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4|回复: 0

[书评诗集《山河无尽》:仁智的自然颂歌

 [复制链接]
源自:南方都市报
《山河无尽》,(美)加里·斯奈德著,谭琼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语·雍也》载圣人之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如此看来,“智”与“仁”对应出了不同的人的个性特征,又恰被“山”“水”不同的存在状态给予二分之。而加里·斯奈德受启于卷轴画《宋人溪山无尽图》的意境,他吸纳中国山水灵性之比德理论,通过身体践行的经历写就辑合而成了诗歌集《山河无尽》。斯奈德用他诗人的灵犀和清澈为我们绘构了美国的高山与河流,在一种无可复制的气势磅礴中超越了中国山水的静静与潺潺。
  《山河无尽》在结构上借鉴了日本能剧的结构模式,即从诗集结构到诗歌结构均采有“引子──发展──结尾”之模式,极具一种构建性的章法感。作为深生态学的诗人代表,加里·斯奈德虔心于禅佛理论、中国山水画等等灵性领域的深层研究,这为其诗歌开辟了一种时空一体化的美学范式。有人说,中国的古典艺术是划圆的艺术,无论戏剧或舞蹈,园林景观,还是做人做事的艺术。我想加里·斯奈德深谙于此,他吸纳了中国人对于“划圆”艺术之美的深层意味,为《山河无尽》在编排上探究出4部分,每部分10首诗,合计40首诗作的布局安排。这实则是于一种圆融中追求到了创作的真谛,斯奈德还赋予了他每一首诗歌作品似于一种“划圆”的文学符号性的表达方式,并透露出他对于大自然深邃的洞察力和无限深情。
  第一部分的首篇铺展开来的便是与卷轴画《宋人溪山无尽图》同名的《溪山无尽》:“精心驶向那梦幻之地,水波相连,漫过岩石礁,雾霭缭绕,湿漉无雨,泛舟湖面或宽缓河流沿岸而行,尽览此景。”诗毕,由文字组成的意境和画境全然现于我的眼前和脑海。诗借以“走中走,脚下,大地在转。溪山无尽永不停歇。”为结尾,像是对那幅画卷的品赏体悟,又似给诗歌以最后的总结和余韵的惋叹。作为中国读者而言,他的诗歌初读来就有一种熟悉的中国古体诗的意蕴,但却又被他巧妙地嵌入了现代诗的节奏与措辞。此部分还有一则献给保罗·谢泼德的短诗,名为《枯骨》。它以荒野中的众多意象铺展开来,没有艾略特“荒原”意象的痛楚感,有的是一种回溯时间荒原的跨时空感和宇宙变迁的厚重感。
  第二部分收录的诗歌全然还原了生活的本原与博大的样貌,灵动的是斯奈德能从最平常的生活事件和物象中见出生命真理与哲思。比如《启示》以油箱盖、机油盖、排油塞、引擎开关中见出生活非开即关的状态,亦即失望与希望是并存的,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或许这“开关”之外“非开亦非关”的不二法门的超越和玄之又玄的佛家教义。
  另外还有一则长诗《妈》,特别地打动了我,它源于斯奈德在废弃原木屋中,拾到一封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中获得创作灵感,并模仿母亲的口吻写成。我们知道西方文化中以大地喻之为“母亲”,并由此生成并影响了众多经典的文艺作品。《妈》中的妈妈与儿子的深情体现在对儿子的夸赞、感谢和叮咛中,朴素至极。你甚至还会看到“我现在在雷伊的家中忙着,浇花浇树──他们家的菜园里种了些东西,一点豆角、西葫芦瓜、土豆还有两座山的西瓜……”
  这些平实的文字让我看到一位勤劳的母亲,正在用她的方式述说着自己生活的精彩,并以这种“精彩”让孩子能在他乡减轻对母亲的牵挂,安心于事业。这诗里完全没有华丽与被捆绑的沉重的母爱枷锁感,但云淡风轻的字字句句都促人泪下。我敬佩斯奈德这样的诗人,能用最轻盈的诗歌形式来承载生活和思想的重量。
  因循着“母爱”的视角,我也特别喜欢第三部分的《熊妈妈》。它从母熊和小熊谈吃鲑鱼说起,以熊妈妈的吻结束,这吻被斯奈德比喻似大山一般的敦厚。诗短短如斯:“谈起吃鲑鱼/她围起面纱/逗着我说/‘你对我的做法了解多少?’/又凭着大山来亲我。/在她嘴里的层层山峦/道道沟壑,褶褶山脉中/塞满了蓝莓/让我们分享。”我钦佩于斯奈德的聪明,他总能把人间的母爱深情的伟大与大自然的博大、丰厚联系起来,在“大爱无声”和“大美无言”中还原了人性也还原了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无私,以及人与自然的割裂不断的犹如血亲般的关系。
  第四部分《洗钵水之颂》“每两百万年左右,地球上十五亿立方千米的水,通过光合作用分解,呼吸作用重构。”在连续列举的与水有关的14个词语中激荡起了宇宙的万千变化,包含了许多萌动与新生。而“我”只“在此水中洗碗,它有甘美露水的香味──/以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在这种激荡的历史变迁中有种一瞬安静的“慢”和“缘”。
  一口气读完《山河无尽》,掩卷时,我在思考斯奈德想要告知我们的是什么,是我们在这深情的大地上只能活一生而已吗?而我们能做些什么?他想通过《山河无尽》告诉我们,他能做的是一路敬仰那些自然赋予的感动,哪怕微小到无言以对,却能小而见义,将万千变化归于一瞬的平静吧。哪怕仅如此便已甚为丰厚了。而我们,是否亦可借此寻回一份源于自然的感恩呢?我无从知晓。不过,《山河无尽》在“走中走,脚下,大地在转。溪山无尽永不停歇”中结束,或许就是对未知的未来的一种最美好的期许吧。(洪艳 学者,岭南师范学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又亮又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又亮又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揭秘价值460万港币的镇墓兽 被藏在台湾是世界孤品 《启蒙时代》:还启蒙时代一个血肉之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8:1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