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98|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6 17:04:0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手艺土取暖器──烘笼

 [复制链接]
⊙ 朱文建
  成都的冬天不像南方那样温暖,也不像北方那样天寒地冻,家家户户都可以烧炕取暖,足不出户,屋里就如安了暖气。成都的冬天说冷不见得冷,说不冷又有点冷,烤烘笼成为当年成都人独特的取暖方式。
  烘笼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以前成都家家户户都备有两三个烘笼,一到冬天就拿出来用。杂货铺里有卖烘笼的,街上的篾货市上也有大大小小的烘笼卖,就如现在的空调、电暖器一样,在冬季很是旺销。烘笼都是用竹篾编成提篮状,有大有小,中间放一只瓦钵钵用来装火炭。每次煮饭时就烧一些柴禾,然后把红红的桴炭夹进瓦钵钵里压实了,再盖上一层草灰以保温取暖。
  于是,冬季里就会出现一道独特的景观:除了少数年轻火气旺的人外,无论男男女女,每个人胯下都夹了一个烘笼。腰间拴一条青蓝布的围腰罩在烘笼上,双手提着,走到哪儿就烤到哪儿,那竹篾把手早被摸得光光生生的腊黄。进茶铺也提了烘笼,一边喝茶吹牛,脚冷了,就把双脚放在烘笼上烤。火不熊了,拿出一块斑竹片片拨一拨,喊店老板:加点火来!折两截玉米芯埋在火里,有锯沫面更好,撒一层在上面,一时间烟雾腾腾。街上还有专门卖桴炭的,用杂木、青木冈等烧成,熬火(耐燃)得很。
  记得那时每次看见母亲往烘笼里夹红红的火就禁不住满脸兴奋,我们在屋里一边烤着烘笼,一边拿来胡豆峨眉豆(扁豆)之类的在火里烤得“噗噗”的爆响,用竹签签夹出来,慢慢地嚼着品着,香喷喷的,满口生津。不过烘笼也有个坏处,容易着火。有人还把烘笼提到床上烤,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火灾;还有摆龙门阵摆得起劲的,不小心围腰都燃了。
  早就不用烤烘笼了,空调电暖器的好处自不必说,人们的衣着鞋袜也都比以前好得多保暖得多了,所以我觉得成都的冬天依然是冷,又不见得有多冷,烤不烤火都可以过的。
烘笼儿向主人家问询是否有家中有烘笼儿,答曰:有,不一会便提出来了一个。不过,这与儿时在新津县所看到的竹编手艺要差许多,那可是用金丝竹编的
地点聚源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1-09-16 11:17:49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相关帖子 » 标签

电影百年四川留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出炉 川剧蜀锦26项上榜
2# 四姑娘山
 代蜀华 发表于: 2006-1-6 18:13:5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取暖器的鼻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周从林 发表于: 2008-12-22 21:20:12|只看该作者
泸州叫“豁儿”
4# 金佛山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1-9 20:07:03|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儿时烤烘笼儿的情景。

那个年代,没有电暖器,没有电热毯,甚至还没有热水袋。家头除了有烧岚炭的火盆供大家烤火取暖而外,个人取暖就靠烘笼儿了。

敝人也烤过烘笼儿。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烧柴,大人把燃着的桴渣儿从灶孔(即灶膛,读作“灶哄”)头夹到烘笼儿头,拿灰盖到,于是就可以取暖了。当表面的桴渣儿变冷,感觉不太暖和时,就拿一根铜做的像锅铲一样的东西在灰里头“糙”(翻动),把埋在灰里头燃烧正旺的桴渣儿“糙”到面上来,于是又感到很热和了。那个年代温室效应还没有现在凶,成都的冬夜又阴又湿,铺盖窝儿冰冷。于是在睡觉前,妈妈就拿烘笼儿先把铺盖窝儿烤热,我们才钻进去睡觉。也曾听说有人睡觉时把烘笼儿放到铺盖窝儿头,睡着了以后一脚把烘笼儿蹬翻,引起火灾之事。烘笼儿还有一个好用途,那就是烤衣物。冬天衣服洗了以后,好几天都干不到,只有拿烘笼儿烤。记得冬天换衣服,妈妈都是先拿烘笼儿把衣服烤热,才给我们换。有了小妹儿以后,冬天拿烘笼儿烤尿片片则更是方便。

后来,家里有了热水袋,就再也没有用过烘笼儿了。去年去洛带甄子场耍,在湖广会馆民俗展品中见到了久违的烘笼儿,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

要注意的是,“烘笼儿”在成都方言里不仅要读作儿化音,而且“笼儿”还受“烘”字的影响变作阴平调,读作 hong1ler1,不读 hong1long2。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谢谢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30 01:34,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