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078|回复: 1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1:55:3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汉族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

 [复制链接]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彭祖是人不是神,彭祖生在四川葬在四川;古大彭国在巴山蜀水留下深刻的痕迹,彭祖后裔为巴山蜀水的繁荣昌盛写下了辉煌。本文拟就上述命题,拙笔管见。

彭祖 生在四川彭山县 安葬在四川彭山县
  据《彭山县志》(1991年版)第638页记载:彭祖  先秦时期传说人物。《史记》、《国语·郑语》、《列仙传》等古籍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封于彭城(江苏徐州),故号彭祖。《四川通志》说他晚年入蜀,定居彭山县象耳山,以彭为氏,卒后葬于彭亡山(今彭山仙女山)。今陵墓犹存,墓前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县令王燕琼所立墓碑。彭祖会炼丹,善采药,长于养身术,传说他活了800多岁,自尧历夏至殷末。自古以来,民间一直将他作为“老寿星”来传颂。
  《孟子·滕文公上》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史记·夏本纪》又说:“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扰。”帝尧夙兴夜寐,勤政为民,并选拔舜来辅佐自己。据《韩非子》一书描述,尧的生活相当艰苦,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糙粮饭,喝的是野菜汤,冬披鹿皮御寒,夏以麻片掩体……尧当政时,年时并不十分顺,发生过大旱,又有过洪灾。一次,尧指挥抵御洪水,连续奋战,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一连数日,粒米未进。“彭铿斟雉,帝何飨”(屈原《天问》)。在尧生命垂危之际,彭祖煮了一罐汤,一勺勺喂到他的嘴里,救醒尧。彭祖利用他丰富的医疗之术和养生之道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尧帝。
  尧帝了解到彭祖的身世,考察了他的才能和品德后,封彭祖为官,任守藏史,辅助尧帝治理国家,封地大彭,并在其后建立了大彭氏国。《大戴礼·五帝德》记述了孔子回答弟子宰的问话时说:“(帝尧)举舜、彭祖而任之”。《史记·五帝本纪》亦载:夏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
  彭祖,名铿,是黄帝轩辕之后裔、颛顼之玄孙、祝融之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
  彭祖究竟生在何地,安葬在何地,历来有不少说法。笔者赞同徐  谦《彭祖者一彭山人也》(《世彭会讯》创刊号(2001年6月30日)第14-15页、2期(2001年12月30日)第6-7页)和彭义昌(中共广西宾阳县委党校)《彭祖故里初探》(2004年·中国·福建武夷山彭祖文化节暨第六届世彭会筹委会彭祖文化学术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两文有关彭祖出生地(故里)、安葬地的观点。
  彭祖约于公元前1900年的6月6日出生在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彭蒙山(今彭祖山)。公元前约1100年6月3日因病卒于彭蒙山,享年800余岁,死后亦安葬在彭蒙山上,实乃地地道道的彭山人。
彭祖仙室
高山仰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彭忠东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彭忠东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彭忠东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彭忠东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彭忠东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彭忠东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返第二故乡 无耻殃视吹大牛
2# 四姑娘山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1:57:0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2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2)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说彭祖的出身地和安葬地在四川彭山,笔者认为
    首先,从《山海经》、《大荒西经》、《史记·楚世家》、《竹书记年》等历史古籍中,我们看到彭祖的祖辈们的活动范围,彭祖的曾祖父帝颛顼“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辞海》)。据《史记·吴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因居于轩辕丘(今河南省新郑市)而得名轩辕。其子昌意因“德力不行,不足以继承大位,降至若水任诸候”(《帝系世本》)。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生下了帝颛顼。若水指今中国四川西昌雅磐江一带。颛顼在川留下,称(大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彭祖(福建·高衡·《世彭会讯》2期(2001年12月30日)第7页)。彭祖的父亲陆终与女嬇氏婚后,“孕而不粥三年”(《大戴礼》等书)。“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世本》)”女嬇氏怀孕三年,启胁生子,不生则已,生则惊世,一胎六子。据《路史》所记,女嬇氏生子这天是六月六日。女嬇氏生六子,老大叫樊,老二叫惠连,老三叫篯,老四叫求言,老五叫晏安,老六叫季连。
    二是,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生在彭山、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自尧历夏,殷时封于天彭。周衰始浮游四方,晚入蜀,抵武阳焉”(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七十四)。且《华阳国志》卷三及《水经注》江水都提到武阳有彭祖冢。县东十里有彭亡山,是因“周末彭祖于此而亡,因名”(《后汉书·郡国志》)。武阳就是现在的四川·彭山县。这里的“本生蜀”、“”说明原来彭祖就居住在彭山,“”就说明彭祖的根在彭山,彭祖是彭山生长人氏。
    三是,《路史》载:“女嬇氏六月六日,启胁生六子、三曰彭祖”。《太平记钞·彭祖》载:“彭祖卒于夏六月三日,葬於西山(今彭山县彭祖山)下,号曰彭山。举柩日,社儿六十人皆冻死………”。
    四是,《神仙传》云:“彭祖出走后70年,在西域又有人看到他骑着骆驼在沙漠上行走。到周康王36年,入蜀定居,卒葬彭山。”
    五是,根据彭山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如:山名、地名、水名、石文化、陶文化、崖墓文化、巫文化等等,也可找出他们与彭祖渊缘关系。
    同时,据《彭山县志》(1991年版)第684-685页,称:
    “《史记》、《列仙传》等古籍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封于彭城,故号彭祖。彭城乃今之江苏铜山县,虽距四川数千里,但这位长寿老人却在晚年入蜀,定居彭山而葬于此。陵墓今犹存,在江口镇(古彭亡聚,又名彭蒙)仙女山(即彭亡山),墓前有清同治时县令王燕琼所立墓碑。《辞源》卷二“彭亡”一词下注:“彭亡,山名,也称彭蒙,在四川彭山县东,山上有彭祖祠,下有彭祖冢”。即按此实际情况注释。
“关于彭祖晚年入蜀定居彭山,葬于彭山一事,古书中早有记载。1600年前,东晋时我省著名的方志家常璩(约291—357年)在其《华阳国志·蜀志》中就记有“彭祖家其彭蒙……武阳县,郡治。有彭祖词……”。两汉、魏晋时的武阳,即今之彭山县(县治在今彭山双河乡)。稍后,郦道元(?--527年)在《水经注》中也有“江水”(今府河)自武阳东至彭亡聚,此地有彭冢,言彭祖冢焉”的类似记述。《蜀本记》、《元和郡县志》、《蜀中广记·名胜志》、以及《四川通志》等,所记略同。
   “彭祖葬于彭山一事,历史上也曾有人提出过怀疑。苏东坡认为“此地后人葬衣冠处”;苏辙也有“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的诗句(均见嘉庆《四川通志》)。即如苏氏弟兄所言,但对彭祖衣冠为何会葬在彭山,常璩等又为何有此记述,均值得思考。今《四川通志》卷二陵墓章记有:“周彭祖墓在县(彭山)东十里彭亡山,因流寓于彭,卒,遂葬焉”,并附有明代杨京(彭山令)吊念文章,文中有“彭山之以彭名也,名之以彭祖也”。又说“晋常璩志武阳,则曰大贤彭祖殁于其乡,璩言必有所考也”。此说不无道理。古时,山川城镇及州郡县之命名,均有所本。彭山江口镇古名彭亡聚,镇后的山叫彭亡山,其名已久。据《后汉书》卷十七《岑彭传)所记:东汉建武十一年(42年),岑彭伐公孙述至武阳宿营于此,述遣刺客杀彭,事后改彭亡为彭蒙。从这段史实看,  已有两千年(或更早一些)。为什么以“彭亡”名之,李吉甫(758~814年)在《元和郡县志)卷32中解释:因“彭祖家于此而死,故曰彭亡”。可谓持之有故。
    当然,另一种观点认为:据《路史》所记:“女嬇氏生子这天是六月六日,生地即祝融之墟──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彭祖的发源地在彭山,安葬在彭山,更为可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1:58:32|只看该作者

㈡彭县(现为彭州市)

  据《彭县县志·彭州历代大事年表》载: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彭人在境内定居立国。

“彭人击鼓”塑像·1991年刘盛国与曾大毛合作出品
地点天彭镇·彭州市·成都
时间2006-5-16 11:38
  据岫彭县县志·彭县名称考》第98页,称:“彭县因何得名?历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因古彭国得名。持此说者引《尚书·牧誓》“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参加武王伐纣的记载,认为其中的“彭”就是彭县,《大元一统志》载:“彭州即古彭国”。明《蜀中广记》、明天启《成都府志》、清《读史方舆纪要》、光绪《彭县志》均有相同记载。“《尚书·牧誓》!D6兴觥芭怼闭飧龉爬喜? 族,究竟在何处?史志界分歧很大。有说在今湖北省谷城、房县一带(童书业《古巴国辩》);有说在今陕甘交界处(见何光岳《古代彭部族的繁衍与迁徙》,载《徐州师院学报》)。主张在四川的又有在彭县、彭山、彭水、阆中、云阳诸说。
  “不同意彭国在彭县者认为,至少有两点无法解释:①彭县地区为蜀族立国的原始核心部分,彭族不可能在此活动。②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位于川西的一个部族要到几千里外的河南牧野去参加战斗是不大可能的。
  “第二种说法:因州得名。认为今彭县是沿用彭州的名称。彭县县治所在一直就是彭州治所,以彭州之名命县,亦属自然。
  “彭州为何以“彭”命名?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以岷山导江,出处江山,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以名州。”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也有“垂拱二年分益州之九陇等四县置彭州,取古天彭阙之名”的记载。
  何光岳着的《古代彭部族的繁衍与迁徙》指出:……在甘肃庆阳的另一支彭人,曾越过秦岭,从子午谷经今陕西石泉县的彭溪。(参考《水经注》“沔水”,有彭溪。)再越大巴山南迁到今四川彭县,这里平原沃野,最适于定居。光绪《彭县志》卷一沿革志称:彭县在周初为“彭国”。《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三彭州载引:杨雄《蜀记》云:“李冰以秦时为秦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汶山又叫天彭山,大彭又称天彭,就因彭国在此而得名。又云:“唐垂拱二年,分益州之九陇等四县置彭州,取古天彭阙为名。”而罗泌却否认彭县为彭人所迁之地,(《路史·国名纪已》)是没有了解到彭人的繁衍与迁徙,以及有一部分与少数民族融合,所以把华夏和戎蛮的彭划开了。
  彭州,自古以来以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养生大家所推崇。传说古时最长寿的彭祖就因创建了古彭国而成为彭州鼻祖,他的长寿,也得益于这方灵动的山水。
  彭州(原彭县)即古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古时彭州所辖范围包括现广汉三星堆,彭州距广汉三星堆仅有10公里。关于彭州与三星堆、古徐州彭国与三星堆的关系正由彭铸执笔、商泽与余参与撰写另一论文,拟在徐州七彭会前夕送达世彭会永久秘书处。
4# 金佛山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1:59:31|只看该作者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4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4)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㈢阆中彭城
据阆中市志办公室副主任王国成介绍,阆中“彭城”地名最早出现于清道光年间《保宁府志》,但没有介绍“彭城”地名的由来。199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阆中县志》中,关于彭城的语言表述为:因传为古彭国地得名。可成都的彭州市也称是古彭国所在地,究竟谁是谁非?全国有关彭的地名很多,史料中记载的彭人足迹也遍及很多地方,阆中彭城是否为一部分古彭人聚居的地方?这些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国成说,在史料中虽然没有更详细的资料,但可寻到一些有关“彭”字的记载。《尚书·牧誓》中记载有蜀……彭、濮等部落助武王伐纣之事,后来的《华阳国志》中却记载的是巴人助武王伐纣,巴人的图腾为蛇,彭人的图腾为象,古有“巴蛇食象”之说,也有巴人灭彭的记载,巴子国先建都于重庆,后迁都阆中,由此似乎可以印证古彭人居住在现阆中城附近。

以上两段文字摘自《阆中彭城遗址谜底初显》(华西都市报2005年2月5日)一文。

又据《南充日报》2005年11月15日张晓东报导:11月11日,应阆中市文物管理所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在省考古研究所及南充、阆中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再次前往阆中市彭城坝商周遗址现场勘察,就即将在下月(2005年12月)开始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论证。右图为考古发掘地。

又据《四川日报》2006年1月5日(陈勇/撰文)刊载的《阆中古城下还埋一座城?》一文称:“去年(2005年)1月,有关阆中古城下深埋一座城的消息见报后,引起国内考古学家的关注。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考古专家联手试掘已初步探明,阆中彭城遗址4000年前人类活动就十分频繁。

阆中彭城遗址
  “24年前,阆中彭城镇彭城坝出土了一件青铜镂空虎纹铜钺,经专家鉴定为商周时代皇宫中使用的礼器,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这件文物的出土,将彭城遗址的年代,由县志中记载的秦汉时代提早到商周时代。

  “阆中古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难道在距古城10余公里外,还有一座年代更为久远的城池掩埋于地下?多少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想揭开这个谜。

  “1986年,四川省文物部门在阆中普查文物后得出结论,位于阆中彭城镇一村沿嘉陵江边右岸台地上长1000米、宽100米、深约一米的地下,为商周至汉(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50年)时的文化遗址。经进一步考察后发现,遗址文化层厚度约0.5米。这一发现,与考古工作者曾经的推测吻合,但阆中文物部门一直未找到与阆中悠久历史相适应的实物佐证。
  “去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考古小组,深入阆中彭城、朱家山等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对古城进行试发掘。目前,试掘已经开挖了5×5米探方13个,探沟1条,发现砖室和石室唐代墓葬4处,并出土灰陶罐等少量汉代器物,同时找到了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这些考古实物可以证明,阆中彭城坝在商周时期是人类活动十分频繁的场地。这一点,正好为24年前出土的青铜镂空虎纹铜钺的年代和性质作了注脚。
  “目前,阆中古城地下城已露出冰山一角,其“庐山真面目”将随着正式发掘的进行而崭露。

总之,專家認為,從已有進展情況看,4000年前的彭城人類活動頻繁。那末,那是不是古彭国人在此留下的遗迹,我们将拭目以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2:00:39|只看该作者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5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5)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㈣彭水
    何光岳先生在其著的《古代彭部族的繁衍与迁徙》中,写道:彭大约于公元前六世纪时,与庸、微、罗都先后为楚所灭。彭人从此离散,一部分南渡长江,辗转散居于今湘鄂川边界丛山里,和后来迁来的巴族杂居,可能与今天的土家族的彭姓有关,这值得进一步研究。彭人所居之地,如四川忠县彭溪和彭水县(为隋代所建)。《路史·国名纪已》说:“彭,黔之彭水县,又有彭溪,在忠(州)之临江,即巴、賨、彭、濮者。”明显指出了四个民族的杂居情况,为后来巴、彭融合成为今天的土家族打下基础。至今彭姓为土家族五大族姓之一。《楚辞》中,就有六处提到彭瑊,都指出在湘西一带是他的所居之地。屈原对他的尊崇和仿效他彷徨于沅湘之间,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第五十七、六十三、六十六、一一六页中也说到,彭“这一集团分布在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迤北到河南西部熊耳、外方、伏牛诸山脉间,而江西省的大部分都在这个集团的活动范围之中。”
    “彭水”,古水名。又县名,在四川省东南部,汉置涪陵县,隋改彭水县。今仍旧名。(《释彭》王进珊)
    据《彭水县志·历史沿革篇》称:彭水县境,商至春秋属巴;战国属楚黔中郡,秦仍属黔中郡。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彭水县,治今郁山镇,属黔安郡。今郁江时称彭水,县以江得名。大业十年(614)分彭水地置信安县;唐武德二年(619)改为信宁县(治今武隆县江口)。唐武德元年(618),析彭水地置石城县(天宝元年改名黔江县)。次年,再析彭水地另置盈隆(治今龙洋乡)、洪社(治今酉阳县龚滩镇)、相永(今贵州境)、万资(今贵州境)4县,同属黔州。贞观四年(630)彭水县移治今汉葭镇县坝一带。贞观二十年(646),分盈隆县地置都濡县(治今贵州务川县濯水乡石桥子)。先天元年(712),因避李隆基讳,改盈隆为盈川;天宝元年(742)再改名洋水。五代属黔州、武泰军节度管辖。宋嘉祜八年(1063),省都濡、信宁、洋水、洪杜4县入彭水,隶黔州。绍定元年(1228)属绍庆府,咸淳八年(1272),治所移至乌江西岸壶头山麓。元仍隶绍庆府(路)。大夏,仍属绍庆路。明洪武四年(1371)废绍庆府,彭水县改属重庆府。次年,废黔江县入彭水。洪武十年(1377),废武隆县入彭水,改隶涪州。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武隆县;次年复置黔江县。嘉靖三十三年(1554)在今汉葭镇乌江东岸修建县城,将治所从壶头山麓迁入。清顺治二年(1645),复隶重庆府。雍正十二年(1734),改隶黔彭军民厅。干隆元年(1736)改属酉阳直隶州。民国2年(1913)属东川道。民国16年(1927)改隶四川省长公署,第三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24年(1935)改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16日,彭水县解放。1950年1月,属川东行署涪陵专区。1952年9月,属四川省涪陵专区;1968年6月属四川省涪陵地区。1983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次年11月10日挂牌成立。1987年起,改属黔江地区。1997年6月改属重庆直辖市。
    据《彭水县志·彭水概况》称:彭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今郁山镇置涪陵县,北周置黔州费县。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彭水县。唐置黔中道于此,并置黔州,彭水成为今渝、黔、湘、鄂结合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中部约30万平方公里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据点,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唐、宋两朝,中原纷乱,而黔州独守,社会经济齐头发展。元、明两代,多次“赶苗拓业”,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萧条。清政府招民垦荒,还民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到清末"舟楫往来,商贸辐辏,百货云集,盐、茶、油、漆、苎麻诸物转运各地,使“彭水财富,甲于酉属”。民国时期,兵匪频仍,人民啼饥号寒。1949年11月16日彭水解放,从此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6# 青城山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2:01:32|只看该作者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6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6)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㈤丹棱
彭姓在丹棱县居各姓之首。近查《丹棱县志》(2000年6月编印版)看到彭姓居该县各姓之首。在2006年1月9日新华社公布的报道称,全国最新姓氏排行榜,彭姓居第三十五位;据台湾消息彭姓在台湾各姓中居34位、有说法居31位。

丹棱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岷江以西、青衣江以东、总岗山脉南麓,东与东坡区毗邻、南与夹江接壤,西南同洪雅相连,西北与雅安名山为邻,北同蒲江联接,隶属眉山市。丹棱历史文化源流长,人杰地灵,风光秀丽。自古以来,县内文人辈出,商贾云集。唐代书法家杨玲,五代诗僧可朋,北宋文学唐庚、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兄弟等都生长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现全县列入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古迹9处。丹棱,南朝齐明帝时期称为齐乐郡。因县城之北有一赤岩山,岩高色赤有棱,隋文帝开皇13年(公元593年),定名丹棱县。自唐武德2年(公元619年)以来属眉州。1953年起属乐山地区(今之乐山市),1997年起属眉山市。

丹棱与彭山同属现四川省眉山市管辖,其地理位置如下图:

丹棱地理位置图

丹棱县为何在该县能居第一大姓,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彭祖后裔的迁入。该县距彭山彭祖山(即彭山仙女山)近,两县距离约50公里,丹棱《彭氏族谱·白鹤堂》(彭进忠1985年孟冬手草本)记载,彭祖后裔的一部分迁入丹棱居住;二是元末自楚入川居住丹棱。据犍为《彭氏族谱》(咸丰丁已年新刊·犍为县三溪铺彭氏宗祠)和丹棱《彭氏族谱·白鹤堂》(彭进忠1985年孟冬手草本)记载,元末自楚入川的三兄弟之一荣卿公,入川后居丹棱西三十里桑黄坝衍生;三是彭端淑诞生地。清代著名文学家、蜀中知名教育家彭端淑诞生在丹棱高桥翠笼山(今双桥镇桂香阁)。

丹棱《彭氏族谱·白鹤堂》(彭进忠1985年孟冬手草本)
手草本02
手草本03


清代彭姓就是丹棱的大姓 目前彭姓居丹棱县姓氏之首。《丹棱县志·种族 宗族 家庭》(2000年6月编印版)第846-847页写道:丹棱县的姓氏大姓北宋时有史氏、杨氏、唐氏、李氏。南宋时有李氏、杨氏、刘氏。清代有彭氏。宋末战乱和元代并丹棱县入眉州,明代亦曾废县,因而若干显达富裕之大姓,多有迁居他乡者。元朝末年,明玉珍踞重庆自称大夏皇帝,他是湖北省随县人,曾大批迁邓州(今河南邓州市)、随县等地乡人入川安置,川中各地原住民为免其欺凌,都冒籍湖北麻城人,以求攀附为乡亲而避祸,因而自乱籍贯。因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四川人口大量流亡。据民国版《丹棱县志》及县人齐肇璜著《丹棱县乡土志》记载,清初人丁为62丁。康、雍、干三朝先后迁移湖北、湖南两省之民入川垦殖定居,此即所谓“湖广填四川”。雍、干时进川之民广及山西、陕西、江西、福建、两广,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史无前例。丹棱30年代县城内尚有陕西会馆(大南街)、广东会馆(北街)、江西会馆(小南街)、湖广会馆(外东街禹王宫)。这些会馆一方面反映丹棱县居民的来历,也反映不同地区移民初来丹棱定居之际以乡土籍源为纽带,团结共济的关系。目前丹棱县之大姓有彭、李、赵、吴、齐、周、张、王、杨、罗、吉、郭、郑、熊、伍、安、严、邱、瞿、宋、刘、谢、孙、陈、徐、文、曾、宿、黄、胡、骆、蒋、朱、方、祝、毛、何等四十余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2:02:28|只看该作者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7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7)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彭氏遗迹

    由于彭人富于斗争性和适应生存的能力,才能繁衍和广泛地散布在今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浙江、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古代彭部族的繁衍与迁徙》何光岳著)。古大彭国、彭祖后裔在巴山蜀水留下的遗迹,主要有:
商大夫彭祖墓
彭祖墓 2004年拍摄

    据史书载,彭祖姓籛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尧时封于大彭,故称彭祖。自尧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后流寓蜀中武阳,卒,葬于此。墓在今江口镇茶场村仙女山。《水经注·江水》:“江水自武阳东入彭亡聚……此地有彭冢,言彭祖冢焉”。《四川通志·陵墓》:“彭祖墓在县(彭山)东十里彭亡山,因流寓于此,卒,遂葬焉”。墓陵占地亩余,墓西向,土冢高2·9米、径7米。墓前一石碑,单檐庑殿顶,两柱一开间,通高2.2米,宽 2.8米,上楷书阴刻“商贤大夫老彭之墓”,清同治六年(1867年)县令王燕琼立。三周石围堂为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县令张风翥修。(摘自《彭山县志·第二十二编  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1991年版)第561页)墓前原有石坊,题为“高山仰止”,现已修复。
彭祖祠
彭祖祠 2004年拍摄

    位于彭山县江口镇仙女山麓,《华阳国志·蜀志》载:“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祠”。今祠在彭祖坟右侧,为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现存殿宇两重,座向西北,总建筑面积为712平方米。大殿为单檐歇山式顶,覆以小青瓦,脊饰已毁,左面歇山垮塌。抬梁式八架椽屋,面阔进深3间,均为14.4米,檐柱用石柱。前殿为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顶,面阔5间(18米),进深1间(11.4米)。(摘自《彭山县志·第二十二编  文物古迹,风景名胜》(1991年版)第567页)
    《华阳国志》卷三及《水经注》江水都提到武阳(今彭山县)有彭祖冢。前文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8#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2:03:35|只看该作者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8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8)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天彭门 天彭阙
    据《四川百科全书》第956页载:天彭阙 古地名。又称“天彭门”。在今松潘县北,一说在今都江堰市灌口山西岭,又说在今彭州市西北彭门山。因有两山或两石相对,其形如阙,故名。相传为古蜀人死后从人间返归天国“送魂”的关口,过此即进入古蜀人的主要发源地──岷江河谷与岷山山地。
    又据《彭县县志》(1989年4月版)第99页写道:古天彭门(阙)究竟在何处?一说在今松潘县北,一说在都安县(今灌县)。后者更为可靠。刘逵注《蜀都赋》说:“岷山都安县在两山相对如阙,号曰彭门。”《元和郡县志》导江县条又载:“灌口山在县西北廿六里,西岭有天彭阙。”两文所言,天彭阙即今灌县宝瓶口,当时正好属彭州范围。
    该县志还写道:自元代设灌州,都安县天彭门划于彭州之外,于是人们以彭县关口之山川形势与宝瓶口相同,又称彭县关口为天彭门。《大明一统志》首开其端,说:“天彭门一名彭门山,彭邑诸山之水,俱由此出,故曰彭门。”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彭门山在彭县北三十里,两峰对立,其高若阙,名天彭门。”嘉庆《大清重修一统志》亦有“彭门山在彭县西北,有牛心山、彭门山,隔江对峙”的记载。下面是该县志的天彭阙(天彭门)图:
彭县县志的天彭阙 图片

    天彭阙(天彭门)在四川是无疑的。在今灌县宝瓶口的依据笔者认为,还有二证:一是彭祖在徐州挖掘的彭祖井,使人饮水思源;二是彭祖生活在秦堰(都江堰)李冰父子修建之前,彭祖有尧帝治水的经验,引岷江水造福人类,就要利用这“天彭阙(天彭门)”,灌溉万千良田。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面积已达一千万亩。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不少水利专家,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
    下面是笔者2005年10月拍摄都江堰市宝瓶口的照片(左图挂摄像机者系彭会资教授):
彭会资教授在都江堰宝瓶口 2005年10月拍摄

都江堰宝瓶口 离堆 2005年10月拍摄

都江堰宝瓶口 资料图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2:04:50|只看该作者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9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09)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入川忠州始祖彭胜墓址
入川忠州始祖彭胜墓址

彭胜 画像

    据《忠州·崇仁堂·彭氏通谱》(彭家华主编·2004年8月)第230页写道:彭胜与正室刘氏,副室刘氏,合葬野鸭池机匠干墙(如图),其墓早已无存,仅存遗址。干隆27年,二房13世祖宗古公所著《临江彭氏族谱》中这样记载:迁忠始祖彭仕贵,字胜,元辛巳年十一月十一日卯时生湖广长沙府湘乡县六十五都长冲,明洪武四年,以功授长沙卫,十二年调四川忠州所官,世袭千户。卒永乐辛丑年二月初八日子时,年八十一岁,配刘氏,湘乡六十五都梅口土地墓址:石柱县王场太和村桃花园人,卒十一月二十六日,生子三:副室刘氏,邻县第七都新圹冲人,卒三月初七日,生子三。传由城鼓楼街移崇仁乡一甲野鸭池,合葬机匠干墙,其墓不可寻,子孙祭拜遥望焉。子文富、文祥、文禄、文福、文寿、文聪。
入川忠州二世祖彭文富墓
   《忠州·崇仁堂·彭氏通谱》(彭家华主编·2004年8月)第231页载:彭文富,字朝一,彭胜长子,约生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十八岁随父母入川,洪武十八年中武举任理垫江军务职。二十四年偕欧氏挈善、羛、级三子,自野鸭池迁任家场双河口彭家坝,葬双河口老祠后,初坟为乱石垒砌,现存墓是道光元年(1821)重修(如图)。
彭文富 画像

彭文富墓

    文富墓是彭胜家族中至今尚存,历时近六个世纪的唯一古墓。其余二世祖乃至十二、三世,均无墓迹留存。
    文富重修墓按清制七品造形,规格较高,三重檐飞檐走壁,人物花鸟,双狮石桅杆对峙。它不仅在道光三十年,引来千里之外的成都府双流县青杠坝人彭阳春,于赴京考中武状元后返回成都途中,借道前往双河口谒墓参拜,状元公还应彭氏族人之请,授下“文学广大、名振家邦、如其守敬、尔世克昌”十六字新派。派词文若其人,美妙绝伦,是对文富其人的最好写照。
    二十世纪末的1999年,任家文富后裔在谱失殆尽、不知其由的茫然情形下,便全靠文富墓模糊不清的碑文“……洪武二十四年贵荣斯地……”,以及墓联“黄莲山下垂科甲,双河口内报书香”的简短文字,才辨明人人知晓的文富公,原来源出野鸭池,系彭胜长子。据史料记载,野鸭池后山,因栽种黄莲驰名于世,故名黄莲山下。由此可见,陵墓的文史价值,是其固有的一个重要功能。今人看来,当谱牒尽失后,它便是一部使源流得以解读的书。
10#
 楼主|彭忠东 发表于: 2006-5-24 12:06:02|只看该作者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10

 
图文版 浅谈彭祖与彭氏在巴山蜀水(010)
彭商泽  彭忠东(执笔/配图)


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 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成都原文翁石室遗址上建立的省立最高学府。学员选自省内秀才以上人员,学员学费、生活费由清政府拨给该院的学田供给,在院学生有两百人左右的规模,著名学者李调元曾是该院学生。彭端淑主锦江书院讲席,以他广博的学识,竭尽他晚年的全力于教书育人。此时,他对宦海仕途生活极为厌倦,甚至悔恨自己过去热衷什途力争功名是误落尘网,陷入歧途。他在《寄仲尹》这首诗中说:“‘疲驴消日月,薄宦久;”‘脱羁地,鸿雁游海天。”直到老死,彭端淑把他一生中的最后约二十年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四川的文化教育事业。他在《戊戌草·寒食》一诗中有明确的记载:“锦江栖迟二十年,每逢寒食一清然。”这对他讲席书院的时间和心境都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锦江书院是四川大学的前生。据四川大学百年史记载:四川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原四川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几所大学之一,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历史源流则与创立于1704年和1875年的锦江书院、尊经书院一脉相承。
彭端淑墓
    彭端淑墓在彭山公义镇新街原公义小学大门左侧。彭端淑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癸丑科进士,后官至广乐肇罗道署按察使,是个颇有建树的地方官;辞职后执教于成都锦江书院达20余年,又是个献身地方教育事业的学者。彭端淑虽是眉州所辖丹棱县人,死后却葬于彭山县公义镇月台村。县人徐原烈1935年曾在公义镇新街原公义小学大门左侧,为他立了通高二米多的石碑,并撰文记述他一生主要事绩。现在坟和碑均不复存在,知其葬于彭山公义者亦恐不多,惟有《为学》这篇妙文大家还在读。(摘自《彭山县志·前志增补·掌  故》(1986-2000年版)第663页)
神道碑
    彭承绪(丹棱人)为西宁守备时,于干隆年间出兵征剿托末拉古沙雅尔二路贼,奋勇力战,殁于阵。干隆二十五年(1761)举行谕祭,典礼盛大,入祀昭忠祠。葬彭山(四川)青龙场,有神道碑。
状元墓
    据《双流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8月第1版)第二十七篇 文物,第二节 陵墓的第801页记载:“彭阳春墓 彭阳春,清道光乙酉(1849年)科武举,曾任清宫头等侍卫,墓在曾家店,今之胜利乡,乡人呼为‘状元坟’。”由此,彭阳春葬在双流县境内的曾家店(现在的胜利乡)是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6 19:08,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