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leikang|查看: 235422|回复: 526
[灾害·事故

2008-08-27日(下):百日亲往哀北川

 [复制链接5熊猫 
141#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2 10:37:10|只看该作者

[转帖]

大禹
  堰塞湖淹了禹里,说不定马上就要淹到“禹穴”。4000多年前的君王不会想到,他的诞生地终会溺于大水。
  乘坐直升机经过治城,连飞行员也知道下边那条山沟就是大禹的诞生地。他说,那是前几天救上来的受灾群众讲的,沟底有块叫做“血石”的石头,传说是被大禹出生时的胎血染红的。
  对于学者们来讲,大禹是否诞于北川还有争议,但绵阳市气象局的官员说,这里确实是一个多洪水的地方。
  北川境内高耸的山脉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到东南面的四川盆地迅速降到500米以下。夏季东南季风携带的暖湿气流遭遇龙门山脉和岷山山脉的阻挡,沿龙门山脉东南坡急剧上升冷却成雨,形成龙门山暴雨带。这个降雨区笼罩了北川东南部地势略微缓和、能够耕作的中低山地,包括先后作为县城的治城、曲山。
  古时洪水的情况如今已难以考察,但是,每一座乡镇都记得水患带来的痛苦。
  1953年,县政府迁到曲山镇的第二年,暴雨形成的山洪一路淹过交通局、卫生局,最后将县政府的食堂冲垮,刚刚稳定下来的县委县政府都被水淹并淤积了泥沙。
  更极端的情况发生在1964年,“川西阻塞型强暴雨”竟然在北川和附近的绵竹、平武同时形成三个暴雨中心。处于核心地区的治城、曲山大雨连绵不绝,县城曲山积水及膝。
  暂时栖身绵阳九洲体育馆的受灾者记得,洪水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一位大约70多岁的老人说,1981年7月连续下了十五六天暴雨,冲垮了擂鼓的煤矿。查询记载,这次降雨还使全县5所小学倒塌。
  根据记载,从清同治3年,即1864年开始到1945年发生的8次大洪水,每次都将北川下属的一些乡镇完全冲毁。
  也许,大禹在前往中原地区之前,就饱尝洪水之苦。不知道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治水方略是否有所启发:在狭窄的山沟里,堤坝根本无法阻挡洪水,只有修建河道将洪水从村庄引开。
  与洪水并生的是旱灾、风灾、雹灾。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在有记载的1151年以来平均每5年就出现一次,有时甚至在一年中四灾并生。

142#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2 10:48:5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北川县政府大楼  DSC04023.JPG  保存到相册
  张三才站在废墟上所拍摄的画面,原来这里是北川县政府大楼,地震瞬间全部倒塌,变为一片废墟。

大禹铜像  DSC04024.JPG  保存到相册
  上图左边躺着的是原立在北川县政府大楼前广场上的大禹治水铜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3#
 唐瑞兵 发表于: 2008-9-12 12:06:45|只看该作者
永远的疼痛。珍贵的记忆。致敬!各位老师和朋友们辛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50威望 +10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 + 10 + 5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144#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2 12:11:47|只看该作者

[转帖]

县城
  最早的北川县城就设置在治城西15公里的禹里乡腹地。这个地方位于当时州郡治所东北的河谷中,可能因此得名北川。
  “在甘陕战败的羌族从北面进入四川,当他们想穿过山地进入肥沃的成都平原时,在北川这个地方遇到了汉人的抵抗。”曾任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的王志强说,曲山镇旁的高山上有一座曲山关,作为隔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障碍。它历经400多年,是北川的著名古迹,如今也在大地震中彻底毁坏。
  位于群山边缘的北川是四川盆地阻挡北来民族的最后屏障。南北朝时期,民族冲突由于地方军阀割据更加激烈。公元566年,也许是为了加强边防,北周在当时的北部郡置北川县,是为北川立县之始。
  到唐太宗贞观8年即634年,从北川县内分出了石泉县。明代学究曹学诠在《蜀中名胜记》中解释说:“县有甘泉,崖上刻‘甘泉古迹’四字,县因以名。”而“石”字来自泉水对面的石纽山。十几年后,北川并入石泉,更靠近平原的治城成为县城。
  美丽动听的传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大禹庇护的小城开始了自己长达1000多年的灾难之旅。
  在可查的记载中,1238年,土筑的治城第一次被战火彻底毁灭,“焚荡无存”。其后10年,县城重建,“宏丽可观”。没想到在1256年,即宋宝佑四年冬天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又被烧为灰烬。前后28年间,小小的治城竟然两次被毁。
  后来县城又几次被攻陷,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到1924年,石泉县重新更名北川县的10年后,还有土匪进入县城,烧杀抢掠而去。
  北川从最西部的插旗山到东南部的湔江河谷相距92公里,落差却达到4229米,平均每公里高差46米,谷坡高度超过100米的峡谷随处可见。这种地势给交通带来很大不便,一旦发生战事,受到袭击的县城很难向外界报信以获增援,以致北川县城在历史上不断被入侵者摧毁。
  “那时的军事行动往往伴随大屠杀,连婴儿也不放过。最受战争之苦的还是一般老百姓。”王志强说。
  一则当地传说是,羌族和汉族的人民不堪战乱之苦,联合成一个村落后徒步10天10夜走向成都平原,其间受到高山、洪水、猛兽的拦阻,终于在神仙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北川县城最近一次遭到灭顶之灾,是在1935年。徐向前带领的长征红军与追兵在北川境内激战。到1935年7月红军离去时,治城被川军全部烧毁。跟随红军北上运送物资的3000民众没有一人能够在战后返回家乡。
  从1916年到1936年,北川的人口从119329人减少到25491人,仅余不到四分之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5#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2 13:37:16|只看该作者

毁损建筑上尚飘扬着国旗
毁损建筑上尚飘扬着国旗  R1118583.JPG  保存到相册
146#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2 13:37:58|只看该作者

[转帖]

危险
  1952年前后,川北不断发生反革命暴乱。深陷大山的治城由于交通不便,县政府迁移到了十几公里外的曲山镇。
  “那个地方处在岷山山脉、龙门山山脉之间的峡谷里。”王志强说。两侧山脉不断运动,小镇于是不断受到挤压。“两侧山上的石头都是薄薄的片石,很少有宽大的条石,就是因为不断受到地质运动挤压的结果。”
  50年代,曲山镇的处境并不像现在这样险恶。最大的危险仍是年年发作的洪水,有时伴着泥石流冲进县城。
  北川人第一次发现自己处于断裂带上,是在70年代。按照北川县委书记宋明的说法,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四川地质系统的专家曾专门前来勘察,当时即认定曲山镇处于一条长500公里、宽70公里的断裂带上。
  “那会儿正是困难的时候,没钱也没精力搞搬迁。”一位当时在北川县任职的老人回忆说,1977年夏天先是大旱,全县1万多公顷土地受灾,玉米的叶子都焦了。随后就遭到暴雨袭击,又有上千公顷土地被冲毁,颗粒无收。“光下雨就损失了1500多吨粮食。”
  另一方面,位于县境东南部的曲山镇距离大多数乡镇已经十分遥远,如果进一步向东南部平原地区迁移,将使对北部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管理更加困难。况且此时东南面除了擂鼓镇已经无处可搬,这个镇也是1952年县城南迁后从安县划归北川的。
  但是唐山大地震还是给当地干部很大震动。这位老人当年就一再要求搬迁县城。然而,经济落后,北川无暇顾及搬迁。到90年代后期,曲山附近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1996年前后,一次巨大的泥石流几乎冲毁了半个县城。
  这时,曲山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的限制,只好沿湔江向下游寻找土地,只要有一块略微平整的“坝”就开始建筑。这些从大自然手中争到的土地,在大地震中都让人们付出最昂贵的代价:包括几所小学、幼儿园、职高在内,几乎全被泥石流淹没。
  县城在扩张,而曲山镇周围蠢动了60年的地壳终于开始发威,泥石流、塌方不断。绵阳市从90年代后期起几乎每年都要研究曲山地质灾害的情况,各路专家也受邀为北川会诊。
  会商的结果,是在曲山实施一个地质灾害防护工程。这项被列入2005年全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的项目计划投入200多万元。从那时起,开始在曲山镇两侧的山体覆盖水泥,但搬迁依然遥不可及。
  大地震呼啸而至,此前的一切努力瞬间变得微不足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7#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2 13:43:38|只看该作者
呆立着一只黄色的瘦身的老母鸡  R1118587.JPG  保存到相册
  走在前面的张三才突然说道:“窗上有只鸡”,我仔细一瞧,果然在上幅“毁损建筑上尚飘扬着国旗”图片的左下角的一楼窗户的铁栏杆上呆立着一只黄色的瘦身的老母鸡。我慢慢走近它,它无任何反应──不叫也不动,待我连续拍摄完几张照片后,它还是没有动。也许,它是被地震吓呆了吧?当时,我也不忍打扰它,要知道,在5·12大地震后的第107天,它还活着,也是奇迹。不知它躲过劫难后,是吃什么度过的?它是我在北川县城见到的唯一的居住者,除它之外,我没有见到其它动物。现在的北川县城,一只苍蝇、一只蚊子也没有!回来,我仔细看了几张同时拍摄的照片,这只鸡,只有眼睛有点动!

呆立在一楼窗户的铁栏杆上的老母鸡  R1118588.JPG  保存到相册
  为了交待场景,我又退后拍摄这只呆立在一楼窗户的铁栏杆上的老母鸡!请仔细瞧,能看到它的。
148#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9-12 13:45:30|只看该作者

[转帖]

历史
  在安昌镇的临时办公点,县农业局的幸存者告诉记者,北川全县土地都比较单薄,特别是大部分地区严重缺乏磷、钾等成分。以中部的治城附近区域为例,土壤中石质偏多,无法保存水质和肥料,这也是当初县城迁移的主因之一。
  东南部的曲山等地,谷地比较开阔,有一些小型冲击平坝,集中了全县大部分水稻土。但是这些地区最容易受到滑坡、泥石流影响,动辄就颗粒无收。
  “虽然不适合种庄稼,但北川的优势是一些林地可以种果树、种茶。”王志强说,随着全国粮食紧张情况缓和,北川开始发展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慢慢增加。前几年又建了一个水电站,带来很多财政收入。
  2006年,北川全县GDP1亿多元。虽然总量不大,但是平均到16万人口上,挺让人满意。
  有了钱,北川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几乎每个建筑物上都刻了羌族的羊头图案。在谢兴鹏等人的努力下,一座羌族民俗博物馆正在筹划之中。县文化局等单位甚至已经收集了1000多件羌族乐器等文物。
  在禹里,不仅修建了据说是全国最大的禹王庙,政府还打算投资上亿元在这里打造一个高级旅游区。
  但是,大地震改变了一切。
  5月14日那天,记者在一片忙乱的九洲体育馆遇到了一位正忙于受灾者安置的中年男子。当得知他来自北川县地方志办公室时,记者问县里的历史资料如何处理,他说,没了。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地方志办公室的副主任陈志伟,但后来拨打他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
  在前线指挥部,记者得知大约有8万册档案和资料已经从北川县委的大楼里被挖出。主持这项工作的是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此前他因为在获救时自报“我是张书记”而受到讥讽。
  这位在废墟下被掩埋了70多小时的干部于5月19日找到救他的沈阳消防队,希望把县里的档案材料抢救出来。但前线指挥部一时无人知道这些抢救出来的档案放在哪里。有人说,它们还在北川县城的两个帐篷里。
  据说,那里面有1937年以来北川的全部档案,包括中华民国《北川县志》原本等。
  原本,频发的地震对于北川人来说并不新鲜。1958年2月,在人烟稀少的任家坪一带,曾发生6.2级地震。所以在5月12日这一天,当灭顶之灾到来时,最初的几秒,人们并没有特别惊慌。
  虽然老谢他们这些编纂地方志的人都不在了,但从大地震开始到现在,却是对北川历史记载最为详尽的一段。日子还会慢慢过去,北川,这个因巨灾而凸显的古老小城,它的历史,还将如何续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9#
 罗松涛 发表于: 2008-9-12 14:36:41|只看该作者
才知道什么叫呆若木鸡!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高!

查看全部评分

150#
 若耶非耶 发表于: 2008-9-12 21:30:16|只看该作者
谢谢雷先生。
  看到这些图片就心疼,我的弟弟和不少父老乡亲已长眠在废墟之下……
  (“北川县总工会”那几个字是张爱萍将军在北川所题)
  我先后在家乡北川地方志办、文化馆、县政协工作了十年,地方志中那些分志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成志的,我都是亲历者,也曾代编委主任写过一篇序的初稿(附后)。谢兴鹏先生是在所有分志基本完成的时候到县志办的,是总纂者(统稿)之一。以后有空闲的时候,我将把我所经历的编写县志的情况写下来,以纪念那些为县志作出过贡献的人们(我曾和北川搞文史的先生们说过,北川文史当前应编好三本资料:一是《北川县志》的编纂经过,二是1995年的大洪水,三是5·12大地震。)
《北川县志·序》(初稿)

  方志乃一域通史。考本邑有志,肇于清干隆。清道光、民国又修之。今《北川县志》成,嘱余为序,而禹生石纽,古今之文孰有大于《禹谟》、《禹贡》者?然县志告竣,如禹降于斯,岂一隅之幸!
  北川,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然旧志因时代所限,或简略,或偏颇,不足善矣。解放以来,吏廉民勤,经数十年艰苦奋斗,禹里羌乡面貌一新,岂可不志耶?况成功中亦多坎坷挫折,其经验教训更需总结以鉴后世。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有志之士济济一堂,鼎力共襄盛举。凡斯体例纲目、篇章结构无不斟酌再三,尔后分工负责。参事诸君或于浩繁的档案中捉笔爬梳;或赴绵阳、成都等地询查文献;或深入羌村山寨口访笔录,从宏富的资料中博观约取,晨抄暮写,横编纵纂,尽心竭力。其劳心费神之辛非他人所晓,苦中之乐亦非他人所知。虽手胼足胝但欣而无怨,终聚集体之力,众人之慧,积十余年之功而成是志。凡建置沿革、战事纷争、山川之险、关隘之固、人文风土、史事逸闻,莫不考辨精详,据实立言,秉笔直书。今志既成,曲直功过自有评说,岂容余之赘言?
  夫阅是志,往事胜迹历历在目。登山临水,胜情与豪素争飞;托物怀古,遐思共白云俱远;民厚俗淳,则蜀山氏、大禹之遗风在焉。然古今易代,时移事迁,石纽钟灵,禹穴更秀,羌寨之朴,岂可以今人之心而作往古之幽思?盖山川之美,仰民之智慧而多娇,仗民之富足而多妍。思古怆然,惜今之怡乐来之不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宛然昭昭。今昔对比,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激发爱乡爱国热情,振奋精神,鼓舞创业斗志,为家乡建设再造佳业。
  然事无完美尽善者,是志岂在例外?故错讹疏漏当详加厘订而传信于久远。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50威望 +10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 + 10 + 5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5 14:05,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