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26|回复: 0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乙超 发表于: 2007-5-12 19:10:5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家乡的竹

 [复制链接]
家乡的竹
 
从一跨进大学校门到参加工作以来,都是在高原上生活的,有时也把自己当成是高原人,喜欢上这里的一切。高原的风光自然很优美,湛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气势磅礴的山、成群结队的牛羊、袅袅的炊烟、汹涌澎湃的河流、望穿秋水的白杨,还有那强劲的风,都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涌进了多少来来往往游客的心中。
高原的风光的确很美,可遗憾的是这里没有竹。竹多美,她高雅的气质令多少文人雅士所赞赏。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诗歌。《诗·卫风·淇奥》中的绿竹猗猗绿竹青青,就已经开始把竹赋予君子的品行。苏轼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张九龄的咏竹诗中:“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无。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和黄门卢侍郎咏竹》)这种“高节”,犹竹子的高而有节,喻君子的气节和操守;“虚心”,犹竹的空心,喻君子谦虚、坦荡的胸怀。
月是故乡明,竹是家乡翠。家乡盛产竹,有楠竹、篁竹、苦竹、慈竹、水竹、丝竹等20多个品种。处处翠竹如林,置身竹林,但见琅玕万竿,竹荫蔽天。登高远眺,更是碧浪起伏,无边无涯,其景甚是壮观,令人心旷神怡。君不见,蜀南竹海,碧波浩瀚,鸟鸣深林,泉流石上,幽秀雄险;君不见,绵溪河畔,两岸翠竹排闼,遮天蔽日,白鹭翔飞其间,乘船其中,只觉身在画中。如此钟灵毓秀,怎不孕灵杰儿女。
在家乡,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竹有很多联系。吃饭用的筷子、竹沙发、竹床、竹席、竹桌、竹椅,老人们吸食旱烟用的烟杆、水烟斗,农家用的背篓、箩筐、簸箕、扁担,小孩玩的竹筒枪、风筝的骨架,等等,无不与竹有关。一年四季,春暖夏凉,人们都离不开它。看,春日里,人们可以在林间采竹荪、竹笋;夏日来临,老人们多会拿一椅一扇,躲在竹林里避暑,听竹林里吱吱的风声;秋天,那金灿灿的竹笋叶和竹叶又可拿来引火烧饭;冬天,那长成了的竹子可以拿来做些生活用具,也可拿去卖与纸厂造纸,也可在林间挖冬笋。
当然,勤劳智慧的家乡人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特有的竹资源,让竹子为家乡作出贡献。蜀南竹海的开发,中外游客是逐年递增;竹笋、竹荪不仅营养价值高,且味道鲜美,《中国名菜谱》早已有记载,堪称一绝。每年来此采购竹笋、竹荪的人络绎不绝。竹筷、竹工艺品久负盛名,不仅手工艺精湛,且观赏价值高,从书签扇坠果盘笔筒,到桌椅几案巨型壁画,乃至室内装修室外建筑,都受到广大中外游客的喜爱,精美的工艺品已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是馈赠亲友的得体礼品。
咏竹、赞竹自不必说。家乡的竹,不仅为家乡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高雅的气质和节气,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但见一友人扇上刻有“竹要空心,人要忠人”,是为证。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乙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乙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乙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乙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乙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乙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戴善奎的长漂和写作 武侯祠与三国文化专家沈伯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16:14,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