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红楼梦》海选的青年们到底想在这次海选中得到什么?大概说的最多的是想获得“锻炼的机会”。我并不否认这是参加“海选”的一个方面,而成千上万的人竞选一个角色,甚至不惜本钱的买书、买服装,仅仅是个“红迷”?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中国的社会传统是注重“名人效应”的,我们现在也并没有走出这个圈。甚至对于“名”的重视有加重的趋势,时下进入“名人”行列通过娱乐影视界不失为一条光明大道。 真正扪心自问,我最适合某某角色的人大概没有。《红楼梦》中人物生存的基础在我们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但是情感却是可以相通的,准演员们只能是通过一个自己头脑中的印象去塑造每一个“红楼人物”。 无论是选上还是选不上,整体去把握一个《红楼梦》的“伤感艺术”是很必要的,完全的公平不存在,表演的也许不是最合适的,生活中的真实已经是一种表演,不能转换这种表演的表演生活更是和生活隔了一层。 所以来参加的人不需要口头上公布什么,而真正的通过这次活动感受一下《红楼梦》的美已经足够了。把这种美带给更多的人就要看那些被称为幸运的人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