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蜀猴|查看: 24038|回复: 122
[纪实·新闻

做强主干成都怎么干 四川区域发展史上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

 [复制链接]
11#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7 15:22:00|只看该作者
成都有哪些
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和成渝“双核”之一,具有重要的支撑节点作用。2015年全市GDP达到10801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成都是中国第四大航空客货运枢纽,正在形成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
  成都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国家级中韩创新创业合作园所在地。成都实施“产业升级”战略,目前已初步形成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已被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还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产区、西部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并加快建设。
  成都与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68家,驻蓉领馆数居西部第一;被评为“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2015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31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0亿元,两项指标均居中西部城市第二位。成都还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成都启动总规修编

  今年2月5日,市规划局召开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修编工作动员大会”,宣告启动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此项工作正是为了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提升城市定位。“目前,住建部正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初步考虑要确定一批总量在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引领辐射周边区域。成都要想实现再跨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须首先进入国家中心城市序列。因此,成都需要修编总规,瞄准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重新梳理规划定位和发展指标,在国家战略的棋局中抢占先手。”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此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仅将体现全国视野,更要继承和发扬成都在过去规划工作中明确的“四态合一”“大都市区”“网络城市”“小街区规制”等先进理念与做法。按照工作安排,下个月,将形成总规评估报告;5月份将完成总规纲要;8月份将完成总规修编成果,并逐级上报,力争年底获得批复。
⊙记者:袁弘

  
12#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7 15: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建议──把成都列入国家中心城市

源自:四川日报
  建言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张立东 张守帅

  “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凸显,在新一轮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应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来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说。
  据悉,旨在引领“十三五”我国城镇化总体规划建设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有望今年完成,要新增10个中心城市。
  傅勇林用数据为成都拉票: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使成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目前成都与全球223个国家城市有直接的经贸往来,与69个国际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20多个城市在成都设立了经贸代表职务和旅游代表职务。空港方面,85条航线覆盖全球164个城市,成都国际空港的地位不容动摇。
  傅勇林介绍,成都在国家外贸口岸建设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加速了成都坚定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城市分工和产业竞争的战略步伐,双流国际机场和青白江铁路物流中心都是国家一类口岸。世界500强企业越来越青睐成都,已有269家企业落户这里,常年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在成都生活。
  “成都战略地位重要,特别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很有必要。”傅勇林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西部发展寄予厚望,西部拥有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市场腹地开阔的特点。成都的经济体量位居西部首位,1.24万平方公里、1700多万的常住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在国家城市群战略布局中,把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来建设是最具条件的。”傅勇林认为,成都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要素聚集、创新引领、产业辐射功能,符合“国家中心城市”所必备的特征和功能,有基础、有条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3-8 08:22:01|只看该作者

建国家中心城市 把成都目标嵌入中国战略

源自:四川在线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个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有理由为之感到振奋,并且更添信心。因为听完《报告》,你会发现,成都的目标,是如此严丝合缝地嵌入国家战略。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
  中国的战略,就是成都的机遇。因为成都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是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是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正在通过城市群的规划布局、联动发展来推进。李克强在《报告》中,一共点到了19个城市群,除京津冀、长三角外,还特别指出要“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
  没错!成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正在强势崛起的重要城市群的极核城市、引擎城市。在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国际化的国度,这样的极核城市和引擎城市,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并不令人意外,甚至是必然使命。这就是为什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聆听李总理《报告》后,建议把“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培育壮大城市群的战略举措来着重部署。
  在某种程度上,国家战略之成败,系于中国城市群的成败,系于这些极核城市、引擎城市的成败。而能不能抓着国家战略机遇,乘势而上,也决定着这些城市的前景与前程。
  
14#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3-8 08:22:01|只看该作者
  所以成都提出,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如此顺理成章。例如,黄新初在聆听总理《报告》后提出的另一条建议:把“支持中韩创新创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抓手来着重布置,这正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举措。
  当然,要做的远不止于此。在成都近日发布的“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中,这个通向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找到5大着力点,包括:建设具有通达全球能力的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高度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具有一定带动引领作用的国际创新型城市、具有较优城市生态环境和多元包容性的国际生态宜居城市等,为的就是要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
  其中,“通达全球能力的内陆开放门户城市”首当其冲。这不难理解,没有“通达全球”的能力,就谈不上国际化大都市。所以,自2012年起,成都便提出“交通先行”战略,建设西部交通综合枢纽。
  目前,成都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启动实施“蓉欧+”战略,青白江铁路中心站提升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至深圳、厦门、宁波、昆明“蓉欧+”货运班列开通运营,加快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一带一路”大走廊。
  按规划,到2020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旅客吞吐量直逼9000万人次;成都还将加快形成至西安、武汉、昆明4小时高铁圈,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8小时高铁圈,市域“半小时交通圈”。
  这恰恰正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十三五计划草案中提出,中国将建设第二条连接西藏和内陆的铁路,连接拉萨和成都──成都的交通枢纽地位显而易见。草案中提出,中国将建设第二条连接西藏和内陆的铁路,连接拉萨和成都──成都的交通枢纽地位显而易见。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成都的高铁规划和建设,嵌入了这样一张高铁网络,也得益于这样一张高铁网络。
  同时,交通枢纽的功能,意味着对外的联通,也意味着内部的畅通。一座拥堵的城市,国际化水平大打折扣,因为那意味着经济效率的损失和社会成本的高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解决特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非常之道、必由之路。为此,成都的地铁建设奋起直追,加速成网。按照计划,2016年新开工建设5条线6个项目,在建里程376公里;未来5年,将以每年投运两条线路的速度扩大;到2020年,成都地铁建设及运营里程将超过650公里。
  地铁城市和高铁城市建设一样,极大地推动成都的国际化进程。而它们都属于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当一个城市的目标,严丝合缝地嵌入这个国家的战略,也就意味着国家的战略,为城市的目标提供了坚定支撑和强大动力。成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应当更有理由,也更有信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15 08:22:01|只看该作者

力争进入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

源自:华西都市报
制图杨仕成
  中国的战略,就是成都的机遇。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成都的城市发展能否再上一个台阶?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其中一共点到了19个城市群,特别指出要“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
  什么样的城市有资格进入国家中心城市序列?成都将在哪些方面做足功课“华丽转身”?早在一个月前,成都已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明确表示此轮修编以进入国家中心城市序列为目标。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成都规划局相关人士。
  
16#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15 08:22:01|只看该作者
国家战略
建国家城市体系的“塔尖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其实并不是新鲜名词,早在2005年,住建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即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
  国家中心城市是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对外,这类城市有可能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文化、管理的中心城市;而对内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
  作为具体执行此次规划修编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中心城市已有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很多方面都有要求。具体到成都,“至少应当在创新、区域枢纽门户、宜居及开放等几方面发力。”
  该负责人认为,这既是成都当前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如成都正积极加快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以及实施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等,都能极大提升成都的创新竞争力。
  此外,成都正加快打造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等项目的建设,以及蓉欧快铁、中亚班列等通道的建成,正不断提升成都通达全球的交通能力。而国际购物天堂的继续打造,则将进一步展现成都宜居开放的软实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15 08:22:01|只看该作者
成都行动
启动总规修编,力争年底获批

  今年2月5日,成都规划局召开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修编工作动员大会”,宣告启动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此项工作正是为了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提升城市定位。
  “目前,住建部正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初步考虑要确定一批总量在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引领辐射周边区域。成都要想实现再跨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须首先进入国家中心城市序列。”该局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此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仅将体现全国视野,更要继承和发扬成都在过去规划工作中明确的“四态合一”、“大都市区”、“网络城市”、“小街区规制”等先进理念与做法。按照工作安排,5月份将完成总规纲要;8月份将完成总规修编成果,并逐级上报,力争年底获得批复。

成都未来
老百姓将有更多创新创业机会

  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将为成都带来哪些变化?“从普通市民的切身感受来说,是随着城市定位提升和产业体系完善,在家门口将迎来更多就业包括创新创业机会,”成都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方面,市民的出行也将更加便捷,无论是国际、国内还是区域内,出行方式将更加多样。
  最让人期待的是,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品质无疑也将大大提升,更多的绿地更清新的空气更田园的生活配套,都将让普通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更高,未来的成都城市生活会更加舒适宜人。
  
18#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15 08:22:01|只看该作者
☆ 相关资讯
成都将如何迎接机遇?
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成都是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2015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万亿元,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成都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发展水平,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经济基础。
  西部内陆交通枢纽,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
  目前,成都国际(地区)航线已经达到85条,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内地“航空第四城”;同时,成都还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第四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执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启动实施“蓉欧+”战略,青白江铁路中心站提升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至深圳、厦门、宁波、昆明“蓉欧+”货运班列开通运营,加快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一带一路”大走廊。
  西部内陆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城市
  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使成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目前成都与全球223个国家城市有直接的经贸往来,与69个国际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20多个城市在成都设立了经贸代表职务和旅游代表职务。
  全域开放为成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技术、资本与人才聚集成为成都经济稳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活力。华西都市报记者赖芳杰罗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4-21 09:22:01|只看该作者

成都启动国家中心城市申报 大都市区含37区(市)县

制图 李开红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
  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按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求抓好城市建设管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继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
  日前,国务院原则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成都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未来的成都将如何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又将会怎样实现新突破?昨日,成都市规划局总体规划管理处处长张惜秒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对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瞄准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目前已启动了新一轮总规修编,并重点面向国际影响、区域辐射、创新引领、生活品质和文化魅力这5个方面开展修编工作。
  
20#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4-21 09:22:01|只看该作者
成都已启动国家中心城市申报
  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成都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未来将如何发展备受关注。
  张惜秒表示,目前,国家正在酝酿确定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引领辐射周边区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为成都改变不临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区位劣势,开创区域联动、融入全球、开放发展的发展新格局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把握这些有利条件,瞄准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修编城市总规,科学规划支撑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定位的城市功能体系、空间体系、服务体系、设施体系对于成都在国家战略的棋局中抢占先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张惜秒介绍,成都已经启动国家中心城市申报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力争年内顺利完成国家中心城市申报成功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批两大战略目标,“目前已完成了首期重点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还同步完成了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强制性内容修改报告,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专题研究也已形成初步成果。”张惜秒说,“下一步将征求市级相关部门意见,确保这一套指标体系可操作、可测度、可考核,以指导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无论是国际影响、区域辐射、创新引领,还是生活品质、文化魅力,未来的成都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也将享受到这些变化带来的舒适和便利。”他举例说,在国际影响方面,普通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将是家门口的国际直飞航线会越来越多,成都和国际发达城市的空间距离会因此缩短,彼此的文化交流会大大加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9:34, Processed in 2.979605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