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部县两大奇姓渊源 ■贾登荣 唐俊 张枥
虎姓的虎在村里和熟人之间读“猫”,在陌生人和外地读“虎”;敬姓的“敬”在南部县大部分乡镇读“苟”,在南部县外读“敬”。而在百家姓中既没有虎姓、敬姓,也没有猫姓、苟姓,同时他们为什么要把“虎”读成“猫”,把“敬”读成“苟”──
去年11月以来,国内部分媒体纷纷报道了南部县五灵乡岐山坝村86名村民姓虎,但虎姓读音却为“猫”一事。随后, 读者来信来电询问“虎”读“猫”究竟有何渊源?1月10日至11日,笔者就此走访了岐山坝村。
“虎”读“猫”说法不一 岐山坝村共有1800多人,村党支部书记王茂华告诉笔者,8组被当地人称作猫(虎)家湾,它的得名不仅因为这个小山湾里的村民都姓虎(读音猫),而且还因为这里有一处地名,名叫猫(虎)家垭。 村委会主任猫(虎)占安告诉笔者,猫家湾除了外地嫁到那里的媳妇外,24户人家中没有一户杂姓,村民都是汉族,生活习惯、着装打扮、耕种方式与其它村村民无任何区别。采访中得知,目前关于“虎”读“猫”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说法是,他们的祖先以老虎为图腾,遂以虎为姓。后来,民间星象学形成,星象学中,“白虎星”是一种不 吉利星座,俗话说“白虎家中坐,无灾便是祸”。于是人们为了避讳,同时也不背叛祖先便将“虎”读成“猫”。另一种说法是,过去人们喜欢图吉利,大年初一早上,家里人要喊一些喜欢赖床的人吃早饭,觉得喊“虎某某”新年开张不吉利,因为老虎吃人、伤人,喊了“虎某某”等于在表明家中有老虎。
“虎”带来的欢喜与烦恼 猫(虎)占安讲,“虎”读成“猫”既让他们欢喜,又让他们烦恼。喜的是,他们那里几乎家家都养有猫,一些人家在购买挂历时要么挑选老虎图案、要么挑选猫图案,平时大家要开玩笑就冲着对方“喵喵”一声,双方都会会心一笑。 说起烦恼,猫(虎)占安说,村里的农民大多在广州打工,除了他们相互间称呼“猫某某”外,别人都叫他们“虎某某”。有时别人说“猫”什么的,他们很容易误会成在谈论自己,有时别人喊他们“虎某某”,他们竟一时反应不过来。 笔者在南部县其他乡镇采访得知,南部县个别乡镇也有姓虎的,但他们不像岐山坝村猫家湾的村民那样集中,他们的读音多为“虎”字本音。同时,在南部县五灵乡,虎姓的读音都为“猫”音。此外,在 云南等省也有把虎姓读为“猫”姓的地方。
“敬”姓读“苟”姓 1月11日,笔者在南部县伏虎、升钟、大坪等乡镇采访得知,南部县敬姓的“敬”字80%以上的地方都读成“苟”。为什么要把“敬”读成“苟”呢?南部县升钟库区民间文艺创作研究协会主席敬洪琳曾经作过大量调查。 敬洪琳告诉笔者,南部县大部分地方之所以要把“敬”读成“苟”主要是为了避讳。据说,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做后晋皇帝期间,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他的名讳。再加上,这个敬姓大臣得罪了皇帝近臣,遭到陷害,被定了罪,朝廷下令,所有敬姓改为“苟”,否则杀无赦。为免遭杀戮,南部县姓敬的都把“敬”读成“苟”。 敬洪琳说,他外出开会,交换名片时,别人把他喊作“敬”主席,他常常要当面纠正,坚持把“敬”读成“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