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85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8-29 01:38:5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唐玄宗诗中称“支那”

 [复制链接]
  不久前,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网页上,利用李铎先生开发的“全唐诗电子捡索系统”浏览唐诗,於唐玄宗名下,赫然发现一首标题为《题梵书》的诗:! M# |/ q$ N+ ?. e2 } http://www.phoer.net
  《题梵书》8 K6 X, J0 B& @" y# O) \* `) v http://www.phoer.net
  毫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K/ \( [9 R( O0 `$ e8 x http://www.phoer.net
  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见於陈尚君先生辑校的《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http://www.phoer.net 3 t9 [% j3 L2 p3 _  \: b0 Q2 ^  陈先生的来源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1908年从王道士那里低价搜罗去的一份敦煌千佛洞唐代手抄文书,编号P.3968,原件现藏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陈先生对这首诗做了详细的考据,指出宋、元、明三代,类似的诗一直在民间流传。5 B9 t2 K1 B" l0 A) x0 D& P http://www.phoer.net
  读到《题梵书》诗以前,笔者所知最早记载有“支那”一词的古藉是北宋初期赞宁的《宋高僧传》(成书於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赞宁在所撰唐代外裔僧侣智慧、极量、慧琳的三篇传记中,多次依他们的口气,称呼中国为支那。
http://www.phoer.net $ q  f# i* c3 \  其中智慧、极量是印度裔;慧琳是疏勒(今新疆省喀什地区)人,长期在印度高僧不空手下打杂。追本溯源,支那应当是唐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这个称呼是否是印度人的原创,后来是否传到其它地区去,笔者手头没有可供进一步分析的资料。李隆基是知道这个称呼的,所以写入诗中。
http://www.phoer.net + @# y; ]; B( V4 M9 Z0 R  安史之乱以前的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作为当时世界级超级强权的皇族主要成员,李隆基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毫无自贬的意思。当时的印度,分裂成数十个小国。唐帝国的远征军,还有干涉人家内政,参於印度某国国君废立的记录。古代印度人称唐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为支那,也不可能带有贬意。
http://www.phoer.net 6 Y3 l) P- h- Z0 Q4 b  但时过境迁,今天一部分同胞对日本人称呼中国为支那非常反感,认为是侮辱。日本人口中的支那有没有贬意?只要查一查历史上日本是如何称呼中国就可以弄明白,但这已超出本文和笔者能力的范围。
http://www.phoer.net 1 v' c  Y6 }) z, o, F' E  新校本宋史/列傳/卷四百九十 列傳第二百四十九/外國六/天竺
http://www.phoer.net % G. R% t- ~6 }3 U0 B' i* U  太平興國七年(982),益州僧光遠至自天竺,以其王沒徙曩表來上.上令天竺僧施護譯云:“近聞支那國內有大明王,至聖至明,威力自在.朝謁無由,遙望支那起居聖躬萬福.光遠來,蒙賜金剛吉祥無畏坐釋迦聖像袈裟一事,已披掛供養.伏願支那皇帝福慧圓滿,壽命延長,常為引導一切有情生死海中,渡諸沉溺.今以釋迦舍利附光遠上進.”又譯其國僧統表,詞意亦與沒徙曩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ichuanes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Sichuanes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金枝欲孽 九眼桥到大观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0:2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