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1年她,灰色混凝土上的一抹红

 [复制链接]
源自:西南交通大学
原文标题:她,灰色混凝土上的一抹红

  “我相信,只要努力的状态不变,到了哪个阶段就自然会得到那个阶段该得到的东西,水到渠成嘛,很多时候别人的优秀也都是一步一步积累下来的,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找到方向。”
  《鸿哲微谈》第五期|任娟娟: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7岁来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6岁博士毕业留校任教,33岁被评为教授,37岁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她在一个高手如云的行业里,无问西东,砥砺前行,拥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履历,见证了中国高铁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飞跃。然而,她和道路与轨道工程的故事,却始于一个偶然。
  21年过去,曾经的树芽已经成长为灰色混凝土上令人驻足的一抹浓绿。可我仍想启动时光机,回到21年前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我想知道,被调剂到土木专业的女孩预见到她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一切顺利的表面下潜伏着不设天花板、不问结果的耕耘。
  「清晨」
  在见到她之前,我在脑海里幻想了无数遍这位女性的模样。一个被学生描述成温柔、体贴、干练、“不精致”的女强人会如何穿着,如何言语呢?
  推开门的那一刻,房间每一个间隙都充斥着严肃的分子,被电脑屏幕挡住了大部分脸的任娟娟正在处理工作。她挥了挥手,示意我们在办公桌前的圆桌稍等。大家蹑手蹑脚地坐下,不约而同地放慢了翻本子和拿笔的速度,生怕发出高一分贝的声响惊动了专注的她。
  过了一会儿,这位穿着并非“不精致”的女性终于起身打破了这几乎静止的画面。映入眼帘的她从骨子里散发出温婉的气质,长发和连衣裙整理得服服帖帖,耳饰和项链看似随意却又透露出打理过的精心。我万万没有想到,拥有着干练与毅力的工科女强人,居然是这样一位看上去温柔贤淑的女性。长年的研究没有改变她的气质,反而让她眼眸间温柔之余的坚定和果敢显得更加动人。
我越发好奇她与铁道工程的故事。她说:“其实当初,是铁道工程选择了我。”
  2000年,中国远不如现在发达,计算机开始兴起热潮,它是任娟娟的第一志愿,然而激烈的竞争最终使她被调剂到了铁道工程专业。那时国内很多基建都还没开始,主动选择整天和水泥、混凝土打交道,将宝贵的青春交付给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的土木专业的女生少之又少,那时谁也没有料想到国家基础建设如火如荼的热闹景象。
  “既来之,则安之。”任娟娟如同沙漠里的仙人掌,森林里的变色龙,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又或者是,她从小就培养起的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自觉,让她早早就明白,改变不了环境,改变不了社会,就只能改变自己。
  误打误撞进入一个看似不那么适合女生,又不“时尚”的行业,17岁的她没有心灰意冷,反而积极地吸收雨露和阳光,探索另一个自己,一路致力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与损伤机理等研究。
  我国无砟轨道技术进入大规模、系统性地深入研究开始于2003年,当时中国的铁路发展落后,很多技术需要向德国、日本引进学习。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大,铁路的运营环境复杂,对高铁的要求更高。通过不断的学习、消化、吸收,结合国情再创新,2008年中国高铁开始研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无砟轨道结构,到如今,中国高铁已经处于多个领域创第一的高精尖地位。风沙里的兰新线,高寒地区的哈大线替代了绿皮火车,繁忙的京沪高铁……均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了一张从山西开往成都的绿皮火车车票,要在售票大厅排长龙般的队伍,借助人潮拥挤的力,才能将自己挤到火车的门框边顺势踏入车厢,扑鼻而来的复杂气味,车厢里的人声鼎沸,火车到站后的面容憔悴,这些关于绿皮火车旅程的糟糕记忆停留在了任娟娟那一代的青春匣子里。中国铁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任娟娟是这一蜕变的见证者,也是致力科研的幕后工作者之一。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在任娟娟的眼里,好像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找准每个阶段的角色,循着最优化这个角色的路径走下去,路便能走顺了。
  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任娟娟也是从随大流,到面对读硕士还是工作,再到确定目标这样一个个阶段过来的。不同的是,她明白本科阶段的随大流是哪怕没有清晰的目标,本职工作也是安安分分读书。
  硕士阶段,面对未来将何去何从的迷茫,她最先做的,是通过咨询和抉择,确定未来的目标,并毫不动摇地坚守。“动摇肯定什么都做不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首先要确定目标,一旦定了之后,就沿着这个目标走下去,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她似乎永远都这么雷厉风行,决定了就去做,做了就尽可能做好。
2007-2008年,任娟娟以国家公派留学生的名义前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她把初来乍到的自己称为团队的“外来户”。“外来户”需要自己主动融入团队,这对于多数人来说都很不适应,于是便被放养,成了没人管的学生。为了让自己“有人管”,任娟娟像个“问题怪”,她整日蹲守在实验室里,拉着博士甚至是工人和她聊天。于是你经常能看到一个绑着马尾辫的女孩,追着正在忙碌的工人,用自己不熟练的德语问他们今天天气怎么样,转而又跑去询问刚刚操作完实验的博士师兄,这个实验有什么注意事项和实验心得。空闲时间,她还会去教授的办公室“逮人”,忙碌的教授被“逮”住了也不得不给这个“烦人”的学生解答疑问。慢慢地,任娟娟如愿融入了这个新的团队,师兄们在做实验时开始主动叫她动手操作。
  留学期间的诱惑很多,新奇的文化、绚丽的欧洲风光、多彩的娱乐生活,都没有动摇任娟娟的心思,她深知自己是来学习的,目的性让她忘却了这花花世界。
  目的性是任娟娟的做事原则,尽可能减少时间的浪费,做有效的事情,从上学到工作,她舍弃了很多休闲时间,为的便是在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自律是一种会上瘾的习惯,所以哪怕她现在已经收获颇丰,也极少去享受那些年遗忘的娱乐和消遣。她像个永动机,通过自己的主动轴带动从动轴不停地转动,期盼在有限的生命里书写多一点的可能性。
  任娟娟的学生也会发出疑问,“我也搞不懂,老师都已经评上了教授和优青,也有了孩子,怎么还那么拼。”
  记者也忍不住问她,“您什么时候会考虑放缓脚步?”
  她说:“现在,我可以选择放缓脚步原地踏步,也可以选择缓慢前行或大步前进,总之,我拥有选择权了。但是,我现在的选择仍是:希望不要给未来留下遗憾”。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实验室里,早到和晚归的同学总能看到任娟娟加班加点,伏案工作的身影,她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屏蔽了窗外的云卷云舒,桌上的花开花落,忘记了疲倦与喜悦的情绪变化。
  2009年,任娟娟毕业留校,2010年开始国家青年基金的申请,初生牛犊不怕虎,任娟娟是个敢于试错的人。不出所料,经验不足的她第一次申请以失败告终,但她并没有就此搁浅,认真修改反馈回来的修改意见,紧接着又在第二年开始了再一次申请,再次失败。2012年,处于妊娠期的她仍在坚持,靠卧在床上,支着一个小桌子,在临产前十天才把终稿写完,挺着大肚子上交了第三次申请书,新生儿的降临也孕育了成熟的基金申报书,这一次,她成功了。
  “拒稿是常态,十中二也没关系,继续写,一定要练出自己强大的内心。”
  她也常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尝试各种事情,哪怕是刚得知消息却马上就要截止,她也会鼓励学生们勇敢去试一试。结果并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在她看来,科研的成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足够的积累,总有一天会汇集成河流。
  曾国藩有个一生谨遵的人生格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结果没什么大不了的,过程才是她看重的乐趣所在。
「职场」
  第二次见到任娟娟时,鼻尖微微泛红的她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小包,挺着笔直的身体,逆着西南冬季的寒风,骑着一辆小巧的电动车在记者身边停驻。这辆作为她的学生认为她“不精致”的证据的电动车,却是任娟娟送孩子上学和上班的得力助手。这样的出行不仅避免了在路上浪费时间,也增加了她与孩子之间的互动,那是一天中难得的亲子时光。而她目不斜视骑车的样子,竟为她增添了几分可爱的模样。
  下车后,她带着学生前往工程实验室。任娟娟娴熟地走近轨道结构试验设备,毫无包袱地坐在了半截轨道上,顺势拿起了试验装置,犹如指点江山一般,输出一个又一个专业术语。
实际上,面对女性这个角色,在家庭中她是传统的。“当你们成家以后,会慢慢发现,如果家庭没有经营好,其他的成功都是没有用的。一定是先把家庭打理好,才能放心在外面打拼。”她六点多起床,为孩子做好早餐,帮他们换上校服,在上班高峰前将孩子送到学校,一个完美的转身,她又来到另一个校园,细心指导着她的另一群“孩子”。
  她清晰地穿梭在各种身份之间,而多重身份的叠加,让这位职场女性的魅力愈发光芒四射。
  「过去和未来」
  “您有偶像吗?”
  “我身边就有很多,比如我们学校的电气领域专家冯晓云副校长,还有我们的优秀校友──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主席严金秀,中南大学校长、铁路空气动力学专家田红旗院士等等,我听过很多关于她们的报道,也亲眼见证过她们的努力与优秀。不过她们都太优秀了,我距离她们的成就还太遥远,目前也没有那么远大的目标。我比较随性,我相信,只要努力的状态不变,到了哪个阶段就自然会得到那个阶段该得到的东西,水到渠成嘛,很多时候别人的优秀也都是一步一步积累下来的,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找到方向。”
  就像此时料想不到自己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更替一样,那个17岁的女孩,也无法预见自己未来的模样,于是她选择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尽全力演绎好每一个阶段的角色。38岁的她再回首时,却发现早已摘得累累硕果。
  REN JUANJUAN
任娟娟
  任娟娟,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第十四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获得者,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其他项目若干项。以上成果出版专著与教材共5部、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EI收录30余篇。现任国际标准组织(ISO/TC269/SC1/AG03)学科委员,中国高速铁路健康管理技术论坛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协会铁路轨道学科常务委员会委员,多个国外SCI期刊审稿人、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铁路局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抽检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
  内容来源:扬华研究生新闻中心

  :毛萍熊偲雨吴奇彭鑫曲芯雨
⊙作者:毛萍

◎摄影:彭鑫向怡蓉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李思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蒂曼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蒂曼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蒂曼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蒂曼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蒂曼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蒂曼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成绩单:群众安全感达98.4% 我与北化的相遇,充满这些惊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0 23:19,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