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6-11-21 09:31: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6年王世襄与范遥青的师友缘

 [复制链接]

  范遥青:王世襄弟子

  范遥青竹刻笔筒
源自:北京晚报(北京)

  除明式家具、古代漆器之外,竹刻一门在著名学者、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所研究的诸多学科中,是他用功最勤、着力最多的科目,这也源于家庭的影响。王世襄的二舅父金东溪和四舅父金西厓都是嘉定竹刻一派的优秀传承者,尤其是四舅父金西厓,一生有近千件竹刻作品行世,是近现代留青竹刻艺术史上一位继往开来的艺术大师。幼年的王世襄常常站在几案前看舅父作画刻竹,艺术的种子很早就浸润在他幼小的心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舅父金西厓将自己多年的刻竹心得写成三千言的《刻竹小言》,从上海寄付于王世襄,希望他帮助补充整理,以将留青竹刻技艺发扬光大。舅父的信任使王世襄身上又平添了一份对竹刻传统艺术的责任。后来,他虽然深陷各种运动的泥淖,亦不敢忘记舅父的嘱托。1973年从湖北咸宁干校回到北京后,他排除种种困扰,全力着手《刻竹小言》一书的整理。此间,王世襄发现了江苏常州雕庄的青年农民范遥青。范遥青在王世襄先生的培养下,从一个留青竹刻爱好者最终成长为一代留青竹刻大师。
  范遥青,1943年生于江苏常州雕庄乡,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受祖辈影响,他自幼喜爱制作鸟笼和留青雕刻,所以很早就取得了较高的造诣。尤其是与王世襄结识以后,在王先生的呵护和栽培下,文史知识和艺术修养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竹刻作品的文人气息渐浓,技艺更是有长足的提高。
  王世襄和范遥青的相识充满了戏剧色彩。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范遥青得知香港的叶义先生出版了《中国竹刻艺术》一书,他为了扩大艺术视野,极想得到一部。于是不顾素昧平生,托人将自己的一件竹刻作品及一封信函辗转付香港叶义先生,信中恳请以竹刻臂搁置换叶先生的著述,叶义先生亦为范遥青的执着精神和精美的竹刻所感动和吸引,便把这件事情写信告知北京的老友王世襄,托他了解范遥青的情况。为此,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王世襄为调查江苏留青竹刻发展状况,亲自来到常州,当王世襄辗转找到范遥青的时候,他正拿着锄头光着双脚在田地里除草。
  所谓留青,就是竹刻技艺的一种形式,即保留竹子外表的一层表皮做花纹,刮除花纹以外的表皮,待竹子干后施刀。
  王世襄第一次看到范遥青的作品便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他曾说,范遥青虽是农民,但是他的竹刻天分极高,其作品假以时日定有大成。同时王世襄知道,范遥青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这门高雅的艺术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所以相识之初就对他呵护有加。为了使范遥青能看到明清时期的竹刻珍品,王世襄想尽办法带他到北京故宫库房亲近历代大师之佳作,以开阔他的眼界,提高艺术修养。为了增强范遥青竹刻的文人气息,王世襄还介绍北京的文化界名流启功、黄苗子、史树青等人和他合作竹刻作品,为此文化大家启功先生赠诗范遥青以示鼓励,诗曰:
  青筠新粉女儿肤
  游刃镌雕润胜珠。
  天水詹成吾欲问
  后来居上识将无!
  黄苗子和诗曰:
  绝技沉沦感切肤
  眼明忽见草中珠。
  琅瑘镂罢耕春雨
  人是羲皇以上无?
  王世襄在推介留青竹刻艺术上可以说倾尽全力。1983年,翁同龢的后人翁万戈在美国举办中国竹刻展览,王世襄力荐范遥青的留青竹刻臂搁参展,这件作品获得了美国艺术家的高度好评。这是范氏留青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荣誉的获得也使范遥青坚定了艺术发展的信心。1984年,英国艾尔波特博物馆到中国来征集当代工艺美术品,在王世襄的推介下范遥青的三件竹刻作品被选购并在英国展出,再一次扬名海外。
  范遥青与王世襄先生结识之前,其在竹刻作品上的留名皆为“尧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他的作品上的题款已变为“遥青”二字了。其实这个变故也源自王世襄先生的一首赠诗。一日,王世襄突然想起韩昌黎的一句诗:草色遥看近却无。兴之所至,遂赋诗赠与范尧卿:
  妙手轻镌到竹肤
  西瀛珍重等隋珠。
  赠君好摘昌黎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范君尧卿,毗陵农家子,自称草民,而刻竹精绝,当在南宋詹成上。顷已蜚声海外,第吴中鲜有知者,可谓“草色遥看近却无”矣!设以“遥青”为字,讵不音义两谐?戏作小诗,以博一粲。甲子春日,鬯安王世襄书于芳嘉园。
  2009年,留青竹刻这门古老的艺术已顺利写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作为王世襄先生的弟子,范遥青在恩师的亲自培养下,也从一位普通的竹刻爱好者成长为一代留青竹刻大师,并被评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9年11月28日,王世襄先生与世长辞,范遥青在《王世襄与常州竹刻》一文中写道:
  “王老走了,但他留下了很多很多,这里有文化、有艺术,更有光风霁月的品格,以及对常州竹刻艺术的源远影响。”
  这是范遥青的心声,也是一个竹刻界对王世襄先生最为由衷的感念。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邮政发行和田玉贺岁藏品《吉祥如意邮王宝玺》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书文献资料亟待挖掘、抢救、整理和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23:12,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