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16|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10-27 08: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民族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载体

 [复制链接]
源自:贵州民族报  : 石锦宏
  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都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民族相对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很大,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的中华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如今已飘洋过海,蜚声中外,就是很好的例子。特别是侗族大歌,2009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足见其艺术价值之所在。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青壮年进城务工的增加等原因,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少数民族文化被淡化和同化的速度明显在加快。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繁荣时期。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如何把党的政策落实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措施,是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必须认真考虑和正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最主要的是做好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工作。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以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民族语言的消亡,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化的消失。语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语言一旦消失就无法重新恢复,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而要使民族语言文字得到有效的使用和发展,营造其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出一整套有利于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做好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一是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向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和群众宣传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阐明其作用和意义,使大家共同关心这一事关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包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民间艺人的特殊培养,对民族文化传承人和实际工作者在待遇上、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照顾,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等。三是要把民汉双语教学和民族文化进校园有机结合起来,使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这对相辅相承的关系得到相得益彰的发展。四是要营造有利于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社会氛围。在民族聚居地区,特别是母语使用区的州、县、乡要做好民族语言广播、影视、光碟等传媒的发展工作;鼓励和倡导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文艺演出活动,扶持民间文艺团体建设;在少数民族集中的社区、厂区、工业园区,也应开展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在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举办商业性民族文化表演等。五是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让民族文化的精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既起到宣传的作用,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不能对“走出去”抱过高期望,因为“墙内开花墙外香”毕竟只是事物发展的个别现象,从长远和根本上来讲,民族文化必须植根于本土才有生命力。
  总的来讲,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是分不开的,做好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是事关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问题,必须把它做实做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当收藏不再追求一夜暴富 文学中的蒙古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6-10-27 19:46:40来自手机|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张世光点评:
同样,方言是传承地方文化最有效的载体。而没有地方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就会衰竭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6-10-27 21:28:26来自手机|只看该作者
“举明照路”点评:
这篇文章和报纸文章一样空话连篇,根本没有一句话能保护地区民族的语言文字,比如全国学普通话,将汉族的东南西北中的地方语言文化全部洗白,还去指望上面出规定,岂不是陷上面出尔反尔的大笑话,更有甚者,言必加几句外语,文必参几段外文,自己毁还不够,还要海归之西化渗透,一切向钱看的今天,谁会为抢救地方文字用语立项花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11:5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