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489|回复: 9
 2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杜荣辉 发表于: 2006-6-30 15:25:0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蒲砚春秋

 [复制链接]
  广定盐溪觅片石,宝重如圭复如壁。
  起墨益毫文人珍,染翰临池永朝夕。
  质朴声消钟毓奇,太古生成匪雕刻。
  籍兹擒藻并?华。三元联捷垂手得,
  君不见龙楼凤阁九重天,
  赓飚载笔艳神仙,翊赞补天昭职守,丹心耿耿同贞坚。

──这是清代诗人徐元善描写蒲砚的《蒲砚歌》。
  蒲砚自古便是蜀中名砚,在过去,是蒲江主要石雕产品。蒲江多石,石头有珍品,那就是蒲石。蒲石琢磨成砚,就是蒲砚。至今蒲江鹤山镇内尚有一村叫做“蒲砚村”,便是因为过去盛产蒲砚而得名。
  传说,南宋宁宗时,蒲江人魏了翁赴京考试,适逢天寒地冻,应考文人用墨皆冻成冰,惟魏了翁所用蒲砚中墨水不冻,顺利应考。从此,蒲砚美名远扬,历久不衰。
  《蒲江县志》记载,“(蒲砚)石质坚实细润,雕刻精美,有‘坚如金石,细如粉绸’之称誉。磨出的墨汁色泽鲜亮,浓淡均匀,加以砚盖抗热耐寒,具有发墨不损笔,天寒墨不冻,书写流利生辉的特点。做工考究,形态古雅,精心刻以花鸟、风景、人物,更觉妙趣横生。”《中国工艺美术词典》中有类似记载。
  蒲砚是由蒲石雕琢而成的。《蒲江县志》云:“蒲石,产于熊坡背斜上三迭系须家河组,出露于东北盐井沟、光明响水滩、朝阳大王井。其石色青带紫,坚硬细腻,通常雕刻为墨砚称‘蒲砚’。” 可见,蒲石的主要产地在蒲江长秋山盐井沟和响水滩及大王井一带。而这之中,尤以响水洞(即光明响水滩)为最佳。
  响水洞为古蒲江十八洞之一,干隆《蒲江县志》记载:“响水洞,县南十五里,瀑布飞湍,声闻数里,为八景之一,昔产蒲砚。”响水洞特产蒲石,用来雕刻的蒲砚被推为上品,超过盐井沟、石牛潭所产蒲石。明天顺五年(1461年)修成的《大明一统志》卷72记载:蒲江砚,蒲江县出,其发墨与端(砚),歙(砚)不异。清干隆《蒲江县志》:“蒲砚,旧出响水洞,其色墨。”光绪时,柯光礼《蒲砚铭》:“蒲石产响水潭者,上品也,唯水深难取。” 秀才李彰吉《响水遥鸣》诗云:一道当空响急泉,水帘百尺挂岑颠。斜拖玉带山腰冷,倒泻银河洞口悬。漱破云霞连天地,声飞雷电澈长年。松涛雪浪浑天迹,高调疑从天际传……可见,名砚出自胜地。
  蒲砚历史悠久,从十五世纪起,就列为中国名砚之一,在历代均深受文人墨客所喜爱。黄云眉 在《明史考证》中,对蒲砚极其称誉,他借用元朝诗人宋无《古砚诗》里的“雕光发炯成禹壁”一句来大加赞叹。明清时期,蒲砚便与攀枝花的“苴却砚”、广元的“白花砚”并称为蜀中三大名砚,驰名全国。清康熙25年(1686年)陆应阳的《广兴记》中“蒲江石”,其记曰:“邛州蒲江产,作砚发墨。色土灰、质粗、发墨。”清末学者扬子元在其《蒲江乡土志》中称道蒲砚“色青而紫,质温而坚”,“临寒不冰,当暑不涸”。
  民国时期,蒲江县内能雕琢蒲砚的工匠有张世英、陈子轩、杨泽华、金殿臣、张云贵。民国17年(1928年),县人安荣章、孙玉学等开办的平民工厂也有蒲砚产品。民国28年(1937年),张世英雕琢的蒲砚,被选送两件参加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展出,受到与会各方的高度评价。民国时期,30多年蒲砚总产量约5000个。其时,价格比较昂贵,一个售价约五斗至一石米,购者多系省内外书画作者或士绅名流。
  建国后,由于大力倡导用钢笔、圆珠笔写字,用毛笔者大减。即喜挥毫者,亦大多用现成墨汁和瓦盘、瓷碟。蒲砚逐渐无人问津,以至停产,制作匠人转营雕章刻字业。1973年,蒲江县手管局为恢复名牌手工艺品生产,组织8人成立蒲砚生产合作工厂,招聘金殿臣为生产骨干。产品曾参加广州交易会展销,结果销路不畅,工厂开办1年多即停闭。
  1979年,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经温江地区工美公司与县二轻局商定,由蒲江轻机厂承头恢复蒲砚生产。产品质量较前提高,造型优美,雕刻各种精细的装饰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风格。砚盖使用珍贵木料,运用浅雕、隐花等技法,使之与砚台配套。并印有精致的中、英、日3种文字说明书,拟扩大外销渠道。当时确也受到国内及海外华侨中书法爱好者和日、英、法等国际友人的赞誉。但终因产品成本高,售价昂贵,销路欠佳,于1982年停产。
  这以后,尚有为数不少的蒲砚,辗转散落在民间书画爱好者的手中。近年来,关于蒲砚的报道在蒲江及各地尚时有所闻──
  1996年,《蒲江报》曾以《两方蒲砚一春秋》介绍了蒲江民间书画爱好者杜若华与蒲砚的故事,并辑录了他写蒲砚的诗句:石稀不忍弃,振奋操刀笔……力篆几撇兰,尚期透芬芳。
  2003年,蒲砚再度引起轰动,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蒲江发现巨型蒲砚的消息:蒲江杨家学发现一巨大蒲石,请人雕琢而成一方重达50公斤的巨型蒲砚,砚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墨池,两头栩栩如生的水牛横卧两旁,实为砚中珍品。
  2006年6月,《今日蒲江》以《寻觅蒲草蒲砚》为题,对蒲砚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报道。并在探访蒲砚踪迹时意外发现一方名砚:其形体如蟠龙卧波,观之其表润泽光滑、肌理细腻,叩之有金玉之声,抚之如婴肤娇嫩。该砚长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底盘厚约20厘米,重约50公斤,堪称蒲砚精品。收藏者介绍说,该砚石取材于蒲石之源,经蒲江著名雕刻师精心打造二月有余,始成其形。此砚呵气即润,易于研墨,墨液匀细可佳,是其书房的心爱之物……成都市书法家协会领导在观赏此砚时,称之为成都名砚,是不可多得的精品。除此之外,该收藏者还藏有鸭兽砚、平板砚、巨洗池等,可谓蒲砚之藏家。
  ……
  几番春秋冬夏,悠悠岁月无痕。历史提倡古为今用,名产期待社会关注。翰墨既可传情,蒲砚何时重光?我们翘首以待。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杜荣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杜荣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杜荣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杜荣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杜荣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杜荣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公告]刘子华名誉案,科技打假人方舟子遭索赔250万 离不开的川藏线
2# 四姑娘山
 陈学林 发表于: 2006-6-30 15:49:1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老乡啊,我也是中兴的,没有想到,还有你这么一位,同志!文章,很好顶了。你现在是在做什么工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杜荣辉 发表于: 2006-6-30 17:05:57|只看该作者
太巧了~

做编辑。是一家内部杂志。
4# 金佛山
 楼主|杜荣辉 发表于: 2006-6-30 17:11:19|只看该作者
不过主要工作还是倾向于策划吧,反正事情比较杂~

有机会可以聚一下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6-7-4 00:23:59|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杜荣辉在2006-6-30 17:11:19的发言:
不过主要工作还是倾向于策划吧,反正事情比较杂~

有机会可以聚一下哈~
  如在成都市区,我请两位喝茶哦。
6# 青城山
 楼主|杜荣辉 发表于: 2006-7-5 13:36:12|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雷康在2006-7-4 0:23:59的发言:
  如在成都市区,我请两位喝茶哦。

谢谢站长。有机会倒真是很想参加巴蜀网的活动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耿纪朋 发表于: 2006-9-21 23:49:39|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8#
 蜀风剑客 发表于: 2008-10-11 01:03:07|只看该作者

很好

很好的文章!长知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蜀风剑客 发表于: 2008-10-11 01:05:02|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

哈哈哈!我还在学前班!好耍!
10#
 蜀风剑客 发表于: 2008-10-11 01:08:09|只看该作者

川人当自强

5.12全国人民支持我们,谢谢!川人当自强!谢谢多发表好文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07:21,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