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437|回复: 4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07:4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中国书史

 [复制链接]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伟大、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不仅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还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典籍。如果从最古的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算起,到竹简、帛书和写、印在纸上的书籍,其历史之悠久,数量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为世所罕见。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纸的发明与改进,促进了书籍的社会生产。大约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九百多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系列重大发明,不但使书籍的社会生产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使人类文明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中国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书史,如同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这一展览,通过有代表性的珍贵展品,反映出中国书籍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形,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勾勒出其演变的轨迹。
  了解中国书籍的演变,有裨于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更加珍视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初期的书籍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未产生以前,人们主要靠语言相互沟通。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古人便采用结绳、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来帮助记忆。  
  但是,只有文字才能超越时空,准确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世纪),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 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这些属于档案性质的文献资料,我们称之为初期书籍。
□ 正规书籍的产生与发展
  书籍系指那些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传主张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创作,用文字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以此为标准,正规书籍大致出现于春秋末期。相传孔子删述《六经》,“韦编三绝”,可见这时已出现了竹木简的书,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缣书”。《墨子》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推广。东晋时,政府正是下令用纸写书。纸的产生,导致了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在中国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雕版印刷的书
  从纸张发明到隋唐时代(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纸书的制作主要靠手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方式员不能适应客观的需求。一千三百年前的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唐咸通九年(868)印制所《 金刚经》为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印刷品。
  宋代为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其雕印的书籍,校、写、刻、印、纸、墨皆精,反映出宋代的刻版、印刷、造纸、制墨等技术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元代刻书承宋人之风,字体流行赵孟兆页刚劲秀逸之体,对明初刻书影响较大。
  明代刻书更为发达。其末期出现的拱花及豆版套印技术,将雕版印刷术推向新的高峰,成为中国印刷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随着书籍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书籍的装祯形式业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形式。
□ 活字印刷的书
  北宋庆藩年间(1041-1048),布衣毕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这一发明,为快速印制书籍创造了条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毕升比德国谷腾堡使用相同原理印制的书籍早近四百年。
  元代大德(1297-1307)年间,王桢又发明了木活字,明代还有铜活字出现。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为西夏文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弘治(1488-1505)年间的华燧会通馆,用铜活字印了《宋诸臣奏议》、《锦绣万花谷》、《容斋随笔》等很多书籍。
  清代由于政府的提倡,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雍正朝排印了《古今图书 集成》,共铸铜字二十多万个。干隆时制定了《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并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活字印刷发展、普及的一个标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标志着中国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耿纪朋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耿纪朋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巴中石窟的初步研究 [转帖]十竹斋画谱
2# 四姑娘山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08:2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云南傈僳族记事结绳
 


借据:
每一结代表向某人借苞谷一斗。还债主一斗,则自己解开一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08:45|只看该作者
  
 


  云南傈族某一头人动员下属参加械斗所发出的传信木刻。上方较大口代表信使人数,下方较小口代表要求派出械斗人员的数目。鸡毛,火炭表示十万火急。
4# 金佛山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09:02|只看该作者
  云南佤族记日木刻
 


争斗双方经调解后,用此来记讲和的日期。每过一天,削去一刻,削完,双方即到会面地点讲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09:18|只看该作者
  殷商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商代后期(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的小屯村。据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所吃中药里发现了这种刻有文字的骨头,因而高价收购。
  此后,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便受到世人的注意。
6# 青城山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09:31|只看该作者
  西周甲骨刻辞



  1977年在陕西省周原地区(歧山县、扶风县一带)发现了约15,000片西周时代的甲骨,故称周原甲骨。其中近300片刻有文字。其字体小如粟米,笔画细如发丝,须放大五倍才能看清楚,显示出娴熟的书刻技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12:40|只看该作者
 秦公簋

  春秋青铜器。民国初出土于甘肃秦州。
8#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13:07|只看该作者
  石鼓文




春秋青铜器。民国初出土于甘肃秦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13:22|只看该作者
 汉代木简《永元器物簿》



  1930-1931年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漠居延遗址。编连成册的简是商周至魏晋之间书籍的主要装祯形式。
10#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7 00:13:37|只看该作者
  帛书《道德经》




  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0:40, Processed in 0.358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