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干河沟 发表于: 2024-5-25 07:54: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3年创新引领,文化魅力历久弥新

 [复制链接]
  : 媒体滚动
⊙记者:龙跃梅

  “虚拟拍摄和AI技术等影视技术的使用,就是希望让所有导演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制片人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可以‘点石成金’,让演员能在梦境里、太空里、汪洋大海里,置身其中地发挥演技。”5月24日,在广东深圳举行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优酷总编辑张丽娜说。
  文化的“使命之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高质量文化供给”,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慧敏认为,一方面,要树立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以群众的需求点为出发点、关注点为聚焦点、兴趣点为落脚点,打造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用生动感人、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群众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向美的价值观,为群众提供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最好的文化产品,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王慧敏说。
  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认为,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两个轮子。它们从来都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发展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文化文明视角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聚焦于人、落脚于人,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促进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郑庆东说。
  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总经理蔡怀军表示,他们始终基于国家所需、人民所求,保持着对主流新媒体使命的思考,一边突破自我极限,一边是防止掉入平庸的陷阱。
  文化的“切口之小”
  国产电影爆款连连、文创产品花式“出圈”,汉服国潮惊艳世界……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蕴藏着无数的小故事、小人物、小细节、小愿望。
  “每次来深圳,我都会去‘24小时书房’转一转。昨晚我还专门冒雨去了一趟。那里常常座无虚席,在氤氲的咖啡香气中,每一位读者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王慧敏说。
  如果说“楼房”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高度,“书房”则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温度。王慧敏说,一位书友曾告诉他,以前总觉得深圳是一个只重视经济发展,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但这些年这位朋友的想法改变了。日益丰盈的城市文化,让其感受到深圳的“温度”,感觉自己不再是个“深漂”。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跟海外文明的对话与传播?一首首古典诗词,也是一个个中国好故事。
  “古典诗词当中蕴含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它给予了我们可以实现跨学科的创新传播,以及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内在的灵魂和基因。”谈及古典诗词,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说。
  杨雨认为,跨文化的传播不是找文化之间的相异性、不同性或者是差异性,而是更多地去寻找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性,这样才能够实现超越语言表象之外的情绪上的同频共振。
  文化的“未来之新”
  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
  “要坚持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加快形成文化的新质生产力。”郑庆东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的今天,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必将极大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大模型给文化产业创新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介绍,大模型的全称是大语言模型。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所以无论是这项技术的研发还是应用,都和文化产业创新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最近,企业推出了翻译机,即使不联网,该翻译机也可以支持10种语言的翻译。吴晓如说,大模型技术可以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
  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正在布局“国有数智超级平台”,该平台是文化和科技双引擎、双驱动的平台。今年,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成立了“微创新中心”,平台抽调了25%的年轻力量,组建了一个青年创新突击队。
  “循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答案。”蔡怀军说,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命题中,不能做既定路径、固有道路下的轨迹,而要做创造奇迹、书写历史的车轮。
  (科技日报深圳5月24日电)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干河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干河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干河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干河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干河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干河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科学家揭秘“10万年水稻演化史”实证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 非侵入脊髓刺激改善手臂与手部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7:2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