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77|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其它十年砍柴:清廉俭朴者是晚清官场公敌

 [复制链接]
古代中国有“穷京官”之说。所谓“穷”,只是相对于那些掌握实权、有鱼肉百姓之便利的地方官而言。相对一般人,只要是“官”,多数就不可能过穷日子。张鸣先生就京官如何过日子,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洪振快先生在其新著《亚财政》中,也有一章《穷京官的阔日子》。1 ]7 @, Y2 n, M: z http://www.phoer.net
  洪先生在文中,根据当时的大名士、做过户部司官的李慈铭的著作《越缦堂日记》,对其居京生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慈铭的年总收入为2061两银子,其他年份基本上在2000两左右,超过他官俸15倍还要多。参照粮价,大约相当于现在20多万元人民币。考虑到社会生活水准的大幅提高,一百年前相当于20万元的年收入,养一大家子绰绰有余。李慈铭在日记里,一方面记载其交际、游冶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则大肆哭穷。
http://www.phoer.net 1 s  y6 c; P3 a  在李慈铭哭穷的文字之余,我发现一些有趣的内容,这位大名士多次挖苦他的同姓前辈,也可说是同僚的李用清。李慈铭是浙江绍兴人士,绍兴乃文风鼎盛、经济发达的地区。李用清是山西平定州人,有着山西人传统的勤俭风范。李慈铭在自己的日记里流露出对李用清的“地域歧视”。其言如此:
http://www.phoer.net 2 A" q; M2 ^* m; t0 N+ M  “李用清,山西平定州人,乙丑翰林,文字拙陋,一无才能,惟耐苦,恶衣食,捷足善走,盖生长僻县,世为农氓,本不知有人世甘美享受也。”8 p' h  y0 p, H; v% M5 h http://www.phoer.net
  这段文字,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出身决定论和地域决定论。这李用清和李慈铭并没有什么过节,为什么惹出他这样无情的讥讽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李用清太俭朴清廉了,他之俭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其在官场有个绰号“天下俭”,曾经在山西原籍起复赴京授职时,这位老兄徒步三千余里,没雇一辆车骑。这项纪录不惟在官场中,连小老百姓也难以做到。
http://www.phoer.net 1 P; @& S2 F+ |* |  这李用清相比京官李慈铭,当了许多年地方官,而且都是肥缺。他历任广东惠州知府、广东布政使(即藩台,相当于现在分管财政的常务副省长)、贵州布政使并署理贵州巡抚(代理省长)、陕西布政使。在这样的职位上,不用太贪,只要按照官场陋规,拿他该拿的,就可富得流油,而李用清基本上是一介不取,而在为朝廷聚财方面,却做得有声有色。在掌管贵州全省财政时,一年内藩库库银从6万两增加为16万两。接手陕西藩司时,全省库银30万两,一年后翻倍。
http://www.phoer.net 9 ]8 X7 D0 ]- ^  这样一位克己奉公的官员,在官场不独李慈铭对其极尽讥讽之能事,其他级别差不多的官员,也不以为然,甚至交章弹劾他。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一位掌握巨大权力的官员,如此清廉俭朴,你让其他官员脸往哪儿搁呀?岂不是反衬其他官员包括大名士李慈铭的奢靡贪婪么?所以同僚们要想方设法抹黑他这种行为,一定要把他安上“假道学”、“邀名”之类的帽子。
http://www.phoer.net - I: m- I- p/ d' {" V  李用清在署理贵州巡抚时,力主禁烟,带领幕友、兵士下乡铲除农田里的鸦 片,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操之过急,激起民变。这下被抓住把柄了,李慈铭在日记里载道:“御史汪鉴列纠之,且言其清操不足取,犹之马不食脂,生性然也,都下以为笑柄。旋谕令开缺来京。”这汪御史和李慈铭一样的调调,竟然说李用清清廉俭朴,无非是像马不吃肉只吃草那样,生性如此,并不是他多么高尚!“都下以为笑柄”,多半是北京各类闲官,取笑他是有权不为自己谋私,是超级傻冒。4 Q! l) S. e; a8 ?% k. z0 X$ L http://www.phoer.net
  不久以后,李用清被任命为陕西布政使,作为全省的二把手,他照样厉行节约、休养生息、禁止鸦 片。这回,他得罪了一把手──陕西巡抚,为什么呢?毛病还出在他太“抠门”,把藩库的门守得太紧。他能让陕西库银一年内翻倍,巡抚当然高兴,但这么多银子,他不让巡抚自由使用,巡抚当然就不高兴了。巡抚要拿银子进京孝敬西太后,打点各重要的京官,疏通关节,可李用清太不讲政治,竟然不配合。不得已,作为一把手的巡抚亲自参劾二把手,李用清不安于位,最后回老家当晋阳书院的山长十年,郁郁而终。, q, G3 b: u! a( Y! ~ http://www.phoer.net
  当过光绪师傅的大学士翁同龢很器重李用清,且不说翁本人是否迂腐,但为官清廉也是公认的,对这种少有的清廉下属,想必有“吾道不孤”的感觉。但翁同龢也保护不了李用清,李被免职回乡后,翁在日记里感叹“两李皆贤者,而不容于时,何也?”“二李”中另“一李”,乃号称“一国俭”的李嘉乐,同样下场不好。
http://www.phoer.net ( g  L' j- ]+ a- r2 r2 w  不知道李用清晚年在书院讲学时,是否醒悟:在已是制度性腐败、结构性腐败的大清,贪腐已成为官场流行文化,他若不同流合污,就是官场公敌,必定会被无情淘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园丁与玫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园丁与玫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2岁老翁:腐败见闻毛时代 蹩脚的“感动中国年度特别奖”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9-2-16 16:07:1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酷:)+ a) k, ]2 @9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V. x+ m5 j, |+ M# Q: Q  L5 t* d原来还可以──这样对自己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15:16,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