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0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2年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已超8000项,内容逐渐离谱……

 [复制链接]
源自:环球网
  从宠物猫狗到植物,从去世100多年的柴可夫斯基到富豪们的游艇豪宅,一个多月来,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制裁,让人大开眼界。
  与其说是制裁,不如说这是借机对俄罗斯发动赤裸裸的排挤和脱钩。截至4月1日,2014年来俄所遭受的制裁,已高达8000多项,其中大部分,是过去一个多月来新增的。

  当地时间3月29日,英国政府下令扣押一艘价值3800万英镑(约3.2亿人民币)的超级游艇,游艇主人是一位俄罗斯商人。
  然而西方国家并无罢手之意,新一波制裁,正陆续上演。这一次,它们要把字母给“开除”出字母表……
  字母“Z”的奇幻之旅
  此前,进入乌克兰执行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装备,涂上了“Z”字符号。这代表“为了胜利”,俄语发音中的首字母为“Z”。俄军还涂刷了代表“真理的力量”和“任务必将完成”的字母“V”。
  俄居民为表支持,在汽车上贴上“Z”标志,把社交媒体用户头像换成含相关元素的图,女孩们用这个字母做美甲装饰,电视台主持人也身穿“Z”字T恤做直播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展示字母“Z”和“V”的含义。图片源自:俄国防部
  “Z”字大流行,让西方国家坐不住了,支持“Z”就是支持俄罗斯,必须制裁!
  于是乎,德国柏林、巴伐利亚州、下萨克森州等多地宣布,禁用带拉丁字母“Z”的标志。任何人在抗议中或建筑物、车辆外部展示“Z”符号,或面临罚款,最高坐牢3年!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欧洲国家纷纷行动起来,立陶宛提出法案,公开展示字母“Z”将被罚300至500欧元;捷克规定,出于宣传目的展示“Z”的行为,是刑事犯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正制定法案,禁止公开展示亲俄符号,包括“Z”标志。
  默默存在了150年的瑞士苏黎世保险公司,突然宣布在网上移除该公司“Z”标志,以免“被误解为支持俄罗斯”。


  路透社报道,为支持乌克兰,瑞士苏黎世保险公司将“Z“符号撤下。图片源自:推特网页截图
  就连一直以“Z”为一款可折叠手机标识的三星公司,都开始在品牌中放弃使用字母“Z”。还有一家奢侈品公司,因为展示的首饰外形像“Z”字,遭到西方客户的愤怒批评……
  除了“Z”,遭殃的据称还有“R”、“P”、“O”。如果真要将这些字母全都“开除”,有网友就表示不解,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英文名“Volodymyr Oleksandrovych Zelensky”,要怎么写呢?
  只是长得像,都不行!
  “傻傻分不清楚”,那就一律拿下!
  3月28日,随着斯洛文尼亚驻乌克兰大使馆恢复正常工作,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斯驻乌代办博斯蒂亚纳·莱斯亚克对媒体表示,原本该使馆在基辅升起了斯洛文尼亚国旗和欧盟旗,以表明正常复工,但没过多久,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就找上门了。


  斯洛文尼亚驻乌克兰代办在驻基辅使馆复工之际发帖展示该国国旗。图片源自:推特页面截图
  而乌方提出的“整改”要求,是让斯方撤掉自己国家的国旗。其理由是,斯国旗与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国旗外观相似,不易分辨。
  上为斯诺文尼亚国旗,下为俄罗斯国旗。↓↓


  斯诺文尼亚与俄罗斯国旗对比。国旗图片源自:推特。制图:中新网 孟湘君
  嗯,远看的确相似,但问题来了,一、这旗挂在斯洛文尼亚使馆门口,和俄罗斯有关系吗?二、斯国国旗上有自己的国徽,与俄国旗并非完全一致。


  当地时间3月28日,斯洛文尼亚驻乌克兰代办展示该国国旗。图片源自:推特页面截图
  然而,只是为了“不引发误会”,一个主权国家的驻外使馆竟被提出降旗这种荒唐要求,而这个国家还默许了!
  是不是已经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了?但这还不算完。
  禁止俄人员登喜马拉雅山?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29日报道,乌克兰驻印度使馆近日发出外交照会,呼吁尼泊尔禁止俄运动员攀登喜马拉雅山。
  报道称,2022年以来,18支探险队获得了尼泊尔旅游部门颁发的春季攀登海拔6000米以上山峰许可证。135名登山者中,有1人来自俄罗斯;另有8名俄登山者,获准攀登较低海拔的山峰。对此,乌方认为,应禁止9名俄罗斯人攀爬喜马拉雅山。


  资料图: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的珠穆朗玛峰。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摄
  尼泊尔官员则回应,喜马拉雅山脉是“全球资产”,他们将继续向合法合规的运动员,发放许可证,这一政策不会改变。
  种种乱象显示出,西方的“恐俄”、“反俄”风气已达到了一个何等夸张的地步。反对关于俄罗斯的一切就是政治正确,任何可能引发怀疑的行为,都将遭受不成比例、不合理的惩罚。
  这种明显滥用制裁的现象,不仅未得到控制,近来反而被大肆鼓吹,愈演愈烈,也让俄罗斯成了全球被制裁最多的国家。
  小编近期查看数据统计网站发现,2014年至2022年3月18日,西方对俄制裁已超7000项。然而,过了不到两周,俄方遭受的制裁升至8000多项了。


  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西方对俄制裁已超过8000项。图片源自:Castellum.AI。汉化:中新网 孟湘君
  制裁“回旋镖”反伤欧美
  事实上,对俄全方位的遏制,尤其是能源等产业的制裁,已让欧美尝到被“反噬”的滋味。
  近几个月来,欧美汽油价格飞涨,刷新历史纪录。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反俄制裁,导致美国人生活成本加速上升,燃料、食品、生活必需品等更贵了。美国一些地区的司机不得不另辟蹊径,前往墨西哥蒂华纳,为车辆加上廉价汽油。


  美国加州居民前往墨西哥加更便宜的油。图片源自: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截图
  美国《国会山报》援引民调指出,逾四成美民众认为,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导致油价上涨的罪魁祸首。35%的美国人表示,他们不得不减少购买杂货,才能负担得起加油。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西欧国家。
  近日,西班牙马德里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燃料和食品价格上涨;德国、希腊也出现类似抗议活动。
  在法国,渔民、公路司机架起临时路障,抗议油价飙升。一些农民也把拖拉机开到街头,封锁交通以示威。


  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当地时间3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视察时,据称就遭到一名男子质问。
  据俄媒报道,该男子当面向马克龙抱怨,加一箱油要140欧元,眼睁睁看着燃料价格两天内就涨了30欧分。按以前收入,自己能过上有积蓄、能度假的体面生活,如今却俨如一个“低收入员工”。不知道马克龙是如何回应这些问题的。
  俄罗斯人表示,生活将继续
  相比西方民众的愤怒,俄罗斯民众究竟如何看待制裁,一些民调也许能说明问题。
  全俄上门调查“FOMnibus”邀请1500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44%的受访俄罗斯人认为,制裁“将对俄产生积极影响”。


  乌克兰呼吁世界禁止字母“Z”。图片源自:“今日俄罗斯”报道页面截图
  调查结果显示,在预计制裁将产生积极后果的人群中,39%的受访者认为进口替代将增加,6%的人认为经济将整体发展,4%的人认为工作岗位数量会增加。
  此外,38%的受访者认为,俄与西方的经济、文化和体育联系,将在未来三年内恢复。
  而俄民意调查机构“社会舆论”基金会发起的调查显示,49%的俄罗斯人相信,该国生活会在三到五年后变得更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河南人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河南人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河南人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河南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河南人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河南人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海南:清明节假期不建议跨省踏青旅行 5日起,重庆核酸检测,再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9 03:23,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