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45|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2-1 18:45:0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题有“蜀州”第一诗

 [复制链接]
—兼析“蜀川”之误说 

 刘光全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这是唐初王勃写的脍炙人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也是我们今天能读到的题有“蜀州”的第一首诗。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时即显露才华,以作《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他考举及第,授虢州(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参军,后往交趾(今越南河内一带)探父,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6岁。
 
  王勃在任虢州参军期间,一位姓杜的朋友(名已无考),赴剑南道(治所在今成都市)江原县任县尉(佐县令管理社会治安的武官),故写下这首赠别诗。
 
  江原县始建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先在今崇州市江源镇东,后移至崇阳镇,辖今崇州市和新津县全境、大邑县大部及都江堰市河西地区等。王勃死后十年,即武后垂拱二年(686年),改江原县为“蜀州”(以曾一统蜀地而称“望帝”的杜宇的发祥地而名),分该地区置江原(又曾先后改名为唐隆、武隆、唐兴、唐安、江原)、晋原、新津等下属县。此时的“江原县”已远非杜少府任县尉时的那个“江原县”了。它只是蜀州的一个属县,地域也缩小了许多。
 
  王勃的这首送别诗的遗稿,没有题目。明代张燮编辑《王子安集》时,经过考证,鉴于“江原县”体制及辖域的先后变化,只有“蜀州”才相当于前“江原县”,便采用了以后地名(蜀州)命前地名(江原县)的惯常手法,给它补加了一个带崇敬性的题目:《送杜少府(对县尉的敬称)之(往)任蜀州》。
 
  首联中的“五津”,指代杜少府行将赴任县尉的地域。常璩(东晋蜀郡江原县小亭乡、今属崇州市三江镇人)《 华阳国志·蜀志》云:“其大江自湔堰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五曰江南津。”古人误以为岷江(金马河)是长江的正源,故称之为“大江”。“湔堰”即都江堰。“犍为”指领管彭山及其以下诸县的“犍为郡”。“自湔堰至犍为”是指从都江堰到犍为郡的(彭山县)境界,而不是整个犍为郡或犍为县城。津,渡口。清学者考证,“五津”依次为今都江堰市的“青城渡”(徐渡)、崇州市与温江区交界的“晏家渡”(含陈家渡—苏家渡)、温江区的“三盛渡”(三渡水)、崇州市与双流县交界的“江原渡”(擦耳渡)和“新津渡”。新津县城名“五津镇”,其意即为岷江第五渡口。这五津,位于汉江原县即唐蜀州管辖的岷江地段。前已述及,崇阳镇为江原县及蜀州的治所,也就是当年杜少府赴任县尉的地方。故弄清“五津”,是解读王勃赠诗的关键。
 
  有人不了解上述历史沿革和地域变化,仅凭“王勃死后十年才置蜀州”为由,便断定王勃赠诗题中的“蜀州”为“蜀川”之误。殊不知四川境内,从古到今,根本没有过“蜀川县”;即使把 “五津”理解为从都江堰到犍为城的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该地段上也没有过什么名为“蜀川”的州县。也有一种看法说,“蜀川”是对四川的泛指。但请不要忘记,王勃写此诗之前,是曾经旅游到过今彭州市葛仙山和成都的,博闻强记的他对其毗邻的江原县的“五津”,不可能没有知晓。好友去剑南道江原县做县尉,他又何必泛指整个四川呢?那不是给人难堪吗?
 
  源自:《文史杂志》2006年第1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董长安胞弟──夏正寅 巴将军:一个感人的故事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6-12-1 21:11:4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小时候背诵,未想那么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0:49, Processed in 0.5616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