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田野诗班》诗集研讨会在京举办

 [复制链接]
  : 新浪读书
  5月26日下午,由《诗刊》社、中共
怀化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诗歌网、中共</p>会同县委宣传部承办的诗集《田野诗班》诗歌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功举办。“田野诗班”创始人、粟裕希望小学教师李柏霖,学生龙梦瑶、林明轩等一行人带着新出版的诗集《田野诗班》,从湖南会同来到北京参加研讨交流。会上师生们分享了“田野诗班”的诗歌教学经验,并现场朗诵了孩子们创作的童诗。</p>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p>,《诗刊》社主编李少君</p>,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原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中共</p>怀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志专,中共</p>会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玉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黄国辉,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北乔,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纳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曾凡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主任侯健飞,《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蓝蓝等30余位诗人、学者、嘉宾与会,高度赞扬、深入解读了孩子们的诗歌创作及李柏霖老师的教学和指导,会议由《诗刊》社副主编、评论家霍俊明主持。</p>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60%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在李柏霖任教的7年多时间中,她指导学生成立“田野诗班”,写下2000余首儿童诗,经新华社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反响,先后受邀登上2022年“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颁奖晚会和2024年央视春晚北京主会场。《田野诗班》这本诗集见证了乡村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诗歌的感人故事,将孩子们的童趣与诗情画意融于一体,展现小诗人们别样的风格与特色。
  施战军在致辞中表示,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的李柏霖老师带领着“田野诗班”的小诗人们,让诗歌如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那样照拂童年,为我们写出真纯而斑斓的诗;他们登上央视春晚,广为人知,在无形中播洒了无数文学蒲公英的种子。会写诗的孩子们的清新美好已经深入人心,也鼓舞着文学办刊人、出版人,《诗刊》给小诗人开设的专栏、《人民文学》少儿诗征稿等如此广受关注,也和你们有关。儿童内心对世界的初体验初思考初发现,让诗歌回归最本真的质地,这本《田野诗班》把乡村儿童的感受和想象,送到了对生活、自然、家乡、世界保有敏感、怀有情感、持有美感的浩大心灵群落,从这种意义上看,小诗人们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诗教”主体,大朋友们也该向你们学习请益。
  吉狄马加
向《田野诗班》诗集出版表示热烈祝贺,“田野诗班”在全国树立了诗歌教育典范,李柏霖老师让孩子们在启蒙期就和自然、诗歌产生深刻联系,让诗歌的种子在童年种下。有了这样大胆、美好、天才般的诗意想象,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都将拥有非凡的创造力。会同是一个人杰地灵,山川秀美,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文化,拥有很强的生命力,“田野诗班”诞生于会同是很自然的事情,发扬光大了当地的诗歌传统。今后我们要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么更好地让儿童的成长和诗歌紧密联系在一起,怎么通过诗歌这一精神文化载体,更广泛地带动儿童写作,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p>
  李少君
认为,《田野诗班》是生动的诗教当代实践成果,孩子们的诗简洁易懂,朗朗上口,孩子们永远有着美好的心灵、敏感的天性,最易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情感之美。李柏霖老师指导的“田野诗班”,以情感和美育培养着一颗颗美好的心灵,这将成为孩子们未来生活和奋斗的动力,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能量,祝愿“田野诗班”越办越好!</p>
  石志专介绍,怀化,古称五溪,自屈原涉足于此,这片古老的土地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千年来,王昌龄、林则徐、沈从文等无数文人墨客在五溪大地写下众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田野诗班”开启了怀化会同山里娃创作诗歌新篇章,希望“田野诗班”的孩子能一直热爱写诗,以在座的各位诗人前辈为榜样,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诗人。
  邓煦婷分享《田野诗班》出版背后的故事,2023年6月,她在《湘江周刊》上读到“95后”乡村教师带大山里的孩子写诗的故事,为孩子们笔下自然流淌出的纯粹诗句感动,决定将孩子们的诗歌出版。《田野诗班》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媒体关注,入选“中国好书推荐书目”。很幸运遇见了这样一群美好的孩子,遇见了发现、呵护孩子诗意的李老师,幸运遇见了支持、助力诗集出版、关注鼓励“田野诗班”的各位老师。
  叶延滨表示,粟裕希望小学“田野诗班”是一个很好的试验田,让我们看到了留守儿童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有想象力,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有童心,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田野诗班”让我们看到新时代现代化的中国农村的希望。感谢李柏霖老师为代表的乡村教师,他们面对留守儿童,面对今天的繁华都市和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致力于发掘孩子内心的美好,用诗歌让孩子找到自信,让孩子通过诗歌看到自己、看到未来,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陈晖表示,《田野诗班》诗画一体,朴素自然,把文学的理想、教育的理想、孩子的理想融为一体。孩子们的诗歌为什么打动我们?是因为诗歌其实并非只属于殿堂,也并非只属于典籍,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与情感,孩子的诗歌跟身边的日常结合,跟孩子们的观察发现一体,是真心的抒发和真情的表达,正因为这样,他们写来自然,我们读来天然。
  李东华认为,《田野诗班》这部诗集非常可爱,从月亮、星星、树叶、四季等纷繁的意象中间,看到孩子内心的流动,他们的俏皮、小小的苦恼、小小的欢乐,多彩多姿的性情。这部诗集不但给读者以触发,还让我们重新思考从前写乡村孩子、留守儿童,可能陷入了一种概念化,更多强调苦难中哭哭啼啼的形象,而没有像李老师这样身处孩子中间,看到他们的内心,《田野诗班》展现了孩子们发出的天籁之声,事实上,他们的灵魂是那样的丰富轻盈,诙谐风趣,同时非常有智慧。
  在一次偶然情况下,候健飞在媒体上读到李柏霖老师教孩子们写诗的新闻,既钦佩又感动。“钦佩的是,一位出生在1996年的小学老师,勇敢扛起诗歌入校的大旗;感动的是,虽然李柏霖老师并没有过多谈及自己的文学爱好和启蒙,也没有谈她带领孩子们写诗的过程中遇到过何种不快和曲折,但可以想象,如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具有“谁敢横刀立马”的意志,何以成就今天的“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诗集的出版是新时代中国诗歌王国里一顶别具意义的金冠。
  在溆浦长大的曾凡华表示,《田野诗班》这一诗歌现象是新时代诗歌成就的一次展示,写诗必须要有童心,没有童心是写不出好诗的。“只有孩子们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我们当代的诗人,应该回过头向孩子们学习,恢复纯真、真情,对自然、对人生的发自内心的感受。”
  李晓东表示,《田野诗班》这部诗集是留守儿童创作非常重要的文本,里面每首诗写的都非常好,作为一个读者,我觉得它有几个特点,一是特别真实,比如写中秋,把月亮当成一个月饼,有兔肉馅的月饼──特别传奇,说明它来源于生活,写五仁馅的月饼、芝麻馅的都不奇怪,对孩子来说,兔肉可能是非常美味的食物,再伟大的作家也想不到月饼是兔肉馅的,孩子们写的诗非常接近于生活。还有一首《红包》,写到过年收的红包都被妈妈没收了,充满情趣和幽默感。
  《田野诗班》具有温暖治愈的力量,蓝蓝谈到,不仅是对孩子心灵的治愈,也是对成年人心灵的治愈,我们通过这部诗集看到一个乡村孩子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很难真正地去想象乡村儿童每日的生活、他们的所思所想,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但是孩子可以自己去表达,他们写自己的孤独感,其中有一首诗叫《小草》,“蜻蜓、蝴蝶都跟小草倾吐自己的烦恼,但是小草自己的委屈没有人听。因为那些蜻蜓、蝴蝶都飞走了,他们都太忙了。”一个小朋友写,“我是一棵树,只有叶子陪伴我,但是到了秋天以后,连叶子都不陪我了”,他写的其实不是树,也不是叶子,写的就是自己的孤独。
  孩子们的诗对我们成年读者来说也是一种诗教,黄国辉表示,我们写作的时候,缺乏这种朴素的、原始的东西,然而朴素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读孩子们的诗可以挽救我们正在丢失的想象力,从这点来说我要感谢孩子们。
  徐峙分析,《田野诗班》启示我们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创造力,而不是以标准化的义务教育扼杀孩子原初的感受力。李柏霖老师让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撒欢,写诗,让他们接触自然、感受自然,超出了普通语文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爱的教育、美的教育。这本诗集难能可贵地保留了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第一感受力,保留了对于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命名、第一次心动。
  北乔坦言,读《田野诗班》让他汗颜,“我写不出这样的诗,丢失了孩子们眼中世界的本真,敬佩李柏霖老师对孩子们对诗歌的真挚情怀。《田野诗班》是孩子们生命的印迹和诗性的光华,何尝不是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一课是有诗歌的,有关生命的,同样是也有关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
  在纳杨看来,李柏霖老师带孩子们写现代诗,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鼓励他们写出心里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李老师无疑是成功的,每一首诗都可以拿来言说,非常令人感动。诗育跟美育结合在一起,诗歌比其他文体跟孩子的关系更近,写诗让孩子们受益终身。“随着年龄增长,写诗会不断增加更多东西,不变的是‘我手写我心’,随着心智和年龄增长,诗歌会越来越丰富,一定不要忘了写作的初心,这样写出来的诗才能打动人。”
  胡金华作为“田野诗班”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感到“这些孩子们遇上了一个好老师,然后又遇上一拨支持你们写诗的叔叔伯伯阿姨们,遇到这么一个好的时代环境,是非常幸运的。李柏霖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油菜花地里寻找诗歌灵感,寻找文化的根,让孩子们一代一代传承诗歌的精神,把中华诗歌传承下去,这将是一件永远令会同骄傲的事情。”
  梁玉香表示,会同历来重视学生的文学教育,诗歌教育氛围浓厚,“田野诗班”诞生在会同这片沃土,也是“诗意会同”开花结果的具体体现。“田野诗班”取得的显著成绩,一方面说明“田野诗班”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一种教育现象,极具特色、极富魅力;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如何在守住成绩的基础上走得更好更远,如何搞好成果转化并进行有效拓展,打造全国性品牌,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谋划,听取更高层面、更权威性和更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为了“田野诗班”能行稳致远,真心期盼今后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更多关注、支持和指导,激发我们山区更多孩子读诗、写诗、品诗的兴趣和热情,感受诗歌的美和文学的魅力。
  “田野诗班”创始人李柏霖
  “田野诗班”创始人李柏霖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她讲述到,“7年前我回到家乡会同,走上讲台,发现班上的留守儿童占了半数以上,而我要如何陪伴他们,让他们成长,成为习总书记
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呢?”一次练习中,李柏霖发现孩子写了这样一句话──“棉花吐出了丰收”,棉花在他眼里有生命、有呼吸。“孩子的天赋唤醒了我,他们是天生的诗人,那我们就写诗吧,我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加入了读诗写诗的部分,‘田野诗班’由此诞生。”李柏霖认为,诗歌教育要从儿童开始,这不只是文学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在陪伴孩子们写诗的过程中,发现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只要稍加启发,就有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孩子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很粗糙、稚嫩、天真,但是又很宝贵,他们在马不停蹄地奔向自己的未来。</p>  出席“田野诗班”诗歌研讨会的还有,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
胡金华,湖南人民出版社产品经理、《田野诗班》责任编辑邓煦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副教授夏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胡少卿,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士强,北京微电影学会会长、作家网总编赵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新媒体部主任安琪,中国诗歌网事业发展部主任祝雪侠,中国诗歌网副总编辑符力、中国诗歌网新媒体主任罗曼等,以及来自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网、工人日报、中国诗歌网、△读书栏目频道的媒体记者。</p>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西海固女儿”马金莲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研讨会召开 三联领读计划第二期:王军从元大都的建造溯源中华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6:02,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