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leikang|查看: 235290|回复: 526
[灾害·事故

2008-08-27日(下):百日亲往哀北川

 [复制链接5熊猫 
111#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1 01:01:22|只看该作者
  重逢:他伸出大手,接住一只又一只不同的手。他的注意力都在手上,却也瞄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拉至眼前时,竟是自己的妻子
⊙作者:贺小晴

  天终于亮起来。从黑暗和恐惧中挣扎出来的人们,又生出新的希望。这时候,便有人对他说,你是大好人,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但你一个人把我们这么多人弄不出去,你还是去探个路,带人进来,我们才能有救。
  由此他离开了人群。离开之前,他去看了看自己的家。房子已经倒塌,家已经不知去向,妻子肯定凶多吉少。这时候,救援的人开始进城,城里的人也开始小心地疏散。再次来到翻水桥时,撤离的人群被堵在那里。坎太高,人要越过它出城,需要先滑下去,再爬上来,他便站在高处,一个个拉人上坎。他伸出大手,接住一只又一只不同的手。他的注意力都在手上,却也瞄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拉到眼前时,竟真是自己的妻子。生离死别后意外重逢,妻子一把扑上去,与他抱头痛哭。
  妻子告诉他,地震发生后,她被震倒在地上,又滚进卫生间。房子倒塌后,整幢楼的人都死了,她能够活着,全因他们住在顶楼。天花板震飞出去,她从顶部的缝隙爬了出来。爬出来后,鞋子被震丢了,只好找了一双男人的鞋子,用布条缠在脚下。穿着这双鞋,她先跑到新城去找丈夫,遇见的人都说没看见,有的干脆不见她,害怕面对她的询问。她只好在大酒店门前呆了一夜,天亮之后向外撤离。
  陪着妻子和几个受伤的乡亲,他们撤离到任家坪。在任家坪,又意外地遇上了八十多岁的老岳母和偏瘫的姐姐。妻子带着老母和姐姐撤往绵阳时,再三恳求他同行,他却坚持留了下来。他要妻子理解,作为警察,他还有太多的事要做。13日这天,在任家坪至县城的这条充满艰险的路上,他为救援官兵带路,为上级领导当向导,往返了11次。也正是这天,他在绵阳工作的女儿,因为得不到父母的消息,已经准备好钢钎铁锹,要到北川来挖亲人。好在那天深夜,妻子赶到了绵阳,女儿知道了父母平安。

采访后记
  地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有一天,一位老乡见到了他,北川县公安局民警姜永寿,见面他就大喊,你怎么搞的你,报纸上天天都在说英雄,你做了那么多好事,怎么一个字也不见写你?不行,我一定要去找记者。正是这位老乡,让我们记住了姜永寿的名字。
  地震发生后,姜永寿时刻都记着他的两个身份:警察和丈夫。作为警察,他不可能视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作为丈夫,他不可能不惦记妻子。他一次又一次产生念头要去寻找妻子,却被一个又一个的需要留在了岗位上。警察与丈夫,两种角色始终都在争夺他,让他崇高,也让他痛苦。
  但他最终选择了警察和职责。
  人性的丰富,就在于挣扎的过程;人性的高贵,就在于挣扎之后的正确取舍。
  从地震发生到现在,这位56岁的老警察一直都留在岗位上。事后他才知道,此次大地震,他失去了母亲、岳父、弟弟等14名亲人。对于那天的经历,他几乎从不提起。面对采访,他也仍然是那句话:我是警察,面对那样的场面,任何警察都不可能做出别的选择。
112#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1 01:11: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北川羌族自治县交通警察大队  R1118559.JPG  保存到相册
羊角巷口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交通警察大队”的指示牌。注意观察这把椅子,看似完好,细看则知,是完全不能坐人的。其实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现象,看似完美的“表面光”,实则是个“豆腐渣”。

两位灾民在祭奠遇难的亲人  两位灾民在祭奠遇难的亲人.jpg  保存到相册
【老照片回顾】2008-5-19 10:24:13时与上图相邻位置的照片,两位灾民在祭奠遇难的亲人 ◎摄影:刘书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3#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1 01:38:00|只看该作者
  假如你看到这里还没有回过帖子,我建议你还是立即回帖
  否则,请你不要再看了!

  似乎?你应该想想你的良心和责任何在!
  要不?是我的图片及其说明对你来说,不屑一顾
114#
 zuoren54 发表于: 2008-9-11 07:40:54|只看该作者

万人坑说明

  以上三图为"万人坑"。原址为两层地下停车场,5.14起开始堆尸体(包括北川中学学生),誉记数千人,一层尸体,一层石灰,然后水泥……...
  "万人坑"后面坡上,即被300万方巨石整体掩埋的茅坝中学,500多师生,仅操场上一个上体育课的班逃出,操场上只剩一个篮球架,一根旗杆……..
  茅坝中学原址,地名就叫乱石窖……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50威望 +10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 + 10 + 5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5#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1 10:57:36|只看该作者

以生命的名义回望历史

──地震后读北川县志
⊙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熊景明

  一座座刀削斧劈般的山峰,陡峭险峻,喘急的涧水溪流从山间奔出,汇流成川。川边狭长的谷地上人烟稠密,白云深处亦住有人家。百姓生计之艰难,不待言说,他们在地动山摇之后,却引起举世震撼;大灾大难中表现出的勇气,面对伤逝的镇定,劫后余生的达观,令人感动不已。爱和善意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升华,让我们在人性光辉之中,看到民族的希望。
  北川中学五层教学楼轰然倒下,校长刘亚春组织及时逃出来的师生救人。他向从废墟下传出出呼救的同学大喊,“不要抵抗,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此刻,他的儿子压在附近另一所教学楼下。事后凤凰卫视的陈晓楠问起他死去的独子,他说:“他的成绩很好,最大的愿望是考取香港中文大学。我和他有个约定,只要他考得上,我会全力支持,但要他永远不回来”。一位姓宋的物理老师,失去深爱的学生,也失去了他的妻子,儿子。“我不想当教师了,还得活下去,因为有老母亲在……”。音乐老师地震中失去的女儿,是北川中学的优秀学生,15岁,1.7米高,会弹钢琴,活泼美丽,5月12号上午刚刚拿到国家奥林匹克英语三等奖。“许多学生对他说:“老师,你要记着,我们都是你的儿女“。
  一个额头上贴着纱布,满脸稚气的高一学生,讲述他怎样和被困的同学一道唱班歌,彼此打气,唱周杰伦的“朋友“。他设法救当时被压在水泥板下的物理老师,“找一个支点”,老师对他说。他最后成功救出了老师,“如果我救不了他,今后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老师像你们的父母一样重要吗?”,“是的,他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和我们在一起”。校长、教师都很年轻。从一位老师博客上,看到地震前几天学校集体运动游戏的照片,师生亲密的关系是在大城市中学不能想象的。地震后14小时,救援队才来到,其间,北川师生徒手从废墟中挽救了400多生命。地震让我们见识了这些北川出色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学生性命好像是理所当然的职责。一位教师用肩膀顶住跨塌的门槛,让三十多学生得以逃命。面对记者、镜头,北川中学的师生都没有豪言壮语。回顾不堪的两周,校长说,“开初是大悲大难,是痛苦,也是坚强和勇气;后来就是一个字:爱”。“北川中学会站起来”,接着,出乎预料地,他告劝准备高考的同学道:“好好考,考出去,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不要回来,心里有北川就行了”。
  地震后的第十天,“北川城最后的拉网式搜救未发现幸存者,救援部队陆续撤出,残存建筑将爆破掩埋,这座建县1400多年的小城即将彻底消失”(注一)。感概之余,翻开《北川县志》。这个隐藏在重重青山后的小县,曾经历过如此之多的罹难……
116#
 罗广宁 发表于: 2008-9-11 12:01:38|只看该作者
悲愤中……传说中发呆的鸡蝈蝈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7#
 cdluojing 发表于: 2008-9-11 12:21:24|只看该作者

补刚才的图片

背景音乐很贴切,用不着换.

06年国庆照的北川县城图  照片 065.JPG  保存到相册
这是我06年国庆照的北川县城图,好漂亮,
看到地震后的北川,直流泪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50威望 +10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 + 10 + 50谢谢提供的原始图片,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并 ...

查看全部评分

118#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8-9-11 17:03:47|只看该作者
昨天一进来看就又忍不住哭了。在这里先做个记号。
谭作人先生是我巴蜀之良心!
同时也谢谢雷康。历史会感谢你们作的这些记录和思索。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50威望 +10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 + 10 + 5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9#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1 20:17:38|只看该作者
只剩下了几堵摇摇欲坠的墙  R1118560.JPG  保存到相册
只剩下了几堵摇摇欲坠的墙  R1118562.JPG  保存到相册
羊角巷口是个丁字路口,其对面就是 #108楼 展现的“只剩下了几堵摇摇欲坠的墙”的建筑。所有建筑的以前的名字,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赐教于我;否则,我只有等到下次再来时,逐一问清楚了。
120#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1 20:27:03|只看该作者
汉番之争
⊙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熊景明

  连绵的高山峻岭形成川西平原的天然屏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或为逃避战乱,或寻找桃花源,南来北往的人躲进林深更深处,在此安身。自古以来,北川是羌人和藏人聚居地,秦汉之际,西北的羌人南下至此;唐初,大批吐番留居繁衍,并相继占领了羌人的地盘。后来,羌人和吐番在强大的镇压者,汉人的官兵面前,结成联盟。汉番之间大小规模的武力斗争从公元8世纪连续到15世纪。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官方大规模围剿吐番的战役在唐贞元十九年(803)。为防备少数民族武装攻击县城,1118年,北宋在此地筑了九个军事碉堡。历史记载的重要冲突包括:
  1460年,羌番攻劫石泉。
  1476年,“番民又起事”。朝廷用兵余二万,“先后破灭五十二寨,贼魁皆歼。余一百五十寨悉献马纳款,诸番尽平”。
  1517年,土官节贵纠合十二寨生熟番数千人,攻坝底堡,毁四山民居百余,男妇死者无算。这次进攻打退后不到两年,“羌番又来犯,官军招募村民精甲八百反击”,“所过碉寨尽毁之,斩级八十有奇”。
  到十六世纪中,少数民族对汉人聚居区的滋扰和官方对民族的无情镇压,以官方军事压倒优势和政策调整告终。最关键的征剿在1547年。官方出动精兵九千,分三路进兵,俘斩九百七十有奇,“其余逐北坠崖及火攻而死者莫之殚记”,“克营寨四十七,毁碉房四千八百七十,获马、牛、器戒,储积各万计”。碉房即羌人和吐番的民居。这次征剿称为走马岭一战,“使草番受到毁灭性打击,完全丧失反抗能力”。”此后,明军动辄以武力相威胁,番民便相继归附成为收知县管理的“熟番”。
  归顺并不罢休,武力制服后,开始推行强行汉化,对投顺的番民,地方官员首先要求他们“变易其姓,从习汉仪”,实行强制的汉化措施,令少数民族“渐与汉民一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北川,到1953年人口普查时,七万八千多人中,只有59人申报为羌人,1698人为藏人。“1981年以后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羌、藏族群众陆续恢复和改正其民族成分,羌、藏族人口迅速增加,1987年,羌人超过五万,占将近三分之一人口,藏人3170。从公元803年到1547年,七百多年的厮杀,血腥镇压,是以民族大义的名义,以天朝的名义,生命不足惜。名义的后面也许是争夺地盘,对非我族类斩尽杀绝保证了自身的安全。那个时代人类的野蛮,反应在世界许多地方民族之间、民族内部无情的争斗和屠杀之中,也反映在北川的刀光剑影之中。“坠崖及火攻而死者莫之殚记”,是令胜利者何其骄傲的成就。现有的记录,都是汉人所书,无法听到羌人和吐番的记述和讲述。
  17世纪中叶,进入北美的白种人和印地安人在你死我活的拼斗时,中国的文明推进了一步,改土归流在北川推行。“二百年间驯服王化,渐染华风,已大更其陋习”,强者的横蛮,弱者的无奈,与今天民族平等,保护多元文化的共识,背道而驰,但最起码保住了那个时代多少人的性命。君不见,三百多年后,“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8年1月起北川按少数民族县待遇,政策上给予优惠(注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06:39,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