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leikang|查看: 235329|回复: 526
[灾害·事故

2008-08-27日(下):百日亲往哀北川

 [复制链接5熊猫 
461#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1 15:34:41|只看该作者
  救死扶伤,她冒死挺进“孤岛”

  杜建红是茶坪乡卫生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地震当天,杜建红在县城办事,地震后,通讯中断、回茶坪的路被堵,有关茶坪乡的受灾情况完全不明。“汶川危急、北川危急……”广播里播音员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播放让杜建红无法入眠。13日凌晨,北川的第一批伤员转运到安昌镇,安昌大小医院立即住满震灾伤员。
  “我是医生!”杜建红来到县人民医院救助点--西苑中学操场,投入到抢救伤员的行列当中,清创、用药、包扎……
  13日下午,有关茶坪灾情的消息终于传出:灾情特别严重,药品全部用完,病员在痛苦中煎熬,缺医无药,有伤员死亡!已成“孤岛”的茶坪告急!
  14日天没亮,杜建红请姐姐照顾已2岁大的女儿。姐姐劝她,茶坪已经无路可进,你何必冒险,政府会组织救援的。杜建红毫不迟疑地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大灾大难面前,进山救人责无旁贷。”杜建红来到安昌救助点领药,找到周仕富等几个进山的老乡,自己背上一大包药,其余分给大家,徒步往山里进发。
  地震灾害后的情景更坚定了杜建红带药进山的信念。在崇山险岭中跋涉不久,她的手就磨破了,脚上起了血泡,一路的老乡不忍心了:“杜老师,你回去吧,我们一定把药带进去!”
  “不!我要回去,山里需要药品,更需要医务人员,多一个医生,或许就能少死亡一个伤员!”劝阻不了,大家就把她的药包抢过去背上。走到双电村一处地名叫葡萄岩的地方,上千方的塌方飞泻下来,当地群众听到垮塌声惊叫道:“杜老师他们完了!”连忙往塌方地点跑。还好,小分队刚刚过去,有惊无险。大家吓出一身冷汗,休息片刻,继续赶路。
  在双电村太阳坪处,有两个地震前进山游玩的陌生人被飞石打伤,孤独无助的躲在废墟里呻吟,见此情形,杜建红对他们进行了包扎后,又送药给他们,鼓励他们要勇敢地走出去。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和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送药小分队终于到了茶坪。
  顾不上洗一把脸,杜建红立即投入紧张的救治。杜建红等人送进去的药,短时间内缓解了缺医少药的现状,但由于伤员太多,一些特效止疼药和镇静消炎的药品很快用完,伤员痛得大叫,满床滚,看到这种情形,杜建红拉着伤员的手,边安慰边默默流泪。
  15日下午,飞机第一次空投药品,由于山区地形复杂,运输机空投难度大,许多药品掉到山崖上,群众冒死取来,又连夜翻山越岭送到医院,路上捡到一双散落的医用手套,老乡也揣在怀里送到杜建红的手上。15日晚,进山救援的部队又送药进来,此后不断有药品送到,17日开始,空军的直升机开始转移伤员出山,直到19日接到指挥部撤离的命令,杜建红才和最后一批伤员一起离开。
462#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44:2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30.绝症患者心系灾区 为了有生之年活得充实
  38岁的曾永川是鼻咽癌晚期患者,在5·12大地震那天,他家的房子也被震得四处裂缝。从那一天起,他决定要尝试另一种不同的人生。5月12日下午15点30分,地震后不到一小时,他通过自己绵阳市义务反扒队队长的身份,先后联系到全国各地800多名志愿者到绵阳救援,还募捐到价值两百多万元的救灾物资送给受灾群众。“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大地震老天都没有收我,像我这样时间已不多的人,赶紧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他这样对记者说。

  辞去地产副总,干起义务反扒
  2000年,他看到一个小姑娘因为母亲的手术费被偷而上网救助的帖子,便立刻开车到医院,将5000元钱送给这个小姑娘,让她赶紧给母亲做手术。小姑娘几次要跪下磕头,忍不住流下眼泪的曾永川从那时开始发誓要抓小偷。2004年,在本报的倡议下,绵阳市成立了义务反扒队,他第一个加入,之后,他以队长的身份广招队员,短短几个月,由他和一些网友组成的绵阳义务反扒队就达到了40多人,周末和节假日,他们一起上街抓贼。网名“苗哥哥”的曾永川在绵阳人民心目中逐渐成了“反扒大王”,大家都习惯叫他“苗哥”。小偷们也认识了曾永川,看到他以后,都立刻停止下手,不敢再偷。在此之前他还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由于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义务反扒上,他毅然辞去副总职务,全心投入义务反扒。为养活妻儿和找点钱给自己治病,他同时在虹高市场开了一间不到三平方米的小相馆。
  “知道吗,苗哥病了!”2005年,不少反扒志愿者有好几天看不到苗哥上网了,大家互相打听,才知道苗哥已经住进了医院--他患了鼻咽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63#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45:33|只看该作者
  地震突然袭来,他跑遍8个单元转移居民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天摇地动。按惯例在家做吸氧理疗的曾永川意识到发生地震了,他迅速撤下吸氧罩,快步冲向楼外的平台,大声呼喊楼上的人快下来。“小区里大概有80多户人家,年轻人都去上班了,留下的是老人和小孩。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叫他们快跑!”曾永川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层楼一层楼逐家逐户地呼喊,直到所有人都跑出大楼,他才最后一个跑了出去。这时他才想起躲在洗手间的父母、在楼下开相馆的妻子和在城里上幼儿园的儿子,所幸他们都平安。强震刚过,出于反扒的职业敏感,他想到小偷会趁机作案(很多人门都没有关),于是他又回到楼道口守着。夜幕降临,他一个人守着一栋楼,没吃没喝,加之病体的剧烈疼痛,冷汗一阵接一阵。一位好心大妈发现后,给他拿来一瓶矿泉水、一个面包。夜深了,大家都在露天过夜,他一边在人群中巡逻守护,一边回到漆黑的楼道前,守着大家的财产。后半夜,他将别人送他裹身的床单悄悄盖在一位年迈的婆婆身上,将大妈送他的矿泉水和面包给了一位孩子。
  发短信火速求救,800名志愿者向他聚集
  在安顿好惊慌的居民后,曾永川意识到这场大地震的严重性,考虑到灾区需要大量救援人员和物资,而电话一时打不通,他只能第一时间将信息发给全国反扒联盟QQ群:“5·12大地震,绵阳大震动,急需救援人员和物资。十万火急!!!”与此同时,他领导的义务反扒队员迅速向他聚集。5月13日,在与团市委联系后,曾永川的反扒队成了绵阳市抗震救灾第一批报名的志愿者。收到求救短信的全国反扒联盟,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向各地义务反扒组织发出增援信息:“地点,四川绵阳,联系人,绵阳市义务反扒队队长曾永川。”曾永川告诉记者,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全国各地的反扒联盟成员有组织地募集救援物资,还发挥了联系灾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物资捐赠者之间的桥梁作用。网络是他们的主要筹资渠道,其次是通过人际关系。从5月13日开始,温州市反扒队送来了救援物资,山东来了医疗队,西安的反扒志愿者带了50箱药品开车来到绵阳,重庆、深圳、青岛等地的反扒组织的人员和物资也相继抵绵。曾永川说,自那以后,通过全国反扒联盟募集到的物资有多少已经记不清楚了,因为当时情况紧急、特殊,物资送到哪儿也没有登记,也顾不上做这些事,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为灾区联系更多的物资。
  地震发生后,在曾永川的号召下,800多名志愿者相继来到绵阳参与抢险救灾,开始来的人并不多,每天也就30多40人,深受感动的他决定自费接待这些救援者。由于家里还有一些库存食品,所以每天都有几十号人在他家或小相馆里吃饭,后来所有能吃的都吃光了,就连热水器也被用坏了,只有让后来的志愿者食宿自理。之后,每批志愿者来绵阳、进灾区救援,曾永川都要随同前往,他治病的器材随时都带在身边应急。曾永川告诉记者,每天不停咳嗽,必须要用吸氧机吸氧,中药没时间熬,都放坏了。地震发生后,他把妻子和儿子送到了岳母家,自己一个人负责照顾这些志愿者。有些外来的女志愿者看不下去,就主动提出给他熬中药,他都摇摇头:“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还是照顾那些更有希望的人吧!”
464#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46:10|只看该作者
  系上红丝带,他奔忙于救援前线

  曾永川告诉记者,当知道大量受灾群众转移到九洲体育馆时,他更加坐不住了,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从晚上就开始联系还在绵阳的反扒队员,约定一大早就赶过去。在公交车上,听说他要去九洲体育馆当志愿者,很多乘客临时改变计划,要求一起和他去当志愿者。到了九洲体育馆,他马上就投入到了给受灾群众发放物资的工作中。由于转移来的人多,他用食品编织带拉起警戒线,用纸板卷个喇叭喊话,维持秩序。为便于寻找志愿者,他建议每个队员右臂上系上红丝带,打那以后,几十万根红丝带飘扬在各个安置点和救援一线。
  5月16日,他与温州、成都等地来的志愿者找了8辆货车将募集物资送到平武的南坝和平通。一路上,当看到倒塌的房屋及哀伤的受灾群众时,曾永川都要停下来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并尽可能给他们留下水和食品。在路上遇到抢险人员在清理废墟、搬运遇难者遗体时,他们也会下车帮忙,并将随身带来的手套、口罩交给救援人员。由于他们运送的第一批药品和救灾物资最先到达平武平通镇,为这里的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晚上回来路过西科大姐姐家,他才去看了一下在外面露宿的老婆和儿子,第二天又前往北川。
  把相馆搬进灾区,为500群众留下最后回忆
  由于大地震,很多群众的家园变为一片废墟,不得不暂时离开另寻安身之地,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始,原有的一些历史痕迹将被抹去,村民们都想在自己生活过的家园留下一点回忆。几次前往安县黄土镇的曾永川获知这一消息后,决定免费帮助受灾群众拍摄他们需要留下的画面。7月流火天,曾永川与妻子将照相馆临时迁至黄土镇受灾群众安置点,同时另找了两位志愿者,搬上电脑、打印机、过塑机,带上相机和相纸,租了一辆车前往黄土镇。在三天时间里,无论是一家人照合影,还是翻拍遇难者的照片,或是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在被毁的自家房前留影,他都──帮忙拍摄,并现场打印成照片,先后为500多群众了却心愿。在照相的时候,他不时拿出吸氧罩救急,尔后继续工作。妻子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当很多人最后知道为他们免费拍照的就是身患两种癌症的义务反扒队长曾永川时,个个心疼得不得了,又是递水又是摇扇,曾永川都──谢绝。
  因身患重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背下债务,妻子失业,现靠一个小小的照相馆维系一家生活,当记者问及曾永川的想法时,他对记者说:“在我生病住院期间也得到社会和很多好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我这样做也是对社会好心人的一种回报,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但能为灾区群众留下点美好的回忆我就很满足了。”
  进入寒冬后,曾永川一直惦记着灾区人民的温暖过冬问题,他继续通过全国反扒联盟民间组织,积极为灾区群众募集冬衣冬被,先后从成都、西安、深圳等地,组织来绵近5000套过冬衣物,并及时通过有关部门发放到了急需物资的群众手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65#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46:35|只看该作者
  采访后记:
  整个采访中,记者始终没有向他的爱人了解有关曾永川的事情,因为多次报道让记者感受很深,曾永川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特别是从事义务反扒以来,经常是拖着个半死的身体上街抓小偷,妻子的话几乎不管用。照曾永川的话说,一天不抓小偷就心痒痒的,再恼火的病痛,只要说上街抓小偷,他的精神就来了。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疗,曾永川身体本来已基本恢复正常,哪知道5?12特大地震的发生,让他彻底放弃了继续治疗,全凭一个吸氧机维持。难以想象,随时都要吸氧的绝症患者,是怎样做到召集800多志愿者来绵参加抢险救援的。为了义务反扒,他放弃了收入丰厚的副总职位,为了满足灾区群众的愿望,他把相馆几搬灾区,分文不取。地震过去7个多月,曾永川的身体已大不如前,大家都劝他进医院接受治疗,可他说再等等,再等等,还有几个灾区没有跑完,很多地方还需要我们这些志愿者帮助。其实大伙儿都知道,他已经拿不出钱来“大修”自己。
  当记者看到他抽屉里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06感动绵阳十大人物等一大堆荣誉证书时,曾永川笑了笑说,这些荣誉对他来讲并不重要,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多为灾区人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活得更充实。
  一直未能动笔,因为他总是对记者说:“我做这些不算什么,与千万参与抗震救灾的英雄和志愿者们相比,我只是做了一位普通绵阳市民应做的事,没有什么可写的。”前不久,他组织队员冒险徒步7个多小时,将募集到的一批过冬物资送到北川最边远的小坝乡外白小学后,才接受了记者这个约定了很久的采访。
466#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54:43|只看该作者
  31.救治乡亲,他拼尽家产
  地震前,他拥有一幢价值一百多万的私人诊所;地震后,他不但破了产,而且负债六十余万元。
  因为地震,他和妻子耗尽二十万元医疗药品、物资,第一时间抢救地震伤员200余人;还是因为地震,如今他不得不靠打工来完成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东山再起。
  在他心中,大地震不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块试金石。

  强震之后  边赶路边救人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直到现在,他也无法相信那是真的。
  “5·12大地震前,他是北川有名的中医骨科大夫,借贷六十余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开了一家价值百余万元、占地两百多平方米,共计五层楼的中医诊所。他憧憬着,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换得患者的信任,也换得事业更加辉煌的发展。
  5月12日,他和下班后休息的妻子以及两个朋友正在绵阳城区第三人民医院办事。当时钟指向14时28分时,他突然感觉到剧烈地一抖,接着,脚下就像有什么东西不断钻来钻去,房屋和设施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砰!砰!”声塞满了耳朵。
  “地震了!快跑!”在龙门山断裂带周围长大的他一边大喊,一边向屋外冲去。
  医院的广场上、街上,到处是惊惶失措的人群,周围的大楼就像醉汉,来回摇晃。“遭了!绵阳都震得这么凶,北川肯定厉害得很!诊所里还有二十多个病人,不晓得怎么样了?”稍微一定神,他就赶紧喊上朋友,带上妻子,四个人一起开着车向北川奔去。二十多个病人、四岁的女儿、在北川中学读书的儿子……一切一切,都牵挂着他和妻子的心。
  在绵阳到安县的路上,好多农房都受到了损坏,有的甚至整体坍塌了……他越看越急,越看越担心。车过安昌镇,进入山区,眼前的一切让他和妻子目瞪口呆,几个小时前还青山绿水的家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大面积滑坡的山体就像开了花的馒头,输电铁塔被飞石砸散了架,房屋大面积倒塌,一些人在公路上惊魂未定地来回奔跑,到处是受伤的人们,到处是遇难者的尸体,到处是被巨石砸中的汽车、摩托……他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噼噼啪啪地掉落。
  “快,先救人!”最初的震惊与伤心过后,他对车上的人大喊。公路两边只要有伤员,他们就立即停车,在马路边上展开施救。
  从擂鼓麻柳湾开始,他们不断地停车,冲下去将路上的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以防备山上再次滚石造成新的伤亡,同时对重伤员采取临时包扎处理,为救援队伍下一步抢救赢得时间。
  一路奔走,一路救人。他也记不清停了多少次车,救了多少次人。地震发生两个半小时后,下午4时30分,他们终于到达了诊所,四人身上早已血迹斑斑,那些都是救人时染上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67#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55:18|只看该作者
  拯救乡亲  撕破衣被当绷带
  山河改观,一片废墟,死伤无数,剧烈的大地震将地上灰尘抖起后仍然弥漫在空中,擂鼓这个繁华的山区小镇此时已面目全非。
  “还好,房子没塌,只是受损严重!”到了诊所,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诊所里的医护人员已经将病员全部安全转移到了门前的公路两旁。
  “把所有的医疗物资全部搬出来,救人!”他果断下令。
  一医护人员悄悄问他:“收不收费?”
  “这个时候你还想那些,赶快救人!全部免费!”一向脾气很好的他冒火了。
  在他的组织下,诊所立即变成了地震后擂鼓镇第一个医疗急救点。诊所储备的价值近二十万元的医疗药品、物资全部搬了出来,这是他地震后剩下的所有家当。
  伤员源源不断地被送过来。包扎、止血、固定、注射、输液……他带领妻子和所有医护人员全力投入到这场从未经历过的生死战斗。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伤员,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拯救乡亲们。四岁的小女儿则被晾在了一边,他甚至没有时间去过问一下在北川中学上学的儿子是否安全。
  尽管伤员很多,但他还是不停地要求所有救护人员严格按照急救程序处理,确保救一个,活一个。不久,擂鼓镇副镇长何玲、工商所所长刘国跃等也加入急救队伍,帮着他搬运伤员,组织救援。
  “爸爸,我饿得很!”那天半夜,女儿小芝漫从地铺上爬起来,拉了拉父亲的衣角要吃的。“这儿有根黄瓜,拿去吃,吃了自己睡去!”正忙得不可开交的他随手抓起一根黄瓜,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孩子。当晚,四岁的女儿饿了哭,哭了睡,一根黄瓜连皮带蒂全部充了饥。5月13日早晨,亲戚赶到擂鼓镇,将孩子接到了绵阳。孩子可能至今也没明白,为什么当时父母就在眼前晃来晃去,却没有管她。
  不久,北川中学传来消息:儿子向建州没事,正在救人。“这娃儿表现不错,等他去救同学!”他一边救人,一边对报信的人说。
  到5月13日凌晨3时,药品、绷带、夹板全部用完了,可是伤员却仍一拨接一拨地送过来。怎么办?他冒着余震上楼去搜了一圈,只搜到少数遗忘的药品。
  “把棉被和床单都撕了,做绷带!”他喊着,同时带着所有救护人员一齐动手。
  来者不拒,去了又来,到5月14日下午2时,转运完最后一批伤员,他才猛然发觉,自己和诊所所有医护人员一起,已经整整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据粗略统计,在此次大地震中,他的诊所共救治和转移地震伤员200多名。如今,这些乡亲们大多已经康复出院,加入了重建家园的行列。
468#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55:52|只看该作者
  用尽家产  从头再来
  5月14日下午转移送走最后一批伤员后,他的诊所也结束了地震救治点的历史使命。
  医院人去楼空,药品用得干干净净,连被褥都被全部用于抢救伤员。看着眼前那幢破房子和房子里破损的医疗器械,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破产了!和许多人一样,他成了被地震“洗白”的受灾群众。
  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凉涌上心头!
  他算了一笔账,自己当初建诊所时,总共花费了150多万元。如今除了欠银行50万元,还欠亲戚朋友十多万元。这意味着他要想重建家园,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
  在废墟里想了一夜,他决定带着妻子到九洲体育馆的临时受灾群众安置点去,一边当受灾群众,一边当志愿者,其余的事,以后再说。 临走时,他遥望了一下那座熟悉的龙门山脉,嘴中狠狠骂了一句:该死的地震!
  从九洲临时安置点出来后,他又多次返回擂鼓,去场镇上的安置点当志愿者,搭帐篷、分发救灾物资、救治伤员……只要是能干的活,他就什么都干。如今地震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他仍然滞留在绵阳城里,打算寻找一份新的工作。
  他说自己有一手中医骨伤治疗技能,找到工作应该不会很难。
  他还说,他还有“三百万”宝贵财富:妻子、儿子、女儿。他坚信,有了这笔“财富”,42岁的他肯定能东山再起。
  临走时,记者了解到,擂鼓镇他那幢需要加固的诊所危楼,一楼全部提供给了当地受灾群众,临时寄存在地震中抢救出来的财物,他一分钱房租也没有收。

  采访后记:
  个头不高,身体微胖,平头,用一部廉价的“山寨”手机。镜片后面的眼睛很深邃,也透露出睿智,这就是向敏。
  采访之前,记者以为,刚刚经历了大灾大难、大起大落的向敏应该是非常憔悴的。其实,与记者的想像大相径庭,尽管在大地震发生后倾其所有拯救了两百多名受伤乡亲,尽管破了产还拖了一屁股巨债,但刚过不惑之年的向敏仍然非常乐观,也非常平静。
  “这可能是我这一辈子做得最大的好事。”谈起地震后建急救点拯救受伤乡亲们的故事,至今,向敏也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自豪。良心的最好归宿不过如此。
  与地震灾区的严重受灾群众一样,在东山再起、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向敏和他的家人也面临巨大挑战:重建擂鼓镇的诊所需要一大笔加固房屋的资金,北川县城里的住房已经成为废墟,自己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以施展技艺的工作,妻子的工资很低,儿子马上要上大学,四岁的小女儿还寄养在亲戚家里,还有六十多万元的外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69#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57:00|只看该作者
  二、大爱无疆 用心援建

  1.北川:重生土地上的山东人

  采访在位于安昌镇的山东援建指挥部进行。
  指挥部的大院里,洁净,安静。一个个坝子被绿树花草隔开,已经是深冬,却显得生机勃勃。看不到太多的人,也看不见太多房子。转过几段曲径通幽般的道路,这才发现院子的一角,一排排板房以同一个走向紧密排列,仔细看,有办公室、食堂、洗衣房、卫生间……这里就是山东援建指挥部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山东省对口援建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川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孟雷告诉记者,从2008年10他奉命来到北川,首先走近的就是板房--一间办公,另一间作为卧室。说到住板房的感受,孟雷感慨不已:不隔音,北川又爱下雨,哪怕是下小雨,雨点打在屋顶,像打在头上一样,人住在板房里,没有住房子的感觉,就像住在露天……
  还有夏不隔热冬不御寒,孟雷根本用不着提及。
  山东援建指挥部的近50号人,地震后开始不久就一直住在这些板房里。一年多时间过去,他们的援建任务已完成大半:北川3万6千农户盖起了新房,除永安镇外21个乡镇的援建任务已经完成,北川新县城从无到有高楼林立……一年多时间过去,来北川援建的山东人,他们建起了太多太多的房屋,自己却一直住在板房里。简陋的板房,捂着一颗颗滚烫的心,一份份热切而真挚的大爱……
470#
 贺小晴 发表于: 2011-3-14 15:57:28|只看该作者
  制定规划:短短十几天时间,在任何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北川,被远隔千山万水的山东同胞解读,整理,并重新规划出希望的蓝图

  孟雷有关援建的记忆,是从2008年6月8日开始。
  那一天,国务院有关对口援建的精神传达下来,山东援建北川。
  从地震的那一刻起,北川作为最令人心痛的代名词,一直响在耳畔,刺激着全中国人民的心。
  当时的北川,受损之重,几乎所有资料丧失。国家要求受灾各地尽快作出重建规划,北川没有能力完成。
  北川向山东提出了第一个援助请求:帮助制定重建规划。时间,2008年6月25日前完成。
  6月8日是一个星期天。时任山东省发改委高技术处处长的孟雷被召回机关开会。会上,山东省委、省政府责令省发改委牵头,组成一个四十人的规划队伍,由省发改委主任李关宾带队,前往北川实在对接,收集资料;在后方再组织一部分同志,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消化、理出思路。
  战斗瞬间打响。那是为北川的重生而战。李关宾带领的前线队伍到达北川后,当时的北川乃至整个绵阳正忙于抗震救灾,安置群众,资料的收集工作极难进行。他们竭尽全力,北川找不到的在绵阳找,绵阳找不到的到成都找……找到的资料,当天就发回山东。后方的同志,不分昼夜疏理消化。6月16日,李关宾小组从四川回到山东,所收资料基本完善。当天下午,前后方小组合并开始埋头写作。三天之后的6月19日,初稿出炉。
  说到那一段打仗般的紧张生活,孟雷至今印象深刻:没办法,时间太紧,只能连轴转。大家集中住在一个小宾馆里,困了就睡一会,醒了再继续干。工作强度之大,是工作几十年来少有的。
  印象最深的是6月18日晚。初稿完成,已是19日凌晨2点。然后校对,打印,直至早上6点。孟雷7点睡下,9点又被叫起,继续研讨规划方案的事。
  那一段时间,与李关宾和孟雷同样紧张的是山东省几乎所有领导。领导们都深深地记着那个日子:6月25日--那是刚刚经历过灾难洗劫的北川同胞对他们的要求。
  6月20日,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带着初稿规划方案,亲自来到北川实地调研,听取意见,并到擂鼓、曲山老县城走访,由此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之后是修改,研讨,再修改……6月23日,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听取修改方案专题汇报。24日晚,经过了最后修改的北川重建规划方案由山东济南发到了北川。
  短短十几天时间,在任何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北川,被远隔千山万水的山东同胞所解读,所整理,并重新规划出希望的蓝图。
  这套详实的规划方案,分总规划及10个项目规划,每个规划少则三万字,多则五万字,全套规划近五十万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8 05:48,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