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3年惊险!2月吃鱼被卡5月发现已紧贴颈动脉,医生成功取出

 [复制链接]
源自:红星新闻
  5月15日下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完成了一台特殊的手术。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医生们从患者钟女士(化名)的颈部,取出了近2厘米的鱼刺,而这根鱼刺,大约是钟女士在2月的一天吃鱼时不慎被卡的。
  更令人捏一把汗的是,取出的鱼刺距离颈动脉仅有数毫米。
  取出的异物
  2月吃鱼被卡,5月才发现
  距离颈动脉仅数毫米
  当影像检查结果提示颈部有异物时,47岁的成都市民钟女士想起春节后自己确实被鱼刺卡住过。
  原来,3月之前的一天,钟女士因吃鱼时不慎被鱼刺卡到,也曾去当地医院做过胃镜检查,当时却并没有找到鱼刺,便开了些消炎消肿的药,钟女士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但此后,钟女士的右侧颈部反复出现红肿、吞咽疼痛现象,去医院开消炎药、输液后有所好转,但很快又病情反复,不断被疼痛折磨。
  5月11日,钟女士再次到当地医院检查,拍了一个颈部CT,检查结果显示,钟女士的右颈部有异物,导致脓肿。5月12日,钟女士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余晓旭门诊就诊。
  进一步完善了彩超等检查后,余晓旭医生确认钟女士的颈部确实有异物,位置就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且被脓肿包裹,距离颈椎较近处仅有7毫米。更为惊险的是,异物距离颈深动脉也仅数毫米。不幸中的万幸,异物与颈动脉几乎呈平行状,“颈部的活动度比较大,如果异物是斜着或者横着,患者在转动脖子时,异物发生位移,很可能就扎进动脉里,那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大出血死亡。”参与为钟女士取出异物手术的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曹绿红解释说。
  综合影像等检查结果和钟女士的回忆,医生判断,这个异物就是当时没有找到的鱼刺,已经“蹿”出了食管,在颈深动脉附近“安营扎寨”,因为感染而不断化脓,一旦刺破血管或颈动脉感染破裂,将回天乏术。
  影像结果显示异物
  避开颈动脉、迷走神经
  成功找到近2厘米鱼刺
  扎在颈动脉附近的鱼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必须要尽快手术取出。但是,如何安全地取出异物,也让医生们感到十分棘手。
  “首先是位置比较特殊,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深面的内侧,需要将动脉轻轻牵引开,才有寻找鱼刺的手术空间。但这里距离动脉、脊椎、食管等都很近,而且负责呼吸等功能的迷走神经丰富,对手术细致的要求非常高。”曹绿红解释说,同时,颈部的活动范围大,对异物的定位十分困难,再加上这两三个月,异物反复感染脓肿,脓肿物极可能紧密地粘附在动脉上,导致动脉血管发生脆性,手术中剥离脓肿物和动脉时也极易发生大出血。
  5月15日下午,由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冯勇主刀,细致小心地避开颈动脉、迷走神经,吸净脓液,终于在脓腔深处探到尖锐的鱼刺,并顺利取出,鱼刺长度约1.6到1.8厘米。“因为异物的存在时间比较久,目前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的情况总体来说比较平稳。”曹绿红说。
  医生提醒:
  食道异物重在预防
  食管、气管异物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大部分食管、气管异物都会被及时取出,但像钟女士这样历时长、过程惊险的案例,也少有。
  曹绿红认为,食管、气管异物,最重要的是预防。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吃东西时要少说话、避免匆忙进食,要做到细嚼慢咽。尤其是对于有骨头、鱼刺的食物,最好是能先剔除。
  对于儿童来说,要纠正其喜欢将细小的物体含在口中玩耍的坏习惯,对于牙齿脱落、使用假牙的老年人,也要及时修复,避免松动脱落。
  进食时,一旦发生鱼刺、骨头卡住喉咙,建议及时就诊,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千万不能盲目使用吞咽饭团、嚼菜等偏方,试图将鱼刺、骨头等“带”下去,尖锐的异物极可能刺破食管,甚至刺破动脉、心脏等,发生致死性损伤。
  而当间接的喉镜、胃镜没有发现异物,但又有相应症状时,最好再进行影像检查,避免异物已经穿刺过食管导致悲剧发生。
⊙记者:于遵素 图据受访者 编辑:陈怡西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梁滩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梁滩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梁滩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梁滩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梁滩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梁滩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发挥海洋固碳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自然资源部发布蓝碳系列技术规程 报考中职请注意!四川有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学校428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8:32,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