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5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11-21 09: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书文献资料亟待挖掘、抢救、整理和研究

 [复制链接]
源自:安徽非遗网  : 卞利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创建,国家、省(市、自治区)、市(州)、县(区、旗)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的建立,以及我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量增加和有效保护,都是这些众多成就的集中体现。特别是《中国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和施行,更是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然而,在注重传承人活态传承的过程中,非遗保护工作中也出现了重传承人口传心授、轻文书文献挖掘、抢救和整理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一个毋庸忽视的结果,这就是一切唯传承人是听、唯传承人是从、唯传承人是信。即使是传承人传承的是不真实、不可靠、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非遗信息,也被当作是真实、完整、可靠的非遗事象加以保护和传承,从而给我们的非遗名录评定和保护工作的严肃性带来挑战,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局面。事实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拥有相对较为真实完整的文书或文献记录,而一些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书和文献的损毁和流失,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和保护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一项严肃的课题。

一:文书文献真实完整地记录了非遗事象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现存大量原始文书和文献真实记录了某些非遗事象的完整事实。这些文书和文献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区历史背景的地方志书文献。以徽州为例,这些文献主要有徽州及其所属县区乡镇(村)、名山胜水的历代府、县及乡镇(村)的地方志、山水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和一地之百科全书,地方志记录和蕴含着该地区丰富的自然、山川、建置、文化和历史等信息,是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脱离不了的存在空间背景最全面真实的文字记录。即如列入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齐云山道教音乐”,如果没有《齐云山志》记录的齐云山道教历史背景和文化依托,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失去了主要的历史文化和文献支撑。同样列入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绿茶制作技艺和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徽州府志》、《歙县志》以及《太平县志》中的《物产志》部分,也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记录。如民国《歙县志》对黄山毛峰茶叶就有较为细致的记录和描述,云“毛峰,牙茶也。南则陔原,东则跳岭,北则黄山,皆产地,以黄山为最著,色香味非他山所及。顶谷言其山高,毛峰言其茶细。”这些珍贵的背景资料,为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等各级非遗名录的事象提供了坚实而厚重的历史依据和学术支撑。
  第二类是名人文集、族谱和相关杂记等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对某一非遗事项或传承人及其谱系有着专门清晰记录,是非遗申报、评审和最终认定的极为重要的文献依据。如列入安徽省非遗名录的“徽州祠祭”,现存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徽州各地各姓族谱,几乎都有全面系统地记载,从祠祭的时间、过程、仪式、祭文、祭器以及参加祭祀的人员等,都有着极为详尽的记录,这是“徽州祠祭”这一非遗项目最为完整的资料依据。乾隆刊本婺源县《云川王氏世谱》就开列专门的《祠祭》专篇,十分详尽地记录了清代中云王世宗族祠祭的席位图、主祭及陪祭等祭祀参加人员、祭品、祭器、祭祀礼仪仪式、祭文等完整内容。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这一历史文献记录,再辅之以现在尚存的如绩溪县荆州上胡家明经胡氏宗族祠祭活动场景,就能有效避免那种表演式祠祭脱离实际的尴尬,从而为我们严肃非遗项目评审和认定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活态传承的有效文字支撑。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非遗名录的黄山市黄山区的“五福神会”,其历史和文字来源本身就直接来源于当地《苏氏族谱》的记录。列入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徽州民谣”,民国年间王集成编纂的《绩溪庙子山王氏族谱》就收录了为数不少的包括童谣在内的民谣,如《老鸦歌》,“老鸦叫,老鸦当,老鸦嘴上生疔疮。今年死一个,明年死一双,后年死得精吊光。”更为重要的是,不少地区由于对非遗事项的传承人及其传承谱系资料挖掘不够,致使人们对申报文本中的传承人及其传承谱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质疑,从而直接影响了非遗的评审和认定。其实,如果我们重视对当地族谱资料的挖掘和整理的话,很多非遗事象的传承人及传承谱系是完全可以从族谱文献中找到较为系统的资料依据的。而诸如徽州名人文集、日用杂书对某些非遗事象的记录,尽管不是很完整系统,但若将其罗列归总,一份较为清晰直观的非遗事象便可全面地得到再现。如列入安徽省第一批非议名录的“徽州楹联匾额”,其中的不少楹联,在徽州的日用杂书中都有记录,现存绩溪县上庄的民国十二年(1923年)《各村贺联祝文附演戏事物誊录》,就对以曹聚星堂为中心的各村楹联中的祠堂联、神主联、戏台联等贺联以及宗祠匾额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收录。如其戏台联“旧谱庆维新用昭敬祖尊亲从此双溪留纪念,升祧循大礼合奏五音六律敢云一曲答宗功”;神主台联,“尊祖敬宗本支百世不易,左昭右穆蒸尝万古如新”。因此,在对现存徽州楹联和匾额进行调查与保护的同时,我们很有必要对大量日用杂书中的徽州楹联和匾额文字予以收集、整理和研究。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使我们的非遗评审与认定工作基础更加扎实。
  第三是直接记录非遗事象的专门文献和文书。这类专门文献和文书往往就是某一单个个体非遗事象的全面记录,它对我们复原和再现历史上完整的某一非遗事象具有着几乎是决定性的意义。如徽州列入第二批中国非遗名录的“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和珠算(程大位住算法),就直接依据就是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所著的《髹饰录》和程大位编著的《算法统宗》。如若没有这两部著作作为依据,那么,这两项非遗事象是断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获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而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徽剧”,为数颇丰的各种明清至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徽剧剧本、工尺谱,则为“徽剧”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打下了最为扎实的文献基础支撑。同时,历史上众多的徽州医家以及他们撰著的医书、开具的处方等文书,更是构成安徽省第一批非遗名录“新安医学”完整的文字依据。各种记录新安医学的典籍、新安医家的族谱和各类药方,亟需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恢复和重现新安医学的本来面目,创建新安各科医家的传承谱系,生产性保护历代新安医家留下珍贵的新安医方,并使之造福于当代。
  总之,在号称“文献之国”和“礼义之乡”的徽州,历史上文献著书极为丰富,仅流传至今的徽州文献即有6000余种之多,徽州族谱更是不下2500种存世,而留存至今的自南宋至民国各类徽州原始契约文书,更是达到近80万件册。这些数量巨大、内含丰富的徽州文书与文献,记录和蕴含了大量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是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我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挖掘、整理和保护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凭据。事实证明,无视或忽略文书和文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任由非遗传承人信口开河式的口传心授,结果必然会造成非遗事象的失真、失全,从而导致我们评定和认可的非遗项目出现不全面甚至是虚假的信息。比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的所谓“抛绣球”式民俗,是脱离了当地历史与文化传统和背景的纯粹移植性商业表演,历史上任何文书和文献,都没有点滴记录。但由于其长期作为民俗旅游项目,我们担心该项目将来有可能会被当地作为非遗项目申报。如果我们的评审和认定环节稍有失误,特别是评审人员若不能有效地阅读和了解文书抑或文献的记录,便有可能会将其列入非遗项目而加以保护。这样将会闹出大笑话,给我们严肃的非遗评审与保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而严重影响非遗评审和保护工作及活动的声誉。

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书和文献流失严重
  令人遗憾的是,在非遗保护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准和建设的背景下,各地真实完整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书和文献却未能得到重视,而不断被书商小贩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并造成大量流失。仅以徽州为例,为数近百万件(册)的大族家谱、新安医籍处方、戏曲工尺谱、剧本、日用杂书和各类工艺和民俗记录原始文书契约,自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被发现并流传于世以来,历经了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运动、六十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等政治运动,大量被焚毁或交易而流失。而至七十年代末至今改革开放时期,则又有数十万件(册)文书和文献成为书商买卖交易的商品,流落到海内外私人收藏者手中。如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徽剧,其剧本、工尺谱在文物商贩的交易下,流失情况尤为严重。而这种流失,无疑使徽剧传统剧本、唱腔唱调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而新安医学的古籍文献和新安医家开列的治病抓药处方,由于产期得不到重视和集中收集与整理,以致被大量焚毁和丢失,致使祖国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无法得以整体保护,新安医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与开发,从而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记录徽州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古籍文献和文书契约因过于分散保护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各级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又加上这些收藏单位实行人为封锁而被束之高阁,长期不予开放和借阅。而为私人所收买和收藏的文书与文献,则又被作为珍品宝藏而根本无从知晓,更难一睹真容。例如,明代至民国年间一直开展的、规模盛大的休宁县旌城一带迎神赛会民俗──祝圣会,文书记录非常详细清晰,自明末的崇祯十年到民国三十年(1637-1941年)三百余年连续不断的祝圣会活动记录,非常完整地展现了休宁西部山区民俗活动的全貌。而据我们实地调查和访问,特别是参与该村民国三十年(1941年)祝圣会活动的老人回忆,当年祝圣会活动场景以及演戏节目、游神路线历历在目,清晰完整,若再辅之以崇祯至民国《祝圣会簿》的文书记录,这项延续三百余年的祝圣会非遗事象就完全可以完整地恢复,成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要的非遗项目加以系统地再现和保护。更为珍贵的是,这项是休宁以旌城为中心的十三都三图为空间范围,深刻反映休宁西部山区、率水上游文化生态的祝圣会活动,完全是庆祝丰收的民间庆祝活动,“住居十三都三图里长吴天庆、保长汪宗公及士农工商各户人等为议祝圣会事。切以田禾丰熟、人丁茂盛,全仗神灵护佑,是以各村各乡立会敬神,祭祀巡游田间,邀神欢媚之意。今本都本图上自上庄,下至下岭,俱属越国汪公九相公、胡元帅名下所辖,向虽立会祭祀,未举出游之典,今议奉神出游,春祈祝会,必需人力扶持,钱财给用。议得士商之家出钱修坐辇,执事各件用度,农工之家出力。上、下村司事帝辇、相辇,上庄司帅轿,各执其事,共祝年谷丰登、人民乐业,人喜神欢,□然福禄永赖。如有不敬事肃奉者,神必降福其家,□此立议,各宜遵照。”多村多姓宗族联合发起举办的祝圣会活动,既体现了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又反映了聚族而居徽州地区宗族团结与和睦相处的文化。如能将装订为五大册的《祝圣会簿》文书文献加以挖掘整理和研究,并抓紧开展对健在老人的访谈记录,那么,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祝圣会活动完全可以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获得重生和保护。
  还有一种人为流失,即某项非遗技艺掌握者或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人因职业原因,手头拥有较为专业的文书或文献,但由于僻居乡野,无法得到相关非遗的信息,在年事已高或作古之后,其所收藏和占有的文书被后人辗转出售或散佚。部分作古者甚至将这些终身相伴的自己谋生需要的文书文献作为随葬品一同葬入坟墓,成为千古遗憾。因此,对这部分记录非遗的文书文献,各地文化部门一定要有紧迫意识,抓紧抢救,赶在其传承人或收藏者未作古之前,加以收集、记录和抢救。
  记录非遗事象的文书文献,在徽州这个文献之邦可谓是汗牛充栋、浩若烟海。如何避免非遗事象的彻底消失,加强这批文书文献遗产的抢救、挖掘、整理和研究,尽可能地复原和重现其完整信息,并妥善加以保护,显然是各级文化部门面临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三: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书和文献亟待挖掘、抢救、整理和研究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书和文献的大量流失,特别是作为继闽南之后被文化部批准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文书和文献的大量流失,给保护区的整体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有鉴于此,我们强烈呼吁有关部门特别是文化管理部门,有必要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管理,加大对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书和文献的抢救力度,并在抢救的基础上,集中挖掘整理一批列入世界、中国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文书和文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和论证,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审定和保护工作提供最为真实完整的文字依据。
  如何加强对包括徽州在内的记录非遗事象文书和文献的抢救、挖掘、整理与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政府尤其是非遗文书文献所在地的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为常规性的工作任务之一,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地开展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引导。
  其次,设立记录非遗的重要文书文献抢救专项基金,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调动各方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重要非遗文书和文献收藏者,可通过有偿捐赠等方式,进行购买、复制或誊录,分类建立非遗文书文献资料或数据库。对已有的列入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遗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现存较为容易收集的文书文献,进行集中收集和复制收藏,如列入第二批中国非遗名录的“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和珠算(程大位住算法),除了对其进行录音录像,建立音像档案之外,还要对记录这两项非遗的《髹饰录》和《算法统宗》文献进行复制归档,使其同音像档案一道,共同构成完整的非遗数据资料库。对暂时无法收集复制的文书和文献,可先根据有关非遗文书和文献的收藏线索,制定切实可行的文书文献抢救与征集目录,以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予以集中收集、整理和利用。
  复次,各级文化管理机关或非遗保护事业机构应通过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课题指南,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对现已列入四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同时,对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通过专家的研究与论证,设计出亟待挖掘和整理建设的项目,以课题的招标的方式,集中开展系统地挖掘、整理与研究,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非遗项目,以便加以系统地保护与建设。
  最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各级政府指定的非遗保护地方性法规为依据,以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地域空间为依托,全面认真地对保护实验区内现有的非遗事象和项目进行集中梳理,广泛向社会征集记录这些非遗事象和项目的文书文献资料,并在传习基地和传承人活态传承的基础上,依靠有关研究力量,对保护实验区内重要的非遗事象和项目进行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工作在科学指导下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保持一种永续发展、良性运行的态势。
  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抓紧抢救和整理记录非遗事象的文书与文献,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非遗保护工作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开展对数以百万计的徽州文书文献进行征集、整理和研究,对深入挖掘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非遗事象,形成系统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此,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制定科学的徽州非遗文书和文献挖掘、抢救、整理和研究规划,从而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卞利,安徽大学徽学中心主任、博导)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王世襄与范遥青的师友缘 《诗经》的经典地位与现代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06:26,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