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65|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磨 发表于: 2006-10-11 10:38:5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转帖] 9成集中在网络游戏 网瘾为何偏找上中国孩子

 [复制链接]
9成集中在网络游戏 网瘾为何偏找上中国孩子
2006年10月11日 08:08:20 源自:中国青年报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

  日前,在中国心理学会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举办的“用心灵感受世界”公益讲座上,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首先报告了这三个事实。

  高文斌博士自2002年开始关注并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目前正主持“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与预防”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他说,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少见到中国这样“繁荣”的网吧业。国内有的城市盖起了几层楼的网吧,而且总是人满为患,生意兴隆。但同样是亚洲国家,在日本、新加坡泰国的网吧里,不过十几张电脑桌,人也很少,非常清静。

  当许多家长控诉“网络害了孩子”时,高文斌博士对国内外网络成瘾现象所做的比较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会迷恋网络?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

  三大缺失,使网络成为替代品

  高文斌博士说,研究网瘾首先要回答“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青少年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高博士说,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个缺失: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还有的父亲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离开家庭,想尽责也尽不了。在传统的大家庭时代,父亲不在,还有爷爷和叔叔伯伯来代替父亲发挥功能,而现代核心家庭却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亲功能的缺失。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

  对中国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来说,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高文斌说,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需要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长大。现在中学体育活动不仅少,而且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实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以游戏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又因为安全问题家长不得不接送,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新的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也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

  在网络中,有游戏,有同伴交往,又能获得成就感,正好弥补了三个方面的缺失。

  警惕从学习成瘾到网络成瘾

  高文斌博士认为,青少年中真正网络“成瘾”的比例并没有一般所说的那么高。这是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间和社会功能的丧失并不一定正相关,也就是说,虽然有些青少年上网时间较长,但并没有明显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

  高博士把网络使用者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健康使用者,他们不会因为上网而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

  第二类是高危人群。高博士说,这样的人往往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些好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并非出于内在的兴趣,而是依赖良好的学业成绩获得各种心理需求,如老师的关注、家长的奖励、同学的钦佩等。他们是“学习成瘾”的孩子,往往缺乏学业以外的明显特长和爱好,也缺少好朋友。这样的好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单一标准时,就会出现成长的垮塌。由于他们的行为方式是单一的,过去就靠学习,现在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了,单一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放弃学习,一头扑到网络上,希望从网络上全部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但是网络并不能替代现实,他必须去发展自己的心理能力。

  第三类是网络使用障碍者。这些人虽然上网时间很长,几乎每天都要上网,但还能控制使用的极限度,比如考试前他会停止上网去学习。

  第四类就是网络成瘾者。他们因为上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心理、身体都出现了问题。这些人大约只占2%,他们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高博士说,我国目前青少年有很多属于第三类而不是第四类。对他们进行矫治,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己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利于状况的全面改善。尤其是青少年自身具有一定的行为调控能力,在专业人员的辅导下,这股自身的强大力量会帮助他们自己走出网络迷途的。 (记者:陆小娅)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三峡生态嬗变《在北大听讲座》五年套装 [转帖] 群众关注和期盼六中全会的三大原因
2# 四姑娘山
 陈学林 发表于: 2006-10-11 17:11: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家庭的电脑普及率,太低~~~青少年上网,缺乏监管,中国人办网吧就是想怎样一门子心思去赚娃娃的钱~~呵荷,还可以玩佘帐的,不上瘾的年轻人~~少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9:35,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