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阿玛尼卿 发表于: 2023-5-18 02:14: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3年发挥海洋固碳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自然资源部发布蓝碳系列技术规程

 [复制链接]
源自: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13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技术规程(以下称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
  据介绍,2021年,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启动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试点工作,在充分衔接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同步编制印发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在充分验证了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编制组结合实践广泛听取各部门、各地方意见,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印发稿。
  2022年,随着蓝碳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启动蓝碳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试点工作,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碳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并在黄河口、曹妃甸等我国蓝碳生态系统重要分布区域进行了试点方法验证。
  据悉,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在充分吸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方法学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碳储量计算、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填补了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为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充分发挥海洋的固碳作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记者:王辰元 吴阳 北京报道

⊙责编:任志江 编辑:张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阿玛尼卿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阿玛尼卿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阿玛尼卿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阿玛尼卿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阿玛尼卿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阿玛尼卿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民情12345|凤凰山体育公园停车场不开放?这份出行、停车指南请收好 惊险!2月吃鱼被卡5月发现已紧贴颈动脉,医生成功取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01:39,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