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王德奎|查看: 1076|回复: 190
[历史文献

千秋功过──任凭说

 [复制链接]
11#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33:46|只看该作者
1905年秋,执教芜湖皖江中学,在芜湖发起成立反清组织“岳王会”并任总会会长。1907年春,陈独秀第三次留学日本,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学习,后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国等西欧文化。
1908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杭州浙江陆军小学任国文史地教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陈独秀应邀回乡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和安徽高等学堂教务主任。
1913年,陈独秀追随柏文蔚参加反袁世凯“二次革命”,在芜湖一度遭龚振鹏逮捕,后获释。
1914年春,反袁运动失败后,陈独秀再度赴日本,协助章士钊办《甲寅》杂志。第一次使用笔名“独秀”发表文章《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开宗明义提出“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其目的在保障权利,共谋幸福,斯成立国家之精神。”文中指出,要有爱国心也要有自觉心,“恶国家甚于无国家” 。如果是一个人民在其中没有权利,无幸福可言的国家,“瓜分之局,何法可逃,亡国之奴,何事可怖”,引起舆论哗然,不少人指责其不爱国。
1915年夏,陈独秀回到上海,住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21号。915日创办月刊青年杂志(由群益书社发行),次年更名为《新青年》(副题La Jeunesse),自任总编辑。(1926年停刊)陈独秀在这份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6个原则:
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宣传倡导“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批判儒教和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青年人中影响很大。
陈独秀在1917年二月号的《新青年》杂志26号发表《文学革命论》,指出中国社会黑暗的根源是“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单独的政治革命不能生效,“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需要先进行伦理道德革命,于是提出“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主张改文言文为白话文,文章内容也要趋向实际。
1917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聘任陈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教授文学。得到北京大学校长的批准,他收集李大钊、胡适、鲁迅和钱沅的作品。为了扩大编辑部,他将《新青年》迁到北京。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宣传社会主义。
19181127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合办《每周评论》杂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表《研究室与监狱》,提出入监狱和入研究室,是青年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611日,陈独秀在城南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916日保释出狱。

12#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35:1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1919年秋天陈独秀前往上海。住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2号。李大钊介绍共产国际远东局外交人民委员部,远东事务全权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及担任翻译的俄籍华人杨明斋来访,策动陈独秀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0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陈独秀到上海,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先到码头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到中华工业协会等劳动团体做调查。他还约请北京大学进步学生和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间,了解工人的状况。4月中旬,他联合七个劳工界团体,筹备召开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并在筹备会上发表《劳工要旨》演讲。
他受到劳工界团体的尊敬和拥戴,被推选为筹备会顾问。在他的指导下,上海各业5000多名工人于51日举行集会,提出“劳工万岁”等口号,通过《上海工人宣言》。此后,陈独秀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工人的觉悟,组织真正的工会。
1920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该会同3月李大钊主持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起,从上海、北京分别向各地辐射,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同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起草了党的纲领草案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陈独秀主持下,1920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取名“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其成员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骨干,陈独秀为书记。822日,俞秀松、罗亦农等人在陈独秀家中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1月,陈独秀同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为达此目的,就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并要将这政权放掌握在工人和农人的手里,正如一九一七年俄国共产党所做的一样”。
1920年,陈炯明占领广州,孙中山率国民党中央由上海迁往广州,12月,陈独秀应邀前往广州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1921 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历史由此掀开崭新一页。
陈独秀当时在广州,未出席中共一大。而是派陈公博为广州代表,又派包惠僧代表他出席。在会议上,陈独秀被缺席选为中央局书记。陈当选中共中央局书记后,即于9月回到上海。104日,他和杨明斋、柯庆施、包惠僧以及妻子高君曼5人曾一度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交了100银元罚款得以脱身。此后陈连续被选为党的第二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是中共的最高领导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36:20|只看该作者
1922716日至23日,在上海成都路召开中共二大。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89日,陈独秀再次被捕,罪名是家中藏有违禁书籍。最后判罚陈独秀大洋400元。 新生的中共在各方面都有赖于共产国际的帮助。1922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孙中山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陈独秀和几乎所有中共领袖最初都表示反对。他也日益对莫斯科的意志和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指挥感到不满。19228月,在陈独秀主持的杭州西湖中共中央的会议上,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民主联合战线的建议。陈才勉强表示服从马林传达的共产国际指示,同意加入国民党。随后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
因陈炯明叛变,陈独秀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在上海与孙中山会晤,商谈国共合事宜,从此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此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也不顾国民党顽固分子的反对,同意并赞同依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张太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相继加入国民党,并开始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9231(民国十二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同时,率领表示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2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与此同时,逐步加紧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准备工作。8月,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接着,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陈独秀一度将中共中央迁往北京,但在1923年二七罢工后,吴佩孚通缉陈独秀、马林,于是再度迁往上海。不久再迁广州。1923612日,陈独秀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共三大,并再度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241(民国十三年),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韩麟符、沈定一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并有多名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谭平山任组织部部长、林伯渠任农民部部长、毛泽东任宣传部代部长。共产国际的代表鮑罗廷,为国民党总顾问。
5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为共产赏和国民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材,为后来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1927321日,当北伐战争势如破竹,并占领龙华时,中共在上海发动工人武装暴动,陈独秀在北四川路横浜桥南郑超麟家里,向前线指挥部周恩来、赵世炎发布命令,攻打闸北天通庵车站、商务印书馆俱乐部和北火车站,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全上海。陈独秀一度想掌控,进入上海的东路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薛岳,但是白崇禧将薛岳调走,换上刘峙。于是陈独秀下令加强上海工人纠察队,准备进行防御战(蒋介石到上海),陈独秀发表《告世界工人阶级书》和《告中国工人阶级书》。44日,陈独秀与刚从国外回来的汪精卫发表《汪、陈联合宣言》,并随汪去武汉。

14#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36:46|只看该作者
412日,蒋介石直接发生四一二政变,国共分裂。4月底陈独秀在中共五大仍然当选为总书记。712日,鲍罗廷遵照斯大林的指示,重新改组中共中央,由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组成临时中央局兼常委。陈独秀被停职,于是陈给临时中央发了一封辞职信。7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共产国际和中共在中国的势力中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192787日,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在汉口主持八七会议,禁止陈独秀参加,在会议上公开批判陈独秀对国民党妥协退让,犯有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陈独秀被边缘化,在党内失去话语权。
此后,陈独秀由于对共产国际不满,倾向于托洛茨基的主张。他也不赞成同样背离共产国际路线的毛泽东农民革命的思想。
19291116日,陈独秀因在中东路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反对当时中共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开除党籍。后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公开信。
19315月,陈独秀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
19321015日,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陈独秀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以创办非法政党的罪名逮捕,随后移交南京政府。国民党各地党部、省主席、司令等纷纷致电中央要求予以严惩;共产党也发表消息和称他为资产阶级走狗、反共先锋,陈独秀成为钻风箱的老鼠,国、共两边挨批,两边都不是人。但关键时刻,全国有名的大律师章士钊,主动免费为陈出庭辩护,胡适之、傅斯年等人纷纷出来为其说话。
1932128日,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去函蒋介石,为陈求情,蒋仍不为所动。
1933414日,公开开庭审判,章士钊在法庭慷慨陈词,赢得旁听一片赞誉。结果,陈被“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 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囚禁于南京老虎桥监狱。
此后,其自辩和章的辩护词在天津《益世报》全文登载,其他报纸也纷纷报道,一时轰动全国,曾出版过《独秀文存》的亚东书局,公开出版了陈案的资料汇编,还被上海沪东大学、东吴大学选为法学系的教材。判刑后囚禁于南京。在南京狱中,陈利用国民党提供的条件在监狱里,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潜心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孔子、道家学说等,完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论著。
19363月,陈在《火花》发表了《无产阶级与民主主义》,指出“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称“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斯大林不懂得这一点,抛弃了民主主义,代之于官僚主义,乃至于把党,把各阶级苏维埃,把职工会,把整个无产阶级政权,糟蹋的简直比考茨基所预言的还要丑陋。” 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公开批判斯大林的错误的人。
19378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他曾向中国共产党表示支持,共产党也曾发表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曾提出只要陈独秀承认当年的错误就可以恢复党籍。但陈拒绝认错后,王明、康生等人在一些共产党的刊物上,污称陈独秀接受日本津贴,做“日特汉奸”,陈写信驳斥,虽然事件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但两者关系已经恶化。王明失势后,周恩来曾多次托人劝说陈独秀去延安,均被拒绝。陈独秀为此对好友说,党内的熟人都已经离去或逝去,现在对共产党已不熟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37:15|只看该作者
此后、他也拒绝出任蒋介石国民政府劳动部长,拒绝蒋介石出资让他组织“新共党”,拒绝胡适的邀请去美国,拒绝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的建议。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定居四川(重庆)江津。在生病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都去医院看望过他,周恩来更资助他100银元,都被他拒绝。实际上当时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支撑,最后更被赶出医院。陈最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保持低调,而且转向了自由主义。此后对文学和民主发展,继续当年在狱中的研究,特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也被后人认为陈见解独到,难出其右者。
1942527日,陈独秀因贫病交加,又孤傲不愿接受别人帮助,于四川(现重庆)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逝世,享年63岁。
2.1.2  陈独秀婚姻及子女
陈独秀一生有过三次婚姻。1896年,17岁的陈独秀与安庆统领,高登科的长女高大众(亦叫高晓岚)结婚。高大众比陈独秀大3岁。高大众的生母早年去世,自幼随侍在父亲身边,虽然一字不识,但颇有教养。与陈独秀结婚后生有三子二女:长子延年、次子乔年、三子松年,长女陈玉莹1928年病死,次女早夭。高大众进陈家30余年,从没离开过陈家门。
19309月,高大众病逝。后陈独秀又与正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的高大众的妹妹高君曼相恋。高君曼,乳名小众,比大众小9岁。她性格豁达不拘,热情奔放。自从姐姐与陈独秀结婚后,高君曼就经常来姐姐家玩,因此对陈独秀的才华钦佩不已,于是二人由相识、相恋,到结婚。婚后,高君曼生有一子一女,儿子陈鹤年,女儿陈子美。不久二人感情破裂,192510月高君曼带着儿子、女儿到了南京。高君曼1936年病逝于南京,死时年仅47岁。
陈独秀的第三位妻子是工人出身的潘兰珍。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悬赏了3万元缉拿陈独秀,1930年冬天,陈独秀隐姓埋名,藏到上海熙华路一座石库门楼,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整日闭门不出,就在那里一边读书一边写文章。在这期间,与他相邻而居的是一位寡居的年轻女性,名叫潘兰珍相识。潘兰珍是江苏南通人,1913年出生。13岁时随父亲逃荒到上海,进一家纺织厂当童工,后潘兰珍进了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当工人。潘兰珍比陈独秀小34岁,一直陪伴在陈的身边,到四川(现重庆)江津,直至陈离世,未育有子女。
陈独秀的大儿子陈延年,191912月下旬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陈延年屏弃原先信仰的无政府主义,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6月,陈延年与赵世炎、周恩来一起创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同年秋,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经中共中央正式承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10月,陈延年赴广州工作,先后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驻粤特派员、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中共广东区委书记。19256月,陈延年和邓中夏、苏兆征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陈延年坚决反对,表示虽然和陈独秀是父子关系,“但我是共产党员,我坚决反对妥协退让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274月,陈延年接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同月,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他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

16#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37:49|只看该作者
19276月,陈延年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626日,陈延年被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为了得到上海中共党组织的秘密,对陈延年用尽酷刑。但陈延年以钢铁般的意志,宁死不屈。敌人无计可施,遂将他杀害。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
陈独秀次子陈乔年,1915年入上海法语补习学校学习,两年后进入震旦大学学习。1919年底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旅欧支部领导成员之一。19234月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先后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北方区委组织部部长。1926318日北方区委组织一万多名群众,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在陈乔年等北方区委领导人的带领下,游行示威。1927年陈乔年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19278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陈乔年出席会议,并对其父亲陈独秀在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1928216日中共江苏省委机关遭到破坏,陈乔年被捕。192866日英勇就义,年仅26岁。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都是好样的,也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最终为革命献身。本人又曾经身陷囹圄多年,但从不叛党,也不受国民党高官厚禄引诱,立场坚定,应是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陈独秀一家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将永远载入历史史册,值得国人尊重和怀念。
2.1.3  名人对陈独评价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发起者,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思想指导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第一届到第五届共产党总书记,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政治活动和学术成就吸引了众多著名人物,给陈独秀极大关注和极高评价:
蔡元培:近代学者人格之美,莫如陈独秀
  锷:一身肝胆生无敌。
傅斯年:陈独秀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芒万丈的大彗星。
王文元: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
毛泽东: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其人者,魄力颇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
毛泽东 1945年中国 共产党“七大”预备会议上,曾说过:“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 。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份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他创造了党,有功劳”。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38:19|只看该作者
这些评价涵盖了陈独秀的政治活动、学术成就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展现了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有些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陈独秀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陈独秀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前的历史时期,包括辛亥革命前后、“五四”时期、大革命的前期和中期。如果把一个人与时代联系起来的话,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起,到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可称为“辛亥革命时期”,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起,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可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代表人物是陈独秀。从1927年井冈山斗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时期,代表人物是毛泽东。虽然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大革命都失败了,但历史是不能割裂的,没有辛亥革命和大革命,就没有1949年的胜利。同时,历史也不应以成败论英雄,主要看其对历史是否起到了推动作用和贡献。这三个时期还有不少英雄人物,没有谁比这三个人的历史功绩更大。
在客观考察陈独秀“民主观”,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时,陈独秀还有一独特的观点和理论,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即他最早从苏联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中提出分清敌我界线、防止专政到人民头上,以避免发生大量冤假错案的问题。根据中国建国至今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个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其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59年反右倾机会主义,庐山会议把彭得怀打成反党集团,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其经验教训是惨痛的。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与李大钊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一起,共同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并作为中共领袖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参与领导了伟大的“五卅”反帝运动,为国内第一次革命战争(北伐战争),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组织准备
2.2   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地位
要评价陈独秀的历史功绩和在中国历史地位,首先必须正视扣在他头上,长达近百年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结论;必须纠正对他不公正的、错误的批判,还原历史本来面目──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大专家、大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启蒙者和领路人,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谛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共合作,领导了轰轰烈烈《北伐战争》。直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暴动,并取得胜利,使他的革命历史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2.2.1 陈独秀不是《右倾机会主义》,还历史一个公道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于1918年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陈独秀领导的1919年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孙中山从1920年开始与苏俄人士接触。192112月,孙中山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孙中山于是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获得苏俄的帮助。此后,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8#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40:04|只看该作者
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政策,是苏联根据自身利益作出的决定。因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受国外英、美帝国主义包围,国内受沙皇余孽和白匪的攻击,苏俄处境十分艰难。斯大林在国际上建立共产国际,一方面为扩大宣传,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希望获得其它国家共产党的支援,当然希望得到中国这个大邻国共产党的支持。
但当时苏联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高层,认定国民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党”,相反却不看重共产党。认为“由于国内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委会认为,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
所以、1922 年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议中共加入国民党时,陈独秀一开始是坚决反对 “党内合作”,他意识到国共两党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党内合作会导致中共失去独立性和领导权,事实证明这种预见是正确的。直到在杭州西湖会议上,陈迫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压力,不得不做出了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妥协。
在《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1920~1949年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有关专家陆续翻译出版),中就披露了陈独秀,怎样在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下创建中共,又怎样被迫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怎样被迫接受共产国际命令,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怎样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放弃独立发展中共、独立进行革命的主张,并接受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政治局和共产国际的指令,向国民党让步、屈服,从而成为国民党北伐战争的附庸和助手。甚至到19274月至7月,国民党对中共进行血腥镇压和屠杀时,斯大林不仅不警告国民党、支持共产党在上海工人革命武装的反击,竞要共产党忍让。事后反而把失败的罪责推到陈独秀身上。所有这些,应能足以彻底地推翻了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这一历史错误结论。这项罪名,原来是斯大林文过饰非,把陈独秀当替罪羊,把“右倾机会主义”强加给陈独秀的。
国共合作本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并不否认它在国共合作之初,对于扩大中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壮大党员队伍等方面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合作模式从体制上,以孙中山为主导的国共合作,就剥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中共既要按苏联的指令办事,又要服从国民党的纪律;既要加入国民党,又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等于给年轻的中共带上了沉重的镣铐和枷锁。
国共之间的争端主要是由“党内合作”引起。早在国民党改组之初,国民党右派也反对国共合作,并抨击陈独秀称“欲借国民党之躯壳,注入共产党之灵魂”。其后国民党内排共活动愈演愈烈时,陈独秀就指出:“我们不应该没有任何条件和限制地支持国民党,只应当支持左派所掌握的某些活动方式,否则,我们就是在帮助我们的敌人,为自己收买(制造)反对派。” 共产国际竞指责中共中央“在准备可能退出国民党的问题上”, “实际上走上了一条不正确的道路”。
随着革命的深入,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加深,急剧分化,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使两党关系日趋紧张。19261月国民党召开二大,3月蒋介石炮制出“中山舰事件”, 5月份又抛出了“整理党务案”。国民党右派势力急剧蹿升,共产党在国民党内基本上丧失了独立性。陈独秀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公开地强迫无产阶级服从它的领导和指挥”,提议退出国民党,改党内合作为党外联盟。苏共却否决了陈独秀的建议,并派远东局书记维经斯基来华,说服中共不要退出国民党。在苏共的指令下,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承认整理党务案为国民党“内部问题,无论如何决定,他党均无权赞否”,致使中共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大为下降,这也成为陈独秀右倾的“罪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40:39|只看该作者
19273月,蒋介石在上海紧锣密鼓地部署反革命政变。是陈独秀下令加强上海工人纠察队,准备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反击,陈独秀还发表《告世界工人阶级书》和《告中国工人阶级书》。但此时联共()中央却致电中共:“请你们务必严格遵循我们关于不准在现在举行要求归还租界的总罢工或起义的指示。请你们务必千方百计避免与上海国民军及其长官发生冲突。”斯大林还指示,“没有必要去驱除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是服从纪律的。”然而蒋介石却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之后苏联又寄望于汪精卫,“为了保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国民党党内和国民党党外的领导作用,就必须支持武汉国民党。” 44日,陈独秀不得不与与刚从国外回来的汪精卫发表《汪、陈联合宣言》,并与汪一同去了武汉。         
就这样,在莫斯科和共产国际的纵容下,蒋、汪先后叛变革命,致使大革命失败。陈独秀在《告全党同志书》说: “国际一面要我们执行自己的政策,一面又不许我们退出国民党,实在没有出路。”  十分无奈,毫无办法。
1927年初蒋介石叛变前,陈独秀在上海领导并亲自指挥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发动工人武装起义,并占领整个上海,并组织工人纠察队等革命武装捍卫革命成果,与蒋介石叛军作战,因实力悬殊、无力回天。但他却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不是右倾逃跑。在那种情形下,他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带领稚嫩的中国共产党和上海工人阶级,打响了与蒋介石国民党反革命的第一枪,为后来共产党派周恩来从上海去南昌(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在上海指挥工人阶级武装起义的,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派遣的),领导“八 一” 南昌起义做出榜样,功莫大焉。因此,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强加在他头上有失公允。
在整个国共合作时期,苏联援助的大量物资,整船整船的物资、武器、弹药,全部提供给国民党,共产党未获一枪一弹。咋叫陈独秀赤手空拳,去和逐渐强大起来的国民党对抗呢?
所以,苏联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无疑才是大革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为了掩饰指导中国革命所犯的错误,将所有责任强加给中共中央,以此标榜自己的一贯正确。从苏联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在汉口主持八七会议,公然禁止中共最高领导人陈独秀参加,剥夺了总书记陈独秀,参加“八七会议”权力(更谈不上给陈的辩解机会),将所有的责任推到陈独秀一个人身上,并给陈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不知内情、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却真认为他右倾投降,是“右倾机会主义”份子。这一百年来,着实冤枉他了,应该为他平反、正名,还历史一个公道。这一时期,陈独秀是中共的最高领导人,他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影响力、历史功绩和地位,无人能敌,无可撼动。
   
2.2.2  陈独秀一生历史功绩:   
其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使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新文化运动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不仅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也为后续的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0#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29 17:41:39|只看该作者
五四时期陈独秀,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主编《新青年》是“五四”反帝反封建的主要舆论阵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革命青年的向导,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成了五四运动的精神支柱,影响极其深远。他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他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之深刻、尖锐,是当时无人能与之媲美。所以,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领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第二,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阵地。《新青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其作用是任何人,任何别的报刊无法媲及的。
正因为如此,一大批进步青年都团结在陈独秀周围,纷纷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一些革命青年甚至还直接与陈独秀和《新青年》联系,争取支持,并仿效《新青年》在各地创社团、办刊物,形成一股庞大的在全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较有名的为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恽代英、林育南在武汉组织“新声社”,出版《新声》杂志等。他们都以陈独秀为领袖,以《新青年》作向导。如19193月,恽代英等致函《新青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确如毛泽东后来所评价的那样,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是他领导的。
全国青年都聚集到陈独秀的《新青年》周围,包括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很多重要人物,都受到《新青年》的影响。毛泽东受影响最深,他当时带领湖南学生到北京来,在北京大学做图书馆助理员,他对陈独秀十分佩服,在陈的帮助和关照下,得以迅速成长。所以,毛泽东认为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成为陈独秀忠实的支持者。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和组织准备。
第三,在陈独秀的领导下,创建了”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新纪元。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的胜利,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也对陈独秀影响很大。他认为过去所说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对剥削者进行镇压,多数人获得民主,所以无产阶级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高百万倍。为此,他接受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19208月,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任书记。在他的影响下,很快在北京、湖南、湖北等全国多地建立了共产党小组。
1921723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由各地共产党小组派代表参加。为安全起见,会议最后一天,会址移往浙江嘉兴南湖,并选出以陈独秀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机构。这次党代会的召开,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新纪元,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后在苏共及共产国际的领导下、第一次与孙中山合作,参与并领导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统治。客观的讲,是陈独秀的共产党,帮孙中山先生完成了他(旧)三民主主义革命的夙愿,实现了他“起共和而终帝制” 的 伟大理想。
第四,陈独秀独树一帜的,民主主义理念,至今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仍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9363月,陈独秀在《火花》上发表了《无产阶级与民主主义》,指出“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称“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斯大林不懂得这一点,抛弃了民主主义,代之于官僚主义,乃至于把党,把各阶级苏维埃,把职工会,把整个无产阶级政权,糟蹋的简直比考茨基所预言的还要丑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7:24,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