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51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雷颐、袁剑、张弘对谈:老北京的权力意识和权力游戏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雷颐、袁剑、张弘对谈:老北京的权力意识和权力游戏
  12月12日下午,江苏人民出版社联合北京SKP RENDEZ-VOUS书店举办了“倾听历史的低音”──《北京的人力车夫》新书分享会。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北京的人力车夫》译者袁剑,燕京书评主编张弘围绕《北京的人力车夫》一书展开对谈,与读者分享了对民国北京、小人物研究以及海外中国学的看法。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是美国汉学家史谦德的代表作,原书出版后在美国的中国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费正清、史景迁、周锡瑞等名家纷纷撰文推荐。1991年,该书荣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该书聚焦于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从满街的人力车和车夫切入,勾连起警察、商人、政客、军阀等,细致描摹了1920年代北京的市民生活、政治秩序、社会变革等。作者还进一步探讨了人力车夫如何试图走入政治舞台中央,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该书中译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引进,并纳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
《北京的人力车夫》[美]史谦德 著
  周书垚、袁剑 译
  周育民 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眼光向下的社会史研究
  张弘:《北京的人力车夫》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人力车夫,我感觉他写的是北京的底层社会。由下往上看北京社会的各种势力,包括那个时候的警察、各种行会。这本书在结构上跟一般的历史类图书的线性叙事不完全一样,而是社会史的角度,讲到了其他相关的领域,就此,我想听听两位的意见。
  雷颐:这本书的英文版,我就读过,中文版我就读得更细,几乎是一字一句读。我觉得这是我今年读的书中少有的一本我要特别推荐的书。为什么?首先人力车夫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它是从外面引进的,是中国现代性产生的一种新东西,给传统的行业,比如原来推独轮车的或者是赶车的造成一种挤压排挤,他们要彼此竞争。随着城市的发展,后来有电车,人力车夫和电车之间又是这种关系,人力车夫又成为弱势者、落后者,要遭到淘汰。
  最后这本书写到1929年北京人力车夫的大暴动,砸电车、打电车司机、打电车公司老板。史谦德把这整个变化过程作为一个极好的主题。他们之间又有博弈,又有斗争,又有利益关联,在集体和电车做斗争的时候,车夫和车行老板是站在一起的。所以这本书的一个好处是涉及方方面面,它不仅限于车行。
  他举了一些例子,我从前都没注意过。一些大的十字路口有商店,有卖面条的,有卖馒头的,他们没有行会,但自然而然在这个十字路口就形成了一个切口,这个十字路口就那几个人说了算。他注意到了这种权力关系的游戏。我觉得这本不算厚的书,有这种细节,是很难得的。
  袁剑:这本书为什么要从小人物的角度来讲?现在吸引大家的都是小人物,不管是历史上的小人物,还是非虚构写作中的小人物。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大家可能会把小人物的经历跟自我的经历关联起来。这就说明在这样一个时代,对自我的表述实际上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作品来说出来,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作品来投射自我的形象。
  本书正是这种氛围与期许的呈现,因此能够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对人力车夫的描写,帮助我们理解在巨大建筑和伟大人物的阴影之下的那些小人物的生活故事。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呈现的既是民国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从朝阳走到夕阳的一个行业的缩影,同时又是人力车行业在历史环境和世界变局中如何选择的故事。

北京城市权力意识的独特性
  张弘:在城市史研究中,我们感觉上海史的研究是非常发达的。北京的城市史跟上海的城市史有很大的不一样。北京人非常有政治意识,北京人的权力意识比上海人要强烈得多。因为北京是几朝首都,政治权力的意识特别深入,商人、底层民众都是如此,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
  袁剑:北京城实际上给我们的感受是一种折叠式的空间,现代和历史是并存的,你既能看到一个王朝时代的北京,同时也能看到一个民国时代的北京,还有一个现代化的北京,产生了这种叠加的效果。
  实际上我们在理解北京和上海之间差异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一个天然的区别,那就是北京的历史更为久远。因为上海真正发家要到太平天国之后,那时候南京跟苏州的很多富户都跑到了上海,上海大规模发展的历史主要在近代开始的,北京的发展史有很长一段建基于古代,尤其是元明清时期作为都城的阶段,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现场读者踊跃提问

城市社会的活力和稳定
  张弘:这本书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那个时候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可能比较艰难,但是从总体看书中涉及的几大主体,车夫、车行老板、警察之间都有互动,这个社会是特别有活力的,这点给我的印象是特别强烈的。我想听两位老师聊一下。
  雷颐: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核心问题,就要说到行会。比如说北京拉黄包车的主要就三部分,山东的,保定的,北京本地的很少,主要是一些落魄旗人。山东有山东的行会,保定有保定的行会,彼此有矛盾,行会的领导人彼此来谈。要不然下面发生纠纷,就通过打架来解决了。比如说山东的被打了,找保定行会领导谈──你怎么把我们人打成这样。各方的博弈就是这样。再发展到上面就是商会,他们也彼此争权夺利,但是面临着共同利益的时候,又要能够团结起来。
  我以前就研究过,从清末到北洋时期发生很多次政局极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在战乱时期,发生权力的空窗期怎么办?要没有这些商会,各种行业就会乱套,总是这些商会的领导或者行会的领导出来,用棍棒武装起来维护着地方治安,有的还组织送水,包括消防的,这都是很重要的。有些商会的领导,在前面的军阀败了、后面的军阀还没进城的时候,他们就去谈──你能不能保证地方安全,不要抢、不要打,我们商会筹多少钱给你。真正的社会有一种稳定剂。
  袁剑:我注意到这本书中有一个数据,说鲁迅先生在北京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十多年间教育总长换了27任,相当于半年一换,但我们注意到,他的生活没有受太大影响,他在北大该代课代课,该拓碑拓碑。这就说明,在这种交织波荡的交接期,实际上是有很多组织在担负维系社会稳定的责任,一定程度上维系着北京城的稳定。
  这又让我联想起古代实际上也有类似的退居或当地士绅、乡贤在发挥着同样的作用。特别是在江南地区,中间也经历过很多政治动荡,但为什么能千年以来一直繁华富庶?当地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的历史传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漫长的人生中,人们怎么面对和经历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阶段,这也是我们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关键要点。我们的社会实际上时刻都在变,差别在于我们怎么去理解,或者说如何去观察。这本书让大家看到这些人力车夫如何通过组织安排来泄导压力,进而实现当时社会的稳定。
与会嘉宾与读者合影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品牌丛书,致力于“到中国之外去发现中国”,30多年来共译介海外中国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作品200余种,作者包括拉铁摩尔、孔飞力、瓦格纳、周锡瑞、滨下武志等学界名宿。此次,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丛书“精选版”形式推出《北京的人力车夫》,同期推出的还有《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施剑翘复仇案》《卫生的现代性》《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当代诗词十二家》首发式暨分享会在京举行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8 03:01,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