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20|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9-29 19:40:3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峨眉山真实的云上金顶

 [复制链接]


■吴璇  张宏平 余向华 徐晶


  1972年4月8日,一把大火将金顶核心建筑华藏寺变成灰烬。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的周恩来总理眼含热泪:眉山的名气在金顶,毁坏了金顶,就毁坏了峨眉山,大败家子!
  34年过去了,金顶再没有发生火灾。从最初的树皮房子,到后来的木结构,再到今天金碧辉煌,金顶走过了一段非凡的历程。

  两个月前,金顶华藏寺金、银、铜殿落成。两个月间,海内外对横空出世的新金顶赞誉有加,游客蜂拥挤“爆”金顶。本报记者通过踏访金顶,查阅史料,走访历史见证者,一个文化的、历史的云上金顶跃然眼前。
  世界上只有一个金顶
  它是天府之国的“天庭”
  据史料记载,明代朱元璋第21子朱模笃信佛教,赏赐黄金3000两在峨眉山最高处建“大峨山金殿”。金顶因金殿上瓦、柱、门、棂皆铜质渗金,阳光下金光灿烂而得名。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何群很神秘地告诉记者,金顶,其实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雅称,它是天府之国的“天庭”。天庭之说,早在唐代李白诗中就若隐若现,当时被誉为“仙庭”。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翠屏,耸立在成都平原西南。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点评中国新十大名山时,再次将金顶“天庭”概念放大。
  “这么秀美的山,在平原边缘拔地而起并不多见。”69岁的峨眉山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年先春,从家中抱出一大堆历史资料,来印证这个说法。在年先春看来,金顶就是一个小平原,还像个天然“会客厅”。人一登顶,顿觉空阔寂寥,如临空明境界。“博大的天庭,温暖的客厅”,四川独一无二。
  过去,金顶寺院包括锡瓦殿、铜瓦殿、金顶(金殿)、光相寺、祖殿等,有大小寺院及寮舍等共548间,可容千人同时进食。记者查阅了上世纪60年代金顶老照片,游客、僧人露天进食场景随处可见。
  海拔3077米的金顶,如今以48米高的十方普贤金佛为中心,金殿、银殿、铜殿呈拱卫之势。中国目前最高、最大的金属建筑群与日月争光,整个“大光明山”一片辉煌。“天庭”极目──东方,青衣江、大渡河、岷江曲折环流,成昆铁路贯穿南北;北方,丘陵蜿蜒,直毗成都平原;南方,大小凉山层峦迭嶂;西方,青藏高原群峰披雪。
  最早的建筑用树皮盖成
  “金顶上早期的建筑,不是使用普通的灰瓦,而是用树皮盖成。”峨眉山市博物馆陈馆长向记者透露。
  据悉,金顶气候恶劣,一年中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普通瓦经不起“折腾”,因此早期金顶上的建筑是用树皮盖的。贾岛在《送卧云庵僧》诗中就说:“下视白云时,山房盖木皮。”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发现树皮和木质结构的房屋易引发火灾,于是采用能抵御恶劣气候的金属瓦替代,于是金顶上有关“铜瓦殿”、“铁瓦殿”、“锡瓦殿”的传说流传至今。
  史载,因山高风厉,霜雪剥蚀,以瓦覆盖,需一年一换,这也正好从侧面道出了金顶上建筑不用灰瓦的原因。元代卧云庵改用锡瓦,明洪武初,国师宝昙奉旨上山,易为铁瓦,故金顶俗称铁瓦殿,明代五台山僧人妙峰又建造了铜瓦殿。
  1972年前的华藏寺,为三层木质楼阁,四重大殿,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殿宇巍峨雄壮,从门宏观气派。梁画栋,飞角重檐,回廊环绕,为典型的明清佛教禅宗寺院。文物古迹丰富,计150种,8900多件,有明《大藏经》,清全套木刻珍本《北隆藏经》7600余册,国内罕见。
  1986年5月,省人民政府拨款350万重建华藏寺,总建筑面积1695平方米,为避开“高风急、水源缺”隐患,此次构建采用钢筋混泥土框架,配备了防火、避雷、蓄水、排水等设施。华藏寺改造既结合历史,又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金殿为铜面鎏金屋顶,大雄宝殿(即铜殿)采用铜瓦覆顶,两殿梁栓、门窗等均为铜件,目前,该金殿为国内最大金殿。
  一把大火惊动总理
  金顶的历史,被火“包围”着。记者查阅《峨眉山志》发现,火,贯穿了金顶的前世今生。据记载:“金顶山高、风大、水缺,一旦失火,每多成灾,形成了寺宇建筑‘建了又烧,烧了又建’的历史”──
  华藏寺,清嘉庆24年(1819年)毁于火;
  华藏寺,清光绪16年(1890年)毁于火;
  1923年冬,金顶祖师殿失火,延及华藏寺等庙宇多处;1931年冬,金顶发生大火灾,烧毁华藏寺、锡瓦殿等处。
  真正把金顶烧“疼”的是1972年的那次大火。为在金顶建电视转播台,华藏寺被用作办公室、宿舍、机油库,存放有柴油、汽油等物资。峨眉山僧人为了保护文物,抢救了一批文物到万年寺“逃难”。4月8日,厄运突降。
  经历了当年火事的峨眉山703电视台原筹建处科长张登元回忆,当天,领导安排两人值班。事故责任人何安太为争取多休息点时间,留自己值班,让另一人先休息以便轮休。何值班时因工作服脏了,边用电炉取暖,边用冷油洗脏衣,转过身突然发现一块擦机布在电炉边燃起来。何惊慌扑火时,却将装柴油的面盆踢倒在电炉边,刹时火势猛烈,引燃机房油桶。
  金顶烈焰,惊天动地!时在峨眉山麓报国寺的703工程筹建处负责人闻警后大惊,迅即层层上报,周恩来总理接到电话报告后,批语:“峨眉山的名气在金顶,毁坏了金顶,就毁坏了峨眉山,大败家子!”
  大批工人、僧人涌向现场扑火,但终因风助火势,水源奇缺,无法扑灭,仅3个小时,华藏寺与千件佛事文物化为灰烬。永德法师为抢救《北隆藏经》等文物,葬身火海。只有镇山之宝──明代铜碑翰林院检讨王毓宗撰《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幸免于难。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白石滩 即将永沉江底的地理奇观 十一大假好住处
2# 四姑娘山
 铁木小平 发表于: 2006-9-30 12:21:4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的确是大败家子,现在修得再好,也不如以前的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8:02,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