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0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9-7 20:27:0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成都知府与宋代蜀学的发展

 [复制链接]
.官性根 
  
  宋王朝有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深刻教训,确立了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从而促进了宋代文化的发展,“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及其后继者赵光义,虽都出身武夫,但都深深懂得马上可以得天下,却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道理。……于是以文化成天下,就成为宋廷的国策。这个国策大大促进了宋代文化的发展。”自然也就推动了包括蜀学在内的宋学的繁荣,“宋代蜀学是中国古代臻至鼎盛的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域文化,也是宋代的主要学派之一,对当时儒学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推动作用。”在宋代蜀学的发展过程中,成都知府发挥了什么作用,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肤浅的探索。
 
  一 尊师重道
 
  宋廷实行以文治国的方针,把尊师重道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其尊师重道的主要内容是以崇儒为中心,儒、佛、道并存。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拓宽了以文治国方略的实施范围,为其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宋代统治者,实行以儒学为主,揉合佛、道两家思想的政策,比过去主张灭佛、灭道的统治者智高一筹,这样做不仅适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而且更有利于为封建统治服务。”宋廷对不亲自参加祭祀的地方首长,要给予惩处,“景德四年(1007),同判太常礼院李维言:‘按(开宝通礼》,诸州释奠,并刺史致斋三日,从祭之官斋于公馆。祭日,刺史初献,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今诸州长吏不亲行祀,非尊师重教之道。’诏太常礼院检讨以闻。’
 
  成都知府对孔庙的修缮和为先贤兴建祠堂,是宋廷尊师重道文化政策在地方上的具体落实。宋英宗时,赵抃对犀浦(今属成都市陴县)的孔庙进行了修葺,“朝廷自庆历中诏郡国皆立学,学必有孔子庙。犀浦旧为县,肄成治平间,府尹清献赵公始葺而新之,县令冯接为记。”宋仁宗时,田况把《仪礼》、《公羊》、《谷梁》三传刻于石壁,使九经得以齐备,“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者,其具有三:一曰文翁之石室,二曰周公之礼殿,三曰石壁之九经,……。吾朝皇佑中,枢密直学士京兆田公加意文治,附以《仪礼》、《公羊》、《谷梁》传,所谓《九经》者备焉。”仁宗时,宋祁将灰尘遍地的文翁祠堂修葺一新,“嘉佑二年,予知益州,往款公祠。至,则区位秋逼,埃蚀垢蒙,不称所闻,大惧礼益懈忽,神弗临享。其明年,乃占学宫之西,改位鸠工,弗亟弗迟,作堂三楹,张左右序及献庑,大抵若干间。……自公以来,蜀之人自视若邹鲁。”宋哲宗时,李之纯在周公礼殿的东面,为仁宗庆历兴学的建议者范仲淹修建了祠堂,“元佑戊辰,宝文阁直学士李公尹蜀,诚于应物,乐于为善,凡可以成法者皆欲举之。客有告曰:‘蜀有学自文公始,本朝郡邑有学自范文正公始。……愿正公祠,使天下为善者劝。’李公乐其请,命公成之于礼殿之东,与石室对峙焉。”
 
  南宋时期,成都知府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宋宁宗时,吴猎修建了周敦颐和程颢、程颐三先生祠堂,并将朱熹和张栻配殿其中,“开禧三年(1207),蜀盗既平,诏遣刑部侍郎长沙吴公猎谕蜀。始至,则以崇化善俗为大务。既遂以制置使治成都,朔望即学官见诸生讲授经义。退语寮属曰:‘古之教者,既为之建学立师,而有道有德者,皆同祠于学。成都典治,为西南剧。鼓箧学官者,盖六十州之士咸在。顾倡明绝学以承孔孟,如濂周先生、河南二程先生,乃来有像设,甚非古人祠有道德者之意。’会余表兄高文卿亦以书请于公,且曰:‘三先生之祠偏天下,况周子尝仕合阳,传闻蜀之贤人君子皆喜称之。二程先生则尝侍大中公,游于广汉、成都。最后伊川久居涪,著录甚众,今其遗风余泽,犹被诸人。春秋奉祠,安可独后?’则以属知华阳县度正、郡教授杨寅恭、新简州教授王祖孙度地,于汉文翁高联石室之西祠焉,以建安朱氏、广汉张氏配。……既祠三先生,又刻其遗书于学。蜀自昔号多士,学于京师者,至此比齐鲁。”可见,宋王朝尊师重道的文化政策在成都府是得到了贯彻的。成都知府大力播扬尊师重道的文化理念,为宋代蜀学更加健康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前景。
 
  二 荐举贤士
 
  如果说尊师重道是大政之策的话,那么荐举贤士就是实施此国策的重要措施之一。成都知府所荐举的贤士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执意不仕者与乐于出仕者。
 
  成都知府所荐举的贤士中执意不仕者是少数。宋仁宗时,杨日严向朝廷荐举隐居在家并教授生徒的代渊,他却绝意仕途,潜心著述。后来田况将其著述奏献朝廷,仁宗优赐他为祠部员外郎,“太常丞致仕代渊为祠部员外郎。渊,导江人。性简洁,事亲以孝闻,尝举进士甲科,得清水主簿,叹曰:‘禄不及亲,何所为!’即还家教授,坐席满堂。王拱辰安抚两川,遗书欲起之,托疾不往见。杨日严知益州,又荐之,遂致士。谢绝诸生,著《周易旨要》、《老佛杂说》十篇。于是,翰林学士田况上其书,诏优加两官。”仁宗时,四川著名隐士张俞先后被文彦博、田况、杨日严、宋祁四位益州知州荐举,他始终不愿出仕,“今西洛丞相文公、左丞田公、故三司使杨公、故尚书宋公,相继守蜀,咸谓俞不可自弃于时,每欲论荐,俞必陈诚尽辞,冀安性命,不然远适吴越,污迹自全。”南宋孝宗时,范成大荐举孙松寿、樊汉广二位名士,但他们也执意不仕,“淳熙元年十月,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高宗庆寿赦,举引年致士而才力不衰者。公奏名士樊汉广年五十九、孙松寿六十六,先已纳禄,尤宜族异。诏令赴阙,二人俱不至,遂除职赐服,蜀士归心焉。”但这次荐举收到了蜀士归心的作用,“蜀知名士孙松寿年六十余,樊汉广甫五十九,皆挂冠不仕,表其节,诏召之,皆不起,蜀士由是归心。”成都知府们在举荐贤士中确实遇到了少数不愿出仕的学者,但这并不是对他们工作本身的否定。实际上,这一工作对当时的士人是一种很大的激励,就是那些被荐举的不愿出仕者也是心存感激的。他们因此反而更加潜心著述,为宋代蜀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也或多或少包含了成都知府的辛劳。
 
  两宋时期,成都知府为朝廷荐举了不少贤士。宋仁宗时,文彦博向宋廷推荐龙昌期,使他得到守秘书省校书郎、充益州州学讲说的官衔,不过后来被指斥为异端,连已经获得的绯鱼赐服也被剥夺了,“(龙)昌期者,尝注《易》、《诗》、《书》、《论语》、《孝经》、《阴符经》、《老子》,其说诡诞穿凿,至诋斥周公。初用荐者补国子四门助教。文彦博守成都,召置府学,奏改秘书省校书郎,后以殿中丞致士。著书百余卷,嘉祐中,诏取其书。昌期时年八十余,野服自诣京师,赐绯鱼,绢百匹。欧阳修言其异端害道,不当推奖,夺所赐服归罢,卒。”南宋宁宗时,崔与之向朝廷推荐游侣、洪咨夔、魏了翁、李性传、程公许等人,这些人后来成为其治蜀的重要辅佐,他们在宋代蜀学的发展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公善知人,平生荐引惟游侣、洪咨夔、魏了翁、李性传、程公许,后皆为公辅。”李心传对南宋时期成都知府荐举贤士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蜀帅例得荐士。其始,胡长文所荐如吕周辅,范致能所荐如胡自远亦不过一、二人,皆幕中之士。盖以蜀去天日远,士非大帅荐扬,无由自进。……其后留仲至为守,遂荐黄文叔、冯传之、李君亮、费戒甫、范文叔等五人,论者翕然以为当。……仲至执政,赵子直继之,独荐刘德修。子直去,京仲远为代,荐费戒甫、游子正。又荐刘仲洪、张子良。”
 
  通过成都知府们的引荐,使不少四川学者走出四川,把四川的学术文化传统向外域传播,同时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其他各地的文化元素,其中的不少学者成为了蜀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从而促进了宋代蜀学的发展。
 
  三兴学养士
 
  宋王朝实行“以文治国“的政策,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有宋一代卜自皇帝、大臣,下至各地州县.普遍重视教育,各类学校众多,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办学制度。这与宋代文化的发展关系极大。”。北宋地方官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北宋初期,地方官学很少,而且不许随便立学,仁宗景佑四年(1037),准许藩镇建立官学,自仁宗庆历四年(l044)开始大规模兴学,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建立。成都府学是在北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将益州州学升格而成,直到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因宋、蒙交兵而废,“成都府学,嘉祐四年升益州学置,端平三年废。”成都府学是宋代四川培养人才的中心所在。
 
  许多成都知府对成都府学进行了修建或者扩建。宋仁宗时,蒋堂在原府学旁新建西学,就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因此赢得了很高的赞誉,“侯始兴学,绍文之余。百堵增增,大度厥居。髦俊聿来,昼经夜史。盎然西南,号多君子。侯既去州,右区即毁。侯惠在人,已肤而髓。子产相郑,先谤后歌。”宋英宗时,韩绛在蒋堂所建西学被毁的故基上加以重建,也有相当的影响,“成都之学,郡国莫先焉,士人之众,四方鲜拟者。其讲堂旧痹隘,不足以容诸生,金谓予曰:‘蒋侯尝建西学,后辄毁撤,其基尚存,盍兴筑焉?’因相其所,图构广厦,为十有三筵,度深称是。”南宋高宗时,王刚中对成都府学进行了比较彻底的修理,“绍兴二十八年冬,天子命中书舍人都阳王公出镇全蜀,……。且言:‘……成都,西南大府,当是时,学校荐祭无位,肄习无所,其何以仰承圣明休德?’亟命度材计工,涓吉肇事,力不民役,费不民取,易腐败而新之,与新作而补其阙,凡四百楹,皆敞豁靓深,精坚严贲。”宋孝宗时,范成大用一年多时间,也对成都府学进行了全面修缮,使之成为西南之冠,“成都学宫自汉至今,千余岁,祠殿讲室岿然独存。其西蜀延三百楹,壮丽廓大,是为祟宁新学。而岁久弊漏污甚。……淳熙二年六月,敷文阁待制范公自桂林移镇全蜀。始至,谒先圣,率诸生列拜庭下,览古叹息。顾见屋室多剥,木老石腐,则慨然欲兴废。于是诹画讲度,核经费虚实,选吏程督,刮绝蟊蠹。自礼殿、石室与今学官讲诵之舍、师儒之室,黝暗缺落,风雨人而鸟鼠宅者,皆彻而新之。盖逾年而役休,沈沈翼翼,严靓宏固,为西南冠。”宋光宗时,京镗也对成都府学进行了大修,因此被认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地方官校,“上践祚之岁,敷文阁待制、豫章京公自工部侍郎来牧全蜀。夏四月始至成都,即学延见诸生,阅实具得其状,则叹曰:‘屋大而干弱,是愈葺愈弊。若损十年之费,撤而新之,可得大治,且持久不败。’于是,决意庀事,风雨奋发,役不累月而就。……其尝经行四方者,以为举郡国所无有。”其实,除上述几位外,两宋时期还有不少成都知府对成都府学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整。
 
  成都知府在经费上大力资助成都府学。宋神宗时,吕大防向朝廷提出增加学钱和学田的申请获得了批准,“诏:‘岁于蜀州拨州学钱二百千、导江县百千,与成都府赡生员;其见管田增给为十顷。’从知成都府吕大防之请也。”南宋高宗时,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沈介增加成都府学的学田千五百四十九亩及校舍十六区,比以前扩大了一倍,又拨给现钱四千緡,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诣学宫,延访诸生,考察艺能,升堂者五百余。……问所仰以为养,皆曰:‘一岁之人,不周于用。……’。公于是慊然,求所以滋殖之。一年乃济,有田千五百四十九亩,屋十有六区,广狭之度,多寡之入,私有契券,官有版籍,截命付之学官。计所增益,视囊者又倍焉。公曰:‘是足以传远,而不足供一时之急。’则又举库钱四千緍充之。”。
 
  一些成都知府还亲自指导学子们学习。宋仁宗时,宋祁亲自指导府学诸生学习,并注重因材施教,“始至葺文翁学,自为记刻。西南学者奔走请业,公循循指教,莫不中其所偏。”。宋英宗时,韩绛与府学诸生一起研习礼文之义,还举行了颇具规模的讲礼盛会。此前,其父韩亿在仁宗明道年间也作过类似的事情,“今上嗣位之年,昌黎公守蜀之五月,修文翁讲学之事,乃治学馆,就与诸生讲习礼文。又三月,遂大作讲堂。明年三月甲子,乃会僚佐及学官、生徒等三百人,行讲礼于堂上。是日,府县士民及四方之客追万人,咸来观听,且谓:蜀之学远矣,肇兴于汉,历晋、唐至于战国,……。明道二年,公父太师由枢密直学士、谏议大夫守益州,崇学尚文,振礼让之声。”南宋高宗时,张熹给学生们讲解经书要义,“初焘开府,……修文翁旧学,时与诸生讲论经旨。”
 
  成都知府对少数特异之才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宋真宗时,张咏担心彭乘会产生骄傲,于是采用了特殊的激励方式,这对他后来更好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张尚书镇蜀时,承旨彭公乘始冠,欲持所业为赀,求文鉴大师者为之容。……一日果来,鉴以彭文呈之。公默览殆遍,无一语褒贬,投掷于地,彭公大沮。后将赴阙,临歧托鉴召彭至,语之曰:‘向示盛编,心极爱叹,不欲形言者,子方年少,若老夫以一语奖借,必凌忽自惰,故掷地以奉激。他日子之官亦不减老夫,而益清近。留铁緍抄二百道为缣缃之助,勉之。’后果尽然。”宋仁宗时,蒋堂赞称年仅十三岁的吕陶的文章达到西汉文学家贾谊的水平,体现了浓浓的赞美之意,“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呈其文,……曰:‘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仁宗时,文彦博将文同的文章遍示成都府学诸生,大加表扬,“公讳同,字与可。……遂博通经史诸子,无所不究,未冠能文。庆历中,今太师潞公守成都,誉公所赀文,以示府学,学者一时称慕之。再举乡书第一。皇祐元年,登科第五。”也是在宋仁宗时,张方平对即将出川,到京师游学的苏辙与其兄苏轼,给予很大的勉励,称赞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予年十八,与兄子瞻东游京师。是时张公安道守成都,一见以国士相许。”这种特别的关爱,对这些异常聪慧的四川学子,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他们后来都为宋代蜀学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特别是苏轼和苏辙对宋代蜀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儒家思想方面,他们(指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虽然没有达到在文学领域那样的高度,或赶不上同时代的程颢、程颐等人的学术造诣,但在辉煌灿烂的宋代学术园地里,也占有重要一席。在宋代蜀学发展史上,它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在宋代学术演进历程中,它与王安石‘新学’、二程洛学长期并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可以说,成都知府的兴学养士,为宋代包括蜀学在内的四川文化的发展,培植了比较丰厚的文化土壤。
 
  四 选拔英才
 
  宋王朝实行“右文”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提倡尊师重道的基础上,通过兴学这一手段,选拔到大量的治国人才,从而实现长治久安。选拔英才,有推荐与考试两种方式。
 
  宋代成都知府为朝廷推荐了一些优秀人才。宋太宗时,张咏荐举了辖区内的张及、李畋、张逵赴京考试,三人全部中举,从而激发了四川学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初,蜀人虽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张公咏察知其有闻于乡里者,得张及、李畋、张逵,屡召与语民间事,往往延入卧内,从容款曲,故公于民情无不察者,三人佐之也。其后,三人皆荐于朝,俱为员外郎,而蜀人自此寝多仕宦也。”宋仁宗时,薛奎对年仅十八岁的范镇非常器重,把他带回京城,参加礼部考试,得进士第一名,“公讳镇,字景仁。……薛奎守蜀,召置门下,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大奇之。还朝,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士,异时当日文学节行为世名臣。’故相宋庠与弟祁一见公,称之,祁与为布衣交。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范镇为宋代蜀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与苏学自为一家不同,成都三范(范镇、范百禄、范祖禹一)的思想还称不上学派,不过也是这一时期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考试是宋代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成都知府是地方科举考试的重要组织者之一,他们为朝廷公正客观地选拔出了不少英才。宋仁宗时,韩亿要求考试人员公正选拔人才,因此选拔出了一批良才,他们后来为包括蜀学在内的四川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公敦尚儒雅,平日诱进文士,以倡教育。会诏秋贡士,公戒有司,务公其选,躬视精核,擢章君陈为举首,章遂登甲科,后立朝为闻人;余悉时之髦彦,接武以取名第。西南文章,基此而盛。”仁宗时,文彦博精选考官,保证了选拔人才的质量,使绝大多数送选考生登第成功,“文潞公镇蜀,当贡士。……潞公尤重其人,历计部吏,举无如公者。公未行,众已曰:‘其人矣。’及取士名出日,皆人常所愿其得之者;下帖然无一语。明年登第,十不遗一二,闻者无不嘉其精工。”据田况的统计,宋仁宗时,益州中进士第的人数十分惊人,“益州自太平兴国以来,登进士第者接踵而出。天圣、景祐中,其数益倍。至庆历六年,一榜得十八人。皇祐元年,得二十四人,他州来学而登第者,复在数外。”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实行类省试,为确保选拔人才的质量,王刚中请求朝廷指派官员充当考试官,并因此成为惯例,有利于确保选拔人才的公正性,“本司引试四路特奏名进士,乞降敕差官。诏左朝请郎、利州路转运判官苏钦监试,左朝请大夫、知简州房与之充考试官,自是以为例。”通过这样客观公正的选拔,使不少英才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不仅为宋廷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其中许多人为宋代蜀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与成都知府的辛勤工作密切相关的。
 
  综上所述,成都知府作为宋廷与四川联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宋王朝以文治国的国策之下,通过其尊师重道、荐举贤士、兴学养士、选拔英才等一系列文化工作,为包括蜀学在内的宋代四川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直到南宋孝宗时,宋朝仍然实行的是四川人不能担任蜀帅的政策,所以,以上所述的和许多没有提到的成都知府都不是四川人,并且几乎没有直接参与到宋代蜀学本身的发展中来,但是他们给四川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理念,并在蜀地重视教育,关爱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宋代蜀学的发展,今天的人们是不应该忽视这一点的。
 
 
 
  官性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研究方向博士生,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源自:《求索》2006年第5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那个唱金钱板的老头儿 [转帖]任鸿隽的科学救国与科学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30 01:44, Processed in 0.265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