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3949|回复: 1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僧侣中国佛协副会长 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佛教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有拓展空间

 [复制链接]
  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成都市人大常委、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佛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5年4月20日下午,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当选为驻会副会长。

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  GEy6O8s8.jpg  保存到相册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潘家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潘家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潘家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潘家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潘家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潘家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几位当代高僧给我的题字 昌臻法师:学佛的捷径
20#
 btkj 发表于: 2018-11-26 20:3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佛协副会长:佛教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有拓展空间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国佛协副会长:佛教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还有拓展空间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消息,由中国佛学院主办的“新时期佛教教育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开幕。此次会议围绕佛教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体系建设、传统佛教教育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
  2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表示,中国佛教教育在近一百年来虽取得成功,但在时代快速转型与文化价值观多元的新时代,佛教教育事业如何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
  他说,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地方佛学院法师代表共同探讨佛教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当代佛教教育健康稳步地发展奠定基础。希望与会者积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为新时期佛教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为当代佛教教育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杂志社社长、教授黄夏年表示,佛教是时代的产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影响,当代中国佛教才走进了新复兴时代。中国佛教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世俗教育成就,乐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希望研讨会能为中国佛教教育编织一条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文脉,从中找出最基本的主线与发展脉络。
  据介绍,出席研讨会的嘉宾包括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以及全国13所佛教院校的法师代表等。
19#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9-6 19:28:01|只看该作者

宗性:佛教中国化的经验与当代实践

源自:中华文化学院
佛教中国化的经验与当代实践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宗性

引言
  佛教起源于印度,广泛传播于世界。从佛教传播的语言方式划分,世界范围内共有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三大型态。
  我国是佛教传播的主要国家,三大语系佛教俱全。三大语系佛教传入中国后,都成功的实现了中国化进程,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佛教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与智慧
  佛教自印度创立之日起,就有非常开放的传统。佛陀在世时,为佛法的传播定下了“契理契机”的根本原则。“契理”是指保持佛法的核心理念和教法不被异化;“契机”是指实现佛法适应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传播的灵活方法。千百年来,佛法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正是秉承佛陀定下的“契理契机”原则,成为了国际性的世界宗教。因为有这样的传统,佛法在中国的传播,更是在“契理契机”智慧的引导下,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的灿烂历程。

二: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与成就
  汉传佛教主要在我国广大汉族地区传播,自公元前后传入后,其中国化进程持续的时间历经两千余年。两千多年来,佛教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文化也以包容的胸怀接纳佛教文化,形成了互补互融的良好互动,最终促使佛教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后,经历了短暂的植入期,在进入消化期阶段,比较注重中国化的方式来理解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植入期主要以翻译经典为特征,但在翻译中,译师们已经利用中国文化的词汇和方法来翻译佛经,奠定了佛教中国化的基础。特别是在消化期的时代,我国的佛教徒所开创的“格义佛教”,是典型的推动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标志,用中国式的方式来判摄佛法的内容而形成“判教”思想,更是佛教中国化的创举。正因为在消化期阶段的中国化方法的广泛运用,促使佛教在思想义理层面适应中国社会的需求,完成了重要的中国化理论创新,成就了隋唐以来,以宗派佛教为特征的中国佛教繁荣景象。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实现了理论层面的中国化,在组织形式、运行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根据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现状,作出了适应性的调整。唐代马祖道一开创的“丛林”模式,便是佛教在组织形式上彻底中国化的成熟象征,百丈怀海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制定的“清规”,更是佛教在运行制度上完全中国化的智慧结晶。正是“丛林”的组织模式以及“清规”的制度保障,佛教在印度时期所特有的生活习惯,成功地转化为中国化的生活习惯,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和实际情况。
  藏传佛教主要在我国藏族、蒙古族等地区传播。佛教在这些地区传播的时间大致起始于公元7世纪左右。千余年来,佛教文化在以上地区的传播,经过不断的融合与演进,逐渐成为了该地区的主体文化。佛教文化不仅是以上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对这些地区民众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完全融入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巴利语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也被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其民族融合程度也非常紧密,成为了傣族等民族的文化价值主流,对民众的影响也同样巨大,是普通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传佛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三:佛教中国化的当代实践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走向了融入世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社会及文化也发生了数千年来未有的巨变,佛教如何适应这一变革,重新与当代的现代化中国相契合,是当下中国佛教徒应当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
  首先,当代佛教的中国化,必须继承两千余年来传统佛教的优良遗产,这是佛教赖以传承的思想源泉。
  其次,当代佛教的中国化,还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服务于当代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的主流自觉,这是佛教当代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另外,当代佛教的中国化,还必须具有开放的姿态拥抱新的社会形态。当代的中国社会、经济模式、生活方式、城镇化建设、信息网络以及智能化时代的来临,都是新兴的中国社会型态,当代中国佛教必须适应这些变化,还要有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其中,否则会面临边缘化的危险,而走向淘汰的绝境。
  再者,当代佛教的中国化,还应该与当代中国社会一样,融入到全球化的国际大潮流中,主动成为文化交流对话的沟通者,多元文明互鉴互动的推动者,为世界和平及人类福祉贡献佛教的独特智慧。

■ 结束语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两千余年中国化成功的经验,这是中国佛教徒的宝贵财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徒,在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社会中,如何肩负起历史责任,持续稳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当代实践,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每位当代中国佛教徒神圣的使命。
18#
 再轮回 发表于: 2015-7-26 23:29:53|只看该作者

宗性法师:佛教徒不要拒绝生活 不要拒绝这个时代

源自:佛教在线
  2014年12月27日下午3时,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应邀在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佛教在线-闻思讲堂”作了主题为《持名念佛与道次第》的精彩开示。现场百名信众在聆听的过程中不时报以欢笑和掌声,法喜充满。
  在法师开示前,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的义工首先向法师供养了一台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禅茶《悦赞》、舞蹈《水墨禅韵》、禅剧《无门之门-达摩东渡》、独唱《阿弥陀佛在心间》、二胡独奏《瑶族舞曲》、独舞《南无阿弥陀佛》,得到了法师的嘉许。
  随后,宗性法师登台升座为大众开演妙法。法师先是称赞了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有正法道场的氛围,是佛教社会化传播的桥头堡。法师说,这样说并非是客套话,并借此延展开来,做了一番有关佛教要社会化的开示。
  宗性法师:佛教要社会化
  大乘佛教应该要随时随地落实利他。要把佛法让我们感受到的伟大和了不起的地方展示给世人,把内在的体会外化出去。做的好比说的好要更有效果。因此,佛教要社会化,要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生产方式。
  1、佛教的思维方式
  法师以圣诞节为例做了剖析。在西方社会,圣诞节不仅是一个宗教性节日,还是一个国家性节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而相比而言,不要说全国,即便是学佛人的家庭里又有几人知道四月初八日是佛诞节呢?由此反思而得到的结论是,佛法首先要变成老百姓的思维方式。比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是否依靠的是佛法的智慧?老辈人常说“离头三尺有神明”,这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维方式,其实未必是经过什么教育,因为祖辈人就是这样口耳相传下来的。
  法师为了进一步阐述,佛法成为思维方式后对念佛人的益处,讲了一个实例。一位老法师念了20多年的佛号,前些年因为脑部受伤,经常表现出烦躁情绪,但是只要把念珠一放到他手里,立刻就能恢复平静。法师说这就是念佛念出了功夫。要让佛法成为生活方式,要先成为条件反射!
  2、佛教的生活方式
  法师说比如你们刚才演的节目,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以为佛教徒就是青灯黄卷、深山老林,不食人间烟火。学佛的人也要有人情味,不要搞得学佛的人就象个魔头一样,好象金庸小说里写的那个冷血的灭绝师太。(笑声)法师呼吁企业家们应该多开发点佛教徒能消费的产品。
  3、佛教的生产方式
  比如过去的白云观庙会、三月三、七月半,大家又祈福又消费,一举多得。这就是宗教变成了生产方式。如果佛诞节能够带动经济,大家不过这个节才怪呢。现在全球都一体化了,小农经济已经变成市场经济,这是无法抗拒的。如果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净化商业,商业不就会更崇高了吗!
  佛教要发展,就不要拒绝生活、拒绝时代,不融入就不能度众生。现在的人们已经从四合院进入社区了。佛教也要走入社区。
  宗性法师:持名念佛与道次第
  法师从三点开演了妙法:正确认识念佛法门、持名念佛与五乘佛法和持名念佛与五位阶梯
  1、正确认识念佛法门
  法师要求大众应树立一个正确见解,即:《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法都是佛说的妙法,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教法,否则对佛法的弘扬极为不利。不能说就一个念佛法门好,因为众生根性不同,好比病不相同,所谓“应病与药”,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
  法师介绍了汉藏两个体系的多个念佛方法。但依于善导大师的倡导,还是推崇持名念佛,简便易行。并鼓励大众,只要和净土法门相应,就要一门深入。同时,也不要一持名念佛什么经论都不学了。法师举了印祖的例子,印祖经常指导信众要与家人、邻居、社会处理好关系。所以,做为持名念佛人,不能与社会隔绝,要懂各种技能、技巧等善巧方便。度人就是要有多种方法。
  法师还强调,大家修行方向上可以一致,但因根基各异,不能盲目模仿他人。也要避免心急,心急也是烦恼。急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
  2、持名念佛与五乘佛法
  佛法分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虽然菩萨乘最究竟,但不能认为不究竟的就是不好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虽然人天乘不究竟,但这是最基础的,没有最基础的,哪有最究竟的?
  人乘是修持五戒;天乘是修十善业;声闻乘修四谛法;缘觉乘是见到无常法而自悟;菩萨乘要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
  念佛的五乘,即:人乘,念佛是为了求家人朋友平安的;天乘,不为了生死,不为解脱,为了止息众人的灾难等而念佛。声闻乘,因为人生不圆满而自求解脱;缘觉乘,看到别人念佛,自然就念佛了;菩萨乘,念佛是为了到极乐世界是去“留学”,然后回来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去极乐世界。
  净土教法讲三根普被,所谓五乘念佛方法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就是汉地修行的次第,说汉地没有次第,是因为没有去找。这些次第要根据对方的根基去推荐。否则你什么人都用一个方法度,度化众生就不可能广大。
  3、持名念佛与五位阶梯
  所谓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佛法里讲,一个凡夫从发心到成佛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从空间上是这五个阶段。
  资粮位,是修行的准备阶段,好比筹备粮草、车乘等;加行位,加工用行,即出发、迈开脚;见道位,见到点影儿了,还没走到,但是心里有底了;修道位,看见后还有距离,但不着急,稳当地走;究竟位,最后走到了,成佛了!
  法师又以熬粥做比喻。先准备锅、水、米,就是资粮位;然后,点火开始熬,就是加行位;等水开了,就是见道位;水开了,为了不让粥糊就要用小火了,就是修道位;粥熬好了就是究竟位了。
  念佛的五个阶梯。资粮位,起信、修三福,对极乐世界不怀疑,对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不怀疑,对念佛能往生不怀疑。加行位,做定课!散心念佛是人天福报。要以固定数量,一段时间内专念,雷打不动。这样念下去,即便临终有点业障现前,别人念一下,你马上跟上就往生了。也要注意质量,不管念几字洪名,不着急,听清楚。见道位,念到纯熟,不念耳朵里仍有,内心能生起喜悦感。修道位,烂熟,修行的巩固阶段。究竟位,念佛三昧,往生绝对有保障了。
  法师最后殷重叮咛,一般念佛不受用,都是前两步没有走扎实。不要模仿,要消化,理解,才能有质量。并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相应的念佛法门,早日让那句佛号与念头合一,不用等到命终,你的通行证就紧握在手!
  法师的精彩开示结束后,大众排队从法师手中接过计数器,发愿精进念佛,并纷纷和法师合影。最后,在恋恋不舍的氛围中,众人合掌恭送法师离场。
17#
 再轮回 发表于: 2015-7-26 14:18:34|只看该作者

宗性法师:中国汉传佛教僧伽教育思考

源自:中国佛学院  : 宗性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图片源自:凤凰佛教)
  “僧伽”一词,梵语“samgha”,意译为“和合众”,即现在佛教界通称的“僧团”。僧团是住持佛法的核心,肩负着弘扬佛教的使命。僧团的整体素质,以及成员的个体综合素质,对佛教的弘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以中国汉传佛教在两千余年的传播中,历来注重僧材的造就,通过各种形式对僧团成员的学修素养进行提升,并置这种学修提升的行为于整体氛围中,逐渐形成以寺庙为中心,以师徒传授为途径的丛林式培养僧材模式。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社会教育已从中国传统书院式师生传授的模式,转变为现代形态的新型大学式教育模式。汉传佛教僧伽教育也随之一改传统的丛林式培养僧材模式,兴办起学院式的新型教育机构。如今,从调研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汉传佛教界,从事僧伽教育的佛学院,大约有40余所,为当代汉传佛教僧伽的学修提供条件。
  时至今日,汉传佛教新型学院式的僧伽教育已走过百余年的不平凡历程。回首百年僧伽教育之路,通过学院式僧伽教育的实践,为近现代汉传佛教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弘扬培养了大批僧材,开启了近现代契理契机弘法大业的新风气,为近现代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僧伽教育的现状而言,仍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环节。诸如教育理念和目标的模糊化,教育功能的不完善性,课程设置的不规范性,师资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僧材培养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都亟需引起有识之士关注和思考,并在教育工作中予以落实,促进佛教教育事业步入良性有序的轨道,才能使僧伽教育事业成为僧材输送的基地和摇篮。针对以上僧伽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拟从如何完善僧伽教育功能的角度,略陈个人思考,并以此就教于贤达方家。

一:僧伽教育的三项基本功能
  就僧伽教育而言,与社会的国民教育相比较,是具有宗教性质的特殊教育。尽管如此,僧伽教育也是教育事业,与社会国民教育仍具有相同的共性。就国民教育而言,对大学的教育功能已有基本共识,即大学教育应承载教学、研究、服务三项功能。并且,这三项功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同时具有内在的联系性。教学是教育工作的基本职能和核心,研究是教育工作的延伸和升华,服务是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作用。教学是达成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生正是通过教学互动来完成接受教育的必要性;研究是展示教育水平的重要平台,教师学生正是通过研究成果的发表,来展示教育水平的质量;服务是落实教育成果的检验环节,教育机构正是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教学工作的现实价值。社会国民教育机构中,任何一所较为上规模的大学,一般都具有以上三项教育功能。在实际情况中,有的大学在某一项功能或某两项功能上发挥较为出色,有的大学也兼具以上三项功能。
  同社会国民教育一样,愚见以为,佛教僧伽教育机构,也同样应具有以上三项基本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为僧材培养服务。就目前从事僧伽教育机构的佛教院校而言,大多数佛学院在以上三项功能的具备中或多或少都有欠缺,基本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学功能上。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主要关注教务工作和教导工作,其中教务工作基本上是围绕教学计划的完成而展开,教导工作大体是围绕学僧的行为规范而展开,而以上两项工作,实际上仍然只是教学工作的具体分工实施而已,是以造成今日大多数佛学院教育功能单一,僧材培养缺乏针对性等现状。愚见以为,要想改变现在僧伽教育的现状,务必应从完善教育功能的环节上加以重视,促使从事僧伽教育的佛教院校,在教学、研究、服务三项基本教育功能上逐一完善。

二:教学功能的明确
  佛教有“学修并重”、“解行相应”的学修传统,其中“学”(解)侧重于“闻思”二慧,“修”(行)侧重于宗教实践和宗教体验(修慧)。以上学修传统,决定了佛教僧伽教育中,教学工作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有宗教修持的引导。因此佛教僧伽教育的教学功能,基本上应包括知识传授和引导宗教修持两项任务。这两项任务又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知识传授树立正确的见地(正见),在正见的指导下进行宗教修持,以保证修持方法、方向和目标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宗教修持的实践,又能进一步明辨见地的合理性。以上两项教学任务的落实,才能保证僧伽教育的僧材培养目标不受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佛教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虽然都普遍有知识传授与引导宗教修持的整体意识,大多把“学修一体化”作为办学的理念和方针,但整体看来,从根本上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步骤。有的佛教院校虽然在教学中有关于宗教修持环节的设置,诸如禅修、念佛、诵经、早晚功课或其他形式,但在学生的实际运用中,缺乏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传授和引导,即使负责教学的师资在方法上有一定的传授和引导,但基本上是普遍性的指导,对学生的个体针对性指导并不充分,是以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将对学生的具体宗教修持方法和步骤落实在细节上,具有可操作性,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和收益,是提升和完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或多或少存在学生不愿学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恐怕与师资在教学中不善教不无关联。当然,以上现象的存在,在不同的佛教院校情况是不能等同的,有的佛教院校中,有比较优秀的师资,在课堂上善于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得好一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就明显要好很多,但有的师资如果在课堂上不善于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内容枯燥,学习乏味,课堂死寂,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上自然不会有收获,教学效果及质量也就自然受影响。因此,师资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能掌握课堂氛围,“善于教学’,是知识传授能否达成效果的重要保障。
  总的说来,在实际教学中,僧伽教育既要注重宗教修持方法的可操作性引导,又要注重课堂知识传授的“善于教学”能力,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符合僧伽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只注重其中的如何一项内容,教学工作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研究功能的关切
  中国佛教协会将“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确立为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从整体上说,“农禅并重”的传统在中国佛教传播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造成“农禅并重”的具体实施已收到挑战,但对这一理念的认同度在教内仍然较普遍,大概源于这一理念联通了宗教修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宗教修持寓于日常生活中,这也是佛法修持的真谛。至于“国际交流”的传统,中国佛教界已较为重视,原因在于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作用。但中国佛教界对“学术研究”这一传统的关切,与另外两项传统相比,似乎其认同度要逊色得多,究其原因,恐怕与佛教界对“学术研究”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存在分歧。
  既然将“学术研究”确立为三大优良传统之一,就表明中国佛教历史上有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这从中国佛教两千余年的传播史中可以得到证实。中国佛教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他们的各类著述的传世,足以证明他们在当时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后世的“学术研究”影响力。当今佛教界对“学术研究”的认同度之所以不具有普遍性,大概与近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方向及其成果的狭隘性有极大的关联。客观的说,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受西方学术研究方法的影响,学术研究明显有注重历史考据的色彩,同时又表现出难以理解信仰世界的倾向,是以有不少研究成果或结论对佛教信仰者来说,造成了情感世界的冲击,在情感世界的冲击下,佛教界自然对“学术研究”的公正性产生质疑,从而对“学术研究”工作本身的认同度也就不高,是以导致佛教界对学术研究的关切难以有热情的局面。佛教界整体如此,从事佛教僧伽教育的佛教院校也或多或少受此影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学术研究”的关切也自然缺乏足够的关切。
  就实际层面来说,学术研究与信仰修持是并不矛盾或对立的,在古代高僧大德的身上,这两者之间是完全统一的,他们通过信仰修持来落实学术研究的心得,通过学术研究来为信仰修持服务。近现代以来,学术研究与信仰修持之所以存在脱节的尴尬,完全是由于人为自身造成的,而不能罪责学术研究工作或信仰修持行为本身。另外,更不能将学术研究仅定位在历史考据,或者信仰批判上,历史考据、信仰批判固然是学术研究的范围,但它绝不是唯一的范围。从广义上说,古代高僧大德们对经论的注疏,对思想的勾勒和梳理,对历史的叙述和总结,都是学术研究的范畴。因此,今天的教界志士,应该以广义的学术研究方法,对印度佛教,乃至中国佛教的庞大思想体系进行概括,浩瀚的经论典籍进行整理,以现代语言进行诠释,以期为现实的包括信众在内的社会大众提供了解和认识佛法的方法与路径,这都是迫切需要而又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从佛教院校来说,在从事僧伽教育中,应该对学术研究有充分的关切,一方面组织专业的佛教学术研究团队,从事专业的专题研究,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还应将培养僧材的学术研究能力纳入教育体系中,为培养僧材搭建广阔的学术研究平台,拓展学术研究的视野,都应是僧伽教育中应该具备的功能。

四:服务功能的重视
  现实社会中的服务功能,大多是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所说的教育服务功能,同利益需求没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工作中的服务功能,应该是要解决为什么要办教育,以及为谁办教育的问题。教育不能只是为教育而教育,还应体现出教育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所在,它必须为现实社会的人才需求服务,就僧伽教育而言,也不能回避以上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僧伽教育不能只是为办佛学院而有教育机构的存在,僧伽教育必须为当代佛教的发展需求服务,僧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和认同。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佛教院校在实际办学中,僧材培养与当代佛教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佛教院校培养的僧材,不完全适应当代佛教发展的需求。从当代佛教发展的需求来看,佛教界应有如下的僧材需求,诸如:善于管理工作的管理型僧材,具备应酬能力的接待型僧材,善于宣说法要的弘法型僧材,具有研究能力的学术型僧材,娴熟仪轨唱诵的专门性僧材,指导宗教实践的修证性僧材等。但在今天的佛教院校中,基本上忽视了当代佛教发展僧材的实际需求,教育缺乏针对性,培养出的僧材自然呈现出不适应性。有的地方佛教界需要弘法型的僧材,能够输送去的又不一定能胜任弘法工作,有的地方佛教界需要管理型的僧材,能够输送去的又不一定能胜任管理工作,有的地方佛教界的僧材需要与输送或许能达成一致,但彼此之间又不一定具备缘份,是以造成通过僧伽教育培养出的僧材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然,这一现象在三十年前还不明显,随着近来佛教界发展情况的变化,这一现象似乎有成为普遍性的趋势。所以,为了让僧伽教育中培养的僧材能真正在现实佛教中发挥作用,就必须重视僧伽教育服务整体佛教僧材需求的实际情况。
  另外,从目前僧伽教育来看,都比较注重全日制的教育,缺乏灵活性的短期教育,让僧团中不具备参与全日制教育的僧人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利于僧团整体素质的提高。
  再者,目前佛教教育的主要精力仍集中僧伽教育上,但从佛教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有不少信众也有接受系统佛教学习的愿望。由于当前的佛教教育资源仍集中在僧伽中,信众接受佛教教育的愿望难以实现,不利于整体佛教徒素质的提供。
  因此,为了让僧团和佛教徒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佛教教育应在全日制教育的基础上开设短期培训教育,在僧伽教育的基础上开放信众的教育,这是僧伽教育服务当代佛教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佛教教育服务整体佛教的功能所在。

■ 结束语
  僧伽教育工作事关整体佛教的发展大计,僧伽教育质量的优劣势必影响到整体佛教未来的态势,而僧伽教育功能的完善与否,又直接关联到僧伽教育工作的全局和僧伽教育质量的优劣,是以僧伽教育功能的全面明确,僧伽教育才能得以实施。只有对研究功能的高度关切,僧伽教育才能有活力和生机,只有对服务功能的足够重视,佛教教育才不至于脱离现实需求。因此,僧伽教育中教学、研究、服务三项基本教育功能的完善,应作为推动佛教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落实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让中国大陆汉传佛教教育事业步入广阔灿烂的明天!
16#
 佛灵 发表于: 2015-3-22 00:55:00|只看该作者

宗性法师:禅就是“拈花微笑,以心传心”

⊙作者:宗性法师

  很多人都知道禅宗的起源:“拈花微笑”。据说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说法,来了很多信众。有一个信徒拿了一朵花送给他。不知是什么花,不是菊花,也不是百合花,书上说是优钵罗花,佛拿着花就笑,半天不说一句话。下面这些人开始琢磨,这个老佛爷怎么搞的,不开口说话,只看着花笑,玩的什么花招啊?不要说释迦牟尼佛了,假如我今天上台第一个动作就是拿着花,然后看着花笑,你们肯定晕倒。见过玩剑的、玩太极的,没见过玩花的。
  就在大家都搞不懂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突然间破颜微笑。释迦牟尼佛说:“对了,佛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离相,见性成佛,微妙法门,传摩诃迦叶。我就传给你了,你懂我的心法了。”
  如果我今天拿朵花笑,我笑死了你也不会懂。我仰头大笑、哈哈大笑、笑得在地上打滚,你还是不懂。可他们两个为什么一笑就懂了呢?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不懂,我也不懂,但我们可以琢磨。这两个人之间的微笑,其实就是心心相印、心领神会。我们今天很多所谓的心领神会都是假的,都隔着一层面纱,不是心灵之间的碰撞,不是思维之间的交流。

2015-03-12 17:03:49,雅安蒙顶山  7D156475.jpg  保存到相册
更多图片2015-03-12日(下):仙茶故乡蒙顶山

  为什么他们两个人的微笑就心心相印了呢?我们可以琢磨一下那朵花。那是花吗?不能说。那是春天的花吗?它要凋谢。迦叶尊者最知道佛的想法。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后天的,都是加在事物上的标签和符号,都是加在事物上的副产品和附属物。花本身,就是摆在我们面前充满生机、活活泼泼的一个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佛陀和迦叶的微笑摆脱了一切可以通过感官、语言、文字、符号和标签来交流的状态,而以心来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体会到的,才是真实的境界。所以,禅的唯一沟通方式,就是“拈花微笑”。
  敦煌壁画里就有这幅画,佛陀与迦叶目光对视、神情对视、微笑对视。这一对视,就铸成了佛教中的千古公案。但这不能学啊!它已经成为历史的瞬间。你说佛拿着花笑,我也拿着花笑,人家会说你精神有问题。这只有一次,不可能重复出现,是模仿不了的。所以,禅是内心里面的领受和感知,是觉悟的一种境界。 ●
15#
 佛灵 发表于: 2014-12-30 21:55:01|只看该作者

宗性法师宣讲:佛教要社会化 要轻松快乐地学佛

  2014年12月27日下午3时,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应邀在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佛教在线-闻思讲堂”作了主题为《持名念佛与道次第》的精彩开示。现场百名信众在聆听的过程中不时报以欢笑和掌声,法喜充满。
  在法师开示前,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的义工首先向法师供养了一台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禅茶《悦赞》、舞蹈《水墨禅韵》、禅剧《无门之门-达摩东渡》、独唱《阿弥陀佛在心间》、二胡独奏《瑶族舞曲》、独舞《南无阿弥陀佛》,得到了法师的嘉许。
  随后,宗性法师登台升座为大众开演妙法。法师先是称赞了北京福慧慈缘文化会馆有正法道场的氛围,是佛教社会化传播的桥头堡。法师说,这样说并非是客套话,并借此延展开来,做了一番有关佛教要社会化的开示。

宗性法师:佛教要社会化
  大乘佛教应该要随时随地落实利他。要把佛法让我们感受到的伟大和了不起的地方展示给世人,把内在的体会外化出去。做的好比说的好要更有效果。因此,佛教要社会化,要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生产方式。
  1、佛教的思维方式
  法师以圣诞节为例做了剖析。在西方社会,圣诞节不仅是一个宗教性节日,还是一个国家性节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而相比而言,不要说全国,即便是学佛人的家庭里又有几人知道四月初八日是佛诞节呢?由此反思而得到的结论是,佛法首先要变成老百姓的思维方式。比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是否依靠的是佛法的智慧?老辈人常说“离头三尺有神明”,这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维方式,其实未必是经过什么教育,因为祖辈人就是这样口耳相传下来的。
  法师为了进一步阐述,佛法成为思维方式后对念佛人的益处,讲了一个实例。一位老法师念了20多年的佛号,前些年因为脑部受伤,经常表现出烦躁情绪,但是只要把念珠一放到他手里,立刻就能恢复平静。法师说这就是念佛念出了功夫。要让佛法成为生活方式,要先成为条件反射!
  2、佛教的生活方式
  法师说比如你们刚才演的节目,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以为佛教徒就是青灯黄卷、深山老林,不食人间烟火。学佛的人也要有人情味,不要搞得学佛的人就象个魔头一样,好象金庸小说里写的那个冷血的灭绝师太。(笑声)法师呼吁企业家们应该多开发点佛教徒能消费的产品。
  3、佛教的生产方式
  比如过去的白云观庙会、三月三、七月半,大家又祈福又消费,一举多得。这就是宗教变成了生产方式。如果佛诞节能够带动经济,大家不过这个节才怪呢。现在全球都一体化了,小农经济已经变成市场经济,这是无法抗拒的。如果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净化商业,商业不就会更崇高了吗!(掌声)
  佛教要发展,就不要拒绝生活、拒绝时代,不融入就不能度众生。现在的人们已经从四合院进入社区了。佛教也要走入社区。

宗性法师:持名念佛与道次第
  法师从三点开演了妙法:正确认识念佛法门、持名念佛与五乘佛法和持名念佛与五位阶梯
  1、正确认识念佛法门
  法师要求大众应树立一个正确见解,即:《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法都是佛说的妙法,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教法,否则对佛法的弘扬极为不利。不能说就一个念佛法门好,因为众生根性不同,好比病不相同,所谓“应病与药”,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
  法师介绍了汉藏两个体系的多个念佛方法。但依于善导大师的倡导,还是推崇持名念佛,简便易行。并鼓励大众,只要和净土法门相应,就要一门深入。同时,也不要一持名念佛什么经论都不学了。法师举了印祖的例子,印祖经常指导信众要与家人、邻居、社会处理好关系。所以,做为持名念佛人,不能与社会隔绝,要懂各种技能、技巧等善巧方便。度人就是要有多种方法。
  法师还强调,大家修行方向上可以一致,但因根基各异,不能盲目模仿他人。也要避免心急,心急也是烦恼。急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
  2、持名念佛与五乘佛法
  佛法分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虽然菩萨乘最究竟,但不能认为不究竟的就是不好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虽然人天乘不究竟,但这是最基础的,没有最基础的,哪有最究竟的?
  人乘是修持五戒;天乘是修十善业;声闻乘修四谛法;缘觉乘是见到无常法而自悟;菩萨乘要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
  念佛的五乘,即:人乘,念佛是为了求家人朋友平安的;天乘,不为了生死,不为解脱,为了止息众人的灾难等而念佛。声闻乘,因为人生不圆满而自求解脱;缘觉乘,看到别人念佛,自然就念佛了;菩萨乘,念佛是为了到极乐世界是去“留学”,然后回来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去极乐世界。
  净土教法讲三根普被,所谓五乘念佛方法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就是汉地修行的次第,说汉地没有次第,是因为没有去找。这些次第要根据对方的根基去推荐。否则你什么人都用一个方法度,度化众生就不可能广大。
  3、持名念佛与五位阶梯
  所谓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佛法里讲,一个凡夫从发心到成佛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从空间上是这五个阶段。
  资粮位,是修行的准备阶段,好比筹备粮草、车乘等;加行位,加工用行,即出发、迈开脚;见道位,见到点影儿了,还没走到,但是心里有底了;修道位,看见后还有距离,但不着急,稳当地走;究竟位,最后走到了,成佛了!
  法师又以熬粥做比喻。先准备锅、水、米,就是资粮位;然后,点火开始熬,就是加行位;等水开了,就是见道位;水开了,为了不让粥糊就要用小火了,就是修道位;粥熬好了就是究竟位了。
  念佛的五个阶梯。资粮位,起信、修三福,对极乐世界不怀疑,对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不怀疑,对念佛能往生不怀疑。加行位,做定课!散心念佛是人天福报。要以固定数量,一段时间内专念,雷打不动。这样念下去,即便临终有点业障现前,别人念一下,你马上跟上就往生了。也要注意质量,不管念几字洪名,不着急,听清楚。见道位,念到纯熟,不念耳朵里仍有,内心能生起喜悦感。修道位,烂熟,修行的巩固阶段。究竟位,念佛三昧,往生绝对有保障了。
  法师最后殷重叮咛,一般念佛不受用,都是前两步没有走扎实。不要模仿,要消化,理解,才能有质量。并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相应的念佛法门,早日让那句佛号与念头合一,不用等到命终,你的通行证就紧握在手!
  法师的精彩开示结束后,大众排队从法师手中接过计数器,发愿精进念佛,并纷纷和法师合影。最后,在恋恋不舍的氛围中,众人合掌恭送法师离场。 ●
14#
 佛灵 发表于: 2014-12-26 15:55:00|只看该作者

宗性法师四川师范大学开示:活着是一场修行

源自:大公佛教     : 佚名   
  2014年12月18日下午3时,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现身四川师范大学,受邀作为国际教育学院“嘤鸣讲坛”嘉宾主讲《活着是一场修行》。四川师范大学各院系学子及佛学爱好者近260人前往听讲,向法师讨教“修行”方法。

宗性法师深受大学生喜爱,受邀参加“嘤鸣讲坛”
  18日下午,作为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嘤鸣讲坛”第三期第七讲(总第二十讲)的嘉宾主讲宗性法师出现在学术厅,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诚、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汤洪亲切接待。
  此时,许多同学按捺不住激动,集体来到接待室外,并将门口围得水泄不通。“我们想看一看法师!”“想请法师签名!”这批川师大的同学并非佛教信众,但却受宗性法师德行与智慧的感染,希望与之近距离接触。
  宗性法师此行意在把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佛教文化的真精神分享给川师大的学子,帮助他们思考人生,建设人生,提升人生。近年来,宗性法师多次受邀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及海外机构讲学。他不仅将佛学生活化、大众化、通俗化,更因其渊博的学识、跨界的智慧在大学生中受到欢迎。

宗性法师谈“修行”:什么是修行
  宗性法师为川师大学子带来的讲座题目叫“活着是一场修行”。就“修行”这个概念,法师幽默提问:“念经是修行吗?打坐是修行吗?祷告是修行吗?”为了纠正普通人对“修行”的误解,法师给出了答案:“那些都算修行,但修行的根本却是内心的转换,也就是今天讲的‘教化’。”
  法师解读了中华文化之儒家所讲的“文化”为“以文教化”,并总结出儒家的修行即“修身”,也就是今天讲的“每天都要成长”。道家的修行是什么呢?法师引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作为答案,并善巧地解读了“水”的精神为事情要做,但又不被事情束缚。最后是佛教的修行。法师引用佛教著名的四句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来解读,并指出其中的“自净其意”才是佛教修行的真精神,也就是要改变自己,将自己变得柔和、包容、超越二元对立。

宗性法师谈“修行”:人为什么活着
  法师认为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即使活着也被“物化”了,因此大家急需明白这个人生问题。法师引用了马斯洛需求论,从五个需求层次做了解读后,指出了“人为什么活着”的答案: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法师说:“立德就是要有修养,立功就是要干一番事业,立言就是要有思想。这就是过去儒家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境界。”“人活着,不能连垃圾桶都不如,总得做点对别人有意义的事!”“我希望川师多出一些有担当、有使命感的读书人,以及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读书人!”
  法师还推荐了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人生四重境界》,希望学子们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弄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及建立人生使命感。

宗性法师谈“修行”:怎么活着
  由于今天人活着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衰退了,甚至不会换灯泡,因此法师用南怀瑾老人的名言来告诉大家怎么活着:“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法师特别推崇第二句,因此他希望同学们理解以后,能明白这样的活着才是有价值的,开心的。他还希望大家能因此而养成博大的胸襟,学习古人的“六艺”,做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学问全面的人。

宗性法师谈“修行”:活着怎么修行
  法师送给同学们两句话:“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他认为“老实做人”就是要把自我、自私主义清除;“踏实做事”就是要抓住机遇,尽职尽责。法师还引用文殊院著名的楹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来分享做事的智慧。
  何为修行?法师最后提纲契领地总结:“只要试着改变自己,人和事的关系就会变好。只要善于改变自己,人和事就会顺利,你的人生才会幸福,快乐。希望生活中能减少自我,和睦地与人相处。这样的话,你们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这一堂关于“修行”的课,法师并没有使用深奥的佛教词汇、难懂的佛教义理,而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生动契入,与川师大学子穿越时代,纵横古今,从文化的角度分享佛陀智慧。

《活着是一场修行》引发“修行”热
  以学文科为特色的川师大学子觉得法师的讲座有内涵、有高度,但又轻松、活泼,不少同学在讲座结束后要求提问。一位同学讲了一个古代县官为利益百姓而贿赂做官的故事,询问法师如果放在自己身上这样做是对是错。法师自信地说:“如果我是他,我也会那样做。这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行为。只要是为了老百姓好,哪怕被人误解我也愿意!”
  一位男同学问宗性法师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应该怎样做才好。法师回答:“学孔子!”法师认为孔子的八个字非常值得当老师的人学习,那就是“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法师认为所谓“教育”就是重塑人的人格,只要做到这点,学生将来至少不会危害社会,作为老师的责任也就尽到了。
  国际教育学院的老师与同学认为这场讲座非常棒,“原来修行并不是盘腿打坐,而是改变自己,这是今天的全新认识!”“按照法师的话说,让自己变得更有涵养和德行也是一种修行,那我们每天都在‘修行’!”据该学院老师介绍,不少对佛教感兴趣的同学也来听讲,并且对宗性法师格外推崇。
  当天讲座结束后,大量粉丝通过文殊院新浪官方微博(@成都文殊院微博)表达了欣喜之情,更有不少四川省内其他高校的同学粉丝也纷纷留言,希望宗性法师能前往讲学。 ●
13#
 佛灵 发表于: 2014-9-18 00:55:00|只看该作者

宗性法师: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用佛法中的智慧来透视生活,也就是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修行当中,过一种智慧的生活,让生活充满智慧,用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自在、包容与慈悲,少一些摩擦、隔阂,那就需要我们用智慧如实地观照生活。

  文章主要从两个部分来讲:第一,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它;第二,就是我们如何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一、我们为什么要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生活我觉得这有两个层面,从人类现在的人文精神需求的角度,我们需要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生活;从现在信仰的现状来讲,我们更需要用佛法真正的智慧来透视生活。

  (一)人文精神的需求。

  人文精神的需求,需要我们用佛法的智慧与光明来照澈我们的内心,来透视我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科技不断进步、信息的全球化等等,使我们这个社会彼此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就是所谓的地球村,拉近了大家生活的距离。虽然经济、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这种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运用一些方法、手段、技术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结果自然没有被征服,相反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可怕的报复。比如水灾、火灾、生态平衡失调等等,严重威胁到我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生存环境,给我们带来了生存危机,使我们没有一种依靠感和安全感,人们称它为“生存危机”.另一方面,这种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使人们意识形态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使一些人的精神领域中,尤其是价值观、人生观也面临着严肃的考验。出现了道德观念的淡化,价值取向的转变,使得承担精神少,拿来主义多;奉献精神少,占有主义多。一些人只知道去占有大众的、公家的、别人的,而不知道把自己的东西奉献给大众、奉献给社会,甚至看见别人的奉献,他还怀疑别人是不是在出风头、沽名钓誉。一些人别人拿东西给他,欢迎;让他拿东西给别人,不行,这东西是我的,是我好辛苦弄来的。有的人让他做些事,他不愿意承担,还会讲这事不是我干的,我是干大事的等等,我们把它叫做“价值观的危机”.物质文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这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出现的生存危机和价值观危机。在这种危机背后,我认为现代人类面临着三种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

  第一,人与自然的矛盾。人老是要去征服大自然,就把人和自然放在一个对立的层面和对立的角度,这样违背了自然的存在与发展规律。在中国传统哲学里讲的“天人合一”,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应是和谐一体的,是互相依靠的,而不是对立的。如果对自然索取、占有太多,就破坏了它自然运转的规律和平衡,就会遭到报复,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佛家讲“依正不二”,就是告诉我们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是互相依靠的,是在一个平等的层面,而不是谁高于谁和谁征服谁。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和谐、不统一、不平等,是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一直在提倡、在呼吁需要大家去解决的矛盾。

  第二、人与他人的矛盾。奉献少、占有多;承担少、拿来多,就造成了人与他人的矛盾。在家里,一个人必须面对家庭的其他成员,如果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容易吵架、摔东西,现在人吵架最爱摔锅、摔碗,甚至还有摔电视机的,结果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我认为学佛的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家庭问题,学佛的人喜欢讲要“普度众生”,芸芸众生我一个都不放过,可是恰恰就把家里那几个人给放过了。度不了家里那几个人,肯定也度不了天下众生。虽然度天下众生的心愿很好,我们很赞叹、随喜,但要从眼前做起,因为家庭成员都不支持,后院起火了,就会不让你出门,不让你学佛,苦恼、矛盾自然就来了。要处理自己同家人的关系,就是要放下,放下自己的身份。现代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挺严重的,比如一个人回去以后就往那儿一坐,要家里人给拿水、做饭,家人自然就会反感,这样跟老婆孩子、父母的关系就很难相处。我在成都看到有些学佛的老太太、老头上庙里皈依以后,回到家里就宣布:自己是佛教徒,从今天开始,我要过我的生活,你过你的生活,我们谁也不管谁。这样的家庭关系一定是处理不好的,所以我经常对那些初皈依的老头、老太太说,你们皈依以后应比以前表现得更好,比如你把地擦得能照出人影来,他回来保证高兴,你要去庙里、要去朝山拜佛,本来只给你一百块钱,结果会给你一千块钱,因为他觉得你学佛挺好,回来会更好地为家里服务。

  单位同事之间也不好处,现在竞争机制很厉害,处理不好就是矛盾,特别在工资、晋升方面很容易闹出矛盾,这个竞争机制一方面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另一方面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伤害。我们佛教徒,在单位里一定要协调好和同事的关系,要不怕人家升级,你跟人家关系好,人家升级了还真有可能帮助你。还有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这都需要我们用智慧去透视、协调它。

  第三、人与自我的矛盾。有的人会讲,自己跟自己还能有什么矛盾?其实,这个矛盾最大,人跟自己的矛盾很多。比如今天你在办公室,有个人给你送了个红包,你就在那里选择,要了,会不会有人揭发;不要,这个东西又很可爱。这就看这一念间你能不能战胜自我,能不能战胜邪恶,如果是不要白不要,反正没人看见,便揣起来了,你就是一个失败的人,你没有战胜你内心邪恶、贪欲的观念。所以,解决人与自我的矛盾,就是要用智慧去战胜邪恶、战胜贪欲,也就是你的内心里善与恶的斗争,就是你自己人格的斗争。西方心理学家讲人有多重人格,人一会儿非常善良、笑容可掬,一会儿又是青面獠牙;一会儿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一会儿又内心肮脏。相对前面两个矛盾,后面这个人与自我的矛盾最不好解决。因此,人必须在内心里面去战胜那个自我,那个自我里的邪恶、贪欲,让你的人格在自善、兼善的下面统一起来,要把那些邪恶的、贪欲的自我观念统统清除出去。

  对上面谈到的两种危机和三种矛盾,我觉得需要我们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生活、化解矛盾与危机,让我们人与自然协调、人与他人和谐、本身人格统一。要树立很好的价值观,不断地提高我们生存的质量,提高生活的质量,进而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所以,从人类人文精神的需要,我们要调整两重危机、化解三个矛盾,就必须运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解决、协调它,最后达到能够真正化解这些矛盾与危机。

  (二)信仰现状的需求。

  我出家已十二三年,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不论是在僧团里,还是在社会信众群体里面,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和把佛法落实到生活中的情况,都很不理想,很多人学了多年还不知道怎么修行。根据目前信仰的需要,我也觉得需要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像我们大和尚提倡的生活禅一样,能够观照生活,能够在生活中充满禅机,在禅修中生活。就需要在信仰的层面做一些调整。我们现在信仰的现状,主要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盲目主义、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

  第一、盲目主义。现在很多人去庙里喜欢拿一大把香,跪在蒲团上面,念道什么观音娘娘、玉皇大帝、灶王老爷、土地公公,只差没念到真主和耶稣,好像联合国要开会了。出现这种现象,这也不能责怪他们,是由于非常的盲目,他们分不清这些名字代表的意义。有人将这种盲目主义归为“见佛就拜,见官就赖”,这些人不是见了佛才拜,而是见了什么都拜,只要是在台子上的都拜,不管是什么玉皇大帝、土地公公、灶王老爷、城隍、火神雷神风神,反正一大堆。他就觉得这东西好,当然应该肯定这个心情是好的,至少他有一颗敬畏的心,如果他没有一颗敬畏的心,他不会去拜,而是让你拜他还差不多,但是这善良的心的背后有一种盲目的观念。上次我有一个同学到成都,我就陪他去几个地方走走,看见两个东北人先在我们庙里拜,我那同学也是东北人,于是寒暄了两句;我们去青羊宫时,碰见这俩人又在那儿;后来到了武侯祠,看见那俩人又在那儿拜起了诸葛亮。我就想中国人这种民俗信仰,不管是红脸黑脸,还是包公关羽,他都觉得可爱,只要能给自己好处的都拜,这就是一种盲目主义。

  第二、功利主义。现代人老老少少都有所求,老人希望菩萨保佑自己没病没灾,保佑全家人都不吃药。有一个笑话,一个老太太跑到庙里去请愿,她丈夫家姓史,她就在佛像前说:“菩萨呀,你要保佑我们家死(史)老大、死(史)老二、死(史)老三,”旁人听了纳闷,她还继续说“还有死(史)老头。”年轻人不同了,拜一拜求他的股票明天涨一涨,炒股的要靠菩萨,考学、上研究生、找对象等等都要靠菩萨,菩萨千手千眼都不够用了。城里人条件好一点,拜佛有时能称个十斤香蕉五斤苹果,乡下人没有钱,就端块豆腐,拜了佛以后还把这豆腐拿走,说回家炸了吃,人家问她这样做菩萨会不会生气,她说不会,已跟菩萨说过了,菩萨会原谅的,她这一块豆腐要菩萨保佑她家的猪多长肉、鸡多下蛋、蛋比人家的都大、稻子增产、小麦长高一点等等,菩萨豆腐没“吃成”,还要保佑她二十多件事情。这些都太功利了,菩萨不是给谁作交易的。讲一个笑话,我刚当小和尚的时候有些脾气,现在脾气都给磨光了,在成都有一个习惯,有人要拜佛,庙里就拿那个大罄敲一敲,和尚成了敲罄的,后来我去被安排在观音殿做香灯。有一天有个老太太来拜佛,我故意不敲,老太太就看着我,我就看菩萨当没看见她,这老太太生气了,上来跟我理论,说我拜佛你怎么不敲罄,我说我是来当和尚的不是来敲罄的,她急了说不敲罄你这和尚怎么当的,我一看她急了,就把火降下来,说你要敲也没关系,我给你补上,本来敲三锤,现在给你敲九锤,不过在我敲以前你要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让我敲,老太太说你这都不知道还当和尚,她说“拜佛不敲罄,菩萨不知情”,你不知道?我说那我就不敲了,搞了半天你让我敲罄是要提醒菩萨,让菩萨看你在这儿拜佛是不是,菩萨是不用提醒的,菩萨有千手千眼,哪一个角落都在他心里面,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包,老太太看我说得有道理,也就不跟我吵了。所以这个就是非常功利的,这些现象值得反思。

  第三、现实主义。就是要实惠,而且要立竿见影。有的人今天拜菩萨求明天股票涨一涨,明天没涨,就觉得菩萨不灵验;又去道观里拜太上老君,还是不涨;就拜真主,拜耶稣。今天拜了明天就见效了,他就觉得这个菩萨很好,给自己实惠了,就是这样的现实主义。

  讲这些信仰的现象,我不是在否定它,没有要否定这些人的意思,相反,我非常鼓励,因为有了到庙里拜佛的这一个念头是非常善良的,关键在于我们僧团的师父们如何去引导、教化他们。让他们走正路,他盲目,告诉他怎么不盲目;他功利,告诉他学佛不是功利;他现实,就告诉他要想有好的现实就得明了因果,从因上入手,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些学佛多年的人,老是找不到下手处,不知如何修行,甚至有的人念了三天的“金刚经”,就说自己怎么还没成佛,佛不是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自己念了多少阿弥陀佛还没成。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精神,都是理解上的不到位。

  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提高这样的信仰层面,有必要对这些信众做正面的引导。应告诉他们,要用佛法的智慧去生活,用佛法的智慧去工作,用佛法的智慧去处理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用佛法的智慧去待人接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有光明,我们的生活才能有前途,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很自在,才能够真正洒脱得起来。

  基于前面讲的人文精神的需求和信仰现状的需求,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生活、指导生活,让生活充满智慧,让佛法的智慧来照耀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生活质量就会不断提高,生命就会逐步达到净化,这样我们学佛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学佛不是什么深奥的事,就是要改变我们生活的现状,提高我们生命的质量。上次在成都有个副省长问我佛教好在什么地方,我说佛教是解决生活的问题,佛法以净化生命为起点,以改造生命为归宿,他听了很高兴表示赞同。我们就像是劳改犯,都是没有改造好的人,我们都有缺陷,要不断改造,只有佛是改造好的,佛是智慧圆满、悲心圆满、人格圆满。所以佛法就是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要让我们的生活很和谐,生命的质量非常高,那就要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来。这是我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佛法的智慧来观照、透视生活。

  二、我们怎样运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可以这么讲,佛法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佛陀一生讲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就是怎么样净化我们的生命,如何改造、提升我们的生活。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千经万论,都是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给予开示的,但佛法这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都拿来。记得去年大和尚曾讲过,学佛修行三件事,就是见地、方法与功夫,其中学佛修行的方法很多,道路也很多。比如说我们要从赵县到北京,有很多条路,有火车、有高速公路、还有国道等等,但是你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你可以选不同的路,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到达北京。学佛修行也是一样,就是你要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是那个方法对你都管用。我经常举这样的例子,五分钱的感冒贴,可以治好你的感冒,五百块钱的长白山好人参,治不好你的感冒。对症的药,五分钱的是好药,哪怕是泥土,不要钱的,也是好药,我小时候买不起药,手破了个口子,没有创可贴,就在地上抓一把泥土敷上便不出血了。所以要选择对自己比较适合的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我不能都讲到,也没那个本事,只能就一个层面、一个方法,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交流,这个方法就是三十七道品里的“四念处”.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小乘的法门,我们是学大乘的。不是这样的,法门是没有大乘、小乘的,佛法是没有大乘、小乘的,只是由于我们每个人根基不同,对佛法的信受与理解会有差距、距离,才有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佛是根据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法,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佛在哪部经典里面讲,哪个法门是最好的,佛都是说,这个法门你信受奉行,你就会证得什么样的果位。佛的经典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个很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现在我们开会都有开幕式,这就是序分,像昨天我们的开营式,你就可以如是我闻,在柏林寺参加夏令营,有大和尚、谁谁出席会议。正宗分就等于正式作报告,正式开大会。大会结束时要说:我们这个大会开得很圆满、很成功,希望你们回去把这个大会的精神要传达、要贯彻、要落实,这就叫闭幕式,经典最后也是这样,佛讲经要结束了就说你们这些人,将来如是信受奉行,将得什么果位。

  “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法是没有大小的区别,佛法是平等的,只是由于我们众生的根基不同,在修行的过程中因境界不同,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大乘、小乘。大乘、小乘的区别,关键是你的发心,也就是你发的心是大还是小,你发的心是宽还是狭隘,这种发心来自于你对佛法的信受,你对佛法的空性的信受,你对佛法菩提心的理解,你对佛法慈悲的理解,因为你发心的不同,所以才有大乘与小乘的不同。现在到处都讲在末法时代众生如何不好,我在成都特别鼓励那些老太太说你们是正法的使者,使那些老太太很受鼓舞,说自己活了八十岁还没人鼓励过。佛法没有正法、末法,缘起的空性永远存在,即使到时候人类不存在了,这空性的道理还会存在。佛法没有正法、末法的区别,只是由于我们众生的根基,离佛的时代越久远,大家对佛法的理解就越走样,修行也越不用功,希望真正成就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尽管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但我们佛教徒却不要有这个思想,当然有这个忧患意识也是好的,佛法到了这个时代了,我们更应该积极去努力、去改变。我们要向正果法师学习,正果法师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曾讲:“我在佛法在!”这是何等的气魄,现在我们每个人发起大心,就要有我在正法在的这种大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发起这样的大心来,佛法就一定能弘扬开来,正法就能久住。所以我跟成都那些老太太说,你们要做正法的使者,她们说自己没文化,我告诉她们没文化没关系,你只要用心修行,念佛诵经那就是正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发起这个大心来,要有危机感,要去努力挽救,承担起这个责任,把正法的这个担子担起来!

  “四念处”就是四个内容,即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之所以要选择四念处来作法理上的普及,乃至我们将来能在生活中去运用,是因为我个人感觉,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间生活,每天都要碰到来自我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种种的干扰、困惑、障碍,一部分是来自身体方面的,一部分是来自心理方面的。我们的这个身和心碰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感受,比如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身心疲惫”、“他累得身心憔悴”,我们往往在对待这些身心的感受的时候,心态是很难把握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身的问题、心的问题乃至感受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生活里面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念处”就是针对我们生活里天天必须碰到的身体、心理、感受上的一些问题,进行透视和对治。

  (一)观身不净。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功夫最多,一打开电视,那些营养品、养颜液等针对身体的广告也最多,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围绕这个身体在转。有些老太太常为自己的身体发愁,使得现在养颜胶囊挺畅销,当脸上有皱纹、有波浪了,心里面就觉得难以承受,就天天想办法把这一道一道的东西弄掉,有时我和她们开玩笑,有皱纹好办,脸上的皱纹你觉得不好看就用熨斗去熨一熨,老太太说这样那能办得到,我说既然办不到,那就是自然规律,它该有波纹就得有,你干吗对这个东西发愁。有些年轻人,更是害怕有皱纹,早早就去做准备,所以走在大街上会经常看到有的人的脸就像灰面涂上去一样,努力地要把那个痕填满。有些人认为眼皮单的不好看,就去拉个双的,结果眼皮肿了,适得其反。有的人脸上痣太多,嫌影响美观,就要去取掉,有的越取越大,被那个烂痣药给烂大了。除了脸上还有的在头上,一会儿波浪滚滚,一会儿耸得像个金字塔,殊不知怎么弄,那还是头发,而不能叫猪毛。有的人听别人说自己气色不好,就担心是不是营养不良,回去就要改善改善、补充补充,所以我们很多的精力都投放到这上面去了,一辈子都在为它服务。老子讲“吾之有患,为吾有身”,有了身体这个东西就是大患,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就是围绕着这个身体,从内到外成天围着它转。

  佛法告诉我们要观身不净,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个臭皮囊,外面有一层皮,把这层皮剥开,就会发现里面没有什么好看的,胃就像个茄子,肠子就像不规则的电线一样,里面全都是臭烘烘的、带着血腥味。身上的九孔常流不净,眼睛要长眼屎,鼻子要流鼻涕,耳朵还有耳屎等等,现在有些年轻人很懒,早上起来眼屎还吊在眼睫毛上就去吃饭。所以佛法跟我们讲,你要如实观察,这个身体是一个臭皮囊,是不干净的,没有那么可爱。

  佛法告诉我们不要在这个色身上用功夫,这个躯壳就是一具臭皮囊,里面包的全是臭东西,学过解剖的医生会知道肚子划开后是什么的状况。所以我主张那些修行人应到医院去看看,看看那些要死的人是怎么死的,看看那些死了以后的人是什么样子,甚至把肚子打开看一看,要不然老觉得这些东西好可爱、放不下。人的这具躯体是很短暂的,一般也就几十年,保养再好也就百十来年,没有必要紧抓住这个色身放不下。佛法跟我们讲观身不净,修不净观,就是告诉我们观身体,观一具死尸开始死了的时候,脸慢慢变青涨大,青淤肿胀,然后整个脸的颜色变成了紫色,慢慢脸皮破了,里面就流出脏糊糊的东西,整个身体开始腐烂,慢慢地化成脓,里面全是蛆,慢慢只剩一层皮,最后是一滩淤泥。这样的一个东西的确没有什么可贪恋的,别以为自己长得十分标准,将来大家殊途同归,都要成这个模样。所以我们要有这个观念,要知道这个身体都是不长久的,都是要坏掉的,都是不干净的,没有什么值得可爱和贪恋的。唐朝有位大臣叫狄仁杰,这个人很能干,当年他赶考,路上到一客栈去投宿,老板说没有房间了,只有一间是从来没有人敢住的,那个房间里面曾经有一个吊死鬼,是个女鬼冤魂不散,狄仁杰说我怕什么鬼,就坚持住了进去。住到半夜,这个女鬼真的来了,披头散发、青面獠牙,狄仁杰想我跟你没冤没仇,你找我也没用,就站了起来,一拍桌子讲,你这个样子不算可怕、不算恶,你再变一个样子,比现在恶一千倍、恶一万倍再来找我,你这点本事只算是小本事,结果那个鬼还真的走了。后来狄仁杰就写了一首诗:“世间美色常如春,我不淫妇妇淫人,若将美色视亡妇,遍体蛆虫臭难闻。”我们这个生命是很短暂的,这个躯壳、身体是很脆弱的,比如吹了空调就有空调病,风扇一吹肩腿就又酸又疼,好像现代许多人都禁不起风吹雨打。佛教告诉我们要认识到身体的短暂,身体的脆弱,身体的肮脏,但这不是说我们就不管它了,就可以虐待它,虽然要观身不净,让你要放下这个身体,但不能轻生,轻生也是在犯错误。佛法是中道的,一方面让你通过不净观,对身体的肮脏、短暂、脆弱理解以后,放弃对这个色身的贪恋;另外一方面,让你不能轻视这个色身,你要是轻视、虐待色身,那也不符合佛法的精神。我们要行中道,食能果腹、衣能避寒就行了,而不要在上面下太多功夫,天天围着这个色身转,又是减肥又是补充营养,都是没用的。在僧团内部,经常会有些师父们衣服穿得非常破烂,对自己的身体很虐待,还说自己是在修头陀行,这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不是脏就代表头陀行,艰苦朴素才是头陀行。释迦佛在印度时的所谓头陀行穿的衣服是碎片拣的,但都是洗得很干净后缝起来的。我听老参师父讲,过去有一位僧人,他身上看起来非常脏,长了很多虱子,没人敢接近他,后来他看这样下去不行,得让别人信服,于是就把身上的虱子一个一个抓出来,放在手掌心里,让它们排成队,这些虱子就乖乖的排起了队,让虱子左转,那些虱子就向左转。这位才是真正修头陀的僧人,那些虱子是他养的,他那是慈悲,而你长虱子那是懒惰。佛教讲这个不净观的积极涵义,是消除我们对色身的贪恋,贪恋色身是极端的观念,轻视色身也是极端的观念,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这个就需要用佛法来透视我们自己。如果你透视了,你就会放下对色身的贪恋,也会摆脱对色身的轻视,会更积极地把这个色身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色身不是仅属于你的,色身是属于社会大众的。我们要通过这样一个不净观,养成对色身的不贪恋或轻视,从而更加积极地把你的整个色身投入到为社会大众的服务当中,这就是我们大和尚提倡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佛教徒要懂得,我们生存的空间、生活的机会都是社会大众给我们提供的,我们日常中的吃、住、穿、用都是社会很多人在为我们服务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有奉献精神,放下围绕着对色身贪恋的这样一些观念,把我们的整个色身奉献给社会大众,用我们的色身去回报社会,回报社会对于我们的贡献,反过来,我们对社会也要有贡献。佛教徒应有一个观念,就是“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你要把整个身体奉献尘刹,至少你可以把整个身体奉献给整个家庭、奉献给单位。我这几天在转走廊时,看到“别怕累坏身体”的漫画,就是在启发我们不要怕累,累也有妙用,越累越有喜悦。佛法教我们观身不净是有积极意义的,不是让你消极,以为这个身体没意思,反正就这样,破罐子破摔,而是要更积极地发挥你这个身体的作用,发挥你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价值。所以,我们要用佛法的智慧透视身体,通过对身体这种不净的认识,而放弃对色身的贪恋与轻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当中,把我们这个身体的作用和价值奉献给社会大众。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是智慧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会很轻松、愉快,就不会有疲劳感,即使有疲劳,也会觉得是心甘情愿的,而不会觉得勉强、吃亏。

  (二)观心无常。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心在哪里,有几斤重,没有人能够知道。有人讲我的心比天高。佛法讲的这个心是广义的,有很多深刻的内涵。从观心无常这个层面来讲,起码有一部分的涵义是指我们的观念是变化、流动的,意识形态、思想、精神是活动变化的。我们的身体也一样是变化的,你刚才来听讲的那个人,跟你现在这个人,已不是一个了,因为你体内细胞新旧更替、新陈代谢,早已面目全非。《论语》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流动和变化就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我们的身体是这样,我们的心、观念、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都是如此。《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说的就是这个心是无常的,是不可以得到的。历史上有位和尚叫周金刚,他一辈子就写《金刚经》的注解,他写好以后就挑着一个担子,从四川长江一带出来,想到各地去找人看看,有一天走路累了,就到一个凉亭停了下来歇脚,看见一个老太婆在那里卖茶卖点心,他饿了渴了,就要买老太太的茶和点心吃,老太太问他担的是什么,他说担的是《金刚经》的注解,老太太说你会注《金刚经》,那我考你一个问题,你要能答上,我的点心免费供应;答不上来,你给钱我都不卖给你。周金刚一听以为不在话下,就说随你考吧,老太太便问《金刚经》讲三心不可得,不知你要的点心是哪个心?这时周金刚却答不上来,老太太就说你走吧,我不供养你。周金刚一看气坏了,自己堂堂一个师父,注解《金刚经》几十年,居然被一个老太太给考住了,于是回去把一担注解全都烧了,从此以后他不再注解,而去修行了。所以对这个“心”的体验与认识,不是件简单的事。

  我们一般人的观念往往是在原地踏步的,非常固执、非常保守,听不进其他人的意见,没有一个包容的心态。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观心无常,要了解这个心的变化与流动,要知道观念应该不断更新,要通过这个体认以后,放下我们那个固执的观念,放下那些迷茫。有些人很迷茫,当一个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心态是最迷茫的,最找不到方向的,佛法让我们能够如实地知道心念的无常,就能够走出那个迷茫与困惑,就不会再徘徊,不会停留在过去的观念。通过观心无常的认识,就要放下迷茫,走出迷惑,走出自我陶醉。有些人非常自我陶醉,以为我的就是最好的,人家的都不行,这是出于观念上的自我陶醉,而没有真正彻底、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心的变化、迁流和运动。正因为心是变化、运动的,所以我们净化心灵改造生命才有机会,如果观念不是变化的,是静止的,那我们改造就没有机会,净化心灵就没有机会,恶的就永远是恶的了,而没办法改造了。

  所以佛法讲心无常的道理,除了使我们放下过去的负担,更积极的是让我们改造生命、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我们认识无常,就是抓住机会去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去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去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生命从这个地方得到净化、和改善,从而能够彻底摆脱我们过去的那种无知、迷惑、自我陶醉的心态。所以,我们佛法告诉我们要观心无常,如果我们真能这样做,那么就是真正地在用佛法来透视我们的心灵,用佛法来透视我们的生活。通过对观心无常的认识,我们要放下很多东西,更好地把握机会与渠道,让我们内心的净化有一个起点,能够有一个机会,重新调整、重新规划、重新整合,能够不断地净化与升华,最后让我们你的内心世界趋向圆满。

  (三)观受是苦。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因为我们有身、有心,就必然有感受。佛法告诉我们观受是苦,苦包括苦苦、坏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等。

  我们生下来就是苦,我们都不记得生下来的那个样子,回去问问妈妈就知道了,小孩生下来都会哭的,你要不哭你是圣人,听说圣人生下来是不哭的,凡夫生下来都要哭,为什么?因为在母胎之内体温是恒温的,那个温度比空调可能还要舒服,从母胎内出来以后,外界温度跟在体内的温度形成反差,冷风刮着小孩很嫩的肌肉是特别疼的,小孩生下来第一个反应就是“苦啊,苦啊,”这就是在喊苦。人老了更是痛苦,人都要老的,老了很痛苦,头发白了;脸上有皱纹;牙齿掉了,好吃的只能一旁看着掉口水自己吃不了;耳朵聋了,听不清声音;鼻子老掉鼻水;腿子迈不动;眼睛花了看不见东西等等,还要受有些年轻人的指责“这个老不死的!”这都是很痛苦的。病苦,谁都会生病,吃药打针就不必说,哪儿不行了还要给割一刀,人一旦生病的时候,身心都非常地痛苦,小病有小病的痛苦,大病有大病的痛苦,现在癌症等疑难病还特别多,自己都觉得没希望。死苦,一般人体会不到,这个苦最难讲,人在弥留之际的时候,面临着四大分离、瓦解,那个痛苦是非常剧烈的,虽然我们都没有死的经验,但我们如果经常到病房里看那些人怎么死,你回来就能够精进修行,就能够珍惜人生了。过去中国的传统是人死了以后把他弄到山里去一埋,那还没什么,现在人死了以后则马上把他弄到冰柜里去冻起来,那不是八寒地狱是什么?把他放到炉子里去烧,那不是八热地狱是什么?所以,生老病死非常痛苦。

  爱别离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当你最想见的人见不到的时候,你就会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天天对着天上数星星数月亮,是非常惆怅痛苦的。求不得苦;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也很痛苦,想升官升不上,一辈子当职员你觉得苦得不行,想得到很多的钱财、东西得不到,想得到满意的人得不到,你都会感到痛苦。怨憎会苦;彼此之间互相抱怨,你怨天尤人,怨人家,气得咬牙切齿,痛苦得很;仇人相见格外眼红,咬咬牙、握着拳头跺跺脚,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个态度使身心都受到摧残。还有五蕴炽盛苦,五蕴是我们这个身体的代名词,这个身体是产生一切痛苦的根源,这也是苦。

  这么多苦充满了五蕴世间,伴随着我们整个人生的历程。人的生命就像一辆列车,从起点开出去以后,在这个路上,有时候会有好的风光,有时候会有很多感慨,有时候会经历很多痛苦,但是这一列车开向终点去的时候,当你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当你要下车的时候,你是微笑挥挥手下车呢,还是一下车之后就迷失了方向?所以我们要深思、要考虑。相对苦来说,应有快乐,但佛教认为这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快乐,这个快乐是短暂的,是叫“坏苦”,俗话说“乐极生悲”,这个快乐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又会是痛苦。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当你经常沉浸和面临着一种高兴的状态的时候,自己的心态会感觉特别好,当心态低落以后,就会用原来的高兴心态做为标准,马上就觉得非常之痛苦。所以有些明星,他听惯了掌声,接受鲜花习惯了,一旦让他没有掌声、没有鲜花,让他做平民百姓过普通人的生活,他会过不习惯了,会非常痛苦。有些老头在位时,大笔一挥很有权力,大家都找他,退休以后回到家便感到非常失落,一听到有个电话他就马上拿起来接,说不是找他的,放下电话他就痛苦,他会想自己有权的时候都找他,现在都不找他,自己这老头没用了。所以佛法里讲快乐也是痛苦,有人说快乐就是快乐,快乐怎么是痛苦,因为快乐是痛苦的根源,快乐是痛苦的一个参照物,有了快乐的心态,一旦失去而没有的时候,内心的痛苦就随之产生了。行苦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对这样的、那样的东西,你都会产生痛苦,比如说这个杯子,你以前看到它是新的,就很高兴,用着用着它变旧了,就会不高兴。

  佛法告诉我们人生是苦,也有相对的乐,但是那个乐都是短暂的,乐结束以后,随之而来的又是痛苦,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观受是苦,我们要觉察到生活里的很多感受,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都会给我们身心带来损伤,都会给我们身心带来障碍。我们不要跟着感觉走,有时候的感觉是非常危险的,感受常常是靠不住的、是虚幻的,否则,我们会走近悬崖、走进深渊的。既然一切是苦,我们就要放弃纵欲主义,但有人说人间很快乐,五欲之乐非常好,于是为纵欲主义找了许多借口,放纵自己。我们有些佛教徒,学了一点佛法以后,就把佛法当做挡箭牌,说好好修行就要一切随缘,其实随缘要有一个前提是不变,你内心里面没有达到不变,那随缘就是放纵。观受是苦就是要让我们放弃纵欲主义,让我们不要去放纵那个感受,不要放纵那个贪欲、快乐,它会给痛苦制造机会,快乐之后会非常之痛苦的。另外一方面也不要悲观,以为人间都是苦的,就没有希望,于是你就非常悲观、消极、被动的去应付生活,这样也是不行的。放弃了这种纵欲主义,走出了悲观主义的笼牢,而让我们能够保持一个镇定从容的生活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生活及周围的事物,不要分别,远离虚妄,远离内心的纵欲和贪恋,远离悲观和失望,这就是观受是苦的积极意义。《岳阳楼记》里也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不要因为外面有什么东西有利于自己,就高兴得不得了;也不要因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非常地悲观。我们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不要在乎人家说你什么,不要在乎人家怎么看你,也不要让你自我膨胀,放眼天下没有一个人自己看得起,而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保持镇定从容的心,遇事以不慌为有智慧。所以佛法跟我们讲观受是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摆脱这种纵欲主义的干扰,同时走出这种自我悲观主义的困境,养成一个镇定从容的心态,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用佛法来把握自己的内心,让我们去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

  (四)观法无我。

  这个观法无我确实内涵很深,佛法否定有我,那么这个我是什么,世间上的人对无我误解最大,特别是我们这些出家人,有时候上街买东西,赶个车什么的,竟然听人说你们和尚四大皆空,还要吃饭做什么的话。其实什么是无我,什么是四大,他们都不知道了,就这样以讹传讹。这个我就是主宰,现代哲学术语叫“独立体、永恒体”,这个法就是一切事物,一切事物无我,就是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独立体,没有一个不变的因素,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中,处于互相支撑、依靠的关系之中。佛法讲无我,就是要让我们解开心灵上的枷锁,解开自我造成的束缚,从而真正做到佛教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就是它的积极意义。讲无我,是让我们把那个自我放下,把那个狭小的心念打开,把那个狭小的空间扩大,从而让我们能够接受、包容,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大众的事业,真正地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就是你在帮助、服务一切人的时候,没有时间的局限;同体大悲,就是在帮助和服务人的时候,没有空间的局限。我们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就是当你在帮助人的时候,跟你有关系的人你会帮助,跟你没关系的人你就不理他,你会帮助你的亲人朋友,你不会帮助你的仇人。佛法讲同体大悲,就是没有彼此、没有别人、没有界限、没有空间,就是不管是仇人、恩人,还是你的亲人、朋友,还是跟你萍水相逢的人,你都要用一颗等量的心,用同等的热情去帮助他。无缘大慈,就是说你在帮助、服务一切人的时候,没有时间的概念,就是昨天、今天、明天永远是这样,今天碰到你是这样,明天碰到你还是这样,从来不会改变这样一个信念。佛法讲这个无我的涵义,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永恒、静止的,从而你就能够真正地把心打开,真正地像佛陀一样“心包太虚,周量法界”,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宽恕,多一些包容,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去修行,去帮助他人。

  很多寺院的山门,都有那个大肚皮和尚,有人觉得看了这个很好,大家都很喜欢。有一次有一个泰国来的旅游团,想了解一些佛法,就让我去跟他们导游,我不能像其他一般的导游那样跟他们讲这个是弥勒菩萨就行了,而要讲出其内在的精神来。我就给他们介绍这个弥勒菩萨像是五代的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在浙江那个地方应化的,胖乎乎的,无忧无愁无烦恼,拿个蒲扇到处化缘。我说从弥勒菩萨的像上我们要得到两点启发,一个是他大肚,我们要得到的启发是,在生活中多一些包容,我们拜菩萨不是随便拜一拜就了事,而是要拜出智慧来,就是说你拜了以后,你要像弥勒菩萨,在生活里多包容,少指责、少批评、少苛刻,所以我们通过弥勒菩萨第一个要学到包容的心态。第二个是弥勒菩萨穿的衣服,他有一半是搭在身上的,一半是露出来的,这是有故事的,据说当时弥勒菩萨在浙江应化的时候,什么都能施舍,帝释天为了考验他,就化现成一个人的样子,到他面前去化缘,帝释天什么都要去了,最后弥勒菩萨就剩穿的一件衣服,帝释天还要服,弥勒菩萨就要脱下,脱了一半的时候,帝释天不让弥勒菩萨再脱了,马上说是考验你是不是能真舍。所以后来塑像的时候就把弥勒菩萨的这一半露出来。有人可能会说弥勒菩萨怎么不讲威仪,其实道理在这里,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要真舍,真正地从内心里面去舍,而不是说你拿出了多少钱就是真舍。我在成都时,一位老太太对我说:“师父,我将来赚了钱,我一定供养你”.舍应该是从当下做起,佛法的供养不是让你拿钱来供养,用身心来供养才是最大的供养,用你的修行来供养是最庄严的供养。

  弥勒菩萨的像告诉我们,你要真舍,就从内心里面去舍,就是说我们通过对法无我的训练和学习,才能把那个内心的狭隘、狭窄打开,才能有弥勒菩萨一样的宽容、包容的心,对芸芸众生,对你的家庭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少一些指责、批评、苛刻,多一些微笑。在舍的时候,也不要做那种攀比,比如几个人到了庙里以后,这个人往功德箱里扔五块钱,那个人不扔又不好意思,你已扔了五块,我就得拿十块,这种心态很不好,最重要的是你内心里面有没有真的发起供养和布施的心。这些都需要通过对法无我有了体认以后,才能生起的智慧。观法无我,就是让我们放弃自我,从而把我们这个心量打开,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正的舍,不要对世间的众生又是苛刻,又是批评,又是指责。总之,对法无我的体认是非常深远,意义也非常广泛,不是我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的,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够再讲下去了。(禅修营开示) ●
12#
 正弘 发表于: 2014-5-7 16:54:01|只看该作者

文殊院讲经弘法周:宗性法师引发“活出”热议

  2014年5月6日,在释迦牟尼佛圣诞当天,成都文殊院2014年“讲经弘法周”拉开帷幕。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在寺内文殊阁举办首场讲座,与近两千名信众及游客探讨“明白人生”。文殊院常住法师、空林佛学院学僧、青年佛学会学员等受邀参加。
宗性大和尚与信众一起探讨“明白人生”
文殊阁内座无虚席,空隙里都占满或坐满了人
800人的会场挤进了1500人
  在这场以“活出明白人生”为主题的讲座中,宗性大和尚不仅提出“明白人生的三要素”,以及“人生三件事”,提纲契领地引导观众思考人生,感悟人生,还针对“如何面对得与失、好与坏”等问题给予智慧解读,将睿智、幽默、善于与现场互动的台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大众对本场讲座的关注度极高,创下本年度弘法讲座人数新高。

继《活出阳光人生》后,再度引发“活出”热议
  2013年7月,宗性大和尚在文殊院第十届智慧之旅禅修营上开讲《活出阳光人生》。他不仅为营员开示如何获得阳光人生,还解读了“向善向上同喜同乐”的普世价值观,得到四百五十名营员的热烈回应。
  《活出明白人生》作为宗性大和尚“活出”系列的第二场讲座,其内容形式自然引起高度关注。自4月中旬正式公布讲座题目后,首先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通过文殊院官方微博、微信发表看法,认为大和尚将再度引领潮流,成为青年一代的心灵导师。
宗性大和尚在2013年文殊院第十届禅修营上做《如何活出阳光人生》讲座

《雾里看花》混搭《红楼梦》,大和尚诗情画意做开场
  在释迦牟尼佛诞辰之日举办讲座,宗性大和尚意在将佛教的真精神与大众无私分享。大和尚开场便丢出一句川味十足的话:“你们的人生弄醒豁没有?”事实上,不论场下的掌声再热烈,笑声再爽朗,“世间还是有太多不明白、不醒豁的东西!”
  接下来,宗性大和尚做了件他最喜欢的事,那就是带领大家“唱歌”。唱什么歌呢?那英的《雾里看花》。虽然这首对90后无比陌生、对80后记忆障碍的老歌有些“过时”,但大和尚借歌词道出了真谛:“为什么不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因为没人借你慧眼!为什么没有慧眼?因为慧眼是本自具足的,得靠自己去觉悟!”
  大和尚继续发挥他对另一件事的热衷之情,那就是解读《红楼梦》。他用书中最经典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告诉大家,当代人不仅严重误读《红楼梦》精神更误读佛教“空”的思想,错误地产生消极厌世、迷茫迷惑等心理状态。

“明白人生”的三要素
  当消极厌世、迷茫迷惑等心理状态充斥内心时应该怎么办呢?那就是要“活出明白人生”。怎么才算“明白”呢?大和尚从三个方面做了解读。
  第一,明白人生是短暂的。大和尚首先引用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来回应著名歌手那英的《雾里看花》,再一次提示全场:人生没有看明白时,就似雾里看花。大和尚还引用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名句点题:人生苦短,应该不虚度光阴,用有限的人生建功立业。
  第二,明白生命是无限的。大和尚不仅从佛法的角度揭示出“无限”的概念即六道轮回与因果观念,还告诫大家应用“轮回与因果”来破除虚无观念。大和尚接着生动地用“昨天、今天和明天”来说明“前世、今生与后世”的关系,希望大家建立“三世因果”的观念,明白“人生与生命是无限延伸的”。
  第三,把有限的人生连接到无限的生命里,最后超越生命。宗性大和尚在这个部分的开示中特别强调:不住有限、不住无限的状态,就是超越的状态。佛弟子应该学会“超越”,直至“超越生命”。他还幽默地将“把有限的人生连接到无限的生命里”形容为“无缝对接”,“实现对接,就是实现人生翻盘的最佳机会!”

“明白人生”的三件事
  大和尚除了告诉大家“明白人生”三要素,还分享了“明白人生”三件事,以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学习、生活与工作,并在其中更好地践行佛法。
  第一件事:学习。大和尚告诉大家:学习不等于读书,而是为了让内心成长。在“学习”中首先要明白:学习不等于知识。大和尚奉上“三读主意”:读书、读人、读社会。“读书”即是学各种本事,学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读人”即是学习为人处世,处得惯的人要处,处不惯的要想办法处;“读社会”即是学会看世界,看得惯的看,看不惯的学会看。其次要明白:学习要有“学问”。所谓的“学问”就是要把生活搞明白。大和尚说到这里时,生动地引用“立夏”节气不易食用生冷为例,教导大家学会生活的智慧。
  第二件事:生活。“什么是生活的实质呢?生活的实质就是修行。”大和尚为大家讲了个家庭主妇厌烦家务事而引发烦恼的故事,借此告诉大家,应该把做家务当作修行来看待,一定要用智慧和慈悲对付“我”这个敌人。“家,就是寺院,就是禅堂;家庭成员就是佛,就是菩萨;在家里修行,同样可以培福!”
  第三件事:工作。今天人特别爱说工作累,大和尚慈悲地说:“记住,工作不要说累!工作是为了让你的人生无怨无悔!这就是工作的本质!”他还分享了工作中的高招: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吃亏是福,真老实的人不会吃亏。

解读“对人生的误解”、“对佛教的误解”
  在关于“明白人生”的主题分解中,大和尚还把大众对人生的误解,以及对佛教的误解也一一做了解答。比如:“人生就这几十年,死了就没了。”这是当代人最大的误解。它会造成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会让世人对自己的思维与言行不负责任。其次,“佛法很科学。”大和尚认为这种说法也不恰当,“佛法就是佛法,科学就是科学!不要用科学来衡量佛法!”
  懂得太多,看得太透,你就会变成世界的孤儿?
  大和尚还针对“得与失”、“好与坏”等问题做了开示,他建议大家用“平常心”面对。最后,他再次否定了“懂得太多,看得太透,你就会变成世界的孤儿”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成了孤儿,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真懂”。佛法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生命对接,这就是真的懂了!
  在讲座结束时,大和尚又再次把观众带进诗意盎然的世界。他以台湾当代诗人吴梦蝶的《四句偈》:“一只萤火虫,将世界;从黑海里捞起;只要眼前有萤火虫半只,我你;就没有痛苦和自缢的权利。”作为结语,并告诉大家:“这就是佛教的真精神,希望大家好好地活着,面对光明的人生!”
  大和尚两个半小时的讲座赢得现场掌声不断,观众们也久久不肯退场。许多观众冲到前排,要求与大和尚合影,其场面热烈,一时间让大和尚找不到退场的路。

观众形容大和尚“高大上”,讲法幽默风趣
  在成都从事金融行业的慈慧居士连用四个“太”字来形容大和尚的睿智:“大和尚太慈悲了!大和尚太有智慧了!大和尚太会摆了!太高大上了!”一位游客说:“师父讲得好幽默,不论文化高低都能听懂,就连坐到我旁边的两个棒棒儿都听得笑嬉了!”
  王蓉女士平常很少逛寺院,今天是在朋友的带动下来到文殊院,结果成功地刷新了她对宗教的消极认识。她说:“我曾经接触过基督教、天主教,对宗教的认识总体感觉上就是空洞,但今天的课让我越听越有精神,不由自主地做起了笔记。”她感悟最深的就是大和尚所说的“学习是为了让内心成长”以及“生活就是修行”,她会在日后把这些智慧用在自己生活和工作中。
  来自金堂三学寺的妙乐法师也坐在观众席中,他感慨地说:“由于寺院地处山上,比较偏远,像这样的讲座平时几乎没有。一得知文殊院的讲经周,就专程赶过来了。我会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回去之后好好领悟!”
  在热闹的退场人流中,几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是来自成都烈马美式橄榄球队的队员。队员邢居士不仅是文殊院义工,更参加了文殊院5.4佛教心青年演讲大赛,今天他把队员们带来听大和尚讲座,是为了给队员们进行“佛教知识扫盲”。
橄榄球员来听讲座进行佛教扫盲
文殊阁外的走廊上也挤满信众
游客们坐在文殊阁广场外的园林路边听讲座

“弘五月”近半,“讲经弘法周”成重头戏
  5月6日不仅是盛大的佛诞节,更是文殊院2014年“弘五月”8大主题弘法活动之五──“讲经弘法周”启动之日。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里,昌法法师、能干法师、庆妙法师、普耀法师及智海大和尚将现身文殊阁,为大众举办精彩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经弘法周阵容强大,讲座主题内容全面,从经典讲解、学修引导,到人间佛教思想解读等,不仅适合学佛青年听闻,游客朋友们也可以亲自感受文殊院诸位法师的风采。

¤ 温馨提示
  “五月讲经弘法周”从5月6日~5月13日,每天下午2点~4点,文殊阁,免费入场!
  5月6日宗性大和尚《活出明白人生》
  5月7日昌法法师《心经》
  5月8日能干法师《我对佛法的些许认识》
  5月9日庆妙法师《人间佛教源流》
  5月12日普耀法师《普门品》
  5月13日智海大和尚《七心次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13:14,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