼泽层。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遗址,如今还深深地埋在太湖湖底呢!

  2. 是洪涝灾害击败了良渚人吗?
  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平均温度比如今高摄氏2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雨量明显增多,加之当时的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于内陆的水宣泄不畅,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水患。因此当山洪暴发,江河水涨,洪水泛滥,陆地被淹,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逃奔外地。原有发达的良渚文化各种设施,顷刻间被摧毁,而其农耕地更是常年淹没,再也无法以农为生了。特大洪水灾难延续了若干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只有背井离乡,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长途跋涉,辗转漂流去寻求、创造第二家园。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南下的一支到达粤北(今广东省北部)后融入了石硖文化,而其主体则渡江北上到达了中原,与中原的龙山文化先民发生了一场生存空间的生死搏斗。良渚人部族虽然是一个强悍的部族,可是到达中原后,受到当地部落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战争。然而良渚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最终在中原部族的联合抵抗下,被打败了,未能在中原取得一块立足之地重建本族的文化,最后不得不被胜利者吸收、同化和融合,因此才会有如此多良渚文化因素出现在龙山文化之中。

  3. 战争导致了良渚社会的衰竭吗?
  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类似的部落方国为数不少。随着各古国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神权于一体的统治者,对内实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外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扩大地盘和人口,同周邻部落古国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族本来在当时是最发达、最强悍的一支,但是由于贵族首领的日渐奢靡,普遍追求享乐型的社会生活,非生产性的劳动支出占有相当大的社会比重,社会基层越来越不堪重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社会矛盾激烈,内讧和各立山头的局面产生,危机四伏。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控制力,国力日益削弱,这种情况下在频繁的战争中也就逐渐失去了取胜的优势,抵挡不了外敌的入侵,内忧外患,最终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4. 良渚文化真的消失了吗?
  受到海侵、洪涝灾害或是战争重创的良渚人,除了大部分迁移外,还有部分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几百年后气候转为干凉,积水消退,另外一支部族马桥文化的人们逐渐来此定居。他们的生活也似乎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气温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气候的凉爽与干燥使河水也逐渐向下退去,原先被淹没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来、沼泽也明显减少。马桥文化的人们从残存的良渚人那里吸收了良渚文化的成份并想把它发扬光大,但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入侵,先后又兼容并蓄地吸收了其他的外来文化,使得良渚文化最终没有在马桥文化的人们手上得到充分发展,因而马桥时期陶器制作欠精,造型比较简朴;而玉器不仅品种少,而且质量差、雕工粗劣简陋,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不及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并没有突然神秘失踪,马桥文化先民正是她的主要继承者。

三:原料之谜
  良渚文化的玉矿在哪里?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种类数量非常多,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甚至提出了“玉器时代”说,以诠释玉器在中国古史分期上的重要地位。玉器的数量多,说明良渚时期玉料的用量很大,要有丰富的玉矿来供给。在良渚文化范围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良渚时期的玉矿,有人就认为良渚玉料是从盛产玉的辽宁或新疆辗转运来。这个观点显然很难站得住脚,想象一下,在史前古社会,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运载工具、交通工具简陋,良渚人如何能够从那么遥远的东北、西北,穿过无路的荒野莽林、高山大川把玉料运至东南的良渚文化圈内?
  天上不可能掉下玉石来,所以有的专家执着地认为,在良渚文化的区域里尤其是在良渚遗址群内的天目山余脉,一定存放着被人们遗忘了的古代玉石矿藏。文化可能消失,但是先民开采的古玉矿藏却应该是永恒存在的。
  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太硬度在5.5~6度之间,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这一发现兴奋了考古学术界,专家们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可以确定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有关玉料来源这一重要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
  但至今还存在的疑点是,位于浙江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中心遗址──良渚遗址群内出土的玉器是其它遗址出土玉器数量的总和,其所需的玉料也应是良渚文化圈内量最多的,这些大量的玉料都是从江苏小梅岭运来的吗?在良渚遗址群内至今没有发现矿藏的同时,不少专家仍坚信很可能是“就近取材,来自附近的地区已被遗忘的古矿床”。这一推测符合现代人的思维,为普遍人所接受和期待,但愿将来的考古发掘能够证实这一推断。
7#
 徐建宁 发表于: 2005-12-8 23:49:44|只看该作者

文化馆院

良渚博物院
  前身是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992年良渚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1994年5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从此承担起传承、发扬良渚文化的光荣使命。博物馆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主楼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为造型,使整个建筑既融入了良渚文化元素,又显得古朴别致。)
  现良渚博物院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隶属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
  良渚博物馆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点缀美人靠等建筑小品。
  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展览设计理念是:雍容华贵、高雅亲和。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平民化博物馆。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展厅中,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另外在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中分隔出前厅和尾厅,作为导引和结束。
  良渚博物院的工作目标是:成为良渚文化和良渚遗址的文物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学术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普及宣传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和优秀的青少年教育活动第二课堂。
6# 青城山
 楼主|陈道洋 发表于: 2005-12-8 21:32:42|只看该作者

代表文物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的地位最为突出。玉琮作四方柱形,中间有圆孔,外周有饰纹。《周礼》中记载玉琮是祭地之器。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故玉琮被列入中国传统的玉礼器“六器”之一。
  良渚文化玉琮出现最晚,但数量最多,器型最大,形式多样,几乎每件都有纹饰,制作极为精美,为迄今所知新石器时代玉琮中形式最全、工艺最精湛的作品。此外玉串饰组合也很丰富,造型新颖别致。一般由玉管串成,玉璜为坠,上饰神徽图案,显然是高等级的装饰品,其主人应是氏族的首领或贵族,还有一种奇特的玉冠状器,形似神人纹头上的羽冠,下端有榫和穿孔,有的饰神人纹,也应属于图腾或宗教意义的礼器。

一:十二节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31cm,大端边长7.5×7.5cm,小端边长6.5×6.4cm。
  玉琮本青绿色,玉料斑驳,后沁为黑褐色和暗红色。以12节简化的人面纹为饰,每节均以棱为中心,刻饰简化的神人纹,冠、嘴均简化,大多眼纹已模糊不清。玉琮两端对钻孔,呈明显的喇叭口状,管钻穿孔。在大端射口中间部分雕琢一符号。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
  刻有符号的良渚文化玉器,主要为玉璧与玉琮,但数量不多。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原始宗教有某种联系。故宫博物院藏品。

二:神人纹玉琮王
  高8.8厘米外径17.6厘米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迄今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纹饰是人面与兽面的复合形象,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典型图案,反映了良渚人高度发达的宗教信仰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5 08:13,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