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13|回复: 3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陈稻心 发表于: 2006-8-2 10:35:4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国说华阳 道成都

 [复制链接]
⊙作者:陈稻心

  成都自公元前四世纪开明五世在此建都以迄于今,地域名称从未变更过,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置成都县;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从成都地面划出一部份设蜀县,唐肃宗干元元年改名华阳(此华阳有别于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所指的华阳。《华阳国志》之“华阳”乃“华山之阳”,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贵州这一广阔地区)。从此,成都市区便分隶于成都、华阳两县。清康熙九年(1670年),曾裁华阳并归成都,至雍正五年(1727年),复分置华阳县。
  两县之上有成都府。有清一代,成都府辖三州即崇庆州(今崇州市)、简州(今简阳市)、汉州(今广汉市),十三县即成都、华阳、双流、温江(今成都市温江区)、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金堂、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郫县、灌县(今都江堰市)彭县(今彭州市)、崇宁(今郫县唐昌镇)、新津、什邡。成都向来是省会所在地,成都府即“首府”,成都、华阳两县并称首县。两县同驻省城,其界线由南较场,经包家巷、君平街、三桥南街、西丁字街、青石桥,再北上经南、中、北暑袜街、迄北门喇嘛寺为止,以街心分界,东南属华阳县,西北属成都县。七十年前,我家住南暑袜街西侧,属成都县管辖,六岁发蒙上学,上的却是我家斜对门全兴烧坊隔壁的华阳区立二小。老成都常以“跨一步,县过县”来形容暑袜街,想不到这个“言子”也应在我的身上。
  两县城外地面:西北两方为成都县境,有乡场12个(光绪三十三年数)。这一片,幅员狭窄,纵横均不及40华里,但土地肥沃,与华阳、温江、郫县、新都、新繁等县交界;华阳县幅员较成都县辽阔:东西120华里,南北40华里,有乡场36个。除少部份丘陵外,地尽膏腴,与成都、简州、彭山、仁寿、双流等州县交界。成都府署设在正府街,门上有“古天府”三个大字,相传是蜀汉时诸葛亮的府第,民国时期被军阀杨森用来办私立天府中学,现为四川省检察院驻地;华阳县署(民国时期改称县政府)也在正府街(现为成都市公安局办证中心所在地),抗战初期疏散到琉璃场,抗战胜利后迁中和场。成都县署(县政府)设署前街,1945年初迁往茶店子时,连原来县府内的古建筑“子云亭”也一并拆迁去了。成都、华阳两县归四川省第一行政专员督察区(驻温江县)领导。解放后,成都县党政机关仍在茶店子,直至1952年成都县撤销(县直机关干部全部调阿坝州);华阳县党政机设中兴场,1965年撤销,并入双流县。中兴场后来改名华阳镇,盖源于此。有些媒体文字把华阳镇称作“古华阳”,我认为是不够准确的。其实,中兴场和双流县倒还有点历史渊源。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记载,隋炀帝(杨广)之前,双流一直叫广都,大业元年(605年)杨广继位当了皇帝,为“避讳”,才把广都改名双流。有专家考证,古蜀时,中兴场乃广都之樊乡,是《华阳国志》里提到过的地方,和当今的热门课题“金沙文化”有些关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成都开办警察,成立警察总局,并将管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外东六路,每路设正局(以后改称分局),正局下设分局(以后改称派出所或分驻所)。那时的警察局,不仅管户口,管治安,管道路交通,而且还管修桥铺路之类的市政建设,乃至卫生防疫等等。警察局的建立,初步突破了成都市区两县共管的格局;警区的划分,则成为民国时期建市设区的区划蓝本。至于民事、刑事案件,在审判、检察两厅成立之前,则仍由成都府和成都、华阳两县分级负责审理。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多年,由于军阀混战,四川政局变幻无常,是老人们常说的“防区时代”。成都作为省会,从1922年起就有了市政公所,1928年又正南齐北改名成都市政府,并决定成华两县治所从此退出市区,只管各自的乡场。实际上,当时的成都正处于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三军合驻时期,市政府是邓的势力范围,对邓部有利的事未必对田刘两部有利。在利益驱动下,彼此间矛盾多多,实行起来阻力不小;再则成华两县经营多年,也不可能说不管就不管。何况两县在市区还办了不少与市民利益攸关的文教事业(主要是中、小学校),不是说搬就能搬走的。所以,这个决定,到1933年“二刘”(刘湘、刘文辉)之战结束,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统一川政时,也设有完全兑现。两县的机关、法团都在原地未动。直到抗战开始,为躲避敌机空袭,才迫使华阳县政府迁出市区,在琉璃挂出“华阳县政府疏散办事处”的吊牌,县政府的军法室仍留在正府街,设在南门何公巷的华阳县中迁往外东高攀桥,县女中和梨花街小学迁往中和场附近的祝国寺。另有多所小学移交成都市政府。成都县中、县女中疏散较早,而县政府拖到1945年初才搬迁到茶店子。抗战胜利后两县所属的四所中学复迁回市区旧址,而成都县国民党党部和县参议会,直到成都解放被接管,都在西玉龙街未动。抗战初期,成都市下辖东、西、南、北、外东五个区,区下共设32镇,市区范围基本维持原成华两县管辖的城区范围。随着省外人口大量拥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早已突破原来市区的地界。1944年市政府奉命废镇设区,先将城内24镇合并为八个区,由各区的警察分局局长兼任区长。1945年6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由成都市政府与华阳、成都两县会商决定:两县分别划拨土地4300余亩和4240余亩给成都市作为城郊地区,与原市属附城各镇合编为六个区。这样,到1946年全市已有十四个区,警察分局增至十三个(十三分局管辖位于外北的十三、十四两区)。各区有区公所,区长“竞选”产生,多属有财有势者,或袍哥大爷,区公所不是一级政权,而是市民“自治”组识。
  从1950年初成都市军管会公安处接管国民党四川省会警察局时形成的档案资料看:当时全市十三个警察分局,五十二个分驻所(派出所)。管区地界:东门外,九分局管至大田坎与华阳得胜乡(牛市口)分界,十分局管至三官堂与得胜乡分界;南门外,十一分局管至武侯祠,与华阳永丰乡分界;西门外,十二分局管至青羊宫、犀角河,与成都县的望仙场、茶店子分界;十三分局,管至驷马桥,与成都县的青龙场分界。1952年,成都县撤销,所辖地域大部划归成都市管辖。同时,华阳县隆兴乡、保和乡全部及得胜乡大部亦划归成都。1959年,因经济建设需要,省上又决定将原属新都、金堂、简阳、华阳管辖的部份地区划了进来,建立青白江、龙泉驿两个远郊区。此后,区划调整更加频繁。现在的成都市区和当年成华两县共治时相比,究竞大出了多少倍?这就不是我能说清楚的了!最后,补充一点,旧时成都有三个文庙:即成都府文庙,原址在今文庙前街石室中学;成都县文庙,原址在今文武路市公安刑事犯罪侦查局;华阳县文庙,在今石室巷园丁饭店。还有三个城隍庙:即成都府城隍庙,在今下东大街原立体电影院处;成都县城隍庙,在北门万福桥旁,现为成都电子市场,其知名度不亚于上海城隍庙;华阳县城隍庙,在东较场附近的城隍庙街,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此庙规模较小,知名度低。
2006-8-2

  作者附言:本文的撰写,除亲身经历外,还参阅并采用了晚清华阳知县周询著《蜀海丛谈》、《芙蓉话旧录》,傅崇矩编《成都通览》,抗战时期华阳县长彭善承在台湾《四川文献》上发表的三篇文章,四川省文史馆《成都城坊古迹考》,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以及《成都市志·公安志》、《成都公安大事记》等书中的相关资料。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陈稻心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陈稻心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陈稻心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陈稻心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陈稻心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陈稻心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分享] 视所有人为顾客 零距离接触母亲(作者阿胜,征文稿,已刊发)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6-8-2 11:20:2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谢谢陈稻心老师的好文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陈学林 发表于: 2006-8-4 20:45:23|只看该作者
哈儿师长说,"成都到华阳,县过县".
4# 金佛山
 踏雪无痕 发表于: 2006-8-23 23:30:15|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应该是四个城隍庙,大墙西街还有一个都城隍庙,规模甚小,知名度不高。可惜成都三座文庙、四座城隍庙竟无一处保存下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19:08,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