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省文化和旅游厅】我省多举措推动藏医药浴法传承发展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11月28日,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我省继“花儿”“热贡艺术”“格萨(斯)尔”“藏戏”“皮影戏”后又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医药浴法是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广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我省文化部门将协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松多村、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兰采乡兰采村及青海省藏医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藏医药研究所、果洛藏族自治州藏医药研究学会等,建立健全相关传习中心和研究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推广社区健康实践,促进其传承发展。
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资源调查与建档、名录认定与保护、传承与传播、传承人群培训、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53项。其中,藏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吴梦婷)
〓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