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官宣独立品牌运营 推动SHEIN赴美上市
6月伊始,红杉资本宣布将在2024年3月31日前实现全球欧美、中国、印度/东南亚三大市场品牌独立运营。红杉中国将自立门户,采用“红杉”和“HongShan”为品牌名。事实上,红杉中国早在中国市场尝试建立全链条、全阶段和全周期投资,2018年设立的早期机构红杉种子基金便是一次试水。
结合天眼查和中国证券业基金协会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红杉中国在境内登记备案了6只创业投资基金,注册出资额合计16.1505亿元。其中,杭州红杉博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高达13.02亿元,股东列表中出现了红杉海南QFLP基金管理人,股权关系向上穿透后显示是Sequoia Capital China QFLP Fund IV和Sequoia Capital China RMB Fund VII QFLP II。
于2022年6月设立的红杉第三期种子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 Seed Fund III)顺利完成4.8亿美元募资,正式进入投资期。该基金将布局新能源与双碳、EV(电动汽车)产业链、创新医疗技术、合成生物、金融科技、基础软件、机器人、设计和内容平台、效率工具和新消费等具有科技驱动、结构性创新和高成长属性的领域,也将密切关注人工智能AIGC领域的早期企业。
统计区间内,红杉中国公开披露的股权投资事件共75起,与2022年同期相比“腰斩”,投资节奏自第三季度开始放缓。从投资阶段来看,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和A轮投资事件数合计占比70.67%,E轮及E轮以后仅占比4%。
从所关注的行业赛道来看,红杉偏好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和新材料,四个行业获投项目数占总投资事件数近6成。对Web3.0企业的热衷程度不减,全年共计完成7起投资,与2022年基本持平。大笔重仓的医疗健康领域,超61%投向了生物制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