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9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昭君出塞:团结佳话传千载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 中国民族报编写组
昭君文化节上,演员在表演舞剧《昭君》。张丽娜摄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西汉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归附。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王嫱)赐给呼韩邪单于作阏氏(王后),并为纪念此次和亲而改元“竟宁”。“竟”同“境”,“竟宁”取“边境安宁”之意。昭君出塞后,汉朝与匈奴政权维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局面,迎来“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太平盛世。
  王昭君作为和平使者,远嫁漠北草原,留下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骚人墨客吟咏千年,将她的故事汇入了民族融合的恢宏叙事。唐代诗人张仲素用“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来形容昭君出塞后生活安定、生产繁荣的景象;元代诗人赵介用“犹胜嫖姚千万兵”颂扬王昭君对平息战争、安定边境的贡献;现代史学家翦伯赞以“如何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肯定王昭君在政治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
  相传,王昭君去世后,被安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黑河南岸。昭君墓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青草如茵,因此人们又称其为“青冢”。
  1963年,董必武同志到内蒙古考察工作时,题诗《谒昭君墓》云:“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从历史的高度,赞美了王昭君为民族团结作出的重要贡献。如今,青冢之前,屹立着董必武所题诗碑。在人们心中,昭君出塞已经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成为民族团结的纪念塔。
  在我国历史上,和亲联姻,多有其事,如西汉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诚然,和亲政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它也昭示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以昭君出塞为代表的和亲联姻,促进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打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两千多年过去了,昭君墓仍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去参观凭吊,发思古之幽情。而依托昭君墓及一系列纪念建筑设施而建的昭君博物院,已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自1999年起,呼和浩特市举办一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这是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昭君这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历史人物,作为青城的城市品牌,吸引了八方来客。内蒙古创作了大型民族舞剧《昭君》等一批文艺作品,讲述昭君扎根塞上、促进民族团结的传奇故事,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主旋律,谱写共同发展新篇章。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情深谊长。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香溪河水缓缓流淌,作为昭君故里,这里世代流淌着和亲交好的文化遗韵。今天,蒙古族同胞最爱喝的奶茶,其原料青砖茶大量产自湖北。而在湖北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侵袭之时,内蒙古派出多支医疗队千里驰援,还将来自草原的新鲜牛羊肉、奶制品送往疫区;方舱医院内,蒙古族歌舞成为吹散阴霾的一缕清风……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今日的内蒙古与全国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巍巍大兴安岭脚下,有个叫巴彦敖包嘎查的地方,嘎查里多民族家庭超过一半,甚至有从南方远嫁过来的傣族姑娘。嘎查最热闹的文化广场,是各族村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客厅”,大家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展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美好图景。
  昭君出塞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它以史言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依存、休戚与共,也时刻提醒后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2014年1月、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他反复强调,内蒙古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要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并对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守望相助的希望。这些殷殷嘱托,激励着新时代的草原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把祖国北疆建设得更美丽而奋斗。
  (执笔:文静)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时代做好新疆工作的关键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04:48,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